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劉繼興:與張國燾斗爭時,李德說毛主席是“獨一無二和無可爭議的領袖”
點擊:6548  作者:劉繼興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1-10-13 06:52:46

 

1.webp.jpg 

 

1934年1月15日,由博古主持的中共六屆五中全會在蘇區瑞金召開。會上,博古將坐在主席臺中心位置的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介紹給了大家。

李德原名奧托·布勞恩,是個奧地利人,1900年出生于德國慕尼黑城郊的伊斯瑪寧鎮。1928年之后,李德入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

1932年,李德從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后,被分配到蘇聯總參謀成了一名情報人員。就在這年的春天,李德被派到中國執行一項任務,結果陰差陽錯成了共產國際派駐中國的軍事顧問。

其時,共產國際雖然同意了讓李德擔任駐中國的軍事顧問,但只是顧問而已,并沒有給李德“一錘定音”的權力。

李德在紅軍中的大權在握,與當時我黨臨時中央的極力支持是分不開的。時任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的博古不懂軍事,對李德十分依賴和支持,把第五次反圍剿的軍事指揮大權完全交給了李德。

李德雖在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過,但他卻不了解中國國情,打仗只知道照搬硬套紙上談兵,推行軍事教條主義。

結果可想而知,在李德和博古等人的蹩腳指揮下,中央紅軍一敗再敗,根據地幾近丟光,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引起紅軍廣大官兵的不滿。

長征途中,博古和李德等人繼續執行錯誤的軍事路線,給紅軍造成了重大損失。特別是湘江血戰后,紅軍由原來的8萬多人銳減至3萬多人,很多人的內心為之滴血。

但此時博古和李德卻仍然堅持北上,想要與紅二、六軍團會合。好在天佑紅軍,通道會議最終通過了毛主席繞道貴州的建議,避免了再次的重大損失。

1935年1月,紅軍在貴州遵義市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李德與博古在會上均受到了嚴厲批評,李德被取消了對紅軍的指揮權。這次會議以后,李德參加紅軍領導層決策性會議的次數逐漸減少,淡出了權力的中心。

對于李德給中國革命造成的損失,毛主席曾這樣說:“李德不了解中國的國情,也不了解中國工農紅軍的情況,不作調查研究,聽不得不同意見,生搬硬套在蘇聯有效在中國行不通的戰略戰術……李德和博古等人在軍事上的一系列錯誤的戰略戰術,使我們吃盡了苦頭,付出了慘重的血的代價。”

遵義會議之后,毛主席逐步成了最高軍事指揮者。李德雖然很倔強,但對于毛主席的軍事韜略及戰略戰術,從日漸認可走向了佩服,而且這種佩服與日俱增。他坦蕩地說:“我終于明白了,中國同志比我更了解他們在本國進行革命戰爭的正確的戰略戰術,我沒有根據中國的地理形勢、中國特有的作戰傳統進行指揮。”

1935年6月中旬,紅一、四方面軍在長征途中會師。紅四方面軍的最高領導人張國燾企圖分裂紅軍,而李德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堅決抵制分裂,堅決擁護以毛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他后來回憶說:“我確實也是一個忠實支持者,盡管我對遵義會議持有保留意見。”

毛主席說過,他在長征路上同張國燾的斗爭,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時期。這句話一點都沒有夸大的意思。當時,紅一方面軍已經同國民黨的軍隊苦戰已久,急需得到戰友們的支持和幫助。可是張國燾卻憑借其兵強馬壯向黨要權,拒絕統一行動,使我們的黨和革命事業雪上加霜。

1935年9月10日,張國燾企圖以武力阻止中央紅軍北上,迫使毛主席所部不得不連夜緊急轉移,李德也在其中。轉移途中,紅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奉張國燾之命,派一隊騎兵追來,帶隊的是張國燾的得力干將李特,他大喊:“不要跟毛澤東他們走,跟他們走沒有前途!”

 

1.webp (1).jpg

【李特】

堅決擁護毛主席的北上方針的李德見狀怒不可遏,他一把將李特從馬上拽了下來,要拉他去見毛主席。此時的李德,早已從內心深處認為毛主席是中共“獨一無二和無可爭議的領袖”了。

李特不去,李德揮舞著拳頭喝道:“你必須去,一定要去!北上抗日是正確的方針,不經毛澤東同意,任何人都不許擅自把部隊拉走!”

