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俄烏沖突已經持續了200天之久。進入9月后,烏克蘭戰場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在8月份反攻不利的情況之下,烏軍用了一周多一點的時間就突然收復了6000平方公里失地,一時間唱衰俄軍的聲音四起。然而,烏克蘭9月大反攻,恐是以戲劇性開始悲劇性結束?
烏軍反攻是從8月份開始的,主要是南部地區的大反攻。然而,在8月底之前,烏軍的反攻并沒有取得進展,相反卻損失了大量人員和裝備。不少西方評論一致看衰烏軍大反攻,而俄軍也聲稱烏南部反攻已經基本失敗。
然而,盡管南部反攻不利,烏總統澤連斯基在8月29日還是發出了全面大反攻的命令。不僅加強了南部的反攻,同時在東部地區展開了更強大的攻勢。
9月已經過去了2周,而就是這2周的時間,烏軍竟然收復了6000平方公里的失地,而從1000平方公里到6000平方公里,只用了3-5天的時間,攻勢比俄軍特別軍事行動最初時的攻勢還猛。
對此,白宮的評論是:“這是一些戲劇性的事件,我們正在觀察。戰爭是不可預測的。”這真是太戲劇性了。令人不解的是,一夜之間烏軍從頹勢到攻勢如潮。而俄軍則是從勝利到潰退。這變化也真的是太快了,為何會如此?
盡管前線兵力不足,可即使是在美歐強大的軍援面前,俄軍依然擁有絕對的火力優勢,最重要的是俄擁有絕對的制空權,足以彌補兵力上的不足。至少面對弱勢的烏軍不會達到敗退的程度。
盡管烏軍的火力得到了強化,可目前烏軍更多是新動員訓練不足的兵員,戰斗素養遠不及俄軍,對先進武器裝備的使用更達不到熟練,再不怕犧牲,戰斗力明擺在那里。
不可否認美軍的信息情報支持作用非常之大,可作為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的俄軍顯然也不是吃素的,不可能在戰場上到了睜眼瞎的程度。
就算是烏軍成功聲南擊東,可俄軍強大的炮火可以重創烏軍集中的兵力和火力。
有意思的是,在烏軍迅速收復失地的時候,俄軍是一邊撤退,一邊集中炮火打擊的是烏克蘭的電站和重要基礎設施,并沒有集中火力打擊進攻的烏軍,這就讓人不得不懷疑普京采取的哀兵之計。
兩軍對壘,在火力嚴重失衡的情況之下,打對攻戰或陣地攻防戰,弱勢一方顯然是要吃大虧的,是兵家大忌。
如果說此前俄軍前出太遠容易受到擾襲和后勤受制,那么烏軍集中兵力前出攻入哈爾科夫失地,則等于是把自己置于了險地。如果俄軍集中力量殺一個回馬槍進行反攻擊,烏軍還能守得住嗎?
目前,俄軍顯然是南部固守,東部退守。不管有意還是無意,接下來的戰場態勢就是正面對壘或打陣地戰,這就不利于烏軍小快靈的優勢發揮了,更容易被俄軍強大的炮火重創。
普京已經明言,今后還要重點打擊烏的電站和重要基礎設施。目前也正在對前線部隊重新進行部署,而此時的烏軍還在大舉反攻。那么,下一階段戰役會是一個什么樣子就可想而知了。
俄第一階段戰役結束是在行動的一個月之后,當時也是主動撤出了基輔周圍,隨之就是烏軍的“乘勢”追擊,結果就是大批烏軍犧牲在了頓巴斯和哈爾科夫南部的伊久姆地區。而頓巴斯地區的70-80%也就被俄軍給“解放”了。
同時,在第二階段戰役中,俄軍又攻占了扎波羅熱、赫爾松的大部以及尼古拉耶夫的一部分。
盡管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完全解放頓巴斯,可俄軍主要戰場南移,似乎是有意放緩了解放頓巴斯地區的節奏。
目前,俄軍又主動開始從哈爾科夫撤出,并重新進行軍事部署,而烏軍又在乘勢追擊,似乎是又在上演之前的一幕?這很可能預示普京在準備第三階段戰役。
第一階段戰役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第二階段戰役則用了近6個月的時間。實際上第二階段戰役的解放頓巴斯的目標并沒有實現。
而從第二階段戰役的過程來看,俄軍大部分都集中到了南部地區,雖然推進緩慢,但其主要的工作卻是忙著在南部推行“去烏克蘭化”。東部地區主要留給了頓巴斯民兵武裝,而此前俄方也宣布,最初的目標必須實現,還要擴大最初的目標。也就是要“解放”更廣泛的地區。也就是說,普京并沒有急于結束這場特別軍事行動,這顯然是將計就計。
重要的是,目前扎波羅熱、赫爾松以及部分的尼古拉耶夫地區,去烏克蘭化正在加緊進行,烏軍的反攻所帶來的傷害,則強化了這些地區的去烏克蘭意識,這對普京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事。
既然是以去烏克蘭化為主,時間上就不能那么急。而固守南部防線,也就是為了爭取時間加速去烏克蘭化。
