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郭松民 | 評《革命者》:“你到底是什么人?”
點擊:  作者:郭松民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1-07-12 17:12:38

 

從《革命者》中,觀眾看到了炫技,卻沒有看到誠意。”

1.webp (4).jpg

01


看完了電影《革命者》,坐在燈光亮起的影院里,感覺銀幕上似乎出現了兩個字:敷衍!

 

《革命者》,太像是為了“按時交作業”而用冷冰冰的標準答案拼湊起來的半成品了,連片名都這么概念化,這不像電影,而像充斥著口號和姿勢的舞臺活報劇,主創人員應付差事的心態幾乎不加掩飾。 

 

全片以李大釗即將遇害為倒計時,穿插各種雷同的故事碎片,缺乏一條完整、豐滿、流暢,能夠引領人們感受李大釗恢弘一生的主線,觀眾要靠火急火燎地看字幕才能明白“演的是啥”,無法建立代入感,有時你驚魂甫定,剛要入戲,結果“咣”的一聲巨響,鏡頭又跳到別的地方去了。

 

客觀地說,有些鏡頭也很漂亮,但這是一種“地鐵宣傳畫”式的漂亮,過于俗艷和浮夸,缺乏歷史的厚重與深沉,反而強化了不真實感。

 

從《革命者》中,觀眾看到了炫技,卻沒有看到誠意——有誠意的獻禮片是有的,這就是陳力導演的《守島人》。只是,因為太有誠意,反而在獻禮片中顯得另類,有點像站在珠光寶氣,散發著濃郁凡爾賽味道人群的中一位質樸無華的戰士。

 

02

 

李大釗一生雖然短暫,但波瀾壯闊,經歷很多重大事件,他率先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堪稱“播火者”,寫了很多影響深遠的文章。

 

1917年初,俄國爆發“二月革命”,沙皇退位,出現了臨時政府和蘇維埃兩個政權并立的局面。李大釗隨即寫了《俄國革命之遠因近因》《面包與和平運動》《俄國共和政府之成立及其政綱》《俄國大革命之影響》《大戰中歐洲各國之政變》等文章,盛贊俄國革命是“和平之曙光”,代表“國外政治之潮流”。

 

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勝利后,李大釗連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熱情謳歌十月革命,并指出布爾什維主義是“德國馬克思社會主義”的繼承者。

 

1919年夏,李大釗寫成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分兩部分發表于《新青年》,系統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

 

1921年3月20日,李大釗在《評論之評論》雜志上發表《中國的社會主義與世界的資本主義》,指出中國只有用社會主義的方式才能發展實業,這已經為新中國成立后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迅速建立起獨立完整,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這一中國歷史上第三個“千年工程”的偉業所證實。

 

1.webp (5).jpg

 

對李大釗在傳播馬克思主義和介紹俄國十月革命方面的重大建樹,《革命者》基本沒有涉及,由于李大釗這些最重要的歷史貢獻被不動聲色地閹割了,所以影片展示的李大釗,就顯得蒼白無力,只會空喊“反抗”口號,和歷史上真實的李大釗相比,除了胡子之外,已經沒有多少共同之處。

 

 

03


《革命者》如果僅僅是膚淺,倒也可以忍受,但問題在于,有些虛構的細節,已經嚴重損害了李大釗的形象。

 

在影片中,出現了一個打入京師警察廳擔任醫務科副科長的地下黨員“慶子”,受地下黨委托,試圖在臨刑前救李大釗出獄。

 

按照影片的交代,慶子將以用藥物行刑為名,為李大釗打上一針,然后李大釗就會進入假死狀態,這樣就可以把他送進醫院,再救出去。

 

但是,李大釗在明白了慶子的意圖后,斷然拒絕了營救,理由是要用自己的犧牲喚起更多的人。

 

這個橋段,一望而知是拷貝“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事跡。

 

戊戌變法失敗后,慈禧太后開始捕殺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黨人,譚嗣同被捕后本有機會獲得營救,但他拒絕了,并留下這樣一句名言: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1.webp (6).jpg

