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5日,是雷鋒犧牲六十年紀念日,人們以各種方式向這個永遠年輕,充滿溫度的普通士兵,獻上崇高的敬禮。
網絡輿論場上卻出現一種說法,很值得商榷。某個微信公眾號發出一篇題為《他是“健身達人”、全縣第一位拖拉機手......犧牲那年他才22歲》的文章,開篇寫到:
當提到“做好事”,人們便會想起他。可是,走近些,你會發現一個不那么為人所知的他。他愛時髦、愛照相,他寫詩、寫散文、寫小說,他是“健身達人”,他是全縣第一位拖拉機手……假如活在今天,他是妥妥的“斜杠青年”。
一個官方的微信公眾號,在紀念雷鋒的熱點時間節點中,用美式話語“斜杠青年”定義雷鋒,造成人們的認知混亂。這似乎令人感到,前些年才有的虛無、解構、污化雷鋒的陣陣寒意又來。無論出于什么動機,用“愛時髦”等一類的迎合某些人喜好,對雷鋒做過度世俗化的詮釋,有稀釋雷鋒精神的崇高性的危險。
用“斜杠青年”這個典型的美式話語定義雷鋒,是對雷鋒、對雷鋒精神、對共產黨精神譜系的褻瀆。
輿論引導錯誤,誤黨誤國誤民。盡管現在宣傳思想工作的環境、對象、范圍、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務沒有變,也不能變。宣傳思想工作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為了辨析雷鋒與“斜杠青年”之間的不同,澄清“斜杠”雷鋒所造成人們認知上混亂,不妨采用比較方法來加以研究,比較研究方法,是指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或對象加以對比,以找出它們之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性。
對雷鋒和“斜杠青年”的比較研究,分兩個層次展開,分成兩個層次加以分析。第一個層次,雷鋒是不是“斜杠青年”,這是事實上的判斷;第二個層次,能不能用美式話語“斜杠”雷鋒,這是價值上的判斷。
各種嚴肅的理論問題的探討,都有一個基本的要求,在論證中所使用的理論概念和提法應當是科學的、明確的。這是得出正確結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對同一個問題的討論中,大家對所要討論對象的概念要有同一性。
在對雷鋒與“斜杠青年”作比較分析時,一個重要前提,要對兩者的理解,符合他們各自的本意,而我們的討論要保持概念的同一性。
先來看看什么叫“斜杠青年”。
“斜杠”一詞來源于英文的“slash”,出自于2007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的《雙重職業》。“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于“專一職業”,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青年群體。這部分青年群體會在自我介紹中用斜杠來區分,比如,張三,攝影師/作家/律師。
其實,“斜杠青年”的英文來源是“slash careers”或“par-alel careers”,嚴格來講應翻譯為“多重職業者”或“平行職業者”。英文源概念并沒有把年齡階段限定為青年群體,只是在傳播的過程中更多地引起我國青年群體的理性認知、情感共鳴和行為追求,才以“斜杠青年"的概念呈現。
2007年,Marci Alboher通過對多名“斜杠青年”進行訪談,對“斜杠青年”現象進行經驗性表達,并就“斜杠生活”的建構提供了一些操作性建議,使“斜杠青年”以具體的形象直觀呈現。
2014年,學者Baumer Azevedo在一篇針對巴西的研究成果中進一步對“斜杠青年”進行理論說明,提出“多重職業者能夠平衡多個職業并投身于這些職業中”,并考察了組織機構對多重職業者的態度,推動了多重職業者的研究進展。
2016年,《“多重職業”成為全球新趨勢》一文發表,獲得了近千家媒體的轉載,它的作者曠世典成為了將“斜杠”這一概念引進中國的第一人,讓“斜杠思維”影響了一批批的青年。
綜合國外學者對“斜杠青年”的理解,結合我國“斜杠青年”的使用語境,可以對“斜杠青年”的內涵進行澄清。具體而言,“斜杠青年”是一種符號化標注,表征同時追求多重職業的青年群體,具有一些鮮明特征。
1、同時承擔多重職業是“斜杠青年”區別于其他青年的最鮮明特征
首先,“斜杠青年”的多重職業必須是同時承擔的,這是“斜杠青年”與跳槽者之間的巨大區別,跳槽者從一個職業轉換到另一個職業,雖然承擔過多種職業,但卻是跨時間的。
