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個要點講清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和黨的宗教政策
1.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基本內容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質、社會作用及其產生、發展和消亡的客觀歷史規律,確立了工人階級政黨對待宗教的科學態度以及處理宗教問題的基本原則。基本內容有:
(1)宗教的本質。馬克思認為,宗教是人的異化形式,宗教的本質就是人的本質,是“人創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創造了人”。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
(2)宗教的根源。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宗教根源于社會物質生產方式,根源于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不合理,根源于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對人成為盲目起作用的、異己的力量。首先是自然根源,自然力對于最初的人來說是某種異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東西,這種自然力被人格化,于是“最初的神產生了”;其次是認識根源,主要指宗教源于人們對外部自然界虛幻的認識;再次是社會根源,主要指除了自然力量之外,社會力量也逐漸發揮了作用,例如在階級社會,“被剝削階級在跟剝削者斗爭時的軟弱無力,必然會產生對優美的來世生活的信仰,正如野蠻人在跟大自然斗爭時的軟弱無力會產生對上帝、魔鬼、奇跡等的信仰一樣”。
(3)宗教的發展。馬克思主義認為,宗教同其他事物一樣,經歷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恩格斯對宗教發展的歷史進程和宗教在不同歷史階段所展現的歷史形態,先后提出過三種圖式:第一種是“自然宗教”到“多神教”再到“一神教”;第二種是從原始社會的“自發宗教”到階級社會的“人為宗教”;第三種是從“部落宗教”到“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
(4)宗教的消亡。宗教的消亡是事物本身矛盾運動的結果,是社會歷史發展的自然過程。恩格斯指出:“當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時候,現在還在宗教中反應出來的最后的異己力量才會消滅,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隨著消滅。原因很簡單,這就是那時再沒有什么可反映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也指出:“只有當實際日常生活的關系,在人們面前表現為人與人之間和人與自然之間極為明白而合理的關系的時候,現實世界的宗教反映才會消失,只有當社會生活過程即物質生產過程的形態作為自由結合的人的產物,處于人的有意識有計劃的控制之下的時候,它才會把自己的神秘的面紗揭掉。但是,這需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或一系列物質生存條件,而這些條件本身又是長期的、痛苦的發展史的自然產物。”
(5)宗教的作用。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宗教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宗教是維護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本質上是歷史上統治階級維護其統治利益的工具,但被壓迫人民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也會利用宗教進行反抗斗爭。另一方面,馬克思指出,宗教產生于顛倒的世界,因此是顛倒了的世界觀,給人虛幻的幸福,宗教“是這個世界的總理論,是它的包羅萬象的綱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邏輯,它的唯靈論的榮譽問題,它的狂熱,它的道德約束,它的莊嚴補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辯護的總根據”,“宗教里的苦難既是現實的苦難的表現,又是對這種現實的苦難的抗議。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無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樣。宗教是人民的鴉片”。馬克思主義對宗教的批判的目的是要“廢除作為人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實現人民的現實的幸福”。
(6)馬克思主義政黨對待宗教的態度。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宗教將隨著其歷史條件的逐漸成熟而消亡;宗教問題是社會問題的一部分;宗教對于國家來說是私人的事情,實行政教分離,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對于工人階級政黨來說,不是個人的私事,共產黨員不能信仰宗教。
2.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察分析宗教現象和宗教問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正確認識和處理宗教問題提供了理論基礎。
3.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
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同中國社會實際相結合,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我國宗教問題的理論方針政策,包括指出我國宗教存在長期性、群眾性、民族性、國際性、復雜性特征,強調堅持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宗教關系是我國政治領域和社會領域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關系之一,辯證看待宗教的社會作用,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構建積極健康的宗教關系,鞏固和發展黨同宗教界的愛國統一戰線。在此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這是我們黨關于宗教工作理論的系統總結和重大創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宗教篇”。
