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列寧早就指出,帝國主義是靠金融掠奪世界的壟斷資本主義。如今美國產業空心化,不生產工業消費品,主要依靠印美元,讓他國接受為投資,從而控制他國資產獲利,按照美國官方統計資料,美國僅2021年就用印鈔方式增加“投資”2.95萬億美元,總計控制他國資產累積高達35.2萬億美元;當年還印鈔”購買”產品4.09萬億美元,更因他國接受美國要求單方面開放資本項貨幣兌換,必須儲備大量美元,導致貨幣兌換市場缺乏美元,匯率偏低而低價賤賣,損失更大。中國2021年因此損失就高達3萬億美元。美帝完全寄生在第三世界國家勞動成果之上,是最腐朽的資本主義,也是最反動的一小撮,早已成為世界人民的公敵。我們應與美國對等開放,同樣不實施資本項貨幣兌換,限制西方資本,尤其是收回網絡媒體的股份所有權,才能解放思想,消除美國文化侵略影響,為實現中華文明的復興和人類共同體的建設打下思想基礎。
中國則是主要被掠奪者之一。以2021年為例,按照我國海關和外匯管理局公布的統計數據,我國貨物貿易順差為5627億美元,其中1673億美元直接留在國外銀行流失;999億服務貿易逆差,1638億美元投資利潤逆差;還有外資在我國國內沒有匯出873億美元利潤的追加投資以及以投資損失等名義外逃的3664億美元,其結果是我國國際凈資產減少3053億美元。在投資方面,總計我國在2021年就損失7681億美元。著名金融專家余永定院士最近指出[2],“根據定義,海外凈資產等于每年經常項目順差的和。盡管中國年年經常項目順差,順差額平均是千億美元級別,但2021年中國海外凈資產卻和2014年海外凈資產差不多(約2萬億),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可以理解為,年年到銀行存錢,存了7、8年后,發現本金根本沒增加。”
更大的損失來自貿易,由于央行大量儲備美元,減少貨幣兌換市場外匯供應,導致人民幣匯率嚴重偏低,致使我國出口價格很低,低價賤賣十分嚴重。在過去30年,人民幣實際匯率甚至不到購買力平價匯率五分之一,直到現在也不過一半左右[3],等于出口產品所得僅為實際五分之一到一半左右。我國如今是世界最大貿易國,甚至超過排名第2和第3的美國和德國總和,每年因低價賤賣損失的財富就高達數萬億美元。2021年我國出口獲得3.36萬億美元,但它僅相當于實際價值一半,等于當年低價賤賣導致的貿易損失就高達3萬億美元左右。
2013年1月8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健康研究組對外發布《國家健康報告》[4]披露,2011年美國從全球攫取的紅利達73960.9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96.8%,是攫取紅利最多的國家;中國損失的財富高達36634億美元,占全球財富損失的47.9%,是全球財富損失最多的國家。報告指出,中國人均損失財富達2739.7美元,相當于中國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倍;2011年中國損失的霸權紅利,相當于中國軍費開支的33倍、科技投入的44倍、教育投入的16倍和醫療衛生投入的37倍。若按勞動時間計算,中國勞動者有60%左右的工作時間是在無償為國際壟斷資本服務,創造“剩余價值”。
美國的所謂強大,實際上是依靠欺騙手段寄生在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身上的,甚至所謂的“強大軍事力量”也是依靠從中國等進口軍事物資。美國國防部2018年的一項研究報告[5]指出,美國彈藥供應鏈中單一供應商數量高得驚人:在美國198家二線和三線供應商中,98%依賴單一的含能材料來源。中國是“大量用于彈藥和導彈的關鍵含能材料的唯一來源或主要供應商”。美國軍方使用的無人機,主要依賴進口,其中中國大疆生產的無人機占世界市場70%,是美國軍方主要供應者。2021年6月美國國會專門出臺法案[6],禁止美國政府采購中國無人機,試圖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如今美帝連被世界孤立的阿富汗塔利班民兵武裝都對付不了,不得不從阿富汗撤軍。
美帝主要采取威脅恐嚇和欺騙手段,讓他國默認美國逐步侵占他國利益。其中美帝為世界各國培養了大量經濟金融“人才”,實質是迷信美國意識形態的奴才,從而主要借助金融戰來侵占他國利益,包括西方盟友。2008年美國發生所謂金融危機,實際是美國倒閉大銀行賴賬,主要是歐洲倒霉,當時歐洲各國官方和民間都持有大量美帝銀行發行的債權,因美國大銀行倒閉變成廢紙,借給美帝十萬億美元被美帝賴掉。當時歐豬四國瀕臨破產,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國賴賬,給他們的損失太大,這也是此后歐盟經濟陷入停滯的重要原因。如今美歐制裁俄羅斯,實際上讓歐盟損失巨大,通貨膨脹猛然上升。這都是美帝強盜本質的必然行動。
其中關鍵是推動各國承諾資本項開放。其實質是政府承諾人們拿本幣或西方貨幣都可以到銀行相互兌換,而西方和美國銀行并不對等實施兌換,僅僅是政府不限制民間的貨幣兌換,對外宣傳是開放,從而讓第三世界國家單方面向美歐開放貨幣主權。更嚴重問題在于,為了防止兌換導致外匯枯竭,就必須儲備大量外匯。否則就很容易出現外匯枯竭,無法進口需要的物資,導致經濟崩潰。歷史上發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拉美和俄羅斯金融危機,都是屬于這種情況,讓各國損失慘重。還使得貨幣兌換市場上外匯短缺,本幣匯率嚴重偏低,導致貿易上低價賤賣損失巨大。
美國曾經試圖將資本項開放寫入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德法兩國精英指責這是讓他們當美國殖民地[7],阻止了實施。美國退而求其次,和西方盟國,也就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之間搞了個《資本流通自由化通則》[8],是非強