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于缺乏動態快速核酸檢測的手段,導致各地疫情爆發,難以在第一時間內將疫情消滅在未爆發的狀態。所以很多地方只能采取區域封控、小區封控和單元樓封控的措施,這相當于封城來說,已經是一種進步了。武漢封城是特殊情況下的特殊措施,不是抗疫的常態化措施。
我們可以算一筆賬:每一個工作的人,假如工資每天是200元,封鎖7天就是1400元的損失,這是最低的普通人的損失。如果7天封控一萬個人,損失就是1400萬。一百萬人,損失就是14億。而核酸檢測一次,現在據說費用壓縮到3.5元。一萬人的核酸檢測,才35000元,一百萬人,也才350萬。相對于核酸檢測和工資費用,是核酸檢測劃得來?還是工資損失劃得來?而且,損失的不只是個人工資,還包括商業的繁榮。
得出的結論:寧可核酸檢測,不能隨便封控隔離每個人。
現在的情況是,一人核酸檢測陽了,會導致幾百人幾千人甚至幾萬人被隔離。為什么會這樣呢?核心是無法確保核酸檢測的準確性和快速性。
如果核酸檢測能夠確保無任何失誤,如果核酸檢測能夠確保在一分鐘內完成認定陰陽和信息傳輸,如果核酸檢測的成本能壓縮在一塊錢以內,那么核酸檢測就可以常態化實施,使疫情防控能夠精確到每一個具體的人,實現動態清零,動態檢測。
怎么做到這點呢,那就靠抗疫戰爭中戰略戰術的創新。
一是確保核酸檢測的人員可靠,組織可靠,指揮統一,禁止核酸檢測結果造假和誤差。那就只能核酸檢測半軍事化管控,召集民兵、預備役和退役軍人,在政府和軍方組織下,實施核酸檢測。
二是確保核酸檢測的所有物資生產和裝備研發,由國企承擔,禁止外資和私企進入。最大限度降低核酸檢測和數據傳輸成本,最大限度防止以疫自重、以疫發財的情況出現,使疫情無法清零。
三是確保快速核酸檢測認定和數據傳輸,時間控制在一分鐘之內,這樣可以不耽誤任何工作和生產,不影響社會生活和生產秩序。一分鐘,誰都可以等得起。而且現場檢測,確保結果可信。
四是確保核酸檢測的常態化、大規模快速檢測能力。假如:一個人檢測需要一分鐘,一小時能檢測60人。或者一管檢測需要一分鐘,而一管是10人,那么一分鐘可以檢測10人,那么一小時就可以檢測600人。按照這個去組建常態化的檢測隊伍,就可以計算出核酸檢測的時間來。因為小區的人數是確定的,核酸檢測就可以按照小區的人數去部署。
總之,抗疫目前看是一場持久戰,還是多做持久戰工作的準備吧。這樣就可以實現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快速發展。
(作者系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做一個智者”,修訂發布)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