宗教工作的本質是群眾工作。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在政治上、經濟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基礎,都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我們要團結信教群眾,敵對勢力也在爭奪信教群眾,試圖把其變為同黨和政府對抗的力量。因此,評價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就是能不能把廣大信教群眾團結在黨和政府的周圍。
辯證看待我國宗教的社會作用。只看到宗教的消極作用而看不到其積極作用,或者只看到宗教的積極作用而看不到其消極作用,都是片面的。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宗教社會作用的兩重性,最大限度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最大限度抑制宗教的消極作用,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這是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宗教發展的必由之路。要求我國各宗教真正成為中國宗教,而不是“宗教在中國”。要使我國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義和禮儀制度的同時,對教義教規作出符合時代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文化的闡釋,努力構建中國特色宗教思想體系。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用中華優秀文化浸潤我國宗教,推動我國宗教真正適應我國社會制度、社會道德和社會文化。
構建積極健康的宗教關系。處理我國宗教關系必須牢牢把握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強化黨的執政基礎這個根本,堅持政教分離,宗教不得干預行政、司法、教育等國家職能的實施,政府依法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管理,但不干涉宗教內部事務。要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保護正常宗教活動,鼓勵宗教主動適應和服務社會。堅持各宗教一律平等,促進宗教與社會、宗教與宗教、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信仰不同宗教群眾和諧相處、實現宗教關系和諧。同時,支持我國宗教在獨立自主、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同國外宗教的交流互鑒,但不受國外勢力干涉和支配。
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要用法律規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務的行為,用法律調節涉及宗教的各種社會關系。注意劃清宗教與非宗教的界限,并非涉及宗教的都是宗教問題,不能把宗教問題泛化。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宗教問題,是什么性質就按什么性質處理,無論是什么人、屬于哪個民族、信仰什么宗教,只要觸犯法律就要依法處理,決不允許有法外之地、法外之人、法外之教。
4. 黨的十九大對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
“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5. 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是: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這四句話是一個有機整體,前三句是重大政策和原則,最后一句是根本方向和目的。
6. 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就是說:每個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
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要最大限度把廣大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團結起來。全面正確地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要求尊重每個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在多數群眾不信教的地方,需要注意尊重和保護少數信教群眾的權益。對不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和損害宗教界合法權益的錯誤行為,應堅決予以糾正。另一方面,要求權利與義務的統一。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動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首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要把國家和人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承擔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政策的義務。宗教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范圍內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對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宗教活動不得妨礙社會秩序和生活秩序。
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信教群眾的信仰,但這并不是說就放棄在他們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放棄在他們中開展思想道德建設和科學文化教育的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法規,對信教和不信教的群眾,都要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都要加強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都要大力開展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特別是現代科學知識的工作。要加強對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科學世界觀(包括無神論)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努力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7. 政教分離原則
