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記得我小的時候,大家都覺得當兵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在我當兵離家后,每到過年,街道都會敲鑼打鼓地去我家里,把新的‘光榮軍屬’牌掛上墻,再貼上一副對聯。”
今天,軍隊政協委員、航天英雄楊利偉接受采訪,談到一個嚴肅的話題——軍人的職業尊崇度。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近年來,優待軍人的一系列政策法規陸續出臺,有力地保障了軍人的合法權益。但另一方面,網絡上詆毀抹黑軍人、制造涉軍謠言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些都與軍人的職業尊重度息息相關。
楊利偉回憶,自己剛當兵那會兒,還沒有如今的軍官證、士官證,休假探親的時候部隊會開封介紹信。那會兒的候車室也很緊張,但只要拿出介紹信,工作人員就會主動帶你到軍人候車室。
楊利偉說,作為一個軍人,在這種時候就能體會出,社會實際上是給了你的職業一種尊重。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曾介紹,作為航天英雄,楊利偉也遭遇過“網絡暴力”。
1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聲明:
去年7月,楊利偉因達到領導干部任職最高年限,不再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根據組織安排正常轉崗,從事載人航天工程相關管理工作。然而,卻有個別人在網絡上惡意詆毀航天英雄,造謠誹謗楊利偉同志,這是對航天英雄、中國飛天第一人的嚴重污蔑和惡意中傷。對這種行為,我們強烈譴責、堅決反對,并將依法嚴肅追究有關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對于如何進一步提高軍人的職業尊崇度、減少類似事件發生,楊利偉提出,應當先從自我做起:“首先,我們要按照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立好樣子,增強素質,維護好自身形象,做到自重自愛,贏得別人的認可。”
他進一步指出,社會對軍人職業的宣傳和引導也要更加及時到位。
楊利偉認為,軍人,無論在各個時期,都意味著犧牲和奉獻,我軍更是黨領導下的英勇善戰的人民軍隊,不同時期涌現出了眾多的英模人物,我們決不能讓他們流血又流淚。毛主席曾經說過,“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這種認知應該傳遞給社會,尤其是年輕一代。當然,有關部門也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比如進一步出臺相關政策,賦予軍人相關榮譽感,以提高其社會地位和社會尊崇度。
楊利偉還表示,對于詆毀抹黑軍人的現象,也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必要的追責機制,特別是對惡意詆毀者,務必落實懲戒措施,絕不縱容姑息。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日前,楊利偉談到最近大熱的電影——《流浪地球》,從科技發展和民族文化的角度作了一番解讀。
楊利偉表示:“雖然我沒有到影院觀看這部電影,但是關注了它的很多介紹。首先,藝術和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科幻文學、科幻電影等,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是有科學依據的。這部科幻電影,先不去看電影里的科幻情節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僅從表現形式上就值得我們去推廣,因為在科學的基礎上去發揮人的想象空間,可以更好引領科技的發展。”
“我覺得《流浪地球》反映了中華文化對家園的一種獨特情懷,同時也反映了中國人的團隊精神,希望今后有更多類似的科幻作品出現。”楊利偉說。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自主出艙。資料圖。
楊利偉還透露,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工作的初選已基本完成,將進入復選階段。
在北京開會期間,很多人問楊利偉同一個問題:我們普通老百姓什么時候也能去飛行?
楊利偉解釋,實際上從目前的技術來講,作為普通人去飛行已經不是問題了,只是我們現在的資源很有限。將來,隨著我們技術的發展,整個工程的拓展,希望有更多人參與進來。
資料來源:中國軍網、央廣軍事、中國載人航天網、軍報記者、學習軍團等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