其次,“斜杠青年”同時擁有的是多重職業而非多種興趣。如果興趣只停留在生活休閑的層面而并未變成職業,并未形成固定的收入,那么也不符合“斜杠青年”的條件。
最后,“斜杠青年”區別于同時擁有多份同一性質職業的青年,更強調所從事多項職業之間的非一致性與跨界性。
2、興趣與高收入是“斜杠青年”拓展職業,實現自我價值的動力源泉
“斜杠青年”在原有職業的基礎上,以興趣作為出發點來拓展新的職業與新的身份,再通過新的職業更好地滿足自身的興趣。為了滿足更高層次的物質和精神需求而產生的多重訴求,是“斜杠青年”多元職業選擇的內驅動力。有研究者對全國各地的 60 名“斜杠青年”的問卷調查中,有 50% 的“斜杠青年”們選擇“擁有更多收入”是選擇成為“斜杠青年”的原因之一。
3、打破“確定性”、確立主體性和謀求變化性,是“斜杠青年”的思維特質表現
從一般意義上講,現實世界所具有的秩序化狀態;現代世俗社會中一整套的規章制度;一套有效指導人們的生活,從而使人們能夠有意義感的價值體系,即為啟蒙理性的“確定性”。
“斜杠青年”質疑與拒斥確定性,不愿為世俗觀念所縛,不滿足于千篇一律的生存樣態和職場的單一領域對自身發展的限制。將自己看作行動的中心和自身職業生涯、能力、關系等的規劃者,有意開發自身潛能,培養各項技能,力圖將自己打造成“多面手”。
三、雷鋒不是“斜杠青年”
雷鋒是實踐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道德的楷模,以短暫的一生譜寫了無比壯麗的人生詩篇,樹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豐碑,是全國人民學習的光輝榜樣。
雷鋒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順應了社會進步的時代潮流,彰顯了我們黨的先進本色,內涵十分豐富、意蘊十分深刻: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是雷鋒精神的本質核心。
2021年9月,黨中央批準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雷鋒精神被納入其中。
螺絲釘精神是雷鋒精神鮮明特征,螺絲釘精神本屬于雷鋒精神內涵的一個基本方面,因為討論雷鋒與“斜杠青年”關系時,兩者的關聯性更強,所以,稍加展開加以分析。
立足崗位、恪盡職守、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螺絲釘人生,是雷鋒人生事業發展的定位與路徑。
1960年1月12日,雷鋒在日記中寫道:
“雖然是細小的螺絲釘,是個細微的小齒輪,然而如果缺了它,那整個的機器就無法運轉了。莫說是缺了它,即使是一枚小螺絲釘沒擰緊,一個小齒輪略有破損,也要使機器的運轉發生故障的。再好的螺絲釘、再精密的齒輪,它若離開了機器這個整體,也不免要被當做廢料,扔到廢鐵料倉庫里去的。”
1962年4月7日,雷鋒再次寫道:
“個人的作用對于革命事業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機器由于有許許多多螺絲釘的聯結和固定,才成了一個堅實的整體,才能運轉自如,發揮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遠做一個螺絲釘。螺絲釘要經常保養和清洗才不會生銹,人的思想也是這樣,要經常檢查才不會出毛病。”
雷鋒的螺絲釘精神包含豐富的內容:自覺地把個人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中,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崗位沒有高低大小之分,都是實現價值的平臺;“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的工作態度;“工作向高標準看齊”精益求精。恪盡職守,無私奉獻,在本職崗位上創造一流業績。
通過以上對“斜杠青年”與雷鋒及其雷鋒精神的比較,可以得出結論:雷鋒不是妥妥的“斜杠青年”。
首先,雷鋒不具有“斜杠青年”的“多重職業者”或“平行職業者”特征。
同時承擔多重職業(并非是多種興趣愛好),是“斜杠青年”最鮮明特征。雷鋒盡管也曾有過幾種職業身份的變化,但不是同時的,而是先后歷時的。
農民 (1956年)
1956年7月,雷鋒高小畢業后回鄉務農。
通訊員(1956-1958年)
