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臺海論壇 > 閱讀信息
張志坤:有關中國統一的幾個重要問題
點擊:5909  作者:張志坤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1-10-18 10:29:37

 

1.webp (18).jpg
 
大陸對臺灣的戰略意圖非常明確,那就是一定要實現統一。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地對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宣告,“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這也就是說,這是一件沒得商量、不容討論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指望在這個問題上同中國搞什么交易或交換,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可以討論與研究的,只能是具體的手段與方式問題。

第一個問題:方式問題

怎么統一是根本性的戰略問題,即人們所熟知的大政方針,大政方針具有強烈的穩定性和強大的歷史慣性,輕易不能確定,也輕易不會改變。

現如今中國對臺的“大政方針”是和平統一,自從改革開放初期確定這一方針以來,迄今已達40年之久,時至今日仍然奉行“和平統一”的大政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我們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但是,現如今這一“大政方針”卻發生了明顯的基礎動搖,在思想上出現了大面積的反省。人們所質疑的不是它的對錯,而是它的可能性與可行性。“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這是人類社會眾所周知的基本法則,任何“大政方針”也都不例外,都要依據特定環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所謂“變則通、通則久”是也。現在,人們普遍認知的是,實現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而不是越來越大,更嚴重一點說,以今天的形勢而論,“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即使不能說已經歸零,但所剩也已經微乎其微了。盡管大陸中國人民對此有著十分良好的愿望與慈悲心腸,但這份民族的良心已經難以融化十分冷酷的現實。

所以,現如今人們廣泛議論探究的是“和統”之外的其它實現國家統一的方式與手段。

與“和統”相對應的是“武統”,即行使武力實現兩岸統一,這是目前人們十分關注的課題,一切理性愛國的中國人都更多地把期望寄托在這里。從兩岸關系的實際進展看,最終走向“武統”的因素越來越多,在統一方式的各類選項中所占的比重也也越來越大。坦率地說,現如今臺海戰略相關各方都在為有朝一日的“武統”緊鑼密鼓地做準備,都在準備一夕攤牌的那一刻。這其中不僅有大陸、臺灣,而且還有美、日、澳、英等域外干涉勢力。

在“和統”與“武統”之外,目前還隱然出現了另外一種方式,即“逼統”,簡單地說,就是大陸以強大武力為后盾,通過日益凌厲的武裝威懾,逼迫臺灣不得不接受“一個中國”,不得不接受“一國兩制”的政治安排。有人為此還拿出當年的“北平模式”來說事,認為如今在統一問題上也可以走這樣的路子,再現這樣的模式。(參閱筆者文章《嚇死“臺獨”的辦法可行嗎?》)

就理論邏輯而言,不能不說“逼統”確實很好。如能做到一點,則大陸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臺灣則免于兵燹摧殘,域外覬覦者無機可乘,無法直接下手干涉,這等介于“和統”“武統”之間的第三條路線堪稱佳話,見諸來史冊,也將可圈可點,為后人所稱道,不能不說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項。

以目前的情形看,中國統一所舉的旗幟仍然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實際操作則處于從“和統”到“逼統”的過渡,照此趨勢,今后將繼續加大加強“逼統”的力度。至于最后靴子落地之時到底是什么“統”、怎樣“統”,現在還很難做出預測。許多人都以為,一夜醒來,臺海解放戰爭就可能打起來了。對此,筆者以為,趁早還是洗洗睡個安穩覺吧。

第二個問題:時間問題

什么時候才能實現國家統一呢?這個問題人人關心、舉世矚目。

此前有人曾經預測,2020年前后大陸就會對臺灣動手,還有人預言2021年將實現統一。做出這些預言預判的有軍方高級將領,有重要政府官員,也有著名的國際問題專家,都相當權威。參閱筆者文章《臺灣問題就要解決了嗎?》)

