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多年來興起了國學熱。但國學是什么?沒見誰能說得清。譬如搞古印度語和吐火羅文研究的季羨林,生前就被某領導稱為國學大師,不知他的國學國在了哪里?在林林總總的說不清中,能感到其中孔子是個核心,不僅有山東的官員每年要祭孔,也有學校倡導學生讀經,讓小學生背《弟子規》,讓中學生集體在操場上給父母洗腳,考上學了要擺謝師宴,社會上也倡導做人學感恩。孔子思想今天被稱為了“和諧思想”,“和”成了孔孟的核心。
在這些國學孔子熱中,“孝”是其中一個很得現代人重提的教育,曾有某省將孝列入干部考核指標,也曾有某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常回家看看”列入。“孝”的重提,固有現今社會道德敗壞的使然。但“孝”在古代也是成問題的。
是人都有父母,古代中國歷來以孝治天下,漢朝皇帝謚號里都有個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和帝,有列入儒家經書的《孝經》,還有元朝人編的《二十四孝》,其中什么“戲彩娛親”,“埋兒奉母”,“賣身葬父”,“臥冰求鯉”,“懷橘遺親”,都是講古人“孝”的榜樣,但那“埋兒奉母”就不是凡人能做到的,用殺兒來孝母,能算孝么?這種“孝”太過殘忍沒人性了,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里是只“老”而不“幼”了,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愛,能愛別人么?古代,君王如父母,用孝盡忠,才是封建帝王們想要的。
至于“懷橘遺親”,《三國演義》諸葛亮舌戰群儒時,對著一儒,笑曰:“公非袁術座間懷橘之陸郎乎?”,羅貫中恐對陸績也有揶揄之意吧。現在學“懷橘遺親”,吃別人飯局帶偷點,就算被逮住編說帶給母親,也難恐不被人恥笑。“刻木事親”,侍奉木人如父母,卻對妻子刻薄無恩,也真薄情讓人無語了。所以魯迅說:“因為我請人講完了二十四個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難,對于先前癡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計劃,完全絕望了。”
清人說“百善孝為先”,但善與孝的關系其實并不大,這話不過還是讓人盡忠而已。古代故事里,壞人求饒都愛說“我上有八十歲的老母”,但八十歲的老母也阻擋不了他干壞事。在今天的人心道德淪喪下,不僅壞人變老了,壞子女們也在干壞事,有的一家老少都在明目張膽地、沒有羞恥地干壞事,我們是無處無時不處在假冒偽劣,坑蒙拐騙,不講羞恥,良心無存的包圍中,提心吊膽。壞子女盡管對父母許是孝的,但父母花著子女掙來的不干凈的錢,許還到處炫耀子女有本事呢。這“孝”也并沒有讓他去行什么“百善”。
人們也會常說對古代文化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孝文化也是這樣。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了錢什么良心道德都可以不要的時代里,我是不大相信一般人能有這個本事,反是“厚黑學”倒比“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更讓人們驅逐和追捧。所謂“精華”和“糟粕”早已是顛倒而取了,比如為母治病卻拐賣兒童的,壞老人訛詐路人子女卻昧心助陣的,為利,母女反目,父子成仇,兄弟相殘,不也是為我們所常見嗎?
孝須有個前提,才能為“百善之先”,那就是父母先是善良的,正義的,仁愛的,識大體的,子女的孝才能有意義。若只為孝,順從父母干壞事的,聽命父母干缺德事的,這樣的“孝”實則是助紂為虐,惡上加惡。這個前提,父母有錯的,父母作惡的,當子女的應該敢于批評,犯罪的,要敢于大義滅親。
今天重提孝,倒另有一番隱情在,那就是養老問題吧。
古代社會是沒有社會保障制度的,達官貴人,平民百姓,每個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都是依靠家庭,而平民百姓總是社會的絕大多數,所以倡導孝,對于家庭是防老,對于國家只是安定。
社會總是在進步,現代社會,養老是世界普遍的民生制度。“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從來不會適用于人類社會,老弱病殘貧困無助的人,有從國家那里獲得救濟和幫助的權力。
八十年代搞計劃生育時,1985年說“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九十年代說“只生一個好,政府幫養老”,十年后的2005年,說“養老不能靠政府”,2012年又說“推遲退休好,自己來養老”,養老責任就這樣轉移到家庭上了。而讓家庭養老,最有傳統的也讓人沒有推卸和責怨的,便是孝了。
現代社會,人人都在為國家做貢獻,財富創造于人的勞動,財富積累來自勞動的剩余價值,社會主義的剩余價值,統一上繳國家,再由國家用于建設和民生,因此社會主義國家有義務為公民提供社會福利,其中住房醫療教育養老是最基本的社會主義福利項。社會主義國家,要保障每一代人每一個人的民生,比如住房,國家不僅保障父母的住房,而且還保障子女的住房,子女的住房是不需父母操心的。為國家工作了一輩子的老人的養老,同樣也不該是子女操心的,而應由國家承擔責任。國家不能在基本的民生上,總想甩掉應負的責任,全部轉嫁到個人和家庭上去。
“為人子”的人倫之孝,則屬于為人的基本道德,若到了必須倡導的地步,則見社會道德已是不古了。
故曰,人之德,受制于公德,公德不德,必私德不古,公德德,則私德不私,而公私之德皆德,社會正焉。社會正,則人心正,人心正,則孝老愛幼必居其中矣。實公德不德,源出兩貓,兩貓泛濫,私惡遍行,公德不彰,孝失久矣。然則若正孝,必先正德,正德,必去兩貓。去兩貓,則德正,德正,則人心正,老所老幼所幼者,何慮不孝也哉。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