1956年8月,被安排到鄉政府擔任通訊員,11月調到望城縣擔任縣委書記的通訊員。
1957年11月,雷鋒多次申請參加治溈工程獲批,到治溈工程指揮部當通訊員。
1958年10月,到五星人民公社當通訊員。
拖拉機手(1958年)
1958年2月,治溈工程全面竣工,雷鋒申請參加圍墾團山湖農場建設,3月成為望城縣第一批拖拉機手。
工人(1958-1959年)
1958年11月,到鞍鋼化工總廠報到,成為推土機司機。
1959年8月,主動要求支援弓長嶺建設。
軍人(1960-1962年)
1960年1月,入伍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
其次,“斜杠青年”的另一個要件,是同時擁有多重職業身份,而不是多種興趣愛好。
如前面定義“斜杠青年”所講,如果興趣只停留在生活休閑的層面,而并未變成職業,并未形成固定的收入,不符合“斜杠青年”的條件。
某個微文公號把雷鋒愛時髦、愛照相,他寫詩、寫散文、寫小說,是“健身達人”,是全縣第一位拖拉機手,當做是“妥妥的斜杠青年”的理由,還有一篇談論軍營“斜杠”的文章,將“能夠勝任多個崗位工作”“掌握多項技能”視為成為“斜杠青年”的根據。
他們都離開了美式話語“斜杠青年”的原義,把他們經驗中的興趣愛好,掌握多種技能,視為“斜杠青年”的要件了。
再次,雷鋒與“斜杠青年”具有根本不同的行為動機和目的。
行為動機是人們的行為意愿,是指行為主體為實現一定的目標所表現出來的主觀愿望和意圖。斜杠青年在選擇不同職業或不同生活方式時,一般基于兩個方面的動機與目的,一是依個人興趣做出選擇,以實現個人興趣職業化。二是受經濟利益的驅動,追求高收入。
雷鋒則不同,雷鋒的童年經歷了新舊社會兩重天的巨大變化,刻骨銘心的愛和恨涂就了他對黨和人民感恩報恩的生命底色,而后在黨的教育下,在實踐中確立“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的人生價值取向。
這一點,可以從雷鋒兩篇日記中找到印證。
1959年10月的一篇日記中,雷鋒寫到:
“1958年入廠時候,我只是一個抱著感恩的思想埋頭苦干的工人,在生產上只能做到完成自己的任務和達到每天的定額。后來,在黨的教育下,特別是受到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和全國人民沖天干勁的鼓舞,才使我的思想和眼界變得更加開朗和遠大,才使我的干勁越來越高漲。”
1962年2月14日,雷鋒參加團的黨代會后,在日記中寫到:
偉大的黨啊——我慈祥的母親,是您把我從虎口中拯救出來,撫育我成長。是您,給了我無產階級的思想。是您,給我指出了前進的方向。是您,給了我前進的動力。是您,給了我的一切……敬愛的黨——我慈祥的母親,我只有以實際行動來感恩。一、堅決聽黨的話,一輩子跟著黨走。二、刻苦學習,忘我勞動,積極工作,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三、永遠忠于黨,忠于人民,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
動機決定行為,雷鋒先后不同職業身份的變化,不是依個人興趣,實現個人興趣職業化。也不是經濟利益驅動,追求高收入。而是,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服從黨和人民的需要,哪里艱苦哪里去,黨把我擰在哪里,就在哪里閃閃發光。
僅以雷鋒參軍為例,可以看出,雷鋒完全沒有個人名利的算計。雷鋒在鞍鋼工作 9個月期間,3次被評為“先進生產者”,18次被評為“標兵”,5次被評為“紅旗手”,2次被評為“節約標兵”,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光榮稱號,已經打下非常好基礎,而參軍意味著一切要從頭開始。此外,雷鋒在鞍鋼月工資收入32元(外加每天補貼0.40元),在當時是相當理想的收入。雷鋒參軍后月津貼卻只有6元。
雷鋒參軍的動機是什么?聽聽雷鋒自己怎么說——
1959年12月10日,弓長嶺礦黨委主辦的《弓長嶺報》第二版上,刊登了雷鋒的入伍申請書,題目為《我決心應征》,全文1120字,僅摘錄一段:
“偉大的黨啊!您是我慈祥的母親。沒有您,我很難想象到我的一切。今天您需要我,我一定挺身而出,不怕犧牲和一切困難,永遠忠于黨、忠于人民,繼承先輩優良的革命傳統,為建設現代化的強大的國防軍,為保衛社會主義建設,保衛世界和平,我要把自己可愛的青春獻給祖國最壯麗的事業!做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戰士,粉碎帝國主義,早日解放臺灣。”
