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趙安金:此芳華非彼《芳華》(紀實散文)
點擊:  作者:趙安金    來源:紅土高原  發布時間:2018-01-07 11:47:46

 

1.webp (4).jpg

 

       《芳華》未上映前,我就非常渴望能進影院一睹《芳華》尊容,看看影片是如何展現那個史詩般的年代對越抗戰的年輕軍人的芳華。滿懷希望走進影院看了《芳華》后,失望和遺憾之情充溢在胸,感覺如鯁在喉,必欲一吐為快。

真遺憾啊,可惜了這樣一個本該有個大格局的題材。

一、渴望《芳華》上演

早些時候,我從新聞媒體中看到著名的馮小剛導演在昔日兩山的主戰場——麻栗坡拍《芳華》,正逢有一群參戰老兵在烈士陵園祭奠英烈,聽說在拍反映對越作戰的片子,老兵們都希望能到拍攝現場去回憶一下當時的戰爭歲月,馮導得知后親自將老兵們請進拍攝現場,并給予了老兵們以應有的禮遇。

這件事情讓馮導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了許多,他也當過兵,有過軍人的經歷,對軍營也有深刻的感情,拍好《芳華》應該非他莫屬。

能夠下決心拍攝反映對越作戰的、位列《高山下的花環》后的第二部電影,想必馮導也是冒著一定的風險。再后來,影片上映的檔期一推再推,更加吊足了觀眾的胃口。有的人說是因為里邊有一句罵城管的“XXX”容易導致社會不穩定因素,有的說是因為反映了參戰英雄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容易誘發老兵集體上訪等等。現在看來,檔期往后排恐怕是也有炒作的成份,為了把觀眾的胃口吊得更高,為票房錢袋能更鼓。冠名第一導演的微信公眾號用了這樣的標題:馮小剛個人票房最高作品誕生!《芳華》的成功是中國電影之幸。文中說:“2017賀歲檔的最大贏家,就是馮小剛的《芳華》。”“選擇低調公映的《芳華》,能以擊穿各個年齡段的強大情感力,收獲遠超預期的影響力,可遠非一個馮小剛作品就能做到的。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二、走進影院的失望

渴望第一時間看《芳華》,成了我這個197412月入伍、參加過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和1984兩山作戰、199710月至19996月的云南邊境第二次大掃雷的老兵的最大心愿。

1984年反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上映后,再沒有類似的反映對越作戰的電影出現。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1984年我軍收復老山、者陰山后,開始了數年的老山防御作戰的輪戰。如此重大的對越作戰題材,長達30年沒有導演敢觸碰,當時我確信馮導這個中國一流的電影導演能給人們、尤其是給我們和《芳華》同時代的軍人奉上一部震懾心靈的佳作,讓我們再能重溫那段青春歲月,再回味那段擬將生命奉獻給祖國,為祖國母親的安寧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激勵我們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再作貢獻。

 

 

(圖片來源于網絡)

早也盼,晚也盼,總算盼到了電影上映的這一天。

20171215日,老兵們盼望已久的電影《芳華》公映了!

知父莫若女。在軍營長大的女兒,早早在網上為我和妻子預定了電影票,經常聽我講戰斗故事的、上二年級的外孫女也非要和姥姥、姥爺一起看《芳華》。

那天,在昆明,四百多名參戰老兵觀看《芳華》。新昆明影城掛出了祖國沒有忘記我的橫標。

 

 

(圖片來源于網絡。)

我和妻子及外孫女三人提前進了電影院。好不容易看到了銀幕上八一電影制片廠的廠標出現,伴著那熟悉的旋律響起。我感覺就要看到一部類似《南征北戰》、《英雄兒女》那樣的不朽的影片。

 

 

(圖片來源于網絡)

然而,我很快就失望了。激動差不多變成了憤怒。

男女主人公的時代正是我從軍的那個時代,我認真尋找著我曾經的芳華軍旅生涯的感覺。我沒有找到多少。除了影片演員的那身65式軍裝,那是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的紅旗掛兩邊的時代符號。冠于那個年代的軍人生活和我經歷的完全不同,除了文工團員那漂亮的臉蛋、健美的身材外,男女主人公的命運完全游離于那個時代。于是,我盼著媒體傳說的七分鐘戰爭耗費了七百萬元的戰爭畫面出現,從中找尋一下我曾經參加過的19791984的血與火的歷史,那是昔日的同志加兄弟反目相向后的生命絞殺,我軍打出了軍威國威,創造了和平安寧的國際國內環境,為國家的改革開放、和平崛起奠定了穩固的基礎,才有今天的國家繁榮與富強,才有了今天人民幸福的生活。

