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補刀客:這部日本漫畫,假想中日在釣魚島開戰
點擊:3703  作者:補刀客/李小飛刀&鯨魚刀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  發布時間:2022-08-27 10:49:55

 

1.png 

 

20XX年10月,一隊中國漁民登上釣魚島南小島,他們在島上展開國旗,并向島上的日本人主張“本島為中國固有疆域”,要求等待中國船艦的救援。意圖進入釣魚島范圍的中國海警船隨后與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艇發生沖突,釣魚島危機一觸即發。

這是日本漫畫《空母伊吹》開頭描繪的一個場景。

《空母伊吹》自2014年起開始連載,其創作背景明顯以中國為假想敵。自2020起開始連載新篇章《空母伊吹 GREAT GAME》,就如同漫畫中所描繪的那樣,日本近年來借助炒作“中國威脅論”,不斷突破和平憲法和“專守防衛”限制,到今天,不但在釣魚島方向,在臺灣方向,日本也加大了插手力度。從某種意義上說,《空母伊吹》既是右翼的“意淫”之作,也是他們編訂的“路線圖”。

自連載以來,《空母伊吹》在日本大受歡迎,還曾于2019年改編成電影上映,在中國軍迷中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補壹刀并非要替它做宣傳,而是借此一窺日本右翼的“腦電波”,看看他們如何為中日沖突擺沙盤,以及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他們內心的最大敵人,真的是中國嗎?

1

漫畫在日本閱讀習慣中的地位遠高于其他國家,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曾稱自己不愛看書,沉迷漫畫,而《空母伊吹》散發著濃重的日本右翼氣息,因此觀察它,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在觀察日本右翼的所思所想。

漫畫劇情設定在架空的21世紀。在《空母伊吹》中所描繪的這個“國際社會”,像是一個“沉默森林”,中日兩國發生大規模武裝沖突,聯合國和其他國家居然從頭到尾不做反應。

這里面的“美國爸爸”是什么樣的呢?

這本漫畫反復在強調美國的衰落,美國要逐漸從亞洲退出,美國不會插手中日沖突,只會在道義上支持日本,我們可別覺得這是日本右翼看透了“美國爸爸”的本質,他們嘴里的“美國衰落”緊跟著后一句就是,“日本要自己保護自己,還要保護整個亞洲”,說白了,就是要為突破二戰后的和平憲法束縛制造借口。

2.png

你可能注意到,補壹刀反復強調“日本右翼”,從《空母伊吹》中其實也能看出,右翼眼中最大的敵人還不是中國,而是國內反對擴軍備戰的和平力量,甚至中國這個假想敵都可以任意替換,只需要突破對右翼有形的無形的限制就可以。

漫畫中對日本國內和平力量的憎惡和仇視比比皆是。

比如漫畫中中國軍人形象是這樣的:

3.png

而反對日本突破“專守防衛”的議員的形象是這樣的:

4.png

做個對比,日本自安倍之后的幾任首相都是小眼睛,但《空母伊吹》里的日本首相濃眉大眼,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

5.png

《空母伊吹》不斷渲染日本和平政治力量的愚昧,日本國民的麻木,和平憲法對日本“保衛國家”教條主義的限制,面對中國不斷的“挑釁”,這些力量卻在“自縛手腳”,跟日本政府作對,責怪政府違憲,甚至中國已經“占領”了石垣島等島嶼,日本民調還有半數不支持與中國發生沖突。

6.png

日本民眾還不斷到首相府外去游行示威。日本記者和媒體還在私下告誡不能陷入官方沖突敘事,不能成為政府的傳聲筒。

7.png

說白了,這就是日本右翼自己瞎編出來的一出苦肉計,來打壓和丑化日本國內的和平力量,擺出一副對日本國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樣子,激起“莫須有”的民族情緒,來給他們復活軍國主義做輿論動員。

《空母伊吹》是怎么描述中國的呢?

