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王繼才,是莊重的、嚴肅的、深沉的,是不需要向任何人(包括自己)證明的王繼才。
01
看過《守島人》幾天了,雖然已經寫過一篇影評【點擊閱讀】,但仍然心潮難平,深感有必要對影片中的主要人物王繼才、王長杰等再做討論。
《守島人》是根據“時代楷模”王繼才真實事跡改編的,不過影片一旦拍攝完成并且上映,就有了相對獨立性,所以,我在這里討論的是電影中作為藝術形象的“王繼才”,而不是已經殉職的真實王繼才,這一點相信大家都不會誤解。
02
1986年,王繼才登上開山島,開始了長達32年“一人守島”的生活。
這真是一場漫長的戰爭!包圍著王繼才的,不僅是無邊的海水和呼嘯的海風,還有無際的孤獨,真可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王繼才的事跡,令許多觀眾想起了《英雄兒女》中的王成。王繼才是“海上王成”嗎?
應該說,是,也不是。
說他是王成,是因為他的精神氣質和王成是高度吻合的,他們都把“人在陣地在”視為最神圣的諾言;
說他不是,是因為他的處境和王成有很大不同。
王成固然是一個人守衛陣地,但他深知背后有無數的同志、戰友渴望和他在一起,他堅信一旦自己犧牲,立刻會有千千萬萬的戰友接過自己的槍繼續戰斗,而自己的生命將會在他們身上延續。
所以,縱然一個人面對蜂擁而上的美軍士兵,王成也毫無孤獨感,他也不害怕犧牲。
但王繼才遠不如王成幸運,他登上開山島,接管了哨位之后,就孤獨地守在那里了,“沒有人愿意接替”和“找不到合適的人接替”這兩大困境,長久地困擾著他。
王繼才的孤獨,不僅是隱性的,也是顯性的,不僅是客觀存在意義上的,也是精神上的——他一個人守島,沒有人接替,除了父親、武裝部長王長杰以及妻子王仕花等有限的幾個人之外,也沒有人理解他。
開山島經常會遇到臺風,但也有波浪不驚,繁星滿天,萬籟俱寂的時候,王繼才在島上,有大把時間陷入沉思,他不可能不思考這些問題,他不可能不問“為什么是我?為什么我在這里?”
03
我把王繼才定義為“解散時代響應集合號的人”,也就是說,當其他人都四下散去,“個人顧個人”時,只有他打起背包,拿起心愛的武器,匆匆跑向集合點。
但對王繼才來說,令他十分困窘的是,當他來到集合點時,發現那里不是人聲鼎沸,有大批戰友等在那里,準備和他一起出發,而是他一個人,形影相吊,煢煢孑立,這種巨大的空虛感,幾乎把他給吞沒。
王繼才的困境,是有深刻時代背景的。
從社會價值觀演變的角度來看,以甲午戰爭為標志,中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開始觸底反彈,即“為公”的價值觀開始上揚,“為私”的價值觀開始被鄙視,并逐漸邊緣化。
原因就在于,泱泱大國被一向為士大夫階層瞧不起的“彈丸小國”日本打得踉蹌大敗,這給了中國極大的刺激。
此后,伴隨著“為公”價值觀的一路上揚,發生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事件,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等,中國的國運也一路上揚,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按照周恩來總理在四屆人大報告中的說法,已經建成了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國家”。
但是,歷史發展是曲折的,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為私”的價值觀再次取代“為公”的價值觀,占據重要位置。
一個標志性事件是,1980年5月1日,發行量達200多萬冊的《中國青年》雜志刊登了一封署名為“潘曉”的來信,題目為《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引發了一場大討論。 討論的結果是,“為私”的價值觀成了社會文化的主流。
王繼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登上開山島的。
王繼才的行為,如果在一個“為公”價值觀占據主流的社會氛圍里,會被視為一種光榮的英雄主義行為,會受到鼓勵、贊揚和模仿。
但在八十年代的氛圍中,他收獲的是不解、甚至還有惡意的揣測。王繼才深知,對自己行為的任何解釋,都會招來更多的嘲笑和非議,他只有保持一種“失語”的狀態。
04
有一位豆瓣網友看過《守島人》之后,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人物動機的不明確,看過真實人物事件的都知道,要想人物立得住,就得用家國大義去托,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電影似乎在有意回避保家衛國的電影立意,無論是臺詞還是故事情節里幾乎都沒有觸及到這一點,導致人物并不能令人信服。”
此言差矣!
