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美國高官針對華為的內部講話,值得細品。
點擊:  作者:teafox    來源:茶狐看世界  發布時間:2020-07-18 11:19:28

 

 前段時間,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William Barr,在華盛頓智庫CSIS(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針對華為做了一個長篇演講,這不是針對選民的口號式宣傳,而是對內部專業人士的長篇論述,雖然對中國充滿偏見,但是迄今為止,美國最高級官員對華為問題做的最詳盡的闡述,值得細品。

 

原文網址:https://www.csis.org

 

我仔細看了這篇演講,先談我的感受。華為5G讓美國感到恐懼的不只是技術,技術問題,美國可以想辦法趕超。華為在技術之外的3個優勢,才是美國真正感到恐懼的原因,分別是體制、規模、人才

 

第一,體制優勢。5G設備要打開市場,不僅需要具備市場競爭力,更需強大政府的支持。相比美國,中國有獨特的體制優勢,雖然華為是一個私人企業,但背靠祖國,在世界各地開疆辟土,能做很多美國公司做不了的事情。

 

第二,規模優勢。美國號稱老二收割機,在歷史上,英國、德國、蘇聯、日本,這些威脅美國老大地位的老二,統統被美國收拾,可謂見神殺神,見鬼殺鬼。但這些老二的人口都沒有美國多,而中國人口是美國4倍,在5G這個領域,擁有一個龐大的國內市場,是一個先天優勢。14億人口不是負擔,而是優勢。


第三,人才優勢。5G工程不僅需要高級人才,更需要解決第一線具體問題的普通理工科人才——美國極為匱乏。再好的創新,再好的產品,沒有技術人員在市場一線奮斗,也不可能落實。

 

 

川普和威廉·巴爾

 

下面就是威廉·巴爾演講的具體內容,英文是他的原文,黑色是譯文,橙色是我的看法。

 

 -----------------------------------------

 

您知道,我最初的職業目標是成為中央情報局的中國專家,因此我在哥倫比亞大學度過了六年,攻讀碩士學位的專業是中國研究。我記得當時是在70年代初,在我的一個政府治理課程中,同學們辯論哪個外交對手會對美國構成最大的長期威脅,是俄羅斯?還是中國?我還記得我的一位同學說,中國對美國構成了最大的長期挑戰。他說,俄羅斯只想征服世界,我們可以解決。而中國想擁有世界,這更難處理。我認為,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句話的原文值得細品:Russia wants to conquer the world. We can deal with that. China wants to own the world. Thats more difficult to deal with. And theres a certain truth in that.

 

他所說的這個概念,在中文里,我們表達為“王道”,所謂王道就是,先進文明對待落后文明,是以德服人,而不是武力征服。在歷史上,最好的例子就是朝貢體系,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在這個體系里的日本和朝鮮,得益最多,學去了成套文明體系,卻沒有被殖民和掠奪。

 

所謂“王道”的意思就是,我當我的中原樂土,你作你的的化外之人,井水不犯河水。中華文明歷史上雖然很強盛,但從來沒有殖民一說,要么徹底同化,成為一國之人。要么投桃報李,相敬如賓。

 

而西方完全不同,他們從來沒有什么朝貢體系,只有同化、征服和殖民。所謂白人,在英語里有的正式稱謂就是高加索人(Caucasian),美國人和俄羅斯人都屬于高加索人,他們都屬于基督教文明體系,在他們的骨子里,就有一種近乎偏執的傳教士精神,不管是宣傳洗腦,還是武力逼迫,就是要把對方同化。就算把黑人當奴隸,也要把黑人改造成上帝的子民。

 

所以,美國不怕前蘇聯的征服,論武力,美國很有信心。在美國人看來,中國人說的“王道”比武力征服更可怕,在看他們看來,中國人只是說得漂亮,所謂王道,就是要他人精神上徹底臣服。不要你的“真金白銀”,只要你的“謝主隆恩”。說白了,就是擁有世界,也就是 China wants to own the world

 

本質上說,大到中美之爭,小到5G的科技戰,就是兩種完全不同世界觀的沖突,也是文明之間的競爭。

 

