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如果你的孩子想進美國名校就讀,除了成績優(yōu)異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條捷徑。
據(jù)《紐約時報》披露的信息顯示,除了好萊塢影星菲麗西提·霍夫曼和洛莉·路格林之外,還有多名企業(yè)高管、時尚設計師以及著名律師也卷入其中。
資本主義社會果然名不虛傳——“美元一出,誰與爭鋒”,只要肯砸錢,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思及至此,筆者心里也是唏噓不已:進不了美國名校,不是因為咱不夠優(yōu)秀,而是窮!
窮不是原罪,金錢卻是最好的敲門磚!
當這些權貴子弟打上名校的烙印,搖身一變成為精英時,在攫取社會資源的比賽中,就已經(jīng)把平民百姓遠遠甩在了身后。
對這些有錢有勢的特權階級而言,如今的美國已成為了他們的免責區(qū),在這個設計精巧的庇護所里,完全可以為所欲為。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小老百姓才會苦哈哈的去考名校,權貴階級的門路可就太多了!
2013年,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大衛(wèi)·埃爾伍德,給招生辦負責人威廉·費茨西門斯發(fā)送了一封名為“我的英雄”的郵件。
埃爾伍德在郵件中狠狠稱贊了一番費茨西門斯,對他招收到的一名學生感到非常滿意,并用“奇跡”來點評這位招生辦負責人的工作。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費茨西門斯難道真是慧眼識珠的伯樂,又替哈佛大學招收到了一名不世出的天才?
非也!須知這個世界上的天才畢竟是少數(shù),哪就那么容易被哈佛碰上。那么問題來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讓費茨西門斯對這名學生高看一眼呢?
答案很簡單——錢,這名學生的父母承諾給哈佛大學“捐一棟樓”,才給自己的孩子換回了入學門票。
費茨西門斯的招生策略的確很務實——天才的成果畢竟要過幾十年才能慢慢顯現(xiàn),而“捐樓”的效果則立竿見影。
要知道,招生辦負責人也是有KPI考核的,招收的學生帶來的資源越多,他的績效也就越高!
事實上,以哈佛為代表的美國名校早就沾染了滿身的銅臭味,普通人求之不得的就學機會,權貴階層花錢就可以買到手。
特朗普的“駙馬”、伊萬卡的猶太裔丈夫庫什納,高中時期的成績并不出眾。按理說應當進不了名校,可是他的父親向哈佛捐贈了250萬美元之后,最終被成功錄取。
搞笑的是,為了掩人耳目,哈佛大學對外給出的招收理由頗為奇葩——庫什納才是最終為中東帶來和平的天才。
呵呵!FLAG立得太早容易被打臉。事實證明,這位駙馬給中東帶來的只有戰(zhàn)爭。
2018年5月14日,在庫什納的建議下,特朗普下令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
此舉意味著美國正式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一直視耶路撒冷為“圣城”的巴勒斯坦民眾怒了,在加沙地帶與以軍爆發(fā)嚴重沖突,共造成58人喪生、2800多人受傷。
毫不夸張的說,哈佛所收的那250萬美元背后,每一張都沾滿了中東人民的鮮血!
與這些靠砸錢才能進入名校的新貴相比,有權有勢的老牌家族直接“刷臉”就行了。
布什家族主要成員,都可以進耶魯大學刷文憑;肯尼迪家族則把哈佛大學當成了鍍金專用地。
如今的美國名校,再也不是普通人向上爬的階梯,而成了權貴階級壟斷資源的幫兇!
收買人心的小伎倆
既然美國頂著“民主燈塔”的名頭,這些權貴們的吃相就不能顯得太難看,上流社會總是要臉的嘛!