【雷鋒日記(1960年1月8日)】
(一)用美式話語“斜杠青年”來定義雷鋒,是對共和國英模的不敬
在紅色共和國的國家意識形態中,雷鋒是實踐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道德的楷模,以短暫的一生譜寫了無比壯麗的人生詩篇,樹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豐碑,是全國人民學習的光輝榜樣。
在全國億萬人民的心目中,雷鋒是溫度最持久的道德符號,具有著深厚又強大的民意基礎。學雷鋒活動60年延綿不斷,千萬個雷鋒茁壯成長,人們賦予雷鋒“最美”“最溫暖”“最高尚”的稱謂。
反觀美式話語“斜杠青年”,只是一個“多重職業者”或“平行職業者”的標注。用它來定義雷鋒把雷鋒歸類為“妥妥的斜杠青年”,拉低了英模的層次,不妥不敬。
在如何對待英模問題上,曾經有過經驗教訓。現在看來,崇尚英雄、捍衛英雄、關愛英雄、學習英雄,真正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還有一段路要走。
而崇尚英雄,是基本的前提。崇尚英雄不僅僅是一種精神圖騰,更是一種價值尺度,是求真、向善、尚美的情感基礎。
有人可能會說,你可以本能地捍衛自己的偶像、信仰 、價值觀,別人也可以追求自由表達 的權利,“洋為中用”,用新鮮的話語定義雷鋒有什么不好?
有人可能反問,半個多世紀凝練的“向學雷鋒學習話語體系”經典定義了雷鋒,且深入人心,非要套用西方的特定概念,模糊中國英模的形象與價值,對撞經典、對撞深厚的民意,是否合適?!
(二)用美式話語“斜杠青年”來定義雷鋒,會銷蝕支撐雷鋒螺絲釘人生的集體主義價值觀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揭示意識形態的根源時指出,“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不過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這段話揭示一個道理,即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意識形態就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決定話語的性質,話語作為一種以文化及媒介為載體的言語表達,體現出話語主體的認知、態度與觀點。本質上,話語是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意識形態控制的手段。
對于“斜杠青年”(英文原意為“多重職業者”或“平行職業者”)這種原創于美國的概念,不僅要弄清楚它的英文原意,而且要認清概念背后支撐的相應的美國實用主義價值體系。
實用主義是美國的國家哲學。實用主義產生于19世紀70年代,脫胎于在哈佛大學所建立的以皮爾士為首的“形而上學俱樂部”,是美國土生土長的哲學,主要代表人物有皮爾士、詹姆士和杜威。
實用主義體現美國的民族精神,是美國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是美國人看待世界的基本方式。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認為,實用主義是“美國精神”,美國人的精神就是實用主義培養起來的,而美國的領導是“官僚——實用主義型領導集團”。基辛格對實用主義的評價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實用主義的經歷了一個復雜的歷史發展過程,人們對其理解不盡相同,就其倫理思想來說有兩點仍然是比較清晰的:
第一,具有個人主義的傾向。“個人主義構成了美國文化模式的基本的特性和主要內容,它且雄辯地、實在地、真正地表述了美國思想。”
第二,具有重實用、重功效的實用主義傾向。更多地相信“效果”對于事業和人生的意義。實用主義用實際功效或實際效果來衡量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對美國人的生活態度影響深遠,尤其是在鑄造以成敗論英雄、以金錢論成就的“美國夢”方面發揮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實用主義精神充斥在美國文化的每一根血管里,是指導行動的一個重要的價值觀念,它反映了美國民族的特性,體現了美國人的性格。這些特點無不融合在美國人的政治、宗教、文化和科學領域里。