1972年,我們希望將中國納入國際經濟體系將鼓勵中國自由化經濟,更自由的市場和經濟增長將逐步為其公民帶來更大的自由。不幸的是,經濟自由化只走了這么遠。在允許個人獲得一定程度的經濟自由的同時,中國仍然對經濟保持堅定的控制權。這是一種國家權力的體系結構,其主要特征是中央計劃,國有企業和政府補貼。在冷戰結束后的一段短暫時間里,我們沉迷于一種幻想——認為民主資本主義已經取得勝利,而現在,我們認清形勢,拋棄幻想。但我們現在處于一個全球緊張和競爭的新時代。基于相互競爭的政治和經濟哲學,中國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地緣政治對手。

 

這段話幾乎是每一個美國政客提到中國時必說的開場白,聽得我耳朵都長繭了。明明是中國勤勞的幾億農民工,拋家棄子,日夜勞動,犧牲了環境,犧牲了農村留守兒童的幸福,為美國人提供了廉價的優質商品,讓美國人,各個養尊處優、肥頭大耳。沒錢了,就開動印鈔機,坐享其成,揮霍成性。

 

結果,美國政客把美國資本家描述成個個都是傻白甜,不遠萬里來中國支援建設,目的很單純,行為很高尚,結果很悲慘,完全是真心換絕情。借用著名反華分子史蒂夫·班農的話說,就是:中國摘走了自由市場的花朵,卻讓美國走向了衰敗。 

 

Centuries before communism, China regarded itself as the central kingdom, Zhongguo. 長久以來,中國把自己視為中央王國。它不是地區的中心,而是世界的中心。它今天的目標也不是成為一個地區大國,而是成為一個全球大國。William Barr用了Zhongguo這個漢語拼音,50年前學的東西,還沒有完全忘記。 

 

之所以提到了我同學以前說的關于中國想要擁有世界的言論,是因為今天我想集中討論中國經濟和技術領先的挑戰。但我并不是說中國的野心只是經濟上的,或者說我們與中國的競爭歸根結底只是經濟上的競爭。

 

中華民族向來是一個具有商業頭腦的民族。不過,對于中國來講,只是經濟層面取得成功,并不是其最終目標,它只是實現更廣意義上系列政治戰略目標的一種手段。縱觀中國的整個漫長歷史,中國一直以來都把自己的經濟力量作為一種工具,來實現其政治戰略目標。 

 

2015年,中國啟動了“中國制造2025”計劃,這是一項持續性、高度協作的計劃,旨在取代美國成為技術超級大國的主導地位。政府動員了中國社會所有要素、所有政府機構、所有企業、所有學術界和所有勤勞的人民,無縫執行這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以掌控未來的核心技術。

 

這一舉措得到了產業政策的支持,包括對關鍵技術的巨額投資、巨額融資以及數千億美元的補貼。不幸的是,這還涉及到知識產權,以及技術轉讓、掠奪性定價、利用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以及在目標市場采取強有力的銷售等。

 

電信設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產業,不但要求技術的領先,更需要國家的力量做后盾。我有很多朋友在華為工作。在很多政府比較腐敗和混亂的國家,尤其是非洲和拉美,關于華為和當地政府打交道的傳言,我聽過很多,但我不能說,如果傳言是真的,那我就是泄密,如果傳言是假的,那我就是造謠。

 

我上次去亞美尼亞,在微信朋友圈發了公路兩旁的建筑,建筑上彈痕累累。馬上一個曾經在華為工作的朋友,就留言道:我以前就是那里工作過,我們為了在那里建設基站,甚至要疏通政府部門,出動坦克為我們護駕。那里太亂,西方電信公司根本搞不定,只有我們這種舉國體制,才能完成任務。

 

而在當今這個世界時,所謂的歐美日發達國家,總共才不到10億人口,占世界的15%。剩下的發展中國家,除了中國和印度,還剩40億。在廣大的發展中國家,諾基亞和愛立信,根本沒辦法和我們的華為競爭。 

 

 

毫無疑問,中國的技術攻勢對美國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對我們國家的風險空前高漲。自19世紀以來,美國在創新和技術方面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正是美國的科技實力使我們繁榮和安全。我們的生活水平、我們為年輕人和子孫后代擴大的經濟機會以及我們的國家安全都取決于我們持續的技術領導地位。

 