為了平抑那些沒錢、沒權、沒勢學生的不滿,權貴階層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明了“招生配額制”——在評估學生的入學申請時,優(yōu)先考慮他們的族裔而非成績。
這樣一來,絕大部分亞裔,尤其是那些來自于中國、日本、韓國和越南等國家的學生就成了最大的輸家。
眾所周知,這些來自儒家文明圈的莘莘學子并非生來就聰明伶俐、才智超群,他們只是刻苦好學,把其它族裔花在社交與運動上的時間都用到了學習上。
如今倒好,權貴階層公然利用“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民主原則”,把本該屬于亞裔的就學名額劃撥到了其它族裔名下。
說白了,這就是一招禍水東引之計——把非洲裔、拉丁裔的怒火都轉稼到亞裔身上,從而減輕對自己侵占名校資源的指責。
難道用功讀書就成了原罪嗎?
難道成績優(yōu)秀就成了原罪嗎?
難道亞洲族裔就成了原罪嗎?
在這個虛偽國度,只要披上民主的外衣,就可以搶占道德制高點,進而明目張膽的施行種族歧視。
在相同的平均績點下(滿分為1600分),亞裔需要1460分才有入學的機會,而拉丁裔僅需1190分,非洲裔的入學分數(shù)更是低至1010分!
不難看出,亞裔學生若想與其他族裔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就必須拿出更好的成績,簡直就成了為他們量身打造的“成績稅”。
在美國,越是頂級的名校,不同族裔學生之間的入學成績差距也就越大。這也就是說,越是好學校,亞裔學生所交的“成績稅”就越高。
基于這種歧視性的“招生配額制”,亞裔的錄取比例一直倍受打壓。以哈佛大學為例,該校1992年錄取的亞裔比例為19.1%,而到了2013年,這一數(shù)據(jù)僅為18%。
要知道,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里,亞裔學生的入學申請增加了近5倍,可是錄取比例不僅沒有上升,反而還出現(xiàn)了下降!
事實上,不僅常春藤盟校對亞裔極盡壓榨之能事,就連其它普通大學也設置了更高的門檻——在全美大學的本科錄取中,亞裔的錄取率比白人足足低了67%,比起其他少數(shù)族裔則更是慘不忍睹。
更無恥的是,美國校方還公然為這種不公平的招生制度開脫,他們聲稱有權將膚色作為優(yōu)先的考量因素,因為這樣做可以保障校園的“種族多元性”。
一句“種族多元性”就剝奪了無數(shù)亞裔應得的入學機會,權貴階層舔舐著他們淚水青云直上的背后,是“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傲慢心態(tài)!
讀書改變命運?天真!
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對那些家境貧寒的美國學生來說,憑借讀書來實現(xiàn)“美國夢”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不可能!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
因為這些幸運兒進入大學之后,很快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擋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只攔路虎——學費。
還是以哈佛大學為例,平均下來一年的學費高達37000美元(不同專業(yè)學費不同),而住宿費則為每月1500美元左右(沒錯,就是每月),全年為18000美元。
除此之外,美國的書本也特別貴,一般的教科書從幾十到幾百美元不等。再加上他們的書改版非常快,想買便宜的二手書基本上不可能,因此每年光花在書本上的費用就將近1000美元。
這也就是說,算上學費、住宿費、書本費以及生活費,一名學生全年的各項費用支出就接近6萬美元!這個數(shù)字意味著什么?
要知道,2017年全美家庭年收入中位數(shù)也才為61372美元,這也就是說,一個普通中產(chǎn)家庭的年收入剛好只能負擔一個孩子的學雜費!
很顯然,這些家庭不可能把所有的收入都花在孩子身上,所以助學貸款就成了他們的唯一選擇!
據(jù)統(tǒng)計,在美國的3.3億人口中,有超過4000萬人正背負著助學貸款的壓力。
更恐怖的是,美國大學生的噩夢還在持續(xù)——過去一年,美國有268所大學宣布上調(diào)學費。
美國教育部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過去的15年時間內(nèi),美國公立大學學費平均漲幅高達80%,而云集了加州理工、斯坦福等名校的加利福利亞州,學費漲幅更是高達162%!
