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節其實不牛,因為抗擊疫情的要求,拜年串門很少,不過也偶爾見到一些熟人,聽來了一些有趣的故事。盡管故事很短卻很有味,故而整理出來以饗讀者。村里有位張姓老人,曾經是民辦教師,老伴死的早,丟下兩個孩子,雖然有些才學,但經濟不寬裕,所以一直沒有能力再娶,與老母相依為命把兩個孩子養大成人,老母因積勞成疾也撒手而去。起初幾年,自己還能干些農活,日子也能對付著過,及至年齡大了干不動了,滿心希望養兒防備老,不料兩個兒子比著不孝順,生活非常拮據,央請生產隊亦即村民小組的有威望的人勸說兒子,想想當年他既當爹又當娘把他們養大的辛苦,能夠力所能及管管自己老爹,誰知這兩個兒子滿肚子苦水,都訴說自己多么艱難,欠了多少帳,表明無能力管老人。張老頭無奈,又找到大隊亦即村委會,請他們出面勸勸兒子,還是不起作用。街坊老少爺們很是氣憤,支持張老頭把兩個兒子告到法院,最后法院判決他們幫老人種責任田,并且每人至少給老人20元零花錢。張老頭和村民甚是歡喜,以為老張從此生活有了著落,誰能想到這兩個不孝子居然不履行法院判決,弄得張老頭三天兩頭找法院,法院也挺煩,強制執行又找不到他們。法官也覺得對不起老張,好在錢也不多,就自己掏腰包給了老張,弄的老張再也不好意思去找法院了。恰在此時,農村實行了低保,張老頭一個月可領取68元錢。當老張第一次拿到錢,興奮地跑到大街上高呼“我有錢了,不用告兒子了”。不到一年,村子劃入焦作新區,養老錢每月增加到168元。更讓他沒想到的是,他曾經當過幾年民辦教師,一個月又增加了幾十元。再也不用發愁生活花費了,再也不需要求著向兒子要了,而這一切都是黨的好政策,所以他逢人就說“共產黨好,跟共產黨走比養兒子強”,時間長了,活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說自己的遭遇。人們嫌他有些絮叨,但他與祥林嫂最大的不同,是悲喜的根本區別。他高興不顧別人怎么看,依舊走哪說哪,于是成了村里的“笑料”。我聽說后專門拜見了張老頭,果不其然,一見面還是那句話“共產黨好,跟共產黨走比養兒子強”。我告訴他,現在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人民對幸福的向往追求當作共產黨的執政目標,以后日子會更好。他緊緊拉住我的手,叮囑道“共產黨好,老弟好好跟共產黨干,別胡來”。一直重復了十幾遍,直到送我出門還是這句話。感言:群眾最真摯,最純樸,最知道感恩。張老頭只是享受了村里每個老人都有的待遇,就如此的念念不忘,與那些享受共產黨優厚待遇卻抹黑謾罵共產黨的“公知”形成了多么鮮明的對照!又讓那些身居高位凈胡來、不跟共產黨好好干的領導干部多么的無地自容!這個簡單故事又告訴我們,落實黨的政策,把黨的溫暖送到群手中何其的重要!