過去,歷屆政府和許多私營企業的人常常愿意支持中國的強硬策略,而本屆政府最終采取行動,對抗和抵制中國的策略。 

 

今天,關于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我想聚焦于兩個方面。一方面,中國如何通過利用我們的技術來推動它自己的技術規劃,另一方面,我想解釋一下,為什么中國目前對5G技術的關注最令人憂心。 

 

集中治理的國家參與中央經濟計劃的能力有時似乎是一種優勢,尤其是在動員我們今天看到的那種技術閃電戰中。缺點是中央計劃抑制了技術創新。突破性的想法出現在像我們這樣的社會中,長期以來一直引領著尖端技術的發展。 

 

中國人正試圖做到兩全其美。當他們策劃一個中央計劃的政策主導關鍵技術時,試圖通過直接獲得我們的技術來得到利益。技術的獲得并不是一個副作用,它會加強和推動他們的努力。正如我的同事、美國國家安全部助理總檢察長John Demers所言,“中國希望利用美國的腦力,收獲其計劃經濟主導的成果。” 

 

中國的做法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據估計,每年給美國經濟帶來的成本可能高達6000億美元。本部門將繼續使用我們全體系的國家安全手段,對抗由中國造成的威脅。但正如我所確信的,也正如FBI局長所強調的,我們保護美國技術的能力最終將取決于與工業界和學術界的合作與協作。

 

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中美兩國貿易額也才區區5412億美元。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為4185億美元;自美國進口為1227億美元。順差也才2858。其中大部分還都是外國公司在中國創造的利潤。

 

以蘋果手機為例,中國在整個制造環節中獲得的價值約55美元,其中包括了中國工人辛勤勞動得來的3美元工錢。以iPhone Χ在美國的售價999美元來算,每銷售一臺,中國只能賺到大約1/20的錢。而這999美元都算在中國對美出口的賬面上。中國人辛勤勞動,就賺一點辛苦錢,美國人非但不感恩,美國高官信口開河,說中國每年給美國帶來6000億損失……翻譯到這里,我真想罵人!所以,我特別理解一些人看到美國就罵,其實,普通美國人并不壞,但美國政客無恥到極點!

  

現在,讓我們聊聊目前我們面臨的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那就是5G技術所具有的極其重要性,以及中國試圖在該領域占據優勢所帶來的威脅。

 

5G技術,是正在逐漸成形的技術工業的核心。本質上來講,通信網絡不僅僅只是為了通信,而是正演變成一種中樞神經系統,下一代互聯網、工業互聯網、下一代工業體系等都將取決于那個技術基礎設施。

 

中國在5G領域已經領先,占據了全球基礎設施市場的40%。而且,這是歷史上首次,美國沒能引領下一個技術新時代。現在,關于允許中國在5G領域確立主導地位所致危險性的討論,大多集中在使用中國可以監控通信網絡將帶來的直接安全問題上。事實上,那是一個巨大的危險,僅此一點,我們就應該動員起來,超越中國主導5G的優勢,何況其風險遠不止這一項。 

 

據估計,到2025年,以5G為動力的工業互聯網可能創造23萬億美元的新經濟機會。如果中國繼續在5G領域獨占鰲頭,他們將能夠主導一系列依賴5G平臺并與之交織的新興技術帶來的機遇。  

 

從國家安全的角度看,如果工業互聯網需要依靠中國技術,那么中國將擁有能力切斷某些國家與全部消費者和整個工業所依靠的技術設備之間的連接。美國目前所擁有的經濟制裁力量,與我們可能會送到中國手中的史無前例的杠桿工具相比,就小巫見大巫了。

 

說白了,一旦中國獲得技術領先,美國制裁別人的大刀就失靈了,美國就再也不能魚肉全世界人民了。習慣了養尊處優,剝削世界的美國,怎么可能眼看著自己的特權拱手讓給他人?!為了搞死華為,美國會不惜一切,我們千萬不能再報任何幻想!

