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深圳咨云管理咨詢科技有限公司
點評:中國的供水系統外資化,實在奇也怪哉!是中國缺錢,還是缺水管,抑或缺工人?!
01
在過去的許多年里,世界都是為了石油而戰,但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為水資源而戰。
別誤會,上面這句話不是我說的,而是美國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
2021年4月,哈里斯在美國芝加哥做了一次演講,演講中她提到了水資源將會是未來世界最重要的資源,未來美國將為水資源而戰。
為水資源而戰 ?
這個口號由美國喊出來頗有點諷刺,缺水,在許多人的認知中,都是第三世界國家所面臨的問題,美國顯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缺水國家。
而且從數據上來看,美國的水資源是極為豐富的,其水資源總量為2.97萬億立方米,排名世界第四,人均占水量1.2萬立方米,遠遠的超過了世界人均占水量8000立方米。
如果尋求一項資源不是為了生存的話,那么其潛在的意圖就值得引起警惕了。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經說過,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
作為這句話在現實中的映照,世界四大糧商中,有三家是美國公司,他們控制了全球80%以上糧食貿易,通過操控糧食價格在全球大肆收割。
水,是人類生存所必須的物質,所以基辛格的話放在這里同樣適用。誰控制了水,誰就控制了人類,美國爭奪水資源不是為了滿足生存所需,而是為了爭奪壟斷世界水權之后,那龐大無比的利益。
從1990年開始,西方世界大力在國際社會推廣水務私有化,其中一馬當先的就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他們通過免息貸款和債務減免等方式,要求受助國修改法律,允許水務公司接受外資控股。
在推廣水務私有化時,世界銀行的專家發言表示:當今世界水危機的根源,是因為水太廉價,差不多等同免費,水由此被人們大量浪費,只需讓水價確實反映成本就能使人珍惜水,這就必須通過市場機制進行調節。
市場調節的結果就是,水務私有化之后水費成倍成倍的增長,玻利維亞的水價在法國水務巨頭蘇伊士入駐后,上漲了200%、菲律賓的居民平均用水價格提高了76%、而印度的一些家庭,其購水在家庭支出中的占比,由1.2%飆升至了25%。
水費的暴漲,自然會引起騷亂, 玻利維亞的科恰班巴因水價昂貴引發騷亂,六名當地居民因此喪失,有媒體就此事采訪時任世界銀行行長的詹姆斯·戴維,他回應道:當地居民月收入100美元,支付20美元的水費很合理。
2001年,中國加入WTO,放寬了外資的準入門檻,全球各大水務公司蜂擁而至,以2-3倍的極高溢價瘋狂的收購國內水廠,有人說,短短數年內,就有接近7000萬中國人的用水市場被外資占領(請業內人士確認!)。
2009年,時任中國水協會會長的李振東公開發言:外商今天高溢價收購供水資產,明天就要成倍的賺回去。
不久后,外商水務投資被全面叫停。
02
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是我們從小到大一直被灌輸的理念,在初中地理的課本上,我們就曾了解過世界水資源的稀缺程度。
地球表面約有70%以上的面積被水覆蓋,但其中淡水資源僅占水資源總量的2.53%,而比較容易開發利用的淡水資源,僅占淡水總儲量的0.34%。
僅從這組數據來看,人類的水資源應該是非常緊缺的,但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對于水資源匱乏是沒有概念的,因為在從小到大的生活中,除了偶爾因為自來水廠檢修停過水之外,我們似乎從來都不缺水用。
但實際上,中國的水資源也是比較匱乏的,根據數據統計,我國水資源總量為3.1萬億立方米,人均用水面積為2214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是中國水價僅為世界平均水價的1/5。
為什么我們能夠在不缺水用的同時,還能將水價保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位置呢?