其實,目前普京并沒有完全盯著烏克蘭戰場之上,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與美歐的戰略較量之上。
主動給歐洲斷氣,對歐洲不僅是能源打擊,更是在打擊歐洲人的心理,盡管北約和歐盟官員還在聲稱堅定的支持烏克蘭,可實際上目前也只是美國還在大量向烏克蘭輸出武器裝備,美國甚至是已經開始向歐洲國家輸送武器了。
目前歐洲極右主義正迅速崛起,歐洲國家的烏克蘭疲勞征越來越嚴重。不僅要面臨著烏克蘭戰爭危機引發的能源經濟危機,還要面對美元升值的雙重打擊。正在加速衰退的歐洲,不大可能與美國一道全力支持烏克蘭。
而這可能才是澤連斯基不惜代價大反攻,并急于證明自己勝利的重要原因。只有這樣,才能讓歐洲看到自己的軍援,物有所值,才能讓歐洲繼續堅定支持自己,而對美國也同樣是如此。
這一次大反攻,實際上是從炮擊扎波羅熱核電站開始,這顯然是不顧一切了。實際上也是知道扎波羅熱、赫爾松以及尼古拉耶夫等地是徹底要失去了,也表明他不想要這些地區了,炮擊核電站只能是增強南部地區烏克蘭人的“去意”。
或許,正是意識到了澤連斯基的最后瘋狂,普京才改變了戰略戰術,而澤連目前的瘋狂之舉,不僅令美歐難堪,更令國際社會所不齒。可以說,澤連把世界的同情感給炸沒了。
目前俄經濟并沒有美歐預期那樣受到了重創,普京甚至于說這一次特別軍事行動根本沒有損失也不會有損失。言外之意是“得可償失”。
還有一點就是,中美關系急劇惡化,以及可能的對抗升級,這對俄是絕對的好消息,這意味著美國在這一輪強力軍援之后,很可能就放棄不管了。即使不直接開戰,中美對抗的激烈度也不會比美俄對抗小,甚至可能更大更全面,美國根本不可能與中俄兩線同時激烈對抗。
目前中國對俄烏沖突的立場和表態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連續的高層會晤,會進一步加強雙方關系,自然就進一步增強普京實現烏克蘭目標的信心。
盡管G7共同表態堅定支持烏克蘭,但法國總統馬克龍也明確指出,法國與歐盟絕不做美國的附庸,這代表的是一部分歐盟國家的態度,也表明了堅定支持只能是停留在口頭上,或形式大于內容。
盡管澤連斯基瘋狂,可他不會不知道目前的國際形勢對烏越來越不利了,他不會不預感到歐盟最終會拋棄自己,而美國恐怕也同樣是如此。唱衰俄羅斯,顯然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安慰,也可能是在給歐洲打氣。
總的感覺是,目前的俄軍確實有一點的困難,但是,要說俄軍疲憊不堪或將敗退,或者說澤連斯基正在扭轉戰場態勢,用白宮發言人柯比的話說就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戰爭轉折點問題上最有發言權。
就算俄軍的這一次撤退是迫不得已,可重新進行軍事部署之后,肯定會有大動作。如果普京不想在哈爾科夫去烏克蘭化,或不想分裂,接下來采取的就是大規模炮火打擊,迫使烏軍不敢再向前,這當然是為了加速烏克蘭去軍事化。
目前看來,頓巴斯解放并不急于一時。頓巴斯武裝必須更多承擔自保的責任,而南部的尼古拉耶夫是必須拿下的,這關系到對敖德薩的圍攻以及克里米亞的安全。
從目前俄軍重點打擊烏電站電場和重要的基礎設施來看,顯然是在為冬季戰役做準備。
目前放棄哈爾科夫,很可能是放棄了在此推行去烏克蘭化的想法,甚至是也可能放棄了拿下敖德薩的想法,這是在為未來俄烏談判做準備,逼急了澤連就只能是破罐子破摔了,得給也留點面子或活口。
澤連不惜代價猛攻哈爾科夫和尼古拉耶夫,就是不想失去這兩個重要地區,這一輪猛攻之后,很可能就是接觸談判的開始,也算是他的談判籌碼了。
總之,目前的形勢,并不代表烏軍的戰力有了極大的提升,更不意味著俄軍要敗退,而是普京在重新布局。烏軍不惜代價的猛攻,很可能是在為接下來的談判增加籌碼,或表明一種態度,俄在控制區加速去烏克蘭化,而烏方近日也在加速在自己的國家去俄羅斯化。烏軍打得越久,分裂出去的領土會越多。如今,能夠保住哈爾科夫和尼古拉耶夫的大部以及敖德薩就已經算是澤連斯基的勝利了。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動態大參考”)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張志敏|俄猛烈反擊!烏克蘭電網遭遇毀滅性打擊,國際能源價格會大漲嗎?
2022-09-13孫玉良|烏克蘭反攻意味著俄羅斯的失敗嗎?或是烏克蘭最糟糕時刻的開始
2022-09-13?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