現如今依然有人樂此不疲,繼續就有關統一的時間進行猜測。相當一些人認定,國家統一已經被擺上議事日程,正在穩步推進之中,很快就要有結果了,有人預測一二年內就有可能,還有人預測是2025年、2030年或2035年,等等。習近平總書記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指出,“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這是中華民族歷史演進大勢所決定的,更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意志”,也有人從中讀出了統一臺灣的時間表,總的看,祖國統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坦率地說,把統一時間地鎖定在哪一個具體的年份,任何類似的做法都不免有瞎子算命的嫌疑,上述一些高級將領、重要官員及著名學者的預測預判淪為江湖之言,就是很好的例證。其實,把祖國統一作為重要大事擺上議事日程早在八十年代就開始了,當時有八十年代三件大事的說法,其一就是統一臺灣。這說明,推動國家統一任何時候是都必須是擺上議事日程的大事,但擺到議事日程并不等于立刻動手。

結合幾十年的經驗,有關國家統一的時間問題,可以加以概括的結論性意見,大致有如下三點:

一是心情很急切

除了極少數個別人以外,絕大多中國人實現國家統一的心情都很急迫,這一渴望越來越強烈,因為這涉及到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有一個分裂的臺灣政權擺在那里,動輒就有惡人向臺灣出售武器,動輒就有歹徒發展同臺灣的官方關系,令一切愛國的中國人感到莫大的羞辱。對此,人們已經聽慣了所謂“予以痛批”、“強烈抗議”、“嚴正交涉”之類的唾沫勝利法,已經走在“強起來”路上的中國還要繼續被人家如此這般騎在頭上拉屎,怎樣說也難以繼續容忍。美麗的臺灣島好比是祖國的女兒,現在是被人家拉過去侮辱玩弄,這口氣無論如何也咽不下去。愛國主義總要有具體的落實,在愛國主義精神日漸高漲的中國,人們不能不將其聚焦到臺灣問題上,如果有誰空喊愛國主義而對臺灣分裂現狀無動于衷,那么就一定是個偽君子。

二是時間不等人

臺灣問題從始至今,已經長達七十多年的時光了,兩岸分離的歷史可謂不短。其實,抗戰勝利收臺兩岸歸一,也僅僅只有四五年的時光,這也就是說,從1895年至今,兩岸分隔分離已經有長達一百二十多年的歷史。如今的臺灣人大多沒有多少中國概念,原因其來有自!

由此也可以看出,從民意民心這一內在條件的角度出發,兩岸統一越往后拖越不好辦,時間越延宕,對立與對峙越嚴重,彌合起來也就越困難。統一的條件可分內在與外在兩個方面,臺灣的內在條件不可忽視。目前好在還有相當一些臺灣人并不拒斥統一,更還有一些人主張統一、渴望統一,但他們這些人的處境日益艱難、日趨困難,如果有朝一日連這點精神與思想骨血都消磨殆盡的話,實現統一以及統一以后的安排,都將復雜化、嚴峻化。尤其更需強調的是,民心士氣可鼓而不可泄,切不能搞那種“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把戲。

三是戰略決斷很重要

采取具體的統一行動,當然要選擇最佳時機,但究竟什么是“最佳時機”,則人言人殊。

一般而言,無論是“和統”、“武統”還是“逼統”,都有關鍵時刻最后那一腳的決斷與決心,即所謂戰略決斷。做出這樣的決斷,當然要權衡內外敵我等各方面的因素,選取對自己最有利的時機。

但事實上,戰略與戰爭經驗告訴人們,類似這樣的重大戎機從來都不可能從容挑選,實際進程從來不會提供這種可能,而只能是“抓住”。抓住時機的關鍵,不在于這個“時機”十全十美,而在于這個“時機”總體有利可行,而不必顧慮以后還有沒有更好的時機。否則,如果總想挑更好的,結果很可能要錯失良機。

簡單地說,吃到嘴里才是東西,只要有六七分熟就可以下手了,而不必刻意追求熟全熟透,不必非要等到瓜熟蒂落的那一天。

實現統一就是這樣,不管采取哪種方式,只需主要條件大體具備,即可以強行予以推進,關鍵在于下定戰略決心,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這樣的戰略決斷十分重要。

第三個問題:阻力與破壞來自何方


實現中國統一,內外上下存在各種各樣的干擾與阻力,正確分析研判這些東西,是遂行統一所必須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有關這個問題,可以突出幾個最:

——最明顯的阻力源與破壞者:“臺獨”勢力

這是干擾和阻礙中國實現國家統一的主要內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臺獨”勢力是滋生在臺灣土壤上的民族毒瘤,最早同日本勾結,后來為美國所利用,在蔣介石統治臺灣時期遭受打擊,隨后李登輝時期得以瘋長。在這個勢力面前,國民黨表現得越來越無能,屢屢展現這個政治侏儒根本不堪大任的本相,目前國民黨完全丟掉了臺灣島內的政治主導權,已經淪為一個可憐的政治小丑。“臺獨”勢力現如今是美國在臺灣主要的牽線木偶,也是策動鼓噪臺灣走向獨立的推手。

對于這個勢力,將來不管以什么方式實現兩岸統一,都必須予以鏟除。為此,相應的政治、軍事與法律準備應該早為之計,相應的思想輿論準備尤其要及早做好鋪墊,中國人民和“臺獨”勢力之間的斗爭你死我活,沒有任何可以調和的余地。

——最大的外部干擾破壞勢力:霸權及其集團

美國霸權是中國實現國家統一最大的外部阻力及破壞力量,這是全世界都公認的事實。只是一些中國人對此還存在中國幻想,他們陶醉于美國所謂的“一個中國”政策,為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表態而神魂顛倒,經常被美國當局各種說法搞得五迷三道、暈頭轉向。過去如此,現在依然如此,總幻想有朝一日美國能棄臺,能將臺灣拱手讓給中國,這幾乎就是這些人有關統一臺灣所有希望之所在。即便現如今美國事實上已經派兵進駐臺灣,事實上已經將臺灣納入其亞太戰略體系,也仍然沒有將他們從沉醉中喚醒。在這些人的敘事中,經常所見的就是“拜登說了…拜登還說了…拜登又說了…”等等,他們對來自美國的一舉一動都十分敏感,美國當局的一舉一動都把他們的小心臟激發得如同十五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地難以自己。

但是,全世界一切有起碼的戰略理解能力的人都知道,臺灣問題是美國制衡中國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杠桿,霸權的戰略企圖非常明確,那就是要破壞北京和平統一夢想,粉碎大陸不戰而勝的奢侈愿望,讓中國背上沉重的分裂包袱,這完全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因此,除非遭遇重大的挫折,美國不會輕易放棄臺灣。并且美國歷屆當局都知道,一旦在戰略上丟掉臺灣,則同時也意味著美國霸權遭遇一場嚴重的失敗,不但將引發西太平洋戰略格局的大地震,而且還將在美國上下引發強烈的政治地震,美國國內強大的親臺勢力很可能要因此掀起政治上的一場大風浪。

正因為這樣,所以,任何在臺灣統一問題上指望通過勾兌與交易解決來自霸權狙擊破壞的企圖,一概都是荒誕無稽的幻想!一切理性愛國的中國人,都必須充分估計霸權及其集團對我統一大業的破壞性,對此寧可估計過大過重一些,也不可估計不足不夠不到位。

耐人尋味的是,前幾天,澳大利亞前總理阿博特在臺灣發表演講,對于此次演講的宗旨,這位前總理自己概括說,“我給臺灣的信息是:準備好戰斗”。阿博特聲稱臺灣“避免戰爭的最好方法就是準備好打這場戰爭”,并鼓動臺灣把自己變成“東方以色列”,能夠對任何“入侵者”造成大規模和不對稱的損害。他的這番狂言難道只是代表他自己嗎?難道就沒有人聯想到澳大利亞,就沒有人聯想到澳大利亞的后臺老板美國嗎?

面對這樣的狙擊與破壞,中國到底應該怎么辦?

筆者相信,一切理性愛國的中國都會回答,妥協退讓沒有出路,應針鋒相對、堅決斗爭,通過斗爭來粉碎霸權的罪惡圖謀。

——最叵測的干擾破壞者:日本新軍國主義勢力

日本是霸權集團的骨干成員,也是遏制打壓中國崛起的先鋒,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實。這里之所以將日本單獨提出來,是因為在臺灣問題上,這個國家的新軍國主義勢力躍躍欲試要重溫他們前輩的美夢,還處心積慮要將臺灣同大陸切割開來。說句公道話,日本染指臺灣倒不是因為霸權的策動與驅使,事實上,日本對臺灣的野心與惡毒心理心態要遠遠大于美國。美國盡管破壞中國的統一,事實上在鼓動支持臺灣獨立,但美國也許并沒有吞并這個島嶼的想法,但日本卻不是這樣,一旦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這個國家第一個吞并的對象就是臺灣。當年戰敗不得不將臺灣吐出來,實在是情非得已,但即便在那時,茍延殘喘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也沒忘掉在臺灣埋下伏筆,留下根基根苗,以便有朝一日死灰復燃。

