俄羅斯游記九:蘇聯解體
印證毛主席資產階級就在黨內論斷偉大
文/冷觀
8月2日中午,品嘗了“俄羅斯大餐”后,我們去參觀久已向往的俄羅斯中央武裝力量博物館,觀看著名的“紅旗歌舞團”演出的蘇聯記憶:《大國印象》。
坐落于莫斯科市蘇維埃軍隊街2號的俄羅斯中央武裝力量博物館,建于1919年,隸屬于國防部。是一座以軍事歷史為題材的大型軍事博物館,按時間順序展示了俄羅斯武裝力量發展不同階段的武器裝備。
博物館入口蘇聯紅軍功勛T34坦克
博物館入口擺放的是二戰時期打敗德國的蘇聯紅軍的功勛T34坦克。
鋼盔組合象征勝利的行為藝術展示架
展廳外面,是用鋼盔組合而成的象征勝利的行為藝術展示架。
露天展區展出的,是按俄羅斯現代裝備發展史排列的各種大型武器裝備。
早期的車載火炮高射炮
各個歷史時期的飛機
歷代坦克
陳列的歷代坦克中,唯一不陳列的就是1969年中蘇珍寶島之戰中被中國繳獲的T-62坦克。導游說,俄羅斯人覺得,那是他們的恥辱,所以不想擺出來。
原子炮
這門原子炮,按最先的設計思路是發射原子彈的,但造出來后怕發射距離近,自身安全問題解決不了,一炮也沒有發射過。為了射程更遠、更安全,發射原子彈,最后還是發展了射程更遠的導彈。
各個歷史時期的導彈
博物館內部,按順序展示了1917年以前俄羅斯武裝力量及海軍的歷史;國內戰爭時期的紅軍;前蘇聯時代的紅軍和海軍;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時期的俄羅斯武裝力量;冷戰時期的蘇聯武裝力量;當代俄羅斯武裝力量。展出了數十萬件軍史陳列物。
列寧頭像
博物館中庭巨大的列寧頭像在凝視著參觀的人們。整個博物館都充滿了蘇聯時期的元素和氣息。
十月革命油畫,中間是列寧和斯大林
著名的反映十月革命的油畫,畫面中間的是列寧和斯大林。畫面右側還有一個看起來略顯猥瑣的托洛斯基的形象。
有列寧像和蘇聯(CCCP)字樣的戰旗
整個大廳頂部都掛滿了帶有列寧像和蘇聯(CCCP)字樣的戰旗。
斯大林生平事跡介紹
列寧和斯大林在一起,和關于斯大林的生平事跡介紹。
蘇聯歷任領導人畫像
以列寧為中心,蘇聯時期的歷任領導畫像都掛在上面。
工農兵雕像
展廳中的工農兵雕像。
將蘇聯旗幟插上柏林國會大廈的蘇聯紅軍英雄
1945年將蘇聯旗幟插上柏林國會大廈的蘇聯紅軍五位英雄。
德軍鐵十字勛章
博物館內最令人震驚的藏品是近六萬枚德軍鐵十字勛章。導游介紹說,這些勛章是希特勒為預備慶祝攻克莫斯科而提前鑄造的,準備攻克莫斯科后為德軍將士頒發,人手一枚。但最終卻全部成了蘇聯紅軍的戰利品。這批鐵十字勛章幾乎全都存放在這里的六個巨大玻璃展柜里,所以,市面上存量極少,很難見到,成為珍品。
勝利勛章
由朱可夫元帥捐獻的一枚“勝利勛章”,是中央武裝力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勛章由黃金、白銀、鉆石和紅瑪瑙制作,一共只制作了20枚。其中17枚被頒發出去,獲得者中包括時任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美國五星上將艾森豪威爾和英國元帥蒙哥馬利。朱可夫元帥由于其功勛卓著,得到過兩枚,將其中的一枚捐獻給了博物館。
參加蘇聯紅軍的華工
整個博物館充滿了蘇聯時期的元素和氣息,當然少不了中國元素和中蘇友好的內容。這是參加蘇聯紅軍的華工,成為蘇聯紅軍中的一名重機槍手。
毛主席1949年訪問蘇聯圖片
展廳中毛主席1949年訪問蘇聯的圖片,當時毛主席只有56歲。
中國為慶祝十月革命勝利35周年送給蘇聯的禮物
1952年11月,中國為慶祝蘇聯十月革命勝利35周年而送給蘇聯的禮物。上面寫著:中蘇兩國人民的親密團結是不可戰勝的力量。
中蘇珍寶島之戰記述展板
1969年蘇聯與中國的珍寶島之戰,導游說是如實記述,承認蘇聯戰敗。這是參戰軍官和軍官家屬對那次戰斗的回憶。
看來俄羅斯是一個實事求是的國家,敗了就是敗了,侵略就是侵略。
從1969年8月中國在珍寶島上修建了營房,派駐官兵實現常年駐守后,蘇聯再沒有動珍寶島。
參觀完俄羅斯中央武裝力量博物館后,緊接著觀看俄羅斯“紅旗歌舞團”演出的蘇聯記憶:《大國印象》。有人說這是專為中國游客制作的,影像加歌舞記述那段歷史的節目。
