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最關鍵的,本文說的這四個東東,都曾是中國面臨的危機。
一
俄羅斯的宿命
俄羅斯的外交重點其實一直在歐洲,并不在亞洲,與西方改善關系是普京做夢都想做的事情。
只是有時候,天不隨人愿。
上個月,普京與特朗普終于在赫爾辛基如愿以償的見了面。
“雙普會”的實現,也讓很多人看到了美俄關系改善的可能性,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不少國人甚至擔心美國會不會“聯俄抗中”。
無奈“過河拆橋”是特朗普的執政特色,“言而無信”也是他的一慣風格。
上個月才剛剛與普京眉來眼去,相交甚歡,本月8日,美國就立馬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
理由嘛,當然是隨便安的一個莫須有罪名:俄羅斯使用了化學武器。
如果俄羅斯不滿足美國提出的三個無理條件,那么美國將禁止所有潛在“危害國家安全”的產品,如汽輪機、電子產品、集成電路等等。
這次制裁影響巨大,受影響企業達俄羅斯經濟總量的70%和勞動力40%
這還只是第一波,于8月22日開始實行。
如果俄羅斯不屈服,那么美國還將實施第二波,包括禁止俄羅斯航空直飛美國,降低兩國外交層級等等。
面對美國的這種惡劣行徑,以俄羅斯的風格,“臣服”的可能性不大,對等反擊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美國禁止俄羅斯航空直航美國,那么俄羅斯也必然禁止美國航空直飛俄羅斯,兩國斷航,這在冷戰時期都未出現過,在21世紀的今天更是沒出現過。
一旦這種現象出現在美俄兩個大國之間,其關系說明比冷戰更糟糕。
以前就說過,美俄不可能真正走向和好,
一是歷史原因,俄羅斯脫胎于蘇聯,美國不可能讓俄羅斯這樣一個潛在的敵人成長起來,必然要進行壓制。
二是現實原因,俄羅斯現在繼承了前蘇聯時代的龐大核武庫以及自己作為大國的戰略雄心,再加之歷史原因,讓美國整個社會充滿著對俄羅斯的敵視;
三是地緣原因,由于俄羅斯是一個地緣大國,雖然經濟實力不怎么樣,但其體量與強大的軍事力量讓歐洲各國非常忌憚。美國是要帶著那幫小弟在全世界當混混的,大哥怎么可能不幫小弟?
正是因為上述種種原因,讓美俄之間很難真正友好起來,“聯俄抗中”更是難以實現。
除非有一天,當中美力量倒置,中國成為了稱霸全球的超級大國,而美國則變成了一個普通國家,不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都難以與中國匹敵時,這時候美俄聯手對抗中國,或許還有可能。
但在目前甚至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與西方對抗,都將是俄羅斯的宿命。
二
西方離心
前不久,特朗普與歐盟主席容克的那一抱,讓不少人看到了美歐聯合的希望。特別是美歐談到了簽署自貿協議,還拋出“美歐自貿區”時,不少人通過后臺來攻擊我們說“你還談什么美歐這與那,人家都已經建立成自貿區了”。
確實,有些中國人,比美國更期待美歐聯合,人家才剛剛提了個話頭,它們就替美歐把自貿區都建立好了。
針對美歐會不會“聯歐抗中”,筆者也曾多次說過:存在這種可能性,但概率不是特別大。
一是因為地理原因,中國與俄羅斯不同,中歐相距十萬八千里,不像曾經的蘇聯現在的俄羅斯與它們接壤,在軍事與地緣上對它們形成直接威脅。
所以,歐洲為了自己的國家安全,會幫美國搞垮曾經的蘇聯,死命壓制現在的俄羅斯,但沒必要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中國,至少不用那樣的力度。
二是美歐沒有必然的利益來共同對付中國
你仔細想,搞翻中國對歐洲有什么好處呢?什么好處都沒有。我們與它相距甚遠,對歐洲沒有威脅。恰恰相反,歐洲與中國千絲萬縷的經貿關系,對歐洲利益巨大。
你實在想不到,歐美有何必須聯手對付中國的共同利益。
三是搞翻中國,接下來就輪到了它們自己
這一點也是以前說的比較多的,在特朗普挑起全球貿易大戰的情況下,中國必然成為美國的重要目標。一旦中國被美國拿下,接下來輪到的很可能就是它們自己。
中國既然已經站到了對美作戰的最前線,在這種形勢下,歐盟遠遠的躲在中國背后,讓中美互掐,自己從中漁利才是最聰明的。
搞翻中國然后讓自己也被美國收拾趴下,歐洲人應該不會傻到這種地步。
所以,如果不出現某些巨變,歐美真正聯手起來對付中國的可能性不是特別大。
三
印朝之虞
與之類似的還有朝鮮與印度。
曾經,當“金特會”在新加坡上演時,不少人就擔心朝鮮會不會投靠美國,會不會出現第二個越南,伙同美國一起來對付中國。
那時候,編者就多次說過,這種可能性比較小。
一是歷史恩怨,美朝雙方相互敵視了幾十年,要讓它們在一夜之間“相逢一笑泯恩仇”,談何容易!
