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電影《守島人》海報。
電影《守島人》全國公映,接力棒交到了觀眾的手里,作為導演的陳力充滿期待。
2019年春節,大年初四,陳力第一次來到開山島。這位八一電影制片廠的女導演,曾憑借《血戰湘江》《古田軍號》《海棠依舊》等影視作品,多次獲得“五個一工程獎”“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拍一部講述“人民楷模”王繼才和妻子王仕花守護開山島32年的電影,她的心里沒有底。
“那天上島,細雨蒙蒙,甚至還有一點冰雹,船距離碼頭還很遠的時候,就看到有個瘦瘦小小的身影,一直在向我們招手。”船靠岸,王仕花熟練地拉起纜繩,一把將陳力拉到岸上。陳力一眼看到,王仕花的手很粗糙,“這樣一個瘦小的身軀,一定經歷了很多風風雨雨,留下了如此歲月痕跡”。
圖為電影《守島人》劇照。
自此,《守島人》主創團隊三上開山島,上島就一件事,聊王繼才,聊開山島的32年。令人意外的是,王仕花的回憶里并沒有苦澀,而是充盈著幸福感。
開山島差不多有兩個足球場大,距離最近的陸地約12海里。這里人跡罕至,曾多年沒有淡水,沒有電,也不通網絡。開山島的戰略意義十分重要,它如同黃海前哨,1939年日寇曾以開山島為跳板,登陸連云港灌云縣。王繼才說過,如果當時我們這個島上有人值守,日寇就上不來了。這句話被寫進了電影《守島人》。
王繼才最初上島是臨危受命,“組織上需要人,他就去了”。守島的念頭也簡單純粹,他覺得“答應了組織就要做到,沒找到合適的接替者,那就接著守”。在他心里,“開山島再小,也是國土的一部分,守島就是衛國”。王仕花上島則是主動奔赴,王繼才勸她下島,她只一句話:“你守島,我守你”。
聽了王仕花的講述,陳力十分羨慕:“他們的情感是質樸的,信念是一致的,在對開山島的那份深情中,找到了一種共同的幸福和溫暖。32年堅韌與堅守的背后,是一段平淡卻充實的人生。與王仕花第一次見面后,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把這部電影拍好,把他們帶給我的真實感受傳遞給觀眾。”
圖為電影《守島人》劇照。
《守島人》拍了春夏秋三季又拍了冬季,前前后后總共5個月,影片中有大量雨雪、臺風的戲份,95%以上都是實拍。
《守島人》中,劉燁扮演王繼才,宮哲扮演王仕花,侯勇、孫維民、宋春麗等多位優秀演員出演。陳力對演員的要求只有一條——不演。為達到“不演”的效果,所有演員除了前期“下生活”,開拍前半個月就來到島上,在烈日下暴曬,在暴風雨中摔打。為真實再現王繼才守島如守家的熟悉感,拍攝中,劉燁在島上來來回回奔跑卻從不低頭看地面,為此摔了數不清的跟頭。最開始,劉燁化裝要兩個半小時,后來只需要一個小時,因為身上的瘀血、疤痕已是真實的存在。
大家好像都注入了一種精神,相互托舉著,也彼此成就著。他們在福建平潭“還原”了一座開山島,拍戲過程中,海風最小也有5—6級,最大超過10級。開機第一天就遭遇9級大風,很多人一起扶著機器才能繼續拍攝,但沒有一個人要求下島。片中有一場戲,王繼才最后一次找人武部長王長杰,身患肺癌晚期的王長杰已在病榻之上。侯勇為呈現一個人在彌留之際的狀態,下了很大功夫揣摩、練習,他的現場表現力讓陳力很是驚喜。不論名氣,不論資歷,在這部戲里,哪怕只有一個背影、一個側面,所有演員都全力以赴。
圖為電影《守島人》劇照。
陳力說,這是她見到的最感性也最有凝聚力的一個片場。大家沉浸在劇情里,拍攝中有很多次在場的人都哭了。刮大風,迎暴雨,攀懸崖,沖巨浪,他們一次次挑戰自己的極限,好像它不僅僅是一項工作,而是要完成一項重要使命。
電影上映了,觀眾評價《守島人》是守正創新之作。很多人在電影里看到了那個“奔跑了32年的王繼才”,被他感動著、鼓舞著,為他流下了淚水。陳力說:“我們只是把真實生活表現了出來,把那個活在我們心里、讓我們深深感動的‘人民楷模’,用電影語言講了出來。”
作者:任姍姍 來源:人民日報文藝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