這是我們此次俄羅斯旅游最想看的節目。想通過這個節目了解蘇聯解體幕后的點滴真相,了解俄羅斯人民對蘇聯解體的真實心態。
紅旗歌舞團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蘇聯紅軍歌舞團,因為獲得過兩次紅旗勛章而得名。中文全稱為“亞歷山大羅夫紅旗歌舞團”,一直隸屬于國防部。紅旗歌舞團被公認為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級別最高、最負盛名的軍隊歌舞藝術團。
屬于俄羅斯軍方的“紅旗歌舞團”名稱能夠保留到現在,足見俄羅斯對歷史的尊重,或者說是俄羅斯軍方對那段歷史深摯的懷念和肯定。
片頭
演出開始,打出的中俄文字幕是:該表演獻給工農紅軍英雄,以及我們在蘇聯出生的祖父輩。
演員向觀眾致意
緊接著的字幕是1918—2018,一九一八年 — 二零一八年。
演出是按1918年至2018年的時間順序推進的。在各個年代里,都組合進了那個年代的影像資料和新聞片段剪輯。
在中國放映過的《列寧在1918》《莫斯科保衛戰》《靜靜的頓河》《辦公室的故事》《這里黎明靜悄悄》《青年近衛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電影中的片段都有出現,《喀秋莎》《紅梅花兒開》《三套車》等蘇聯老歌曲,中國歌曲《茉莉花》穿插其間,引起了我們的親切感。
演出中間的互動
完全能夠感受得到,在介紹和演出1918至1991年的年代時,屏幕上和劇場里都充滿了歡快向上的氣氛。
不管是工廠里充滿干勁的工人,還是農場里開著拖拉機集體勞動的農民,還是蘇聯的科學家和人類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蘇聯紅軍上校宇航員加加林,都在向人們演繹和昭示著,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那是一個充滿了平等和歡樂的年代。
動蕩的1991年
推進到了1991年,整個劇場和屏幕上的氣氛立刻變得凝重起來。
原《真理報》主編、前蘇聯國家杜馬主席根·尼·謝列茲尼奧夫說“1991年是可怕的一年。”
葉利欽和戈爾巴喬夫,紅場前面亂哄哄的人群,葉利欽站在坦克上揮手劃腳,軍隊出動的坦克被人群包圍,不斷變幻的畫面,都在向人們顯示著,那是一個歷史驟變的時刻,是可怕的時刻。
等到展示2000年普京上臺后,氣氛又漸漸變得明朗歡快起來。
演出在人們或沉痛或復雜的心情中結束。最后推出來的是,列寧的扮演者和游客們合影。大家紛紛上前,留下難忘的瞬間。
總的感覺,演出對前蘇聯的成果是完全肯定的,對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是完全否定的。
蘇聯成為歷史之后,西方媒體定調,把蘇聯解體說成是民意的勝利。看了演出和了解歷史,其實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蘇聯解體前,最后一次全民公投,支持保留蘇聯的人接近80%。實際上,蘇聯解體是對蘇聯民意的最大背叛。
支持解體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不是蘇聯人民,而是蘇聯共產黨內的權貴們,是蘇聯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
1991年6月,美國一個社會問題調查機構在莫斯科做了一個關于意識形態問題的調查,調查對象是掌握權力的黨政要員。分析結果是:12.3%的人具有民社觀點,擁護改革;76.7%的黨政要員認為應實行資本主義。
也就是說,蘇聯解體前的民調,接近80%的蘇聯人民支持保留社會主義制度,而蘇聯的黨政要員權貴中,76.7%認為應實行資本主義,兩個階層的人取向截然相反。蘇聯黨內的權貴,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又是什么?
