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航空工業試飛中心公眾號“中國試飛”發布消息稱,7月5日上午試飛中心舉行“黨員先鋒隊”交授旗儀式暨某重點型號動員大會。雖然整篇報道并未提及該重點型號的具體名稱,但是卻提及到該重點型號的重大戰略意義、歷史意義。
那么結合近兩年我國在研、但是一直并未公開出現的新型航空器來看,既能夠算上的重大戰略意義、且能夠有歷史意義的航空器,肯定不是什么最新理念的新型航空器,畢竟新技術下的先進航空器很多都屬于首次出現,不具備歷史意義;
同時還很有可能會是一架飛行距離達到洲際戰略打擊距離的大型航空器,那么既能夠達到戰略飛行距離、同時之前已經出現過、有歷史意義的航空器,除了戰略運輸機、就是戰略轟炸機了。
戰略轟炸機我國現階段已經有運20了,而戰略轟炸機中傳聞“THE NEXT”兩年的轟20卻遲遲并未出現,那這次中國試飛進行的這次某重點型號動員大會中的主角,會是心心念的轟20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嗎?
關于轟20的五次官方消息:
最早透露出我國正在研制新一代遠程轟炸機的消息,是早在2016年9月1日,時任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在接受公開采訪時,公開表示中國正在研制新一代遠程轟炸機,這也是官方首次正式我國正在研制戰略轟炸機的消息。
再到2018年西飛在其60周年《大國慶典》宣傳片中,結尾出現了一架采用飛翼式氣動布局、且全身被篷布覆蓋、并標注“THE NEXT”字樣的大型隱身轟炸機輪廓圖,這也是外界首次直到轟20的基本信息。
等到2020年高考季到來之際,中航工業在其官微祝福高考學子的視頻中,再次出現了全身被錦鯉篷布覆蓋的轟20輪廓圖。
緊接著在2021年1月初,在空軍發布的新一年《空軍招飛》視頻中,片尾再次出現了一架神秘的飛翼式氣動布局隱身轟炸機模樣圖。
最近一次則是在2021年1月中旬,央視7套《軍事科技》再次公布了轟20的最新消息,從其公布的視頻畫面來看,這次的轟20全身被遮上一層紅色帷幕,并特地在畫面上打出“2021,我們期待”。
連續官宣五次、轟20為啥到現在還沒有出現:
美國的B21一直在推遲首飛,具體原因除了國會推遲撥款外,還有就是戰略轟炸機的保密措施相比40年前B2隱身戰略轟炸機出現的時候保密更難。很可能就算是夜間進行試飛,都有可能被太空中的衛星拍到,同時還很有可能被一些吃瓜群眾、爬墻黨拍到直接發到網絡上。
那么按照當年B2一經泄密,很快就被諸多航空愛好者根據其尾部的W型尾翼設計,推算出其具體尺寸、升力系數、最大起飛重量、乃至雷達反射面積等參數前提下,新型航空器的試飛想要真正保密真的是比較難的,特別是這些大型航空器往往需要在指定或者視野很是開闊的大型機場進行跑道試飛,所以很難真正做到完全保密。
可能從高新技術來說的話,像福建艦這種8萬噸級、且采用世界領先的電磁彈射航母我們都能自主研制、建造,同樣起飛重量幾百噸的運20大型戰略運輸機我們都能研制、生產,為啥同樣起飛重量幾百噸的轟20遲遲不能亮相呢?
其實研制大型戰略轟炸機、特別是采用飛翼式氣動布局的隱身戰略轟炸機,對于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絕非易事。
首先我國在戰略轟炸機層面一直處于空白裝備,雖然現階段的轟6K從打擊距離上來看,已經達到了戰略轟炸機門檻,但是真正和美俄裝備的戰略轟炸機相比,無論是在最大起飛重量、最大航程、最大載彈量等多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那么初始基礎上的差距,也就使得轟20的研制較為緩慢一些。
其次就算是航空實力強大的美國,在40年前的B2和現階段遲遲未能公開亮相的B21上,也是一路走的比較艱難。比如美國在研制B2隱身轟炸機之前,研制過諸多飛翼式氣動布局的無人機,充分掌握了飛翼式氣動控制技術后才真正開始研制B2的。但是從1975年正式立項,到1989年首飛用了長達14年時間,再到1997年正式批量裝備服役試飛時間也用了8年之久,等于說技術實力已經很是強大的美國,當年在研制B2的時候,前前后后也用了長達22年時間。
到最新一代的B21隱身戰略轟炸機,雖然美國此時已經借助B2的裝備服役,充分掌握了大型隱身戰略轟炸機從飛翼式氣動布局、隱身設計、結構設計等多方面的先進技術,但是B21仍然從2004年開始論證,到2015年才正式開始立項,就算按照美國空軍公布的2023年如期首飛,光是立項到首飛也用了8年,從開始到首飛也用了將近20年之久。
所以對于我國而言,關于我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的研制,最早是在2016年時任空軍司令馬曉天司令說的,那假設這個時間就是正式立項的時間,算下來距離現在也不過6年時間,還沒有美國B2和B21的試飛和立項研發時間長。
所以論事實、講證據來說的話,航空實力非常先進且強大的美國在隱身戰略轟炸機上,無論是40年前的B2還是替代者B21前前后后都用了很多年時間,才終于開花結果或者一再推遲開花時間。我們的航空實力相比美、俄晚了幾十年之久,特別是在戰略轟炸機上一直處于空白狀態,又怎么可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就研制成功呢?
像我國現役的殲20五代隱身戰機,據傳早在2003年前后就開始進入論證階段,2008年就進入正式立項,開始全面研制。但直到2011年初才正式首飛,2017年才正式批量裝備服役,前前后后也用了十幾年時間。
同樣我國的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也是2003年就開始論證,2007年就開始立項研制,直到0213年才成功首飛、2016年才批量裝備服役,前前后后仍然用了13年時間。
所以對于轟20而言,就算運20的出現,為轟20的研制提前掃除了大展弦比翼展結構難題,已經服役多年的攻擊11無人機為轟20提前驗證了飛翼式氣動布局的氣動、隱身、結構等方面難題,殲20的提前出現為轟20驗證了隱身設計、內置彈艙結構設計等難題。
但是對于轟20而言,大型隱身戰略轟炸機首先結構和氣動布局上不再是運20的傳統氣動、結構布局,而是技術難度更加復雜、且技術相通性相似度也不高的飛翼式氣動結構布局;
其次大型隱身戰略轟炸機不是攻擊11這種小型的飛翼式無人機的簡單放大即可,而是涉及到包括內部結構的重新設計、氣動布局的重新優化、隱身布局的重新設計等多方面問題。
而且對于此前在戰略轟炸機層面處于空白的我國而言,我們的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首先要達到哪些基本條件、其次要達到哪些領先條件,這些對于完全空白的我國而言,都是需要從零開始的。
而且據傳我國在研的轟20,為了避免走美國B2這種亞音速、一旦被發現很容易被擊落的技術路線。在沿襲了飛翼式氣動布局天生優秀的隱身、遠航程優勢下,大膽創新地采用了某種新型復合氣動設計,使得其在采用飛翼式氣動布局天生飛行速度不高的基礎條件下,仍然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所以這種大膽創新不光難度非常大,而且光是新技術從零開始的論證、試驗、到實際研發都需要大量的時間。
所以轟20既然從幾年前官方就已經在不斷官宣預熱了,那么相信轟20真正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時間真的不遠了,特別是從此次中國試飛發布的這則新聞來看,轟20很可能已經完成了原型機的研制和生產任務,即將進入試飛驗證階段。
來源:國科環宇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