“多重職業者”或“平行職業者”,是在風險社會的不確定性、知識經濟時代和“互聯網+”時代的疊加、價值取向的多元化背景下的產物。它的諸如打破一切邊界與權威,解除束縛去中心化;遵從自我內心意愿(追逐高收入和興趣),自主謀劃職業發展藍圖等,都是以實用主義價值觀為支撐的。
支撐雷鋒螺絲釘人生的價值觀則是與個人主義根本不同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如果說,“斜杠青年”即“多重職業者”或“平行職業者”,價值取向是很美國的個人主義之上的實用主義價值觀,雷鋒的螺絲釘人生的價值觀則是與之根本不同的“集體主義”價值觀。
【雷鋒日記(1961年10月20日)】
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是處理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的根本準則,是調整人們相互關系的各種規范要求的最基本的出發點和指導原則。
它從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出發,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強調無產階級的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要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
集體主義原則是與個人主義原則根本對立的。集體主義原則反對把個人利益凌駕在國家、集體利益之上,更不允許用個人利益否定國家和集體利益。在實際生活中,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一致,并不等于在每一個具體問題上三者的利益都完全相同。三者之間在利益上發生矛盾和沖突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集體主義作為一種道德原則,一方面,要求國家和集體不斷調整各種政策和措施,關心勞動者的個人利益,盡量使他們的個人利益得到發展;另一方面,也引導人們自覺地以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必要時甚至犧牲個人利益,保護集體和國家的利益。
“斜杠青年”體現的是美國實用主義,主張個人主義之上的價值觀,雷鋒的螺絲釘人生體現的是共產主義道德原則,主張集體主義價值觀。兩者界限十分分明。
黨的十九大政治報告中指出,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加強集體主義教育。把雷鋒歸結為“妥妥的斜杠青年”的“斜杠雷鋒”觀點,通過網絡快速、廣泛傳播,其論者不論有心還是無意,主觀動機是否善意,都已引起人們對于雷鋒和雷鋒精神認知上的混亂;銷蝕了以雷鋒為符號的集體主義原則;造成對英模,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事業,事實上的傷害。
2016年,曠世典在國內發表《“多重職業”成為全球新趨勢》一文,獲得一些媒體的轉載,“斜杠青年”概念流行起來。百度搜索“斜杠青年”,找到相關結果約34,400,000個,知網全文搜索“斜杠青年”,結果也達到2671個。
網絡媒體第一次出現用美式話語“斜杠青年”定義雷鋒,引起人們的震驚、反對、拒絕對“斜杠青年”概念的引入以及影響,國內有研究者做了理論與實證方面的分析,褒貶有之,領域限于青年擇業與事業發展等方面。
然而,到了2022年8月15日前后,情況發生變化。某個公眾號在紀念雷鋒因公犧牲60周年時,拋出一說,“假如(雷鋒)活在今天,他是妥妥的‘斜杠青年’。”這是網絡媒體第一次出現用美式話語“斜杠青年”定義雷鋒,引起人們的震驚、反對、拒絕。
且不說,“斜杠青年”這個媒體神話所制造的所謂“斜杠身份”,產生諸多負面影響引起人們的擔憂。對這樣一個在理論與實踐層面,尚存在爭議的西方話語拿來定義雷鋒,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警覺,人們發出呼警惕學雷鋒領域出現的西方話語陷阱的呼吁。