作者認為,中國為了取得海洋資源,準備從大陸國家蛻變成海洋國家,因此要突破第一島鏈,進出太平洋,而日本對于中國就是“位于玄關位置的高墻”。

而漫畫中,無論是日本政府還是民間都“認為”,絕對不能跟中國輕啟戰端,是的你沒看錯,日本不能與中國開戰。漫畫中認為,一旦輕啟戰端,中國會切斷南海航路,對貨船進行臨時檢查,若日本船只避開馬六甲改走菲律賓東面,中國將以潛艇擊沉貨船,對依賴海上航線的日本行程致命打擊,最后,中國會以“核威脅”逼迫日本“割讓領土”。

這套話術如今在日本戰略界已經傳開,包括所謂臺灣海峽對日本是“海上生命線”,“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之類的說法,都是這套話術的延伸。

2

 

故事回到開頭,“中國漁民登島”事件后,“日本政府”出于不主動挑起事端的考慮,答應了漁民由中國海警船借走的要求。同時,日本加速了所謂海空兩用艦船——“伊吹”列裝的速度。首任艦長,為故事主人公,受美國培養的前航空自衛隊王牌飛行員秋津龍太。


8.png

現實中,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準航母”出云艦,也是用這種方式欲蓋彌彰的。

有趣的是,“伊吹”列裝后,漫畫中描述國際輿論80%都是反對意見,包括越南、菲律賓在內的國家都批評日本復活舊帝國亡靈,而防衛大臣認為,這些國家都不足為懼,真正要重視的是中國的反應。

9.png

看來,日本右翼很清楚,真正能束縛他們軍國主義野心的,就是中國。

在釣魚島登島事件兩年后的一天,《空母伊吹》設想,中國軍隊突然對與那國島、宮古島和釣魚島發動襲擊,殲-20從虛構的中國航母“廣東號”上起飛,炸毀了島上的雷達,軍隊乘坐登陸艦,對三島實施了占領,“中國方面”隨后對日本方面提出條件,以釋放島上居民,換取日本對中國領有釣魚島的承認。

10.png

面對這個情況,《空母伊吹》開始從兩個方面涂脂抹粉:

一是說,日本政府自始至終“信奉和平”,“自古以來”就堅守“人命大于地球”。

二是說,日本自衛隊不但是在守護日本,也是在“守護亞洲”。

11.png

《空母伊吹》也承認,中國的實力在各個方面都勝于日本,那么怎么辦呢?

一是寄希望于中國自己“內亂”,軍隊和國家出現分歧。

說白了,還是“冷戰”那一套。也說明右翼內心根本沒有以實力硬碰硬的勇氣和底氣,也學著歐美那一條,寄希望于“和平演變”。

尤其那個“首相”,居然在做決定的時候嚇吐了。

12.png

二是寄希望于在沖突中向中國軍隊展示高超的軍事技術,給中國軍人留下深刻印象,讓軍隊向政府“打報告”,從而在中國內部形成分歧,然后再繞回希望一,推動中國“和平演變”。

帶著這樣的目的,《空母伊吹》主人公指揮航母編隊從橫須賀港口出發,一路突破中國封鎖線,企圖奪回幾個被占島嶼。

一場軍迷口中缺乏基本現代軍事常識的“抗中神劇”就此上演。

比如,漫畫中描繪,殲-20作為第五代隱性制空戰斗機,居然掛載反艦導彈,抵近向“伊吹”投彈,還被“擊落”,上演了關公大戰李小飛刀的戲碼。日軍以僅損失一架F-35的代價,“完勝”殲-20編隊。F-35避開中方雷達,轟炸了紅旗-7陣地,成功“奪島”。

13.png

中國軍隊向日方發射的導彈都是“人體描邊”,怎么打都打不中;日本軍隊打中國軍隊的導彈百發百中,有時還沒發射,中國這邊就躺下了……

《空母伊吹》本身的水平反映作者的水平,但截至2022年6月,《空母伊吹》系列累計銷量突破780萬冊,這種“神劇”受到追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社會的整體軍事認知水平。

一個細節是,對中日民間交往,《空母伊吹》也是帶著仇視眼光,把中國游客描述成“間諜”。

3

《空母伊吹》的推出明顯的現實背景。

2010年9月7日,發生了“日本巡邏船釣魚島沖撞中國漁船事件”。中國海警船在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正常巡航執法也被渲染成“領海侵犯”。2012年第二次安倍內閣上臺后,開始強推新安保法案,圍繞日本周邊安全局勢的討論充斥著日本社會,針對中國的“離島防衛”和“奪回作戰”也被賦予了現實意味。

原本就擅長軍事題材的日本漫畫家川口開治正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開始創作《空母伊吹》,與其以往《沉默的艦隊》等作品相比,《空母伊吹》更加具體,也更有針對性。