當然,戈爾巴喬夫也從不回避這個問題。戈爾巴喬夫說:“他工作的目標就是消滅共產主義。”
戈爾巴喬夫和赫魯曉夫、葉利欽一樣,注定會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蘇聯解體,就是因為蘇共黨內這兩個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赫魯曉夫式的人物的操縱和推動:戈爾巴喬夫,葉利欽。不是蘇聯黨內這兩赫魯曉夫,蘇聯不會解體。
毛主席曾經說過:“搞社會主義革命,不知道資產階級在哪里?就在共產黨內,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蘇聯解體,方知是真理。
蘇聯解體,正是蘇聯黨內主張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當權派們操縱的結果。雖然說西方也發揮了顏色革命的輿論和煽動作用,但促使蘇聯解體的主要力量還是來自蘇聯共產黨內部。正是蘇聯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操縱,使蘇聯不戰而潰。
王震將軍說,毛主席比我們早看50年。蘇聯解體印證了毛主席資產階級就在黨內的論斷十分英明和偉大。
蘇聯倒下了,真正陷入悲劇的當然是老百姓。他們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原來的福利。1992年增發的貨幣量是上一年發行量的20倍,通貨膨脹率在印鈔機的轟鳴中高達2509%。1988年,蘇聯人的月平均工資可以買1250公斤土豆,到1992年只能買172公斤土豆。到1996年,物價上漲了6000多倍。蘇聯人民70多年積攢下的財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面對嚴重的通貨膨脹,普通老百姓甚至連食物都是問題,很多家庭變賣財產,僅為求一飽,生活十分凄慘。與此同時,社會丑惡現象泛濫,1996—2000年梅毒患者增長25倍。
在蘇聯劇變后的十年間,俄羅斯黑手黨無法無天,犯罪猖獗,各種犯罪,尤其是重大犯罪案件劇增。每年由于犯罪造成的失蹤人口超過10萬,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人被殺害。平均每10萬人就有1000個犯人,就是每100人中就有1人是犯人。俄羅斯成了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國家。
1985年6月統計,俄羅斯人均預期壽命為69.3歲(男63.8歲,女74.0歲)。但到1994年,卻降到了63.9歲(男57.5歲,女71.1歲),比1985年人均減壽5.4歲。而一些地區男性人均壽命降低了整整10歲。這是只有一戰、二戰那樣規模的戰爭才有的現象,想一想是多么的慘烈。
2010年7月,俄羅斯電視臺第五頻道開播了一個名為“時代法庭”的電視辯論節目。當辯論到“布爾什維克是挽救了俄國還是葬送了俄國”這一問題時,72%的電視觀眾和88%的互聯網網民認為是布爾什維克挽救了俄國。當辯論“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是一場災難還是走出絕境的出路”時,93%的電視觀眾和86%的互聯網網民認為,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是一場災難。
蘇聯發展到赫魯曉夫時代之后,蘇聯人的住房,醫療,上學,冷熱水,電,煤氣,供暖,公共交通,基本上都是免費的。即便是收費,也像中國改革開放前的房租一樣,只是象征性地收一點。去海邊療養院度年假也是基本免費的。而蘇聯解體后,國家財政無法支持,這一切都沒有了。直到普京上臺,才逐步恢復了醫療和上學的基本免費。
