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則《“你們敢動老師,我們就去上訪!”棄彈性離校,家長偷偷“組團”給錢補課為哪般?》的文章在網上刷屏。顯然,教育部這邊聲勢浩大地減負,家長那邊緊鑼密鼓地攢班,和國家的初衷背道而馳。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情況呢?看一線教師怎么說。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本人已作好迎接板磚的準備。首先聲明,我一直是不贊成課外補課的,寫下這個題目,提出這個建議,是基于兩個前提: 一是優(yōu)質教育資源還主要是由學生的考試成績決定;二是校外的補課機構無法杜絕。
為什么要這樣說?
那是因為如果優(yōu)質教育資源已經能滿足或者基本滿足廣大家長和學生的需要,那么學生們就不需要去補課,隨隨便便的也就能上一所心儀的高中,可是這在目前的中國是不現實的。
1
現實的狀況是,優(yōu)質教育的稀缺,名校的學位是要靠搶才能得到的。怎么搶呢?家長用錢去搶,用關系去搶,用學位房去搶,孩子用成績去搶。成績從哪里來?從學習中來。可是由于要搶,大家都在學校學習,被認為是同一個起點,為了能有所超越,家長自然要想法設法給自己的孩子補課了。
而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教育部門命令禁止學校不準補課。如此一來,社會上就出現了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補課機構。
看到一年比一年更加嚴厲的禁補令,家長和孩子們愁了,社會補習機構卻笑了。這么多年來,教育部門嚴禁學校教師給學生補課的最大變化,就是使各類社會培訓機構成了最大受益者。我親眼看到一些補習機構報名那個火熱場面啊,整個一棟大樓被各種補習班占滿,家長們都拿著一大疊的錢,服務臺的女孩子們都根本忙不過來,家長多問幾句還懶得理你。
從社會補習機構的日漸火爆,應該說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家長的這一意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子女教育的重視,不少家長還是愿意請教師為自己的孩子補課的。由于學生的學業(yè)水平和基礎參差不齊,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則,對有些學生課后適度補課,也是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既然如此,教育部門為什么要禁止學校補課呢?
2
我當然知道,教育部門的初衷是為學生減負。雙休天也補,寒暑假也補,孩子們的確的太累了。據說不補課也是為了給家長減負,畢竟補課也是要交錢的。
可是,可是,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教育部門的初衷如何呢?學校不給補,結果孩子們在外面補。補課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九成以上。在這九成以上的補課的孩子中,至少一半是被逼著去的,因為你不補課,就只能“不進則退”,在激烈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爭奪戰(zhàn)中,處于不利地位,有哪個家長甘心“墮落”。
至于家長的負擔,也是大大的加重了。以前學校補課,一學期交一千也就頂天。一年也就兩千塊了不起。可是在外面補課,補三科一個星期的時間就要幾千錢,在一些一線城市甚至達到七八千,單上課外補習班,家長一年就要花好幾萬塊錢。
3
我想這些教育部門能看不到嗎?當初制定政策的初衷或許是好的,但是目的完全沒有達到。教育部門難道還不應該進行反思和調整嗎?況且,學校補課比之于社會補習機構補課,至少有以下幾個優(yōu)勢:
其一、學校集中統(tǒng)一補課,對于集中安排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是有好處的。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機構,報的不同的班,效果都是不同的,人為的造成了學習進度參差不齊,使得學校的老師無法很好的掌握學生的學校情況。
其二、學生在校外集中補課,家長也省很多麻煩。就像平時在學校讀書一樣,不需要陪同,不需要搞的那么緊張,可能也不需要花那么多的錢。這樣家長的負擔是真正的減少了。
其三、學校統(tǒng)一補課,適當收取一些補課費,增加老師的收入,提高學習成績,同樣能提高學生的升學率。
所以,我認為,在目前教育資源還無法均衡的情況下,在學生補課需求有增無減的情況下,還是要恢復學校補課為好。很多時候我弄不明白,廣大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教師,不是靠貪污,也不是依靠灰色收入,依靠自己的勞動,辛辛苦苦賺一點錢錯在哪里?
4
其實反過來看這個社會就很值的深思:醫(yī)生私底下拿好處費沒有人議論,政府官員受賄沒有人議論,國企高管高得出奇的獎金沒有人議論,白領金領的高額薪水沒有人議論,唯獨清貧的人民教師搞一點有償家教有人就眼紅,可見,某些人是多么心狠,多么眼紅,生怕教師的口袋鼓起來了。
說到底,拿教師有償家教說事的不是別人,而是衣食無憂的教育主管部門和無良的媒體!教育部門一方面利用手中權力嚴禁教師課外補課,另一方面又放縱社會補習機構瘋狂圈錢,這不是自欺欺人嗎?
這個問題,本質是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和分配不均勻。而過渡期的解決方法不妨考慮校內老師和培訓機構老師統(tǒng)一入校“補課”,課程費用由政府負擔,當然校內老師可以自由報名,學生也可以自主選課。但這就涉及更深層次的問題,這么做,對于大城市和經濟發(fā)達的區(qū)域來說具有一定可行性,但小城市和落后地區(qū)則無法實現,這就相當于在人為拉大地區(qū)間差距。是另一種不公。
寫在最后:
堵住與疏導,哪一種更顯智慧?這是一位老師給小磊哥的留言,發(fā)人深省.小磊哥相信,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們的初衷是好的,只是教育矛盾重重,往往會顧此失彼,就導致了家長埋怨,老師不解的情況.真心希望,在相關部門、老師和家長的配合下,能演繹一場真正意義的減負。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