 

這里必須指出兩點:


首先,照搬譚嗣同事跡本身就是對李大釗的一種不尊重,也是創作上的投機取巧。李大釗作為革命先驅,一生業績有足夠豐富的細節來展示他偉大人格,不需要把別人的事安在他頭上;

 

其次,李大釗的境遇和譚嗣同完全不同,照搬這樣的橋段構成了對李大釗的貶低,也不符合歷史邏輯。

 

為什么呢?因為戊戌變法時,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主要依靠并無實權的光緒皇帝,政治基礎極為薄弱,慈禧太后一個從頤和園到紫禁城的突襲就把他們擊潰了。

 

痛心于這樣的現實,譚嗣同深感必須喚起更多人支持,變法才能成功,他沒有更好辦法,能夠想到的只有自己的死。

 

所以,在譚嗣同從容就義背后,是濃重的失敗主義情緒。

 

但李大釗在臨刑時,中國剛剛經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雖然這場大革命由于蔣介石的叛變而失敗,但革命的核心力量與領導骨干基本保存下來了,當時最重要的,是要減少損失,調整路線,舉行武裝暴動,用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即“揩干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體”,繼續前進!

 

事實上,就在李大釗被殺害后僅幾個月,共產黨就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進入了創造紅軍的歷史時期,十年土地革命戰爭就此展開,中國革命的局面也煥然一新。

 

1.webp (7).jpg

 

李大釗是黨的重要領袖人物,影片主創人員讓他放棄獲得營救的機會,合理性在哪里呢?難道他也像譚嗣同那樣陷入失敗主義情緒了嗎?難道“四一二”大屠殺中犧牲了那么多共產黨員,李大釗認為還不足以喚起民眾,必須要加上自己的性命嗎?

 

更何況,實施地下黨和慶子的營救方案,并不需要經過李大釗同意。試問,戴著重銬的李大釗,難道還能拒絕警察給他打針嗎?進入“假死”狀態之后,他又如何反對慶子的營救呢?

 

所以,慶子以李大釗拒絕為由放棄營救計劃,只能證明從一開始就沒有誠意,或者根本不存在這樣一個計劃。

 

04

 

和李大釗的形象被貶低不同,蔣介石的形象在這部電影里被大幅度美化了。

在影片中,李大釗的人設是革命者,蔣介石的人設是反革命者,但這位反革命者,卻具備了正面人物的全部要素:正直、堅毅、警覺、始終如一。他反對李大釗,反對共產國際,從來沒有改變。

 

蔣介石絲毫不掩飾自己對李大釗的懷疑和反感,李大釗和孫中山的每次會面,都在他警惕的目光注視之下,都受到了他公開的反對。

 

但歷史上真實的蔣介石并不是這樣。

 

在國共合作的前期,蔣介石投機革命,表現相當“左傾”,經常在公開演講中用肉麻的語言歌頌蘇聯、歌頌共產黨、表態擁護國共合作,比如:

 

“蘇俄同志助我中國獨立之國民革命,其誠意彰彰明甚。”

 

“我們要黨成功、主義實現,一定要仿效俄國共產黨的辦法。”

 

“如果國民黨的黨員,反對共產黨,我便要自己去加入共產黨。”

 

“誰反對共產黨,誰就是反對國民革命,我就要堅決打倒他。”

 

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發動“中山艦事件”,新右派的面目已經暴露無遺,但他還信誓旦旦地說,

“如離開共產黨,國民黨革命亦不成。共產黨加入國民黨,系增加革命力量,兩黨合作攜手,中國革命前途,庶可希望成功。”

 

1.webp (8).jpg

 

直到1927年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對共產黨人舉起屠刀之前,蔣介石還利用各種場合各種機會發表了大量贊成國共合作和聯俄聯共的談話。

 

試想,如果蔣介石像影片中表現的那樣,從一開始就反蘇、反共、反對國共合作,他又如何可能得到孫中山及蘇聯顧問的信任,擔任黃埔軍校校長,并進而擔任北伐軍總司令?