這里面,和一場水資源保衛戰有著莫大的關系。
時間倒回到了20年前,彼時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使得全國各地都加速進入到了城市化進程中,各地對于城市建設、自來水供應的能力和資金需求迅猛增長,但傳統的供水企業,面對巨量的基建成本束手無策。
為此,國家計委和建設部先后發布了《城市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加快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的意見》等多項文件,來推進水價改革,放寬水務市場對內外資的投資限制。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國外水消費一般占個人收入的5%,而中國在2000年左右的水消費收入占比約為1.2%,里面有著巨大的上漲空間,因此在水務市場對外資開放門檻后,全球各大水務公司聞著味就來了。
2002年5月,上海自來水浦東公司計劃出售50%的公司股份,公司內部對于股權的評估價為7.6億元,但全球最大的水務集團威L雅上來就報了個15億元,這個價格幾乎是資產的兩倍。
無獨有偶,2007年1月,威L雅收購蘭州供水集團45%股份,報價17.1億元,而與他作為競爭對手的中法水務報價為4.5億元、首創股份報價2.8億元。
報價結果公開后,首創股份的董事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8億元的報價是我們審慎評估蘭州供水資產后的結果。
同年8月,全球第二大水務集團蘇伊士以8.95億的價格收購了揚州自來水股份49%的供水資產,據媒體報道,該報價為資產價格的5倍。
一個月之后,威L雅集團再次出手,以超出資產價值三倍的價格,21.8億元收購了天津市北水業49%的股權。
短短幾年內,外資企業就通過高溢價的方式,橫掃寧夏、海口、深圳等多個城市,到2012年底,威立雅已經在國內50個多個城市投資,運營有70多個水務資產項目,為近3300萬國人提供自來水服務。
而根據光大證券的研報,蘇伊士集團控制著大約2000多萬人的自來水業務,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公司,外資水務集團大概掌控了我國約7000多萬居民的自來水業務。
面對外資高溢價的擴張方式,2009年,時任中國水協會會長的李振東公開發言:外商今天高溢價收購供水資產,明天就要成倍的賺回去。
03
事實也確實如此,威L雅自1997年進入天津,到2014年,天津居民生活用水的價格先后上調了8次,由每噸0.68元提高到4.9元,價格翻了7倍。昆明市自來水集團 2005年底開始與威L雅合作,次年1月昆明就上調水價,2007年7月再次上調,漲價幅度和頻率都令當地居民詫異。
除此外還有蘭州、上海等地,凡是當地供水業務被外資水務收購的,基本上都經歷了多次水價上調。
不止漲價掘金,水安全問題也頻繁出現
2007年,青島威L雅水質超標,涉嫌向自來水管道排放污水;
2008年,上海浦東威L雅臨江水廠超標排放水污染物,此后該公司因違反水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被多次罰款;
2014年,蘭州威L雅被爆自來水苯超標。
(張宏良:震驚,美國自來水由軍方管理,中國自來水由外資經營)
最諷刺的是,威L雅水務中國官網曾喊出口號:致力于讓中國居民享受到接近西方自來水的品質!
蘭州問題之后,外資在國內的水務投資基本被全面叫停,國家開始大力扶持本土水務企業發展,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在2006-2010年期間,外企在水務市場的份額為50%,而到了2011-2015年期間,份額已降低至10%,并在此后的十幾年里逐步收回在水務業務上的主動權。
根據中國水網評選的2020年水業十大影響集團,其中北控、首創、中環保三家水務集團名列榜首,要知道這幾個位置,在此前的十幾年里,都是由威立雅和蘇伊士相互蟬聯的。
與國外水務私有化后的天價水相比,國內的用水價格可以說是非常的低。
這背后,除了國家對供水價格進行一定程度的補貼之外,還與大力投入的水利基建有關,從2010年至今,我國在水利基建上的投資已經由每年1000億元增長至了每年8000億元。
為了能夠保障每一個居民的用水安全,國家先后投入建設了南水北調、三峽大壩等水利工程,通過人工調節的辦法來解決水資源分配地域上嚴重不均和人均保有量少的難題。
今天的我們,之所以對于珍惜水資源沒有太深入的感受,背后都是整個國家的默默努力付出,但從人類整體的尺度來看,水資源毋庸置疑是稀缺的,并且隨著全球環境的變化,還將越來越稀缺。
而圍繞著水資源歸屬權所展開的糾紛與利益分配,恐怕將會是人類社會未來二三十年里經久不衰的議題。
04
不為別的,僅僅為了活下去,中國人也應該問一問為什么了!為什么美國的自來水由軍方管理和國防部領導,而中國的自來水要由外商經營管理?
為什么在我國外匯嚴重過剩的情況下,還要為引進外資把事關人民生命安危的自來水公司賣給西方國家?如果說把種子市場交給美國公司還能以引進先進技術為名的話,那么自來水行業并不存在先進技術,為什么也要交給西方國家管理?并且還不是一般引進外資,而是讓外資控制了中國絕大部分自來水業務,僅法國威立雅集團一家公司就控制了中國城市60%的業務?當今中國真得落后到了連自來水都管理不了的程度嗎?這可是舊中國黑社會青洪幫都能管理得了的業務?如果當今中國連自來水公司都管理不了,所謂三個自信豈不是騙人?
水是什么?水是生命之源!城市自來水是比所有戰略產業都更加重要的生命產業。控制中國自來水行業的法國,莫說是自來水行業不讓國外公司控制,甚至連瓶裝水行業都不讓外國控制。美國不僅不允許外國公司控制,甚至連本國公司都不讓插手,而是由軍方直接管理,實現軍管,外人要參觀自來水廠需要國防部批準。
中國不是天天效法西方國家嗎?能不能在關系13億中國人生死安危的自來水問題上,也效法一下西方國家,收回自來水公司,讓中國老百姓能夠踏踏實實喝上一口水?
來源:華北研究院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打響自來水保衛戰!外資瘋狂收購供水廠,已掌控7000萬人用水市場?
2022-05-1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