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納克神廟廢墟
2020年7月23日,我國最高領導人視察空軍航空大學時發表了一段經典訓詞: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就不可能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強大的軍隊,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從我們的軍校開始,我們這種光榮傳統、英雄主義精神,必須發揚光大。有了先進的飛機、防空武器,更要有壓倒敵人、不懼一切強敵的勇氣,這才是我們強軍的魂!(筆者根據錄音整理,媒體報道找不著)
聽到這段經典訓詞,筆者立馬想到了2018年11月19日在埃及旅游參觀盧克索卡納克神廟時的感想。現原文重發如下:
【每期一經典傳遞正能量】 God is always on the side of the stronger fire. 上帝永遠站在火力更強大的那一邊。(埃及諺語)
神廟多么偉大,不過亂石一堆
埃及美女導游Dina告訴我們,卡納克神廟始建于3900年前,是古埃及帝國遺留的一座最大最壯觀的神廟,是埃及中王國時期及新王國時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陽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神廟內有大小20余座神殿、134根巨型石柱、3座方尖碑(2座站立1座躺著)、2排獅身公羊石像等古跡,氣勢宏偉,令人震撼。還是電影《尼羅河慘案》的拍攝地之一。
我們不得不仰視,中央2排12根最大的石柱,高23米,直徑5米,柱頂呈蓮花狀。據說在柱頂的柱帽處,可以安穩地坐下近百人,厲害!每兩根柱子頂上承托著長9.21米、重達65噸的大梁,呱呱,那是怎么拎上去的?還有那座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古埃及唯一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所立的方尖碑,碑身全高29米,重達323噸,是當時也是現在埃及境內最高的方尖碑。它是怎樣從阿斯旺開采出來,又是怎樣運輸到150公里外的神廟里,又是怎樣將它豎立起來的呢?
從埃及導游講解的言語中,我們能感受到埃及人民的自豪和驕傲。筆者留意到Dina在她的一幅卡納克神廟自題照片中寫道:“偉大的卡納克神廟!”就像我們對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沾沾自喜一樣。可是,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偉大的卡納克神廟”,不過是亂石一堆而已。我們后來在尼羅河邊看到的盧克索神廟也是一個球樣,據說其他無數神廟都無一幸免,獅身人面像也被拿破侖一炮轟掉了鼻子“致殘”……
筆者很是不解:為何我們總是沉浸在過去的“偉大”之中,而不去追問古代文明為何隕落?
面對戰爭蹂躪,文明不堪一擊
據Dina介紹,埃及歷史上遭遇過無數次世界列強的踐踏,致使古埃及文明慘遭蹂躪,滿目瘡痍,面目全非。
由于埃及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沖,北部經地中海與歐洲相通,東部西奈半島地處西亞,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大西洋與印度洋,是海路和陸路雙重樞紐,其戰略位置和經濟意義都十分重要,因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自然一直是世界列強的爭奪焦點。
埃及地理位置圖(圖片網上下載)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3100年出現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古埃及連續形成了31個王朝。但從公元前11世紀起,就斷斷續續被亞述、巴比倫、波斯、古代馬其頓和羅馬帝國征服。
公元4~7世紀并入東羅馬帝國,標志古埃及文明(通常指歷時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宣告滅亡。后被波斯薩珊王朝占據。公元7世紀中期,阿拉伯人入侵,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
1517年被奧斯曼土耳其征服,成為奧斯曼帝國的埃及行省。
1798年~1801年被拿破侖占領。
1882年被英國占領,成為英國殖民地。
1922年2月28日,英國被迫承認埃及獨立,但仍保留對埃國防、外交、少數民族等權力,埃及當局仍然是英國控制下的傀儡王朝,按英埃政府間協議,英國可以隨時為了保護英國在埃及利益對埃及出兵。
1952年7月23日,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法魯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導委員會”,掌握國家政權,獲得真正獨立。
1954年,英國被迫同意分批從埃及撤軍,直到1956年英軍才全部撤出埃及,但仍然保持對蘇伊士運河區的事實治權。
1956年,納賽爾將蘇伊士運河收為國有,引發第二次中東戰爭,英國與法國、以色列組成聯軍,突擊控制了西奈半島與蘇伊士運河區。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埃及失去西奈半島。
1978年,埃及與以色列簽訂和平條約,1982年取回西奈半島主權。
2011年,阿拉伯世界多國發生社會動蕩,“爭民主、反獨裁、反腐敗”的反政府示威游行風起云涌,導致執政三十年的穆巴拉克總統黯然下臺……
戰爭蹂躪,社會動蕩,這就是古埃及文明為何消失和歷史文化遺產為何慘遭毀壞的根本原因。
“弱肉強食”王道,軍事實力說話
古埃及文明沒落的歷史事實充分證明,這是一個信奉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的世界,沒有過硬的軍事硬實力作保障,最強大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不能持久的。有人認為國防是“皮”,文化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世界歷史上找不到一個靠文化軟實力強國的例子。“落后就要挨打”,不是文化落后,不是經濟落后,而是軍事落后就要挨打。燦爛文明和富裕生活都必須由武力保障才能享受,否則文化優越和財富積累沒有任何意義。
當年英國不靠強大的海軍消滅西班牙“無敵艦隊”,能取代第一個“日不落帝國”嗎?
當年美國不靠獨立戰爭的勝利,能取代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嗎?同時,如果美國不保持其巨大的軍費投入,能保持強大軍事優勢、持續稱霸世界嗎?
當年中國不靠出兵朝鮮并打敗以頭號軍事強國美國為首的18國聯軍,并通過自力更生取得“兩彈一星”的偉大成就,能有今天的大國地位嗎?
俄羅斯不靠強大的核威懾力量,能在前蘇聯解體后仍保持世界軍事強國地位嗎?
……
事實上,埃及先輩們也認識到了軍事實力決定一切的歷史規律。早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埃及統治者穆罕默德•阿里,就看到了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新軍在法軍的堅船利炮下一敗涂地,意識到已成了“木乃伊”的埃及急需一場變革。他著手推行對埃及社會全方位的“國富強兵”新式改造,史稱“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實現“軍隊近代化”,并取得了成效,曾一度成為地跨西亞、北非的大帝國,不僅征服了大部分蘇丹,還攻占了大敘利亞(今敘利亞、黎巴嫩、約旦與巴勒斯坦),攻入了安納托利亞腹地,直指君士坦丁堡。但終因歐洲列強干涉和自身資源匱乏等原因,這場聲勢浩大的改革最終以埃及亡國、淪為英國殖民地而告終。
埃及國旗(圖片網上下載)
所以,埃及人把歷史的慘痛教訓刻在心里,寫在旗幟上,埃及國旗由自上而下紅白黑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白色部分中間有國徽圖案,紅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純潔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征埃及過去的黑暗歲月。
(作者系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原載“老夫子雜貨鋪”微信公號【作者授權】;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