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個故事吧?
山東沂水縣東關北頭棘林子,當年住著個“老倔頭”鄭瑞麟,為什么有此綽號呢?這還得從民國三年(1914)講起。
時袁氏蓄意帝制,思盡誅民黨,而當地劣紳守舊仇新,勢如冰炭。瞅準機會,就向岱南道觀察使鄒道沂告密,說沂水的國民黨員、老同盟會員鄭瑞麟等人不老實,雖然國民黨被當局取消了,他們“志不稍沮,組織工會,思聯合農民,密謀大舉。”
簡單說就是這幫人,從反清轉向倒袁。說好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怎么民國建立了,黃龍旗變成五色旗,地權也不平均了,民國倒要重歸帝國?
比如我寫過的,蔣介石的老鄉鄔挺生這樣的人,他們雖然曾經是買辦資產階級的一員,然而后來不少人也不甘心當洋奴,完成原始積累后抽身而出,自己搞民族工商業去了。
比如著名的火柴大王劉鴻生,當年也做過買辦,替洋人的煤礦得罪中國老百姓,差點沒被人打死,坐一條糞船才倉皇逃出,可最后卻成了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不但支持兒子參加共產黨,自己也成了革命同路人。
甚至蔡元培,作為“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的積極參與者和策劃者,也逐漸跟蔣介石反動集團分道揚鑣,最終走到了人民的陣營。
原因何在呢?
最近大家都在看《覺醒年代》,我正好看到兩位年輕人1919年五四運動時,在上海的遭遇。一個是皖北籍的北洋軍學兵,一個是上海青浦籍的店員,他們那年那時同在上海,共同經歷了洗禮,迎來了自己的覺醒,殊途同歸,參加革命,都成了優秀的共產黨員。
他們為什么選擇革命之路呢?
我也因此要告訴大家:
不講革命之因,只講為革命犧牲的慘烈,就如同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純屬耍流氓!
黨史教育要從歷史虛無主義中走出來,就必須真正讀懂千萬英烈的理想信念,即他和她為什么要參加革命,當時的中國是個什么樣子,才促使他們犧牲得如此決絕來改天換日?
黨史不能只強調犧牲、悲壯與慘烈,必須厘清這背后與封建時代改朝換代的巨大不同,搞清楚這種為了改造國家社會走上新道路而前赴后繼犧牲的偉大理想信念。
要知道這世上——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沒有無源之水,也沒有無信念的堅定。
也許這篇會比上篇揭露舊社會黑暗的文章,打賞更少,但我覺得我還是要繼續把這樣的文章寫下去,因為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很適合當下黨史教育要搞清楚的最基本問題。
“鹽打哪咸,醋打哪兒酸?”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
【轉自微信公眾號:黨人碑】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張喜武:第二場黨史教育報告突出“五講五服”特點——學習曲青山院長黨史報告心得
2021-04-11張照棟:黨史題材獻禮劇讓眾多年輕網友在線催更?《覺醒年代》做到了!
2021-03-08?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