我國實行政教分離的原則,任何宗教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都不能干預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國家職能的實施。不能以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離為借口,放棄或擺脫政府對宗教事務的管理。絕不允許宗教干預國家行政、干預司法、干預學校教育和社會公共教育,絕不允許強迫任何人特別是十八歲以下少年兒童入教、出家和到寺廟學經,絕不允許恢復已被廢除的宗教封建特權和宗教壓迫剝削制度,絕不允許利用宗教反對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破壞國家統一和國內各民族之間的團結。
8. 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不能信仰宗教
宗教信仰自由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但不是說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就可以信仰宗教。共產黨員不同于普通公民,信仰的是馬列主義,主張無神論。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曾明確指出:“共產黨員要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嚴守黨章規定,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絕不能在宗教中尋找自己的價值和信念。” 《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規定:“黨員不準搞封建迷信,不準信仰宗教,不準參與邪教,不準縱容和支持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及其活動。”《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規定:“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綱領,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共青團員在加入共青團時就已經作出信仰的選擇,成為無神論者,因此,共青團員同樣不得信仰宗教。大學生中的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應該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不信教、不傳教。
9. 如何對待共產黨員信教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明確強調,黨員要堅決執行不信仰宗教、不參加宗教活動的規定,在思想上同宗教信仰劃清界限。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黨的全部理論、思想和行動都是建立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基礎之上,這就決定了共產黨員不能贊同唯心主義、不能信仰宗教。這一原則在不同歷史時期都為我們黨所強調,并明確寫在黨的重要文件中。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六十一條規定:“組織、利用宗教活動反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破壞民族團結的,對策劃者、組織者和骨干分子,給予開除黨籍處分。對其他參加人員,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對不明真相被裹挾參加,經批評教育后確有悔改表現的,可以免予處分或者不予處分。有其他違反黨和國家宗教政策的行為,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第六十二條規定:“對信仰宗教的黨員,應當加強思想教育,經黨組織幫助教育仍沒有轉變的,應當勸其退黨;勸而不退的,予以除名;參與利用宗教搞煽動活動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10. 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指政府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對宗教方面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關系和行為,以及社會公共活動涉及宗教界權益的關系和行為的行政管理。依法進行管理,就是要切實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保證正常宗教活動的有序進行,保護宗教團體的合法權益。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要旨是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
這種管理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要管理違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侵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侵犯宗教教職人員履行正常教務權利,侵犯宗教組織合法權益的事情;另一方面,要規范那些以“宗教信仰自由”為借口,違背憲法、法律和政策的事情,防止和制止不法分子利用宗教活動制造混亂,違法犯罪,以及境外敵對勢力的滲透活動。
2017年6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宗教事務條例(修訂草案)》,2017年8月26日,李克強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條例,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11. 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
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是指我國的宗教事務和宗教團體不受外國勢力支配,任何境外宗教組織、團體和個人不得在我國境內成立宗教組織、設立宗教辦事機構和宗教活動場所、開辦宗教院校、擅自招收留學生,不準在我國公民中發展教徒、委任宗教教職人員或進行其他傳教活動。
我國憲法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國外勢力的支配”。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第五條明確規定,“各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同時規定,“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在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在對外經濟、文化等合作、交流活動中不得接受附加的宗教條件。”
