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瀘定的史志文物部門編撰一本信息翔實可靠的史料匯編,是我很久就有的一個愿望。
中央紅軍長征中的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是一場很重要的戰役行動,是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前夕的一場至關重要的戰事,瀘定橋因此而成為萬里長征中著名的歷史地理標識,如今已聞名于世。然而,關于這場頗負傳奇色彩的戰役行動,多年后也產生了諸多的爭議和置疑,甚至有人著書立說否認瀘定橋曾經發生過決定其歸屬的戰斗,憑有限的認知甚至想象推測認定“二十二名勇士攀鐵索奪橋純系子虛”。而迄今為止的長征史籍,對此役的文字也多流于宣傳、頌揚和文學化的渲染,且因“攀鐵索奪橋”的故事的傳奇性而使很多受眾的目光僅限于這座橋上,而對紅軍奪取這座橋的全面的、整體的作戰行動的過程,以及奪橋勝利的諸多因素疏于考量和研究,因而在鋪天蓋地的質疑和否定面前顯得蒼白乏力……
20多年前,正在研究長征史的我開始產生了一個想法,協助瀘定的史志文物部門盡可能完備地收集作戰雙方的史料史證,實地踏勘當年紅軍的行軍和戰斗路線,用證據說話,用事實說話,勘校謬誤,澄清史實,輔以地圖作業,把這場戰事的來龍去脈說道個清楚明白。為此,20年間,我和我的伙伴們在瀘定縣的同志的幫助下,多次進出大渡河兩岸峽谷,用摩托轱轆,用自己的雙腳,走遍了紅軍進軍路線上的每一個村莊,踏勘測定了他們的戰斗和進軍路線。同時不斷地收集、辯析和判讀各方文電、文獻、日記、回憶及當地群眾的口碑資料,經過多年的努力后,形成這部史料匯編。
編撰這部史料匯編的目的,是以客觀的角度,用充分的證據——特別是來自敵方的證據,在冷靜辯析判讀的基礎上,把這場舉世聞名的戰事的基本史實,做成無可置疑的鐵證!這本史料匯編中,大量輯錄了來自敵對一方的資料——比如國民黨軍戰場將領與統帥部的往來文電以及國民黨軍統帥的日記,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首次刊印的。這些來自敵對一方的史料,從另一個方面確證了大渡河這場戰事的存在和紅軍的作戰行動及效果。比如,劉文輝及所部河防守將的往來部署文電,解放后被人民政府鎮壓的官員楊仲華所撰寫的關于這場戰事的調查報告,都明明白白地證實了紅四團“飛奪瀘定橋”的英勇行為。
因為紅軍當年在瀘定是匆匆過境,當事人留下的文字不多,而且還有諸多對于當地地理要素、里程等的可以理解的認知謬誤。如寫入了詩句的“晝夜兼程二百四”,經我們實地踏勘,實為200余里。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紅軍奔襲瀘定橋是在作戰,不是搞測繪,不可能拉著皮尺一米一米地去測量,只能憑當地背著茶包往來于此間背夫們的告知來估量里程。另外還有手抄報表時的地名位置關系的錯誤以及里程誤寫訛寫,其實都在合理的容錯范疇之內。對這些認知謬誤,我們都根據實地踏勘的成果作出了校勘。
再者,“飛奪瀘定橋”不僅僅是紅四團一個團的作戰行動,而是兩岸紅軍在中革軍委統一部署下的協同動作。比如東岸紅軍的石門坎、海子山、龍巴鋪戰斗,就對紅四軍的奪橋行動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東、兩岸紅軍溯河并進的態勢和戰斗的勝利,極大的震撼了敵人,嚴重動搖了瀘定守軍的守橋信心,迫使他們在戰斗的關鍵時刻作出了無可奈何的選擇。這些戰斗在以往的宣傳中罕有提及,在這本史料匯編中,我們根據敵我雙方和當地目擊群眾的口碑,都作出了客觀的陳述,并配有相當詳盡的戰斗發展態勢圖。
世人大多知道瀘定橋之戰,但紅軍在長征中曾經在瀘定建立過一個生命期只有54天的“蘇維埃”卻鮮為人知。這就是紅四方面軍在執行天蘆名雅邛大戰役計劃途經瀘定時,在瀘定城以北的嵐安鄉建立的“嵐安蘇維埃”。這本資料匯編中,也輯錄這個蘇維埃的史料。
希望這部資料匯編對愿意深入了解和認識這場著名戰事的史家和愛好者們有驚喜,有收益。
這是一群引領中華民族走出黑暗低谷的人們創造的輝煌,瀘定橋,與他們在萬里長征中跨越的無數荊關棘道一樣,都承載著通往共和國的希望。
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
來源:雙石茶社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