 

重要的一點是,要明白5G將能給工業流程帶來一場革命。一些美國人認為,我們所談論的一切都類似于我們的無線網絡從3G4G的轉變。但我們正在討論的變革遠比僅僅提高iTunes、網站和電影下載速度等更為根本。 

 

3G4G,下載速度從每秒約1兆提高到每秒約20兆,這樣的速度提升,讓數據存儲和某些處理過程脫離設備、搬到云端進行成為可能。即使連這么溫和的無線網絡技術進步,都帶來了新領域的廣泛崛起,包括技術創新、應用開放以及商業模式等。而且,因為美國是開發4G的國家,我們就成為了能抓住4G技術所催生的經濟機遇的國家。 

 

躍升到5G是一個超越這一點的量子躍遷。我們現在討論的是下載和上傳每秒數十億字節的峰值速率。這些類似光纖的速度,再加上邊緣計算設施離用戶更近,意味著5G能夠實現10毫秒以下的極低的延遲。有了這種能力,連最小的設備都可以實現幾乎是瞬間的連接速度,并獲得無限的計算能力。 

 

有了這些特征,5G就能成為一套實時、精準的指令控制系統。所有類型的設備,包括智能設備、搜集傳遞數據信息的傳感器、執行遠程指令的啟動器等,都能部署嵌入到商業和工業設備里,而且應用領域廣泛,包括交通運輸、能源、金融、健康護理、農業、重型建筑業等等。5G能為所有這些行業流程的管理,提供指令控制功能。 

 

隨著5G領域的深入發展,我們將看到的不僅僅是智能家居、智能恒溫器,還有智能農場、智能工廠、智能重型建筑項目、智能交通系統等,以及一系列新興技術。除了人工智能,我們還將與5G和工業互聯網交織在一起并依賴它們,例如機器人技術、物聯網、自動駕駛車輛、3D打印、納米技術、生物技術、材料科學、儲能和量子計算。 

 

中國已經偷步搶灘,現在5G領域處于領先地位。5G是一項基礎設施業務。它依賴于無線接入網、無線局域網和各種設備。中國有兩家領先的無線通信基礎設施供應商——華為和中興通訊。正如剛才所說的,他們已經占據了40%的市場份額,并正在積極尋求協調。

 

華為現在是除北美以外所有大陸的領先供應商。美國沒有設備供應商。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芬蘭的諾基亞公司,市場份額17%,以及瑞典公司愛立信公司,占14% 

 

中國正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在全球拓展他們的5G市場份額。據估計,全球5G基礎設施市場規模約為760億美元,而中國提供了超過1000億美元的鼓勵措施,來為客戶購買他們的設備提供資金支持。這就意味著,中國能給客戶提供他們建設5G網絡所需的全部資金,還能有所剩余。而且,他們在全球擁有一套高達5萬人規模的銷售和技術團隊,來推動華為基礎設施設備的銷售。

 

And they have a salesforce and technicians of 50,000 around the globe to push the acceptance of Huawei infrastructure.

 

請注意這句不起眼的話,這才是美國恐懼華為的最重要原因。美國確實有很多頂級人才,美國可以每年都拿諾貝爾獎,但美國嚴重缺乏理工科人才,根本找不到5萬個合格的電信設備銷售人才,更找不到5萬個肯吃苦,愿意全世界跑的技術團隊!華為不但技術上領先,更可怕的是,服務上更加領先。不管亞非拉,甲方的要求瞬間相應,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的是人才!

 

 

世界各國理工科大學生數量

 

世界各國每年培養理科畢業生的數量排名,中國第一,總人數是第二到第七名人數的總和,天佑中華,我國在理工科大學生方面具有壓倒性優勢。印度第二,伊朗第五,這都沒有疑問,但美國第三,這里面水分很大,因為美國的理科生大多數是外國留學生,中國和印度又占很大比例,實際上美國的本土理工科畢業生數,甚至比伊朗都低。

 

美國的學生都熱衷于金融,企業管理,律師,醫生等專業,因為這些專業來錢快,又輕松,科學家又苦又累,待遇又比不上其它行業,讓外國學生來干吧!所以美國培養了大量外國理科畢業生,多數都留在美國工作。即便如此,美國還是極度缺乏理工科人才。

  

中國不但人才數量多,而且還能吃苦。996工作制在中國幾乎是常態,而在美國,996屬于“侵犯人權”。 美國要發展制造業,有土地,有資源,有資金,也有政策,但唯獨缺少的是人才,要培養人才,需要有人,更需要時間,而美國,既沒有人,也沒有時間。美國有頂級人才,搞創新,可以。但沒有普通人才,想發展制造業,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在諸如5G這樣的基礎設施領域,我以一位在電信領域擁有15年行業經驗的人士表示,規模,是重中之重。