現在,日本新軍國主義又重新站到了過去那條軍國老路的新起點,他們已經公開宣布要介入干涉臺灣事務,而私下里暗地里所搞的鬼更不知有多少,其內心的企圖更加陰險,叵測而不可告人的程度比之于霸權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此,一切愛國的中國人必須予以高度的警惕,并為此做好全部準備。在戰略層面,要立足于制衡日本,充分利用日本同周邊各國的領土矛盾沖突,發揮好俄羅斯、朝鮮等的作用,反制日本使之不敢輕舉妄動。

——最危險的破壞者:內奸

來自內部的破壞歷來都是最可怕的危險,統一問題上也不例外。可以肯定的是,敵對勢力在中國培植安插了大量的內奸、第五縱隊以及深度睡眠者,臺灣當局的間諜情報部門在這方面尤其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多年前,曾經在軍隊高層挖出過臺灣間諜,但如果有誰以為自此就挖干凈、就高枕無憂了,那恐怕就太過幼稚了。現如今所難以知曉的,恐怕只是臺灣方面的人在大陸內部潛伏的深度與廣度,有些高值上品者,大概只準備在關鍵時刻收奇效、建奇功了。

這些內奸是祖國統一大業最危險的破壞者,任何形式解決臺灣問題的行動,都必須把整肅內奸當做核心任務來進行。

第四個問題:可能的犧牲與代價


實現祖國統一之所以延宕至今,個中因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個,就是犧牲與代價問題 。統一臺灣的代價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在諸多問題中居核心位置。

記得1996年臺灣海峽危機期間,有關統一的犧牲與代價問題曾出現兩種說法:

一是“寧失千軍”說

這一說法的完整表述是“寧失千軍、不失寸土”。表面上看,這是一句表述決心的豪言壯語,但細細品味,其中的熊包無能意思濃厚,因為只要在中國小學畢業,都知道漢語語義中“千軍”的涵義。這絕不是一千人的意思,而是無數部隊和軍人,很有一些寧肯把所有武裝力量都打光的意思。這句口號證明,當此時節,在一些人心目中,武力收復臺灣很可能要付出“千軍”的犧牲與代價,所以豪言放語“寧失千軍”。但在如此驚人的犧牲面前,能不打仗最好還是不要打仗,這是欲言又止的話。完整理解“寧失千軍”說,應該有上述這些涵義蘊于其中。

二是“經濟倒退”說

還有人說,寧可經濟倒退二十年,不惜成本拿下臺灣。這是從經濟或者發財角度來看待統一問題。甚至還有人危言聳聽,說如果武力攻臺的話,改革開放的成果就將毀于一旦。

“寧可倒退二十年”是表決心,不惜如此代價;“毀于一旦”的哀嘆是警告,是勸解,是在臺灣問題上為放棄武力而張目,制造相應的理論根據。

打仗要花錢的道理人人都懂,對臺灣不管怎么“統”,大陸都必得付出一定的經濟代價,這毫無疑問。但緣何一旦“統一”就要經濟倒退,甚至還要回到改開前,這二者之間的必然聯系與對應關系實在讓人搞不懂,直到今天筆者仍然搞不懂。

從1996年至今,又是二十多年過去了,現如今應該怎樣看待統一的犧牲與代價問題呢?