當時,敢于以這種方式和李特對抗的,除了李德,不會有第二人。因為李德的身份畢竟還是共產國際駐中國的軍事顧問,李特自然畏懼其三分。

聞訊而來的毛主席制止了他們的爭斗。此時,李特情緒非常激動。李德擔心李特一時沖動鋌而走險,就從后面將李特緊緊地抱住。李特氣急敗壞地狂喊亂叫,使勁掙扎,但無奈李德的雙臂如同鋼鐵一般,他怎么也擺脫不掉。

毛主席見狀說了聲:“放了他吧!讓他們走!”見毛主席發話,李德這才不情愿地松了手。

就這樣,李特帶了一些愿意南下的人走了,李德則隨毛主席繼續北上了。

李德斗李特的事傳開后,紅軍指戰員對李德的態度有了明顯轉變,贊不絕口,還抽出兩匹馬給他,一匹讓他乘坐,一匹給他馱行李、文件和書籍。

當時在場的彭德懷目睹了這一幕,并說李德“這次表現很好,站在正確的方面”。

李德的妻子蕭月華本來對李德很有看法,這次也由衷地贊揚說李德做得對。

 

1.webp (2).jpg

【蕭月華】

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李德在紅軍總參謀部、紅軍大學工作。

1936年3月,陳士榘(后來的開國上將)被選調到紅軍大學學習,曾聽過李德講授戰術課。

陳士榘認為李德的戰術課講得很不錯。他還回憶說,在紅軍大學,李德曾對學員們坦蕩地說:“我聽了毛澤東的講課。他很偉大,中國紅軍也很偉大!”講到這里,李德還由衷地豎起了大拇指。

紅軍大學后來改成了抗日軍政大學,李德依然在這里教學。他還受命負責建立和訓練了紅軍的一個騎兵團,憑借在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過騎兵并當過蘇聯紅軍騎兵師參謀長的經歷,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并認為這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樂趣”。

李德與妻子蕭月華有一個兒子,李德對這個兒子很喜歡。在延安,李德又愛上了一個女人,叫李麗蓮。

李麗蓮身材頎長,俏麗動人。曾在上海“天一”影業公司當演員,在《社會之花》、《夢里乾坤》等影片中扮演過角色,于1937年底投奔到延安。

蕭月華有次回家,推開門,卻見李德和李麗蓮在一起,于是決定離婚,并去找毛主席哭訴。

毛主席聽完蕭月華的哭訴,說:“博古那時把李德奉若神明,言聽計從,要什么給什么,需要女人,就將你提供給他,實在是荒唐,造成這場婚姻悲劇。”又說,“你們已經結婚幾年了,又有了孩子,還是不離婚的好。”

蕭月華說:“我和他生活不到一塊,再說他愛戀上個歌唱演員李麗蓮,我要堅決和他離婚。”

與蕭月華離婚后,經中組部部長陳云的批準,李麗蓮成為了李德的第二任中國妻子。兩人感情很好,生活得很快樂。

1.webp (3).jpg

1939年8月28日清晨,李德接到通訊員送來的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速來機場,你飛莫斯科。張聞天,8月28日。”

李德已決定在中國生活一輩子了,這個突如其來的通知讓他很憂傷,但又不能不執行。原來,共產國際發來電報,要求李德回蘇聯述職。這天正巧有一架飛機,送因不慎騎馬摔傷胳膊的周恩來去蘇聯治傷,便讓李德搭機前往。

毛主席、張聞天等100多人前來送行。李德要求帶妻子李麗蓮一起走,但來不及請示共產國際,李麗蓮因不能同行,急得在機場當場暈倒。

從此,李德與李麗蓮天各一方,再也沒有見過面。

大美女演員李麗蓮對李德的感情如此之深,可見李德確實非泛泛之輩。

李麗蓮后來在延安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助教,曾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建國后,李麗蓮任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和對外聯絡部部長,1965年4月病逝于北京。

蕭月華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是我軍當時為數不多的女大校之一),后享受副軍職待遇。1983年11月3日,蕭月華在廣州病逝。

李德回到共產國際后受到審查,但免于處分。他被分配到蘇聯外文出版社工作,恢復原來的名字——奧托·布勞恩。

1949年后,李德回祖國東德定居,擔任了東德作家協會第一書記。李德1973年撰寫了一部《中國紀事》,講述他在中國的不平凡經歷,以及對中國兩任妻子及兒子的濃濃思念。

1974年8月15日,李德病逝于東柏林(二戰結束后,德國首都柏林被盟軍劃分為四塊。由盟軍占領的英,法,美管轄區合并成立了西柏林,前蘇聯占領區則被稱為東柏林),終年74歲。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劉繼興”)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