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是指中國的宗教事務由中國的信教公民(含宗教教職人員)自主辦理,由中國的信教公民自己的組織(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動場所)進行管理,中國的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事務不在組織上、經濟上依賴或依附于外國勢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第五條規定,境外非政府組織……不得非法從事或者資助宗教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及其實施細則規定,外國人不得干涉中國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的設立和變更,不得干涉中國宗教團體對宗教教職人員的選任和變更,不得干涉和支配中國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的其他內部事務;外國人不得在中國境內成立宗教組織、設立宗教辦事機構、設立宗教活動場所或者開辦宗教院校、宗教培訓班,不得在中國公民中發展教徒、委任宗教教職人員、擅自在宗教活動場所講經講道、制作或者銷售宗教書刊、宗教音像制品、宗教電子出版物等宗教用品、散發宗教宣傳品和進行其他傳教活動等。
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在對外經濟、文化等合作、交流活動中不得接受附加的宗教條件,主要指除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以外的其他組織和個人在與外國開展經濟、文化等合作、交流活動時,應堅持與宗教相分離的原則,不得接受對方附加的宗教方面的任何條件。如投資建廠時要求在廠區內設置宗教活動場所,要求招收的工人信仰某種宗教;援助建立醫療、文化機構時,要求附設宗教活動場所以及進行其他傳教活動等。
12. 堅決抵御境外宗教滲透活動
利用宗教進行滲透,是指境外敵對勢力利用宗教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從事違反我國憲法法律和政策的活動,企圖爭奪群眾、爭奪思想陣地。境外利用宗教對我國進行滲透,不是宗教問題,而是政治問題。當前,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活動日益加劇,現實中無孔不入,呈現組織化、系統化、精細化趨勢。一些境外組織或者個人以投資辦企業、合作辦醫院、興辦公益慈善事業等形式,或者通過旅游觀光、文化交流、留學考察等合法渠道進入我國,暗中進行非法傳教活動。有的則在境外遙控指揮,在我國培植地下宗教勢力和代理人,建立據點,發展教徒,打壓、分化愛國宗教組織。我國境內發生的一些暴力恐怖案件,與宗教極端思想的滲透蔓延相關。近年來,境外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具有新的特點,比如互聯網成為宗教滲透的重要手段,校園成為宗教滲透的突出領域,等等。要始終堅持我國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支配這一憲法原則,以法律為武器抵御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滲透。要支持我國宗教獨立自主辦好教務,堅持中國化方向,夯實抵御滲透的基礎。要規范宗教對外交流活動,正常宗教交流以外的其他對外交流要與宗教相分離,不得包含宗教內容、附帶宗教條件。要規范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堅決防范網上非法傳教、境外滲透和開展非法活動。要保護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自由,同時加強對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的管理,禁止外國人在我境內成立宗教組織、從事傳教活動等。
13. 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的根本方向和目的,是宗教工作的重點。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要引導信教群眾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維護祖國統一,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服從服務于國家最高利益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文化,努力把宗教教義同中華文化相融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自覺接受國家依法管理;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引導相適應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支持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要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義、禮儀制度的同時,深入挖掘教義教規中有利于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對教義教規進行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的闡釋。
14. 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
宗教的本土化,是世界各宗教生存和發展的普遍規律。中國化是我國宗教的優良傳統,我國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從外部傳入,經歷了長期的、主動的本土化,與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逐步相適應。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宗教走出了符合國情特點的中國化道路,成為中國人自己的宗教。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在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國內社會轉型思想多元化背景下,有的宗教出現了一些與中國化方向相背離的傾向和苗頭,表明我國宗教在中國化的道路上必須久久為功、持之以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支持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要求宗教界在政治上自覺認同。要引導宗教界人士和廣大信教群眾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引導宗教界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服從服務于國家最高利益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要通過推進宗教中國化,有效防范“去中國化”逆流,有效抵御境外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要求宗教界在文化上自覺融合。