 

5G這樣的基礎設施業務中,規模是至關重要的。這個結論是我作為一個在電信行業工作了15年的人所作出的判斷。5G業務需要在研發方面進行巨額投資,同時也需要非常高的資本成本。公司的市場份額越大,就越負擔得起這些成本。競爭對手們面對一個日益萎縮的、可瞄準的市場時會發現,要維持足以保持競爭力所需的投資水平更加困難。

 

中國公司的起步,始于龐大的國內市場優勢,這給他們提供一種持續性的規模優勢。而且,隨著他們在世界市場上逐漸拓展,也能在技術研發方面進行更多投入。中國作為5G基礎設施供應商獲得的市場地位越穩固,就越能夠在5G基礎設施的所有技術細分領域中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5G依賴于一系列技術,包括半導體、光纖、稀土和材料。中國已經開始將所有這些元素國產化,所以現在它將不再依賴外國供應商。

 

為什么美國如此忌憚中國?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國的人口規模,想當年蘇聯的人口還不如美國,完全沒有能力和美國進行全方位的較量,至于日本,人口不到美國的一半,被美國玩弄于鼓掌之中。中國是唯一一個能超越美國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擁有全產業鏈,并期望樣樣做到世界第一的國家。

 

中國人口是美國的4倍,只要中國人的人均GDP 達到美國的一半,中國的經濟實力就是美國的2倍。在這個經濟實力決定一切的時代,如果美國人依然認為美國天生就是世界第一,那么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種族歧視”,在美國人眼里,中國人就不配過和美國人一樣美好的生活!

 

半導體為中國在5G領域領導地位的連鎖反應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中國目前消費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半導體中國現在已經開始用自己的半導體取代美國的半導體。它在這一領域的規模將使它能夠進行必要的投資,以彌補目前的質量差距。隨著中國半導體行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它將對其它半導體供應商施加巨大壓力。當然,除了5G外,半導體在很多技術和產業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中國在5G基礎設施領域的成功,也將能轉換成與5G相關的系列新技術領域的優勢。人工智能這個例子,便是其中之一。人工智能與工業互聯網相互交織。

 

隨著中國5G基礎設施獲得越來越多的數據信息,它將能發展出來更好的人工智能,主要是因為,那些信息,正是人工智能進行學習所需的必不可少的信息。數據信息越豐富,人工智能就做得越好。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在接下來五年之內全球5G領域的版圖和應用市場將會定型。問題在于,在這個時間窗口之內,美國與我們的盟友們,能否對華為形成足夠的競爭,進而獲得足夠的市場份額,以維持那種長期性的、有足夠力量的競爭地位,這對于避免讓中國獲得優勢是必須的。時間很緊迫,因而我們以及我們的盟友們,必須趕快行動起來。

 

5G不僅僅是5G,更關系到半導體和人工智能,未來5年的賽局,將決定中美兩國的國運,一點都不夸張!對美國人來說,5G這場惡戰,準備的時間不多了! 

 

雖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必須馬上做出的決定有如下兩個。

 

首先,我們必須在美國部署必要的網絡頻譜,以構建一套有活力的5G系統。這個我們還沒做。它是一種中段頻譜,叫做C塊或C段。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已開始努力著手,通過競拍讓C段頻譜應用于市場。

 

我們必須謹記,要對頻譜應用做出決斷,鑒于我們面臨的時間窗口非常短,與中國在5G領域進行斗爭失敗的風險,應該大大高于所有其他考慮。

 

關于華為和5G,接下來必定是一場腥風血雨的斗爭。 

 

其次,必須要選好參與這場競爭的優秀選手。誰將能夠成為代表我們利益的5G設備供應商,在全球范圍內與華為競爭?誰去爭得運營商合同,并挫敗華為的主導地位?我們總是想讓我們的企業以及盟國企業不要安裝使用華為的設備,但他們要采購誰的基礎設施呢?如果我們和我們的盟友,以及其它不想把經濟命運掌握在中國手中的國家,都不打算安裝華為的基礎設施,那我們今天就必須面對市場拿出一個準備充分的替代方案。 

 