然而等到戰爭場面出現時,8歲的外孫女被血淋淋的鏡頭嚇得尖叫著用衣服蒙住了頭,我在猜測著這是發生在哪里的戰斗?沒有1979年的背景呈現,沒有云南的河口,金平;沒有我非常熟悉的老山、者陰山、天保農場、八里河東山的任何印記,不知道劉峰副連長在和誰在作戰。我一時糊涂了,編劇和導演設計的戰爭不會是我軍和外星人在打吧?劉峰這個從文工團因犯錯被貶到基層連隊任副連長的,在戰場上連防化兵專業人員操作的火焰噴射器都用上了。越往后面看,越覺得整個劇情游離于真實之外,和自己走進影院的期望值有天壤之別。問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女兒有什么感想?她說:我們不了解那個年代,馮導演怎么導,我們就會認為就是真實的反映。只不過,看后覺得整個社會充斥在黑暗當中,一句話,影片反映的就是好人沒有好報

三、此芳華非彼《芳華》

作為一個和影片反映的事件同時代的軍人,我想用自己的芳華經歷和這個《芳華》作一對比。我們的芳華,決非影片《芳華》。

藝術的真實來源于生活。《高山下的花環》中,梁三喜留下的那張要家屬歸還的620元的欠帳單,就來自于現實生活中,那個在1979年犧牲在戰場上的貴州籍副連長的遺物中。那是來源于生活的真實,是我們參戰老兵認為的真實。

我入伍后的19751976年,文革已近尾聲。毛澤東時代的向雷鋒同志學習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全國學人民解放軍的號召,仍是那個時代最強的主旋律。學雷鋒做好事,做雷鋒那樣的戰士,是我們軍營、軍人生活的常態。官兵之間,同志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鑄就了軍人之間親如兄弟的深情厚誼。戰友情,一生情,縱使不相見,永遠銘記在心中。

記得在大理三塔寺當新兵時,我的床鋪離門口近,元月份的夜晚寒風從門縫吹進,感覺有點冷。我的新兵班長、來自山東桓臺的1973年入伍的胡慶明怕凍著我,每天晚上等我睡著后,就把自己的棉衣輕輕地給我蓋在腳頭。腳一暖,身上也就不冷了。后來我發現班長的關心后,便每天晚上等他再睡著后,我便起身把他給我蓋的棉衣再給他送過去蓋好。一件棉衣,傳遞的是戰友之間的深情厚誼。每天早上起床打掃衛生,大家都是搶著打掃;會縫被子的戰友,主動替不會縫被子的縫被子,補衣服。如果有一個人今天晚上給全班的戰友倒好漱口水、洗腳水,明天就會有其他戰友搶著去給大家倒好洗臉水,擠好牙膏。那是一種別樣的單純,是真正的永遠銘記在心的芳華。在新兵連集訓時,我們還沒有配發領章和帽徽之前,每個新兵都想早點照張身著領章、帽徽的照片寄回家給父母親人看。班長胡慶明就把自己的領章和帽徽摘下來,教我們如何按照著裝規定縫、別好,讓我們到街上的照像館去照像。也有的個頭和班長差不多的,班長就把自己的衣服借給新兵穿去照像。這就是那個年代軍營的真實情況。

 

 

 

 

(我新兵集訓結束后,班長送給我的日記本上的留言。是哪個年代的真實芳華。)

而在《芳華》中,女主角私自將別人掛在墻上的軍裝穿去照相,后來被戰友侮辱,這是對我們那個年代軍人之間友好關系的褻瀆。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她若提出來借團友的衣服穿去照張像片,相信不會有戰友不借給她的。還有因嫌棄女主角身上有臭味而不和其伴舞的細節,更是抹殺了那個年代戰友之間的真摯情感。在那個年代里,不管是野戰部隊,還是地方部隊,農村兵總是軍人中的大多數。我們戰友中的城鎮兵大多低調,農村兵多數勇于吃苦。在經過一段時間磨合后,大家都親如兄弟,根本不會有影片中描寫的一群人看不起女主角的情況發生。