受此影響,美國助學貸款的規(guī)模暴增了500%,但是家庭收入的中位數(shù)卻下滑了7%,在這沉重的壓力下,有700萬人由于無法及時還款而出現(xiàn)債務違約。
就連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也曾公開吐槽,他與妻子米歇爾也是幾十年來都背著高額的助學貸款,直到43歲才徹底還清。
像奧巴馬這樣的“鯉魚躍龍門”者畢竟是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來自底層的學生,即使進入了大學甚至是頂級名校,逆天改命的機率也還是小的可憐。
據(jù)普林斯頓大學發(fā)布的一項報告顯示,美國收入最低的20%家庭所生的子女中,有42%會依然徘徊在這個階層,而只有8%的人有幸進入到高收入階層。
毫不夸張的說,美國過去30年累計下來的結構性危機已經(jīng)到達了臨界點:階級固化觸目驚心,社會流動舉步維艱!
“美國夢”瀕臨破碎,讓來自底層的學生試圖通過讀書來改變自身處境的可能性趨近于零,絕望之余,他們終于發(fā)出了最后的怒吼。
他們高喊著納粹口號、用手中的棍棒襲擊無辜的路人,猶如野獸般充滿攻擊性。美國社會徹底震驚了,他們無法理解,為什么這群“天之驕子”會淪落成這幅模樣?
其實,美國人不是不理解,只是不愿意正視真正的原因罷了!他們心里很清楚,對于自身前途的絕望,才是這群學生走向失控的根本因素。
如今的美國,早已分裂成了兩個互不相融的區(qū)塊——“窮人的美國”與“權貴的美國”,彼此區(qū)隔、相互疏離,兩個世界的孩子由于完全不同的家庭出身與成長環(huán)境,所描繪的人生軌跡也大相徑庭。
當來自社會最底層的孩子還在艱難向上爬時,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權貴子弟早就已經(jīng)卡好了位置,甚至還在肆意嘲弄美國的法制。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過去三十年的時間里,美國先后經(jīng)歷了阿富汗戰(zhàn)爭、金融危機、種族歧視加劇等現(xiàn)象,在這個局勢劇烈變幻的大時代,權貴階級卻始終屹立不倒。
當無辜的人們飽受這些罪行、危機和羞辱侵害的同時,那些始作俑者卻大多免于被調(diào)查、解雇和逮捕。他們不僅沒有公開道歉的跡象,反而還心安理得的繼續(xù)其職業(yè)生涯。
其中許多人不但保住了其社會和政治地位,甚至還更加飛黃騰達了!
去年10月8日,卡瓦諾正式就任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這位陷入性侵丑聞的權貴最終還是如愿以償了。
要知道,身背污點歷史的卡瓦諾并非眾望所歸的候選人,據(jù)紐約時報公布的民調(diào)顯示,高達53%的受訪者認為他不配入主最高法院。
然而,民意洶洶又如何?由權貴們一手操控的參議院才擁有真正的決定權。參議院多數(shù)黨領袖麥康奈爾甚至公然批評性侵案的受害者無理取鬧,怒斥她們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從獲得特朗普提名,再到參議院力保,卡瓦諾究竟有什么過人之處,竟能在丑聞纏身的情況下還青云直上?
無他,“權貴血統(tǒng)”夠純粹而已!
卡瓦諾來自一個法律世家——父親是律師,母親是法官,家境不可謂不優(yōu)渥,當他從祖父的母校耶魯大學拿到法學博士文憑之后,便駛上了人生的快車道。
第一份工作便是擔任大法官安東尼·肯尼迪的助理,他不僅參與了撰寫“克林頓-萊溫斯基案”的調(diào)查報告,而且還發(fā)表過一篇“國會應考慮給總統(tǒng)法律豁免權”的學術論文。
不難看出,卡瓦諾不僅出身于權貴階層,而且還頗受人賞識,在權貴階層中越爬越高。作為回報,他利用自己的專長,費盡心思的為權貴階級開辟免責區(qū),從而讓他們逍遙法外。
如今,走到職業(yè)生涯頂點的卡瓦諾,正心安理得的坐在最高法院的鐵交椅上,為這個越來越龐大的免責區(qū)站一輩子的崗。
小老百姓才受法律約束,權貴階級則是享受豁免權的——這就是美國最虛偽的所在!