不時傳來感謝習近平的話語
春節還有一個特別發現,那些民辦教師和退伍軍人尤其感激習近平總書記,這絲毫不是夸張和政治吹捧,而是真真切切的見聞。那些領養老金的老人在互相問候后,便不由自主地說起農村老人領養老金,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變成了現實,總是千謝萬謝習近平領導得好。那些民辦教師、退伍軍人和脫貧的人更是感激習近平總書記一心為民。先說民辦教師。三弟在上世紀80年代曾當過幾年民辦教師,由于家庭原因沒有趕上大轉正,隨著時間推移,他自己也就淡忘了。前年鄉里忽然通知他到鄉里核實民師的年限,說是60歲后每當一年民師每月可領取20元錢。而且建國初期當過6年民師的堂姐夫,一個月可領取120元。這位堂姐夫見我后就說:“習近平領導得真好,老是想著老百姓。農村發養老金沒想到,民辦教師每月能領取幾十塊補助更沒想到。剛解放后我當過幾年民師,我都忘了,政府還記著,太讓人感動了。”那些與他們一樣的民辦教師都深有同感,說誰都沒想到民辦教師會有全部轉正,后悔當時沒有堅持到底,更讓人沒想到的是,沒有轉正的政府還記掛著。有一個年過七旬的老民師說:“有人唱毛主席是大救星,習近平是大福星,一點都不假。如果不是習近平老想著老百姓,哪有農村發養老金、給民辦教師發補助這樣的好事?”再說退伍軍人。以前農村退伍軍人沒有什么待遇,大家也沒有想過會有什么待遇,可自從黨的十八大以后,農村退伍軍人開始按軍齡和與參軍有關的事項發放補貼,還漲了幾次。一般退伍軍人至少每月能拿到二三百元,負過傷參過戰的每月能拿到五六百元甚至更多。一位同年當兵的戰友對我說:“以前非常重視當官的,轉業能補助幾十萬,農村當兵的沒有什么待遇。現在習主席想到了農村兵,不僅有補助,也受到尊重。”的確,以前農村退伍兵被蔑視地戲稱為“老轉”,現在退伍軍人有補助,據說每到春節、八一節還逐個到家慰問,尤其是基層組織很注意發揮退伍軍人的作用,村干部中有好幾個退伍軍人。用退伍軍人自己的話說,“現在很自豪,也挺直腰了”,這種自豪是習主席給的,腰也是習主席讓挺直的,表示“只要習主席一聲令下,我們還會為解放臺灣貢獻力量”。第三說一下脫貧致富的人。今年春節有一個發現,就是除了一些行業做廣告性的對聯,手寫對聯很有些意思,出現了“翻身不忘毛主席,脫貧不忘習近平”的對聯。自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政府把建設小康的關注點放在農村,尤其是實施扶貧攻堅以后,基層組織把扶貧攻堅當作重要任務,扶貧扶智扶技不留死角,脫貧致富的人從心里感激習近平,把這一腔感激之情傾注于對聯。人們不會忘記,新中國成立后,春聯很多都是“翻身不忘共產黨,幸福感謝毛主席”,改革開放后出現過“翻身不忘毛主席,致富不忘鄧小平”的春聯,而“翻身不忘毛主席,脫貧不忘習近平”的出現,充分表達了春聯的與時俱進,也深深傳遞著人民群眾對新時代的滿意和自信。感言:人民群眾真正沐浴到了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陽光,所以從內心感激習近平總書記。人民群眾心里真的有桿秤,為少數人服務、為少數人謀利益必將被人民唾棄,為人民群眾著想、為老百姓謀幸福,百姓會豎起高大的豐碑。
“惡意討薪”成為打工者憤慨話題
在農村很少聽到農民工一詞,都是打工或出外干活之類詞語,身邊不斷出現打工者的身影,我家大哥三弟也是這個隊伍中人。他們的酸甜苦辣絕非我們平日了解的干活重和累,而是幾乎每個人都背負著艱難和屈辱的辛酸。他們為了多賺點錢,再苦再累也不怕,就是忍受不了老板和包工頭像對待牲口那樣的呼來喝去,忍受不了侮辱謾罵的非人待遇。據三弟說,他們在南方打工時一個堂弟實在受不了包工頭的侮辱,欲一走了之。三弟勸他忍忍再忍忍,換個地方還是這樣,堅持到咱們拿到錢回家就是勝利。所以他們說,只有春節過年拿著錢回家,才能體會到溫暖和人的尊嚴。實際上,我聽到他們敘說,心里很沉重,甚至在滴血。