一段時間以來,以人們關注的全球性問題制造話語工具,搶奪話語權,借機植入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是當今西方國家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基本手法。無論其怎么花樣翻新,“自由” “民主” “人權”,還是 “生態” “反恐” “時尚”,其本質都是為達到實現他們自身經濟、政治、文化利益目的服務的。舊話語的虛偽性被揭穿,新的話語又會冒出來,西方意識形態話語工具還會出現其他新變種。我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大國,意識形態安全是我們的核心利益。意識形態辨識能力如何,直接關乎我國的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對此,我們務必要提高對于西方話語工具的洞察辨識能力,揭穿其企圖以最低代價進行文化侵略的本質,積極鞏固和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獨立性和影響力。
“斜杠”雷鋒,具有脫離向雷鋒學習話語體系的傾向和特征。
從學雷鋒實踐活動來看,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雷鋒題詞,揭開學雷鋒活動序幕,此后六十年間,黨根據不同歷史時期面臨的主要任務和時代特點,繼承和發展了題詞精神,形成了成熟的向雷鋒學習話語體系。
向雷鋒學習話語體系,以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雷鋒題詞為原點,由諸多黨的有關決議文獻、領導人講話、報刊社論構成的豐富的思想理論寶庫,建構起學雷鋒實踐活動路線圖,是學雷鋒活動的行動綱領。
向雷鋒學習話語體系,是一個內涵豐富、外延寬廣的系統。從基本路向來看,向雷鋒學習話語體系指的是立足于“中國學雷鋒活動本位”,用中國自主的概念、范式和話語體系解讀“中國學雷鋒活動問題”“中國學雷鋒活動經驗”“中國學雷鋒活動道路”,在解讀與指導中國學雷鋒活動實踐、構建中國學雷鋒活動理論過程中形成的、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理論話語系統。
向雷鋒學習話語體系具有穩定的結構特征,從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至今,歷時六十余載其基本語境始終遵循原義,沒有轉義,甚而隨著時代變遷不斷強化。
“斜杠”雷鋒,具有脫離向雷鋒學習話語體系的傾向和特征。對于一般意義上“斜杠”身份的討論,我們持保留的態度,對于“斜杠”雷鋒,我們堅決反對。誠如浙江微友“智者”所言:“中華傳統文化五千年,有自成一體的標識,何必用外來詞語來形容國粹!”特別是,百年中國共產黨與六十年學雷鋒實踐活動,積淀凝練成熟完整的向雷鋒學習話語體系,經受住歷史檢驗被證明是真理性的認識。我們更要懂得敬畏,要堅定不移地遵照執行。任何試圖偏移,解構,轉義都是不對的,都是不能允許的。
“斜杠”雷鋒現象的出現,給人們敲響了警鐘,以 “ 時尚”“新潮” 包裹的西方文化價值觀正在滲入人們的頭腦,試圖悄悄地消解替代我們的價值觀,這并非杞人憂天。
【作者簡介】翟元斌,中共黨員,歷任中共撫順市委宣傳部理論研究室主任、雷鋒紀念館改擴建指揮部總撰稿、撫順雷鋒精神研究所所長。《雷鋒》雜志主要創辦人,現任雷鋒雜志社雷鋒文化研究院秘書長。著名網絡博客“雷鋒博客”博主。長期從事黨的理論研究和宣教工作,專注雷鋒文化研究與傳播。先后創辦三本雷鋒期刊,《雷鋒精神研究》(主編)《百姓雷鋒》(主編)《雷鋒》(副主編)。擔綱2000年雷鋒紀念館陳列大綱撰稿,策劃舉辦三個重要雷鋒主題展覽。著有《學雷鋒向導》《雷鋒志》《新時代雷鋒精神解讀》《雷鋒從這里走來》《雷鋒學校標準與經驗》等許多專著。多次接受央視央廣《新聞聯播》等專題訪談。與“東方衛視”等電視臺策劃拍攝專題片《理想照耀中國·雷鋒》《題詞·背后的故事》《中國雷鋒學校現象觀察》等專題片。勇于理論與實踐創新,首提“雷鋒文化”新概念,推進雷鋒文化研究進程,《雷鋒文化新視野》論文獲遼寧省省委組織部、宣傳部等九家機構聯合頒發優秀論文一等獎。全程策劃推進國網撫順供電公司“雷鋒工程”,該項目獲中宣部嘉獎并向全國推廣其經驗。在中央黨校主管雜志,以及國家教育部主管的《中國德育》等刊物,發表《百年中國共產黨與六十年學雷鋒實踐活動》《雷鋒學校的發展邏輯與價值實現》《雷鋒精神匯融革命傳統進教材的邏輯與路徑》等百余篇論文,許多論文獲獎。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