以急劇轉向西方資本主義為目標的“休克療法”,給前蘇聯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到20世紀末,蘇聯解體十年后,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仍然比1990年下降了52%,而1941年至1945年戰爭期間僅僅下降了22%;同期工業生產減少64.5%,農業生產減少60.4%。
國家沒有了,而蘇聯黨內主張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權貴精英們卻趁機大撈了一筆。原來屬于全民所有的國家財富,頃刻之間變成了他們的私人資產。俄羅斯等前蘇共和國的寡頭壟斷集團迅速形成。
蘇聯解體,給少數資產者和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官僚權貴們帶來的是“發財致富”和“自由幸福” ,對普通民眾來說,只是深重的災難。
所以,2005年普京在國情咨文中慨嘆:“蘇聯的解體,是20世紀最嚴重的地緣政治災難,對于俄羅斯人民來講,它是一場真正的悲劇。”
俄羅斯社會科學界從不同的角度將劇變后的俄羅斯定義為“寡頭資本主義”“權貴資本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野蠻資本主義”“強盜資本主義”“犯罪資本主義”“買辦資本主義”“掠奪式的資本主義”“寄生性的資本主義”“邊緣化的資本主義”,等等。沒有一句好詞。
普京2000年上臺后,俄羅斯的“主流經濟學家們”,基本上都是嚴苛批判葉利欽時代“休克療法”的經濟改革。認為“這是陰謀”,“目的是對俄羅斯民族進行種族滅絕的陰謀”。“經濟損失超過二戰期間造成的損失”,“人口凈損失超過二戰帶來的犧牲”。
今天的俄羅斯,在對那一段歷史進行深刻的反思。俄羅斯著名作家、《明天》報副主編弗·格·邦達連科說:“現在差不多有70%的俄羅斯老百姓很尊重敬仰斯大林。無論是年邁的老人,還是20幾歲的年輕人,都很尊敬斯大林。”(點擊可看:冷觀|造謠說俄羅斯將審判列寧、斯大林真的很無恥)
今天的俄羅斯,歷史的記憶被重新喚起。那些曾經被推倒的偉人和英雄的塑像,近些年來逐漸被人們重新豎立起來。許多曾經被顛倒的東西,也在人民的心目中重新矗立起來。
蘇聯記憶,《大國印象》,正是這種深刻反思的結果。
走出劇場,深深思索這樣一個邏輯:蘇聯共產黨內權貴精英的貪污腐敗,破壞了共產黨的形象,造成了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反過來權貴精英們利用人民群眾的不滿,配合西方的鼓動,為了保住和撈取更多的利益,使蘇聯解體走上了“休克療法”的資本主義道路;貧富兩極迅速分化,蘇聯解體成為少數權貴精英的狂歡和多數普通老百姓的災難。
能夠有這么大能量的人,不在于外部勢力,而在于蘇聯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蘇聯解體不是蘇聯人民的民意,所以在蘇聯解體后快30年了,主流民意仍然有70%多的人民在懷念蘇聯那個時代。
我們為生在中國而慶幸。我們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而慶幸。蘇聯解體的歷史證明,毛主席資產階級就在黨內的論斷所具有的先見之明,是何等的英明偉大!
毛主席何其偉大!
毛主席教育出來的中國人民,時刻警惕著美西們的和平演變,警惕著公知們的破壞搗亂,警惕著蘇聯走過的覆轍在中國重演,堅定地支持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奮發圖強走向民族復興百年夢圓的明天,何其偉大!
晚上,我們奔向劇場,觀看俄羅斯的大馬戲表演。笑聲不斷,值得一看。
來源:百年夢圓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