這位網友之所以發出這樣的感慨,是因為他根本不能理解“八十年代的時代氛圍”。
事實上,陳力導演用嫻熟的電影語言,把這個問題回答的非常好,也為觀眾呈現了一個豐富的、立體的王繼才。
“不明確”,是因為王繼才“不能說”,甚至“不能面對”。
在影片中,王繼才一直處于忙忙碌碌、風風火火的狀態,他要么和巨浪搏斗,要么在岸邊揀魚,要么下海救人,要么敲著一個破臉盆提醒漁船不要觸礁……總而言之,沒有片刻安閑。
他不能閑下來,閑下來,他就要面對“我為什么在這里”的問題。
偶然有時間,他又在墻上寫“正”字,罵王長杰是騙子,努力說服自己相信自己真的是想盡快下島。
當王長杰彌留之際,王繼才來到了他的病床邊,眼含熱淚,喃喃自語地說了一番話,大意是他上島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男子漢氣概,他并不想下島。
這無疑是王繼才的真心話,但真心話,就是真實的王繼才嗎?
證明自己是男人,15天就夠了,已經壓到此前的一切在島上值過班的“男人”,如果15天不夠,3個月夠不夠呢?3年就頂破天了吧?無論如何也不需要30年,對嗎?
那么,什么才是真實的王繼才呢?
影片中已經交代的很清楚:升國旗時的王繼才。
每天,他都極盡莊重地舉行一個人的升旗儀式(妻子王仕花登島后是兩個人):邁著正步走上天臺,無論是在狂風中還是在暴雨中,都用力揮舞國旗,再把它插到基座上,然后肅立敬禮,用沙啞的嗓音完整地唱一遍國歌。
這個時候的王繼才,是莊重的、嚴肅的、深沉的,是不需要向任何人(包括自己)證明的王繼才。
守衛國土的戰士,保護國旗的英雄——這才是王繼才的自我期許和自我想象,這才是他留在島上32年的真實原因。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當他在“白鹿”之夜,被坑道里突然出現的“狐仙”嚇得失魂落魄時,還是不忘降下被臺風撕碎的國旗,換上一面新的。
但這個原因,他不能說,說出來就會被嘲笑,他只能裝出一副希望早日離開開山島的樣子,只有這樣,他才會被“理解”。
心中是一團火,外表卻必須是一塊冰——王繼才心中的淚,可能被海水還要苦澀。
在影片中,王繼才幾次和王仕花一起唱“接媳婦”的淮海戲,不過我想,王繼才真正想唱的,也符合他自己形象的,應該是“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吧?
05
有人說,王繼才就是當代武訓。
這種論調,貌似深刻,實則牛頭不對馬嘴。
武訓瘋狂維護封建剝削制度,逆歷史潮流而動,王繼才身上體現的卻是勞動人民對新中國的感情。
他的父親是翻身農民,解放戰爭中的支前民工,參加過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為建立新中國出生入死。
受父親的影響,王繼才也養成了濃厚的革命英雄主義情結。在很長的時間里,王繼才像一位與大部隊失去聯系的戰士,但他不拋棄,不放棄,堅信國土總要有人站崗,五星紅旗總要有人守衛。
這就是王繼才,他是人民共和國的基石,是我們這個社會中彌足珍貴的、深深扎入泥土中的社會主義根系——根系默默地生長著,等待有一天重新長成參天大樹。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獨立評論員郭松民”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