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法國總統馬克龍結束3天的訪問,打道回府了。
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訪問,中法雙方媒體對此都做了充分的報道和解讀。刀哥卻對馬克龍的一句話印象深刻,他說:“我們必須改變對中國的看法。如果我們能夠放棄成見,調整做法,中國對我們來說不但不是威脅,反而是機會。”
馬克龍的這句話有相當針對性。據刀哥的了解,法國人對中國的成見堪稱令人發指。
成見
為什么說馬克龍這番話在法國最高領導人中是罕見的?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在法國是政治并不那么“正確”的。而馬克龍口中的“對華成見”,多少年來在法國一直是屬于對中國的“政治正確”言論。
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發生在2015年,恐怕不少中國人對這個事兒還有印象。
郭玉
那一年在造成130多人遇難的巴黎恐怖襲擊后不久,法國《新觀察家》(L'Obs)雜志駐北京記者郭玉(Ursula Gauthier)借此由頭在2015年11月18日發表了一篇文章,攻擊中國的新疆反恐和民族政策。她在文章中指責中國政府企圖把巴黎的襲擊和自己在新疆打擊暴力的活動聯系在一起。還稱“維吾爾人發起的暴力活動是中國自己的少數民族政策造成的。”“可能是因為受到了虐待、遭遇了不公或財產被侵占而進行的報復”。
這種無知且歪曲的言論自然遭到中國媒體和網民的廣泛批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毫不客氣地說,“這種公然為恐怖主義行徑、為殘忍殺害無辜平民行徑張目,引發了中國民眾的公憤。郭未能就她為恐怖主義行徑張目的錯誤言論向中國民眾作出嚴肅道歉,已不適合繼續留在中國工作。”
上世紀70年代歐洲的中國紀錄片
刀哥請教了長期在法國生活工作的朋友后才發現,這個法國女記者的無知和偏見,在法國是有“成長土壤”的。因為在法國,對中國的成見和偏見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比如,“中國是專制體制”“中國沒有思想自由”“中國人說話大聲”“中國人做生意不講信譽”“中國人都是單眼皮”“中國人都吃狗肉”……
這些還都屬于“常規成見”,有些成見說出來可能很多國人不敢相信。比如:“中國的兒童不知道天空是藍的!”為什么?因為污染太厲害。這話可是法國著名的環保專家、前環境部長親口在法國BFM TV電視臺上說的。直到今天,還可以在網上找到這段視頻。
源頭
根據長期在法國生活的中國人的看法,法國人對中國和中國人的成見,來源可能主要是兩大方面——無知和文化意識形態的偏見。
旅法資深媒體人鄭若麟先生跟刀哥講了一個故事,法國人對中國的成見之深,瞬間讓刀哥震驚了。
鄭若麟先生在法國時經常應邀參加法國的一些電視節目辯論。有一次他參加的是法國退休問題的討論,主持人問他:“這個問題可能對一個中國人來說有點不妥(其實就是誠心想讓鄭先生難堪),因為中國人根本不知道退休是怎么回事,中國人是沒有退休一說的嘛。但我還是想知道,你怎么看法國的退休金制度?”
于是,鄭若麟先生差點被主持人的無知石化了。
接著,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用來向主持人解釋,中國人是有退休的,比方說中國公務員及不少企業都有退休金,社會上也有養老金……(此處略去1000字)
然后他問主持人,“中國人沒有退休金”的成見是從哪里來的?主持人回答說,“我以為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啊!沒有想到中國人也有退休金……” 鄭若麟先生說,我看得出,他其實內心還是不相信我所說的。
文化意識形態上的偏見更不用說了。
法國在十九世紀追隨著英國,以英法聯軍等形式入侵了中國。在此之后,法國人對中國就產生了根深蒂固的成見。在他們眼里,中國人不僅是“不信上帝的異教徒”,而且還是“黃禍”的來源。
法國漫畫雜志《寒流》2015年的“黃禍”主題漫畫在中國引發反感。
法國的“黃禍”一說基本上就是指人口眾多的中國人。他們一心害怕“四萬萬中國人會組成一支人數眾多的軍隊、從而壓倒法國白種人、進而統治世界”。因為他們以為法國幾千萬人口,就已經打遍歐洲;要是有幾萬萬人,法國早就征服世界了。以己度人,法國因此而害怕“黃禍”。
法國小說家洛蒂曾隨著法國軍隊前往北京,寫了一系列有關中國的書籍,其中就不乏對中國人的成見。從十八、十九世紀法國的媒體、小說中都可以看到這種成見的形成,而且一直在流傳。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法國開始對中國形成意識形態上另一種成見,將中國視為意識形態的“異類”。當時他們認為西方已經打贏了一場冷戰,下面的征服對象就是共產主義中國。法國上上下下都認定中國是一個“蓄意侵犯人權”的專制社會,中國“是一所大監獄”。
法國知識界尤為偏激,甚至將中國人列為某種“低人一等”的種族。在法國,種族歧視一向是遭到全社會批評和譴責的。尤其是歧視猶太人或黑人、阿拉伯人,會遭到全社會的抨擊。但歧視中國人卻是“正常”的。比如在公開場合說nègre(黑鬼)會被群起而攻之;但說chinetoque(絕對帶有歧視性質的“中國佬”)卻沒有任何問題。
改變?