第二個最關鍵的,是美朝之間有難以調和的矛盾。
美朝之間各懷心思。
朝鮮成天喊著要棄核,曾經我們一些主流媒體都相信朝鮮是真的要棄核,覺得那是因為朝鮮突然發現自己搞核武所犧牲的經濟代價比較大,然后就突然想通了,準備棄核了。
編者當時就說這基本不可能,因為一個國家花了幾十年時間,冒著巨大風險,耗費了自己巨大物力人力搞出來的東西,怎么可能會在一夜之間放棄?
更何況,這事關自己的國家安全,是一個國家的安全基石,誰會傻到這種地步,真的把自己的安全命脈廢棄掉?
這種傻子有沒有?也有!曾經的伊拉克、利比亞都這樣做了,但薩達姆、卡扎菲的下場在向全世界傳達一個真理“信美國,不是得永生,而是永不超生!”。
這些,朝鮮不可能看不到。
所以朝鮮只不過是在完成了自己核武偉業后,利用自己的核資本進行核外交,與美國討價還價從而為自己贏得經濟發展局面。
而美國,也不過是把朝鮮當成另一個伊拉克,另一個利比亞,再忽悠一回。
這種各懷心思,也就決定了它們難以真正走到一起。
現實情況正如編者曾經預料,朝美關系并沒有像外界曾經預期的那樣積極發展,而是出現了退溫,美國國務卿蓬佩奧4日在新加坡表示,必須保持對平壤的外交和經濟壓力。還有美國高官博爾頓也出現了類似表態。
讓朝鮮半島保持“不戰不和”的狀態,才對我們最是有利,目前正是這種狀態。
還有印度,
美國拉印度一起搞了一個遏制中國的“印太戰略”,當中美貿易戰爆發后,又拉印度一起來對付中國,但印度明確拒絕了。
這是因為印度明白,從印度的國家利益來說,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所以遏制中國是必要的,但幫美國搞垮中國,在目前來說對印度沒有任何好處。
因為現在的印度是過去的中國,現在的中國是未來的印度,美國早晚會像對付中國一樣對付它,美國還未對印度下手,那是因為它還不夠強大。就目前來說,印度的明智選擇應該是讓中國頂在前面同美國干,自己躲在背后努力搞發展。
所以,印度的正確做法自然是遏制中國,但不能幫美國搞垮中國。
這也就決定了,在貿易戰這種事情上,印度與美國聯合對付中國的概率不是太大。
四
后記
上述四點,曾是中國面臨的四次危機,特別是在貿易戰的背景下,曾讓不少國人擔憂過。編者在當時就給出過相應判斷,在今天這個時候來看,那些觀點基本不用改,局勢與編者曾經預料的相去不遠。
最重要的,這四次危機的化解,對我們中國來說,無疑是好事,有一種“天佑中華”的感慨。
如果不是911事件讓美國突然調轉槍口,中美的較量只怕早就開始了,不會等到現在。未來,局勢還會繼續發展,我們也將繼續保持觀察,并為你持續呈現。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英歐終于談妥“離婚協議”:美俄竊喜,為什么中國淡定中多幾分憂患?
2017-12-103000名頂級專家移居中國,北京這次放了一個大招,美俄徹底眼紅!
2017-09-11?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