 

《革命者》中蔣介石的形象是被重新建構的,這種建構賦予了蔣介石正直、負責任、有前瞻性的人格特質,把蔣介石從一條變色龍塑造成了一個有守有為的君子。

 

05

 

《革命者》中,最濃墨重彩的橋段,是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后,一個“俄國暴徒”在上海公共租界內開槍殺死報童徐阿晨,租界工部局(相當于租界市政廳)庇護罪犯,李大釗拍案而起,發動、領導了一場大規模抗議行動,迫使工部局將罪犯移交給了“中國司法機關”。

 

考證李大釗的行跡,他一生中曾七次來到上海。1917年,他也確曾在上海停留過很長時間,但十月革命爆發時,李大釗已經回到北京,所以這一橋段純屬虛構。

 

電影允許虛構,哪怕是帶有紀實性質的人物傳記片,也可以虛構一些不太重要的細節,這沒問題。

 

1.webp (9).jpg

 

問題在于,虛構這一橋段,《革命者》的主創人員想達到什么目的呢?如果目的是想展示李大釗反對帝國主義壓迫的堅決性,那在很大程度上達不到效果。

 

為什么呢?

 

因為近代以來,沙俄雖然也給中國造成了很大傷害,但其勢力主要在北方,包括東北、外蒙、新疆等,上海、長江流域主要是英、法、美等老牌帝國主義以及“后起之秀”日本帝國主義的勢力范圍。

 

上海有英租界、美租界(后來兩者合并成公共租界)、法租界以及事實上的日租界,但沒有俄租界,沙俄在上海的帝國主義列強中一直比較邊緣化。

 

更何況,當十月革命爆發后,反對蘇維埃政權的“白俄”已經淪為沒有祖國的難民,很多人生活困窘,甚至男為盜女為娼,他們身后沒有帝國主義軍隊的支持,和上海市民的沖突也不再具有帝國主義壓迫的性質。

 

從管理公共租界的英美當局角度來看,如果白俄難民居然敢在租界當街殺人,無疑是挑戰他們的權威,破壞租界秩序,所以,無須李大釗出面,也不會輕饒了他。

 

而且,李大釗的訴求僅僅是要租界工部局將“俄國暴徒”移交給“中國司法機關”,但當年控制上海華界的直系軍閥,無非帝國主義走狗而已,這又有什么意義呢?

 

如果主創人員真想彰顯李大釗反對帝國主義的決心和民族自尊心,應該設定一個“英國暴徒”(或法國、美國、日本暴徒),尤其設定為“美國暴徒”更有意義,因為后來(1946年9月22日)上海確曾發生過美國水兵打死人力車夫臧大咬子,兇手卻被美軍事法庭宣布“無罪釋放”,引發上海市民大規模示威的事件。

 

但,為什么主創人員不管歷史邏輯通不通,一定要虛構一個“俄國暴徒”呢?

 

1.webp (10).jpg

 

答案也許要到影片之外去找了。

 

1926年“三一八慘案”之后,由于受到北洋軍閥政府的迫害,李大釗就經常隱蔽于北京東交民巷的蘇聯使館內。

 

1927年4月6日,控制北京的奉系軍閥頭子張作霖,在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使館協調后,派兵搜查了蘇聯大使館,逮捕了李大釗和另外一些革命者,4月28日,用絞刑殺害了李大釗。

 

把影片中相當無厘頭的“俄國暴徒事件”放到李大釗在蘇聯使館內被捕的真實歷史背景上看,影片的主創人員想用不言而言的腹語諷刺誰、詆毀誰,難道不是昭然若揭嗎?

 

1.png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鏡頭——

 

蔣介石用銳利的目光緊緊盯住李大釗,問:“你到底是什么人?”

 

可能,這才是主創人員想“提醒”觀眾的吧?當然,結論他們早已暗示給觀眾了。

 

不過,我也想借此機會問問主創人員:你們到底是什么人?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獨立評論員郭松民”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