如下三個視角值得審視:

其一,有得有失、得大于失

不管怎樣方式的統一,收回臺灣都將相應地付出一定的政治、經濟與軍事代價,這應該屬于基本常識。但是,人們看到這一點的同時,還必須深刻認識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國家統一之得。臺灣成為祖國的一部分,將完成國家與民族統一的歷史使命,將卸掉中國身上一個相當沉重的戰略包袱,將極大地改善中國地緣安全環境,將在軍事戰略層面打開中國面向廣闊太平洋的大門……簡單地對比得與失,可以發現,所“失”是表面、暫時的,而所“得”則是根本與長遠的,二者根本不在一個層面。如果一定要比較大小的話,只能說所得遠遠大于所失。

更重要的是,國家統一關乎民族復興崛起的要害與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在講到統一的時候,每每都和復興聯系在一起,他明確表示,臺灣問題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這充分說明,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二者高度關系,是一個有機不可分割的整體。筆者多次說過,從來沒有國家分裂狀態的復興,也從來沒有復興之下的分裂(參閱筆者文章《把中國人民的信心鼓起來》)。我們這一代中國人,不應該把統一的責任推給后人,如同老一輩不能給后一輩留下債務一樣,中國任何時候都不能搞有限或者閹割式的復興。所謂的民族復興,理所當然地應該在固有領土的全域內實現,為此,可以說任何代價都應該在所不計,而不應該有絲毫患得患失的心態。

其二,追求最小的犧牲與代價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這個民族從來沒有產生戰爭販子的土壤與空間,為了統一而犧牲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這其中有生命鮮血代價,也有經濟財產代價。

這樣的代價當然越小越好,這是理所當然的戰略訴求。把臺灣打得灰飛煙滅并不是大陸所追求的目標,“寧失千軍”更是必須加以杜絕的慘劇,軍事上不能也根本就不該如此這般蠻干,筆者也相信中國的軍事指揮員不會像一些“專家”、“學者”那么愚蠢無知。戰爭是一門高水平的藝術,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對這門藝術很在行,未來不管以怎樣的方式收復臺灣,軍事藝術上都將遠遠超過歷史上鄭成功與康熙王朝的水平,政治上更將不是當年蔣介石政權收臺所可比擬的,筆者對此有充分的信心。總體而言,未來收臺,中國所付出的經濟代價可能不會超過眼下這場抗疫的代價,所付出的流血犧牲也可能不會超過當年的金門戰役。

其三,中美關系的斷舍離

中國統一臺灣最大最突出的國際影響就是中美關系,最終實現“和統”也許還好說,如果不得不“逼統”或“武統”的話,則中國必須做好同美國攤牌、中美關系全面破裂的準備。屆時,美國可能斷絕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關系,凍結中國在美資產,制裁中國黨政軍重點人物,在全球范圍內對中國進行政治、經濟、科技、網絡等封鎖,并且還要帶動和強制其他各國也照此辦理。

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相當一些中國人注定要如喪考妣,甚至還可能大鬧起來,中國社會將承受一場空間嚴峻的全方位的大沖擊,全球范圍的國際關系和戰略格局也要發生一場大混亂、大顛覆。

這是臺灣問題所帶來的最大的戰略拷問,這個拷問就是,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號稱走在“強起來”道路上的中國能不能抗擊承受。

如果中國離開美國就不行,對于美國可能的制裁根本承受不了,也無力抗擊,那就趁早放棄自行收臺的企圖,而只能寄希望于美國的首肯點頭了。

如果中國完全離得開美國,離開同美國的外交關系,照樣能活得下去,對此能夠樹立起足夠的信心,對于來自美國的制裁與封鎖能夠承受抗擊,也就是說,擁有這樣的戰略準備,有志氣有能力抗擊霸權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打壓進攻,那么中國就擁有臺灣問題的一切主動權、自主權,就可以義無反顧地按照自己的節奏與力度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

一句話,對中美關系斷舍離,決定臺灣和中國的未來。最大的代價就是中美關系,這是統一問題的核心與關鍵。

筆者以為,對于這個問題,答案現在已經很明確,那就是本文開篇所引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這里不妨再加重述:

“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這就是對這個可能代價的莊嚴宣告。

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際,臺灣當局也舉行了相應的集會,會上蔡英文發表了演講。在筆者看來,蔡英文的講話堪稱是一份臺灣獨立宣言書,標志著臺獨已經如脫韁的野馬,徹底放開向前狂奔了,蔡英文已經儼然以一個新國家的締造者自居了。未來等待她的,將是法律的審判,將是歷史的垃圾堆。總之,不會有什么好下場。但蔡氏其人顯然并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大陸方面真的有責任讓人家做好這方面工作。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