顧客到底需要什么?運營商從4G升級到5G的目的是什么?這是一個重大的決定,我們不能犯錯誤。用戶需要確信正在購買一個可靠的系統并且性能穩定,因為擔負不起中途推倒重來的損失。而且它需要是一個能夠讓4G基站無縫遷移到5G的系統,其供應商需要具有持久經營的能力——不能是曇花一現的企業,要持續超長的運維和支撐。 

 

以上這些都是如今產品贏得客戶合同所必須的條件,而目前能與華為競爭的公司只有兩家:諾基亞和愛立信。他們有可靠的產品,可以保證產品性能。事實證明,他們成功地管理了客戶從4G5G的升級。客戶對這些供應商的主要擔憂是,他們既沒有華為的規模,也沒有像中國這樣擁有龐大嵌入式市場的強國的支持。 

 

現在,有些人建議說,這些擔憂可通過美國對諾基亞或愛立信進行控股,把美國與它們整合在一起,既可通過美國公司直接控股,也可通過美國公司與合作公司形成財團一起控股。

 

把我們龐大的市場和資本力量作為其中一家或兩家公司的后盾,將能使其成為一個更具力量的競爭者,從而消除對其提供持續性、長期性服務能力的擔憂。我們和我們關系最好的盟友們,確實需要積極考慮這個解決路徑。

 

近期已經有人在討論,嘗試一種叫做Open RAN的解決路徑,目的在于強制讓設備中的RAN公開,讓設備由美國或西方公司開發。這樣做的問題在于,這相當于在畫餅充饑。

 

這種解決方案,完全無法測試,要花費很多年才能起步,而且,即使可行,投入市場實現應用也需要10年時間。

 

我們現在需要的,正如我剛才所說,是一種現在就能贏取客戶合同的產品,一種已被證明能應用的基礎設施產品,一種能戰勝華為產品的產品

 

作為一個集中制的國家,中國可以采取一種發動舉國之力的做法,即政府、公司、學術界齊心協力。但我們做不到這一點。我們過去面臨類似挑戰的時候,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與俄羅斯冷戰的時期,在應對技術挑戰的時候,我們只能作為一個自由的民族團結在一起。我們能夠自發自愿地在政府、私營企業和學術界之間建立密切的伙伴關系,我們曾經通過這種合作克服了挑戰,取得了勝利。不幸的是,我們過去能夠凝聚起來的合作紐帶和使命感,在今天會更難召喚。20世紀50年代,我們尚有“人造衛星時刻”來幫助我們激勵國民,使我們的反應團結一致,然而今天的我們沒有類似的催化劑來凝聚愛國心。

 

面對中國的舉國體制,尤其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管控,美國對中國的焦慮達到歷史的頂峰。與其說是憤怒,不如說是嫉妒,妒火中燒。美國的疫情越失控,美國詆毀中國的行為就越喪心病狂!疫情之前,美國猶存超級大國的最有一點自信,而如今的美國,一腳從壯年期邁入更年期,完全符合更年期綜合癥的各種癥狀! 

 

如果我們要在這場閃電戰面前保持我們的技術領先地位以及經濟實力,并最終維護我們的國家安全,就需要我們調動其公共機構和私營企業共同努力,并肩作戰。對于我們的私營企業朋友,我想說,安撫中國可能帶來短期利益,但我敦促你們質疑這個長期以來的假設,即市場準入的承諾值得付出高昂的代價。因為中國的最終目標就是用一家中國公司來取代你們。

 

大學和智庫的同事們,我請求你們不要放任以學術自由為幌子竊取技術。不要讓中國獲得你的研究或迫使你忽略對有爭議話題的不同聲音。懇請你們考慮一下任何學術誠信或自由的犧牲是否值得權衡。

  

對我們的盟國,我贊揚你們對抗中國的經濟杠桿所作的努力,但我們必須做更多的事情并集體行動。我們不要忘記,我們的集體經濟影響力和力量要強大得多。

 

縱觀歷史,自由社會一直面臨著嚴峻的敵人。但在關鍵時刻,他們能夠實現所必需的團結和目標。這不是因為他們被迫這樣做,而是因為他們自由選擇這樣做。我們今天必須作出這個選擇。

 

全文結束。

 

來源:茶狐看世界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