事實上,卡瓦諾并非是唯一的幸運兒,在美國的政治圈中,早就充斥著大量享受豁免權的權貴:
財政部長姆努欽,躲過了對其操縱市場的指控;
交通部長趙小蘭,從富國銀行欺詐案中成功脫身;
前眾議院議長丹尼斯,犯下的連環(huán)猥褻罪也未被起訴;
這些位高權重者并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也沒有為自己的過失進行公開的道歉,反而人模人樣的游走在上流社會,簡直是毫無廉恥。
更有甚者,還嫌為他們量身訂做的免責區(qū)不夠大,竟公然踐踏民眾的利益,堂而皇之替所在的階層撈好處。
近日,美國經(jīng)濟的三名風云人物漢克·保爾森(布什政府財長)、本·伯南克(美聯(lián)儲前主席)和蒂姆·蓋特納(奧巴馬政府財長)勾結在一起,信誓旦旦的稱下一場金融危機馬上就會到來,并呼吁國會給予政府更大的權力以便在未來救助大銀行。
拿什么救助大銀行?當然是真金白銀的美元。美元又從哪里來?當然是美國民眾繳納的稅款。說白了,他們故意制造危機的背后,不過是為了合法掠奪民脂民膏罷了!
比大海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無限的是貪欲!美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財富再多,也滿足不了權貴們的越來越膨脹的欲望!
毫不夸張的說,這些曾經(jīng)手按圣經(jīng),向上帝宣誓的高官們,不僅背叛了自己的良心,而且還違逆了祖先的期許。
1620年,在駛向北美大陸的五月花號上,船上102名新移民中的41名成年男子簽署了《五月花號公約》:
事實證明,即使有著最完善、最嚴苛的法律,約束的只能是沒權沒勢的升斗小民,而掌握著權力與金錢的權貴則可以肆意妄為。
整整400年過去了,這些清教徒一定沒有想到,他們懷揣著夢想建立的美麗新世界,已經(jīng)被這些貪婪、暴虐而又無恥的蠹蟲蠶食殆盡了。
文章最后,筆者有話說
公元220年—公元581年,中國進入了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個時期——魏晉南北朝。
彼時,世族門閥等級森嚴,朝廷毫無流動性而言,“上品無寒門,下品元士族”,就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出頭無望的寒門俊秀靠喝酒、談玄消愁,把持高級職位的世家子弟則爭奇斗富,整個南朝日益腐化,最終在北方胡人的鐵蹄下灰飛煙滅。
歷史雖然不會簡單的重復,但在歷史事件的規(guī)律卻會卷土重來!
美利堅,這個從原始社會一躍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家,并沒有跳出歷史的輪回,反而在重蹈封建主義的最大覆轍——階級固化。
層出不窮的政治世家、愈演愈烈的貧富分化只是表象,細究其根本,則是普通人向上爬的最后一條通道也被堵死了!
要知道,在相對公平的體系下,打破階級固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讓高等教育惠及每一個人。
近幾年,中國教育部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不僅提高了中西部高考的錄取率,而且還增加了農(nóng)村學生上重點高校的人數(shù)。
為了確保公平,中國甚至對教育領域的腐敗零容忍,前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翟天臨事件”就是最好的明證。
反觀美國,在權貴子弟壟斷頂級名校資源的前提下,來自社會底層的孩子連學費都快要交不起了。
須知,教育乃是立國之本!權貴階級如此貪婪霸道,無疑是在親手掏空美國的根基。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當他們踩踏著平民的尊嚴扶搖直上時,造物主的懲罰早已如期而至:
聽,喪鐘正為美國而鳴......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內(nèi)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diào)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