那個年代,戰友之間有矛盾、有摩擦時,班長會找雙方談談心就把問題解決了。每周的班務會,就是戰友之間自我總結優缺點,戰友之間暢開心扉暢所欲言,是增進友誼和團結的最好方式,也不會有影片中的矛盾累積到不可收拾,且沒有人出面解決的情況發生。

歷史的車輪前進到了1975年、1976年,那種紅旗招展、迎風飄揚、部隊敲鑼打鼓上街游行的場景,是根本就沒有的事。在那兩年中,我所在的陸軍第十一軍就沒有一次出現過影片中反映的游行,我也沒有聽說過;也沒有看到過部隊所在的縣城有游行的情景。

1979年的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是中國軍人為了捍衛祖國尊嚴和領土完整而進行的正義戰爭。1984年的收復老山、者陰山的戰爭,以及后來數年的老山防御作戰中輪戰,也是中國軍人的保家衛國之戰。成千上萬的中國年輕軍人勇敢地走上戰場,部分年輕的生命定格在了青春芳華,用血肉之軀守衛著祖國的西南邊疆的安寧。

作為戰爭的親歷者和幸存者,我們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走上戰場,記得1979年參戰前我寫的遺書中曾有這樣的話:爹、媽:如果我犧牲在戰場,你們應為我驕傲,為國盡忠是你們的教導。你們不要過度悲傷,家里還有弟弟們可以照顧你們。

剃光頭,寫遺書,將名字和血型標記在衣服里層上,每個年輕軍人都做好了犧牲的準備。1984年,當一列列軍車載著年輕的軍人,那些年輕的軍人高唱著再見吧,媽媽,義無反顧奔向前線的時候,正值青春芳華的軍人無不是一腔熱血沸騰、青春之火燃燒,國難當頭,義不容辭,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中國軍人誓死用鮮血和生命捍衛國家的尊嚴。

而在《芳華》里,因摸了一個女兵而受了處分的劉峰到了一個基層連隊任副連長,這本身就是一件荒唐的事情。參戰之前,部隊政治機關要對所有參戰人員進行政審,對那些思想消極、受過處分的軍人會進行嚴格審查,看適不適合上一線,上一線會不會出問題。劉峰即使是學雷鋒積極分子,只要受了處分,再在真正的戰場上任副連長也是不大可能的事。在文工團表演在行的劉峰,受過專門軍事訓練嗎?能直接上戰場就到一線嗎?

 

 

(《芳華》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女一號何曉萍被下放到野戰醫院,也是不可思議的失真鏡頭。當年的戰地護士,并不是背個傷員有力氣就行,那也是要有專門護理經驗的。編劇和馮導想通過七分鐘的殘酷戰爭場面,讓兩個主角成為戰斗英雄,從而為影片最后的英雄沒有好結局埋下伏筆,用心可謂良苦。

七分鐘的戰爭是在哪里打的?影片中說是在中國的西南。按影片中的服裝來看,應是一九七九年的對越自還擊作戰。到云南麻栗坡去拍影片,給人的感覺又像是拍的一九八四年的兩山作戰。曾經和《芳華》同時代的我,對這七分鐘戰爭,和我的戰友有著相同的觀點。

不管是一九七九年也好,一九八四年也罷,對越戰爭一直是在亞熱帶山岳叢林地帶進行的,何來影片中戰友陷入沼澤后的營救之說?劉峰作為副連長,竟在陷入了敵人的包圍之中后,用火焰噴射器進行噴射。七分鐘戰爭沒有見到一個敵人,劉峰和他的戰友們在和誰作戰?我的一個老兵朋友曾是個防化兵,他對我說:“‘火焰噴射器是防化連噴火排編制的裝備,在戰爭中是配屬步兵主要是用于清掃那些碉堡、工事,燃燒著的油料會從工事的射擊孔、通氣孔等地方竄入,帶給碉堡中的敵人高溫和窒息。

我們一起參加過第二次大掃雷的裝備處長看了《芳華》后這樣說,我管了多少年裝備,第一次看到一個副連長自己抱著火焰噴射器的,那是需要專門訓練的。假,太假了!他接著說:《芳華》不是咱們的芳華,不是咱那個年代的主旋律!