可以說,這種成見和偏見不光在法國存在。在歐洲國家,尤其是在以“更先進的歐洲文明”自居的“老歐洲”,前面刀哥說的很多現象其實都有發生。中國人曾經對這些現象非常生氣,恨不得給這些人兩耳刮子。但是,現在很多中國人不生氣了。為啥?中國已經用自己的雙手和努力,證明這些人的成見和偏見都是錯的。
而且,這些人也為此付出了代價。不然,馬克龍也不會說“中國對我們來說不但不是威脅,反而是機會”。
很多中國網民都知道,在著名的“戰忽局”北美分局有位“局座”,就是那個常年累月,不知勞累,恪盡職守宣揚“中國崩潰論”的章家敦。十幾年前,在刀哥年輕的時候,這位“章局座”就在美國媒體上寫文章說,“中國明年要崩潰了!”
結果,刀哥現在都成兩個娃的爹了,也沒看到“章局座”預言成功,倒是還在堅持預言“未來5年中國有可能崩潰”。不過,“章局座”確實也忽悠了一些美國政客和學者,天天盼著中國會崩潰,可現實讓他們恨不得一口鮮血吐在“章局座”臉上——你騙得我們好慘!
瓦蕾里•尼凱(左)接受采訪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在法國還有一個“戰忽局”歐洲分局的“局座”,還是個女的,名叫瓦蕾里•尼凱(Valérie Niquet),在法國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所擔任中國問題專家。
在1997年至2004年連續7年,瓦蕾里•尼凱都在該所年鑒上發表文章,預測“中國即將崩潰”。而這7年恰恰是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7年,她的嚴重錯誤和誤導,讓法國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所都灰頭土臉。該所所長帕斯卡爾•波尼法斯更是氣得拍案而起,最終讓這位女“局座”直接走人。
如今,在法國舉出不少所謂的“法國漢學家”的名字,法國人、生活在法國的中國人就都會發出“會心的冷笑”。因為他們已經鬧出了不少笑話,有些后來成為世界漢學界的大笑話。
這些反華漢學家在法國還很“抱團”,可能也知道他們要靠這個混碗飯吃。所以,當有中國或者法國學者在法國出版正面介紹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成就的書,就會遭到這些人的一致反對。這批漢學家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有人說 “中國并沒有那么壞……”
馬克龍現在清醒地講出了這番話,刀哥覺得有可能為法國政壇的中國觀帶來一股相對清新的空氣,這是令人欣慰的。但如果他真要將中國視為一個機會,首先就要遠離上述這批法國漢學家,防止他們以個人的偏見來影響自己的對華認知。
另外,關于法國媒體對中國的報道,馬克龍也應該在部分程度上學學特朗普,學會分辨哪些信息是真實的、符合客觀現實的;哪些是虛假的、甚至是與事實完全相反的;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無益也無用的……
最重要的是,馬克龍需要對中國有自己可靠的信息來源。對于一國總統來說,要做到這一點并不難。難的是掙脫傳統法國媒體有關中國的、虛假信息構成的包圍圈。
其實刀哥覺得,中國是一個開放的國家,法國人要正確認識中國,實在不是什么難事。關鍵要有這種愿望。也許,馬克龍將翻開中法相互認知的新篇章,但這個任務挺艱巨。
(特別向為本文作出重要貢獻的鄭若麟先生致謝!)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宋魯鄭:我在法國十七年,早習慣西方對中國的挑剔苛責,這次有點顛覆了
2017-12-132000公里絕對保密!中國量子通信世界第一,法國請求用老古董交換
2017-09-06?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