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用中華優秀文化來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要支持各宗教深入挖掘教義教規中有利于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文化的闡釋。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要求宗教界在社會上自覺適應。要教育宗教界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自覺接受依法管理,在法律法規范圍內開展活動;支持宗教界從事公益慈善活動;鼓勵信教與不信教群眾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群眾彼此尊重、和睦相處,共同促進社會和諧;鼓勵信教群眾愛崗敬業、誠實勞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15. 堅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宣傳教育
我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了我們必須弘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科學世界觀的主旋律,尤其是對廣大黨員,共青團員和青少年更要進行科學世界觀包括無神論的教育。科學無神論的教育,并不僅僅限于單純否定神靈的存在。它的最主要的內容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認識宗教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還包括自然科學知識的普及,社會進化和人的生老病死、吉兇禍福的科學文化和社會科學知識的宣傳。要加強向干部群眾和青少年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的教育,宣傳唯物論和無神論,加強有關自然現象、社會進化和人的生老病死、吉兇禍福等科學文化知識的宣傳教育。在宣傳教育中,不要違背宗教政策,不要把宗教與封建迷信混為一談,不要在信教群眾中挑起有神無神的爭論。要加強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的團結,把他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中來。
16. 什么是“正常的宗教活動”
正常的宗教活動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宗教活動要在法律、法規、規章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二是宗教活動要嚴格按照宗教教義、教規及傳統宗教習慣開展。
信教公民舉行集體宗教活動一般應在經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內舉行,即佛教寺院、道教宮觀、伊斯蘭教清真寺、天主教和基督教教堂,以及依法登記的其他固定宗教活動處所。
17. 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
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
高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在學校德育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加強科學無神論教育、培養唯物主義思想認識,深入發掘各類課程的教育資源,把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黨的宗教政策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教育融入到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教育體系,融入到學生專業學習之中,融入到校園文化之中。
18. 堅持宗教與教育相分離原則
我國是政教分離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不得利用宗教干預國家行政、司法、教育等國家職能的實施和婚姻等社會事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教育法》第八條規定:國家施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關于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中發〔1982〕19號)指出:絕不允許宗教……干預學校教育和社會公共教育。《宗教事務條例》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抵御利用宗教對學校進行滲透和防范校園傳教,關系到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關系到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計,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必須嚴格按照上述法律法規要求,防范有關組織和個人對校園進行傳教和開展宗教滲透活動。
堅持宗教與教育相分離,應嚴格做到: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學校進行宗教活動,嚴禁在校園傳播宗教、發展信徒、設立宗教活動場所、舉行宗教活動、建立宗教組織。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必須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能在宗教院校以外的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傳教、舉行宗教活動、成立宗教組織、設立宗教活動場所。
19. 校園內不允許進行宗教活動
嚴禁在國民教育各級各類學校傳播宗教、發展信徒、設立宗教活動場所、舉行宗教活動、建立宗教組織。嚴禁宗教教職人員在國民教育各級各類學校講授宗教課程、開設講座。嚴禁國民教育各級各類師生在學校中穿戴宗教服飾、佩戴宗教標志及穿戴、佩戴帶有宗教極端色彩的服飾標志。堅決阻止校外人士利用學校講壇、課堂宣傳宗教思想,教師不得利用工作之便進行宗教宣傳或帶領學生到宗教活動場所開展教學或實踐活動。在尊重學生民族風俗的前提下,明確反對、制止學生在校園內組織、參加涉及宗教的任何活動,教育引導學生把精力集中到學業學習上來。
20.防范利用互聯網傳教