“真實”是這部漫畫的一大賣點。作者聲稱,“空母伊吹”和登場人物雖然是虛構的,但是漫畫中的國家、地名以及軍事武器都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在國際政治環境中,以日本和中國為首的各國政客的形象也是“真實”的。當然,這里的“真實”僅僅是作者川口開治眼中的“真實”而已。

漫畫中的年代號稱也是虛構的,設定的開始時間為“20XX年”。但其中一個場景在形容“20XX年”時提到,“自衛隊成立之后的60年”。日本自衛隊是在1954年7月成立的,由此推算“20XX年”恰好為2014年。這些“巧合”顯然都是作者的暗中設計。

14.png

值得注意的是,嚴格意義上來說,“空母伊吹”并不能算是虛構。“空母”在日語當中是“航母”的意思,二戰時期“大日本帝國主義”海軍試圖建造的一艘航空母艦正是被命名為“伊吹”。

公開資料顯示,1941年二戰爆發前期,日本啟動“戰時建造計劃”,原本打算造一艘巡洋艦。1942年6月5日,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戰役中大敗,損失4艘主力航母,迫切需要再造航母。后來,日本海軍還得知,美國正在加緊將巡洋艦改造成航母。于是,1943年8月,日軍正式決定將原本打算建造的巡洋艦改造成航母,取名“伊吹”。

1943年11月1日,“伊吹”進入佐世保海軍工廠進行改造,原本預計1945年3月末即可完工。但隨著戰局惡化,日軍后期已無力調配物資。1945年3月16日,在改造工作進行到80%的時候,航母“伊吹”被迫停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946年11月22日,未完成的“航母伊吹”在佐世保工廠開始解體,1947年8月1日,全部解體完成。

由此可見,“伊吹”這個名字本身就包含了“大日本帝國主義”未完成的軍事夢,包藏了軍國主義死灰復燃的禍心。

川口開治出生于日本廣島,其父川口定冶參加過戰爭,是日本海軍掃雷艇的船員。二戰結束后,川口定冶還當過小型郵輪的船長。1969年創辦有限會社川口石油,開展海洋船舶補給等業務。

15.png

川口開治有個雙胞胎弟弟叫川口協治,兄弟二人自幼跟隨父親乘船出海,詳細調查真實戰機、戰艦、坦克等武器性能,熱衷于制作軍事模型。獨特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為川口開治在其漫畫作品中暗含政治隱喻埋下伏筆。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空母伊吹》在日本大受歡迎,斬獲2017年度第63屆小學館漫畫賞。日本右翼軍國主義思想正通過搶占二次元舞臺的話語權謀求死灰復燃。

4

日本問題專家項昊宇告訴“補壹刀”,《空母伊吹》在日本戰略界有一定的代表性。從2012年釣魚島沖突之后,日本臆想中國要奪島甚至中日必有一戰,反映了近10年來日本在遏華方面與美國捆綁的底層邏輯。具體來說有幾個方面:

第一,日本統治集團對中日差距拉大有強烈的不安全感,擔心中國從歷史出發對日本復仇,將中國崛起視為對日本國運構成挑戰甚至威脅,釣魚島沖突已有10年,但日本人這根筋始終轉不過來。

第二,由于實力差距和現實聯系,日本不敢公開與中國徹底為敵,甚至不敢公開認定中國是“威脅”,這構成了日本戰略界的深層矛盾和糾結。

第三,日本認為中日實力差距尚未達到需要對中國心悅誠服的地步,幻想美日合作可以壓服中國,認為當下是日本對付中國的“窗口期”。

第四,日本對中日一旦發生沖突,美國所持的立場有巨大的不安和不確定,害怕成為下一個烏克蘭,陷入日美同盟困境,既害怕被拋棄,也害怕被牽連。尤其害怕被中美第二次“越頂”,如果中美關系突然轉圜,日本擔心自身比50年前更加無處安身。

第五,日本作為單一民族抱團、容易走極端、危機感濃厚的民族性格沒有改變,同時美國戰后對日本的改造雖然不徹底,但還是構成對日本的最大變量,形成了制度、體制方面的約束,以及民眾價值觀念方面的變化。

第六,隨著中日實力進一步變化,日本的戰略將走向物極必反,這個過程至少將持續3到5年。

 

(執筆:李小飛刀&鯨魚刀;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補壹刀”)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