曾參加過一九八四年老山防御作戰的戰友羅真偉說:看后沒有想像中的震憾。體現軍人生活細節性的不多,更多的是跳舞。反映戰爭的幾分鐘一點都不真實。我也想看看曾經戰斗過的麻栗坡縣城、落水洞,但在影片中,想看的一樣也沒有看到。

更不真實的還在后頭。

劉峰參戰成為了英雄;女主角成為英雄后竟瘋了。按照國家有關優撫的規定,參戰榮立三等功以上的干部戰士,國家都是要負責安排工作的。參戰致殘失去工作能力的,都是由國家榮譽軍人療養院養起來的。我們參加第一次云南邊境大掃雷致殘的馮利戈就由四川省傷殘軍人休養院養了起來。

 

 

(第一次云南邊境大掃雷致殘的戰友馮利戈。)

而劉峰和女主角都是英雄,英雄是需要軍區以上授予榮譽稱號的,軍隊和地方民政部門是一定要負責安排合適工作的。劉峰和女主角都是轉業軍官,有關軍隊轉業軍官的安置規定到目前為止,除了從2000年始行的自己選擇自主擇業外,都是由國家負責安置工作的。而劉峰作為副連長,作為失去一只胳膊的軍隊干部,一名英雄,最后竟沒有被安排合適的工作,去拉三輪車運送盜版書被城管罰款,英雄還不得不給城管行賄送煙,說好話欲要回自己被扣的三輪車。這個細節完全是對政府優撫安撫政策的曲解。生活中可能會有城管對不知身份的參戰退伍軍人的刁難,但肯定不會有一個參過戰的英雄、軍轉干部不被安置工作。

電影的結尾,同樣是胡編亂造。

劉峰說,自己的媳婦跟人跑了。然后解說詞中說,劉峰和女主角生活在一起,沒有結婚,只有親情。

 

 

(《芳華》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法律的角度來講,劉峰和女主角在一起,就屬于非法同居。一個學雷鋒積極分子,一個好人,一個軍隊轉業干部,一個從戰場上下來的英雄,竟淪落到媳婦跟別人跑,和自己的戰友非法同居的地步,這是置社會法律于不顧,置社會道德于不顧。這是對我們真實的芳華于不顧,設計了一個好人、一個英雄落難的結局,讓觀眾引發對為誰從軍的反思,對為誰參戰的反思,對英雄落難的反思,對轉業軍官安置的反思,這是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關系的否定。

總之,《芳華》反映的,不是我們年輕時的青春芳華,是對那個時代軍人、那個年代軍營的生機勃勃生命的倒行逆施,是對藝術本質來源于生活真實的背叛。這是一部主題晦暗、帶有傷痕式炒作的商業片。能以擊穿各個年齡段的強大情感力,收獲遠超預期的影響力,是因為我們這一代當時的軍人想從中尋找我們曾經的影子,我們的下一代想從中去重溫那段戰爭的歷史,并不能說這部電影的格調有多高,藝術性有多高,有多少感染力。

我們曾經的軍人,共同懷念我們那個年代的芳華,摒棄商業炒作的華而不實、既不尊重歷史、又曲解黨和國家的軍轉干部安置政策的《芳華》。

參戰老兵指望馮導的《芳華》,為參戰老兵、為死去的戰友、為老兵的尊嚴發聲,恐怕要落空了。

走出影院,腦海里一直呈現著兩幅畫面,一幅是我們成千上萬的軍人義無反顧的走上戰場,為祖國的尊嚴和人民的利益隨時準備獻出生命的無私無畏,那是真實的芳華,是我們曾經的芳華;另一幅畫面,是電影《芳華》中文工團解散前的聚餐中,所有人舉著酒杯,流著眼淚唱送戰友的聲嘶力竭,仿佛只有當文工團解散時,大家才能認識到戰友情的可貴。那是編劇的《芳華》,馮導的《芳華》,商業的《芳華》。

作者簡介:趙安金,197412月入伍,歷任戰士、班長、團政治處書記、副指導員、指導員、旅政治部宣傳干事、干部干事、營教導員;軍事法院審判員;省級檢察院檢察官等職。參加過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1984兩山作戰,199710月至19996月的云南邊境第二次大掃雷。榮立過個人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授予全國模范檢察干部榮譽稱號。還獲得過云南省直機關最美機關干部云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201610月退休。

20171228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