農民為了掙個錢何其艱難?而且人民翻身做主70多年了,現在依然有為了生活出賣體力出賣尊嚴的情形,實在值得反思。還有討薪的艱難,農民工的活有長期的也有短期的,結工錢的方式各不相同。短期工有的是日結,或者月結;而長期工有的是按季度結,或者年結(平常就預支點生活費),幾乎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盡管有勞動法,除了大型公司一般用人單位是不簽勞動合同的,好一點的是包工頭的口頭約定。有人說是農民工沒讀什么書的,不懂法律知識,真實的情況是要求簽勞動合同找不到活。打工者非常期望碰到有良心的老板,有善心的包工頭。若是遇到黑心老板和包工頭,就倒了大霉;若是遇到包工頭帶著農民工血汗錢跑路了,就是哭天無淚。因為現在的工地,都是包工頭自己先墊一部分資金開始施工的,每個階段工程驗收合格才打工程款,也就常常出現包工頭拿到款也拖欠農民工工資情形。一群農民工一起打工的討要工錢特別艱難,上訪告到法院都沒有用。一位堂兄10年前的工錢至今沒有討到,在政府一再強調不能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環境下,大哥去年的工錢還有一半未給,討薪真是難。不過,他們也說自從習近平加大了對貪污腐敗的懲治力度,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事少多了。一位在南通打工的堂侄女說,她基本沒有遇到欠薪的事。但是,他們普遍對公安把討工錢的當作惡意討薪抓起來非常氣憤。春節前,臘月二十四,甘肅某建筑工地一名農民工爬上50米高的塔吊索要工程款,警方不去抓欠錢的人,卻以擾亂社會治安秩序處罰,把討要工錢的人抓起來,說是“惡意討薪”。沒有欠薪哪有討薪?沒有惡意欠薪哪有“惡意討薪”?我們背井離鄉到城市打工,干的是牛馬活,出的是牛馬力,為的是養家糊口,可連這點血汗錢他們都故意拖著欠著,好好要他們不給,拼著性命去要,被扣上“惡意討薪”,這不是斷絕老百姓的活路嗎?毛主席時代公安打擊壞人,現在公安卻向著壞人,這不是給為人民的共產黨抹黑嗎?這不是給一心為人民的習主席抹黑嗎?他們強烈要求替他們呼吁,雖然有些偏激,但非常有道理,所以就寫下這故事。感言:落實以人民為中心,黨和政府必須高度關注農民工這個特殊群體,把農民工當作關乎黨的形象的大事來抓。立足治本,改善農民工勞動條件和環境,給予農民工應有的勞動尊嚴,在新時代絕不允許再有“春風不度”的現象。
離奇的認外婆。一位老者給我講了一個非常可笑又讓人笑不出來的笑話。說是一個媳婦非常強悍,對公婆不是呵斥就是辱罵,甚至讓吃孩子的剩飯,窩囊的兒子管不了,街坊四鄰誰解勸都會招來一番痛罵,村干部更是不愿管這家庭閑事。一次,惡媳婦因為老人小心翼翼詢問能不能用養老金的錢買件衣服,結果惹得她大發淫威,罵老公公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說著說著操起東西要打,嚇得老人連忙喊娘求饒,這惡媳婦聽到喊娘覺得有趣,突然一笑不打了,這種情形發生過好幾次。村里老人聽了非常氣憤,一位智者給這位老人出主意,讓他將錯就錯,去親家認外公外婆。老人依計而行,在幾天后給兒媳婦說要去看外公外婆,兒媳婦也沒在意,及至老人到了親家看見親家公就跪下磕頭喊聲“外公”,見了親家母又跪下喊“外婆”,弄的親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隨后第二天悄悄到女兒村里打探情況,村里老人對受虐待老人認外婆有著共同懲治惡媳婦的共識,當聽到有人詢問惡媳婦家中情況,便添油加醋控訴惡媳婦種種不端行為,有的還指桑罵槐說這惡媳婦的爹娘縱容女兒胡作非為。這位去女兒婆家打探消息的老人氣得七竅冒煙,回去就病倒了。老伴一聽也覺得挺丟人的,讓人給閨女捎信說她爹快不行了,趕快回娘家。惡媳婦聞訊自是不敢怠慢,趕及到了娘家,猝不防被爹潑了一臉臟水,大罵“你這個癟犢子,竟然干出這等傷天害理之事,讓我們老兩口如何見人?從今以后我們不是你的爹娘”。她娘也是數落她“不孝的兒媳千千萬,沒聽說過你這樣歹毒的”。老兩口輪番上陣,把閨女罵得體無完膚。惡媳婦開始還憎恨老公公使壞,準備回去好好整治一番,在爹娘痛罵和哥嫂指責,以及親友你一句我一句難聽話之后,再也沒有報復心了,只求爹娘和大家原諒。晚上她娘又給她講了一晚上,尤其是聽到“你嫂這樣對我們你能愿意嗎”之后深感震撼,深知自己犯了不可饒恕的大錯。過幾天,在爹娘帶領下主動向公婆賠罪,決心重新做人。
巧討送禮錢。以前農村認為反腐敗是官場的事,似乎與種地的關系不大,隨著反腐敗的深入和農村出現的蒼蠅式微小腐敗,現在廉政也成為聊天話題。大年初一去探望一位長輩,遇到很多前去探望的人,他們都知道我退休前從事紀檢工作,談到頗多送禮行賄的新鮮事,其中談到一位婦女巧討送禮錢很是有趣。說是某縣調整干部,一位城建干部想當副局長,就給主要領導送了3萬塊錢。不知是送的少還是那位主要領導貪臟不賣法,這位送禮的干部沒有當上副局長。妻子埋怨丈夫窩囊,非要丈夫把送出的錢要回來。丈夫甚是犯難,“送出的錢怎么能要回來呢”?妻子見狀,知道丈夫拉不下臉,決定親自出馬。于是,每天在縣委門口等那位主要領導,門衛以為是告狀的,多次勸她離開,她就是不走,惹得門衛向保衛科領導反映。保衛科領導正言警告她:“告狀到信訪局,如不離開,按擾亂縣委辦公論處!”誰知她臉不變色心不跳,高聲嚷叫:“我們要買房,找縣委某書記要借我們家的錢。我老是見不著他,在這里死等他,你們憑什么讓我離開?”而且越喊越高:“怎么著,還想把我抓起來嗎?”招來好多圍觀的人,人們都很納悶,書記怎么會借他們家的錢呢?保衛科長那股兇勁很快沒有了,趕快上報一位女子找書記要借她的錢。最終傳到主要領導那里,主要領導心里跟明鏡一樣,暗暗贊嘆這位婦女有點子,很聰明,沒有說是送的錢而是借的錢,趕快讓下邊人安撫這位婦女,說下午就讓家屬把錢還給他們。果不其然,主要領導夫人下午就把錢送到他們家,說是早就想還他們,并說了一大堆感謝的話。盡管這位女子絕頂聰明,不得罪主要領導輕松討回送禮錢,但讓她沒想到的是,明眼人都清楚怎么回事,這位主要領導還是因為這件事的發酵而被調離。另一種繼承遺志。一位打工者與我閑聊,說出一段奇聞。說是南方某地調整干部,一個與一把手很鐵的干部,要求到某重要部門謀個職位,自己也下了很大功夫,花了很大的本錢,一把手已經答應,并且會上研究通過。可偏偏在任命文件將要下發之時,這個干部突然去世,迫使重新研究那個重要崗位的人選。哪成想這位干部的老婆聞訊,很快找到一把手理論此事。一把手推心置腹勸告她“自己已經盡力,會上也研究通過,怎奈他人死了”,豈料這位女子理直氣壯地說:“他死了,還有我,我可以干那個工作。”一把手大吃一驚,“哪有這種道理?”這女子繼續表明態度:“自古就有夫債妻還,我繼承丈夫遺志當局長有何不可?”一把手苦口婆心勸說她,“這簡直是笑話,真這樣做,你不僅干不成連我也搭進去了”。經過二人討價還價,以給這女子20萬元補償為代價結束了這場另類繼承遺志的風波。不過,這位一把手最后還是出事了。感言:盡管幾則故事帶有杜撰的離奇,頗有荒唐難以置信的氣味,但傳遞出人民群眾對社會風氣和社會道德的價值評判,也折射出人民群眾期盼端正黨風和社會風氣的良好愿望,值得深思。習近平總書記最近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牛年春節見聞,雖然是星星點點的串聯,雖然所聽到的是一小部分民眾的聲音,但滴水能反映太陽的光輝,這些許見聞真實表達了人民群眾的愛憎分明,傳遞了人民群眾的期盼和呼聲,讓人深感受到以人民為中心的英明偉大,深深體悟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顛撲不破真理。(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