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使宗教的傳播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互聯網宗教活動迅猛增加,“網上傳教”“網上燒香”“網上禮拜”日益頻繁,網上網下宗教問題相互影響,給宗教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2016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了網絡宗教事務管理的基本原則和措施,為我們做好網絡宗教事務管理提供了基本遵循。要加強對網上宗教活動的監管力度,加強日常監控、排查,發現違法行為,及時依法予以處置。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的內容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宗教事務管理的相關規定。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憲法和其他方面涉及宗教問題的法律,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等。二是互聯網方面的法律法規,比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等。涉及新聞信息、互聯網出版等方面的,還應當符合《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等的規定。三是宗教方面的法規規章和政策,主要是《宗教事務條例》及其配套規章。同時,國家制定的關于宗教事務管理的政策、規范性文件等,也是從事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必須遵守的。
21. 防范宗教極端思想傳入
宗教極端思想,是指歪曲宗教信仰的本意,以錯誤的解讀、偏激的闡發,誘使人離開信仰的正道而墮入歧途,干出破壞社會安寧甚至傷害生命的暴行。當今世界,宗教極端思想和暴力恐怖活動已經成為社會毒瘤,我國也深受其害,以“東突”勢力為首的“三股勢力”嚴重影響著我國的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第四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國家反對一切形式的以歪曲宗教教義或者其他方法煽動仇恨、煽動歧視、鼓吹暴力等極端主義,消除恐怖主義的思想基礎。宗教極端思想是暴力恐怖分子進行“圣戰”洗腦、抱團成伙、實施暴力恐怖活動的重要思想基礎,打著宗教的旗號反宗教,對宗教教義進行極端的、歪曲的解釋,完全背離了宗教本身。
遏制宗教極端思想,應當將其從一般宗教問題上剝離出來,把民族問題、政治問題同宗教問題區別開來。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什么問題就按什么問題處理,不能一概歸結為宗教問題,我們要采取措施切實防范極端思想侵害,對以宗教為幌子散布極端思想的要及早采取措施,加強對非法宗教活動的治理,遏制宗教極端思想的蔓延。
22. 宗教與迷信的區別
正確區分宗教和迷信,對于更好地理解和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極其重要的。
(1)迷信活動不是宗教活動。宗教和迷信都是對支配人們日常生活的人間力量采取的超人間形式的反映,密切聯系,但并不相同。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現象,有其發生、發展和消亡的客觀規律。宗教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穩定的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和與此種信仰感情相適應的高級精致的宗教理論、教義教規,有相對穩定的宗教儀式、相對穩定的宗教組織和宗教制度。迷信則是繼承了原始宗教中的一些粗鄙內容,泛指對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目前特指我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招魂、圓夢、請神降仙、驅病趕鬼,以及巫婆神漢的妖言惑眾、騙錢害人等,他們大多產生或流行于封建社會,并為剝削階級所利用,因此也常稱之為封建迷信。
(2)宗教本質上是一種世界觀,迷信則是少數迷信職業者騙取錢財坑害百姓的手段。宗教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雖然是對社會存在的幻想的反映,但畢竟是人類對世界和人生的一種認識和把握,它所要回答的是世界和人生的一些基本問題,如世界從何而來,人從何而來,死后何往,等等。它常常對超人間力量心懷崇拜和敬畏。迷信并不是什么世界觀,它并不關心這些形而上的問題,而是企圖通過非現實的手段對超人間力量進行控制和駕馭。迷信的對象可能是神仙鬼怪,也可能是山川樹木。迷信活動多出于功利或利己的目的,常成為迷信職業者詐騙錢財的手段,其結果必然給人帶來直接的傷害。
(3)宗教與迷信的活動方式不同。宗教一般都有比較嚴密的教會組織和宗教團體,各種宗教活動都按照一定的禮儀規范,在一定的宗教活動場所進行。迷信活動總的來說是無組織的、散漫的個別活動,既沒有共同一致的崇拜物,也沒有既定的宗旨、規定或儀式,也沒有共同的活動場所。少數的迷信活動也有一些秘密團體和較為嚴密的組織,但只具有行會的性質。
(4)宗教活動是依法進行的。宗教有依法成立的社會組織,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及宗教活動本身都是在法律、法規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存在和活動的,正常的宗教活動是受法律保護的,而迷信活動則是一種違法活動。
23. 宗教與科學的關系
科學是反映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科學不承認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反對用超自然的原因和力量去證明任何自然現象及其發展過程。宗教就其本質而言就是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相信超自然的上帝和神靈主宰世界。宗教的本質決定它否認客觀存在的必然性和規律。對超自然力量的肯定和否定,決定了宗教與科學在本質上的對立是不可調和的。在認識方法上,宗教與科學也是根本不同的。自然科學從物質的各種實在形式和運動形式出發,去認識事物的各種聯系并盡可能地用經驗去證明。宗教認識其信仰對象的基本方法是信仰主義,依靠超經驗、超理性的啟示或神秘主義的直覺。在社會作用方面,宗教與科學也是大相徑庭的。科學技術的發展造成巨大的社會生產力,從而推動社會的發展。馬克思主義把科學看作是最高意義的革命力量。雖然宗教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也通過宗教運動對社會發展起過特殊的推動作用,但一般說來,宗教在歷史發展中是一種保守的因素。因為宗教往往把現存的社會制度當成神意的體現,看成神圣不可侵犯的東西。
24. 宗教信仰與民族習俗的關系
宗教信仰從本質上說屬于意識形態范疇,反映的是人們精神世界的問題,是人們的一種思想認識。民族習俗屬于某種社會群體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二者雖有一定的聯系,但不能把宗教信仰與民族習俗混為一談。特別是要正確區分帶有宗教色彩的民族習俗和宗教信仰,絕不允許利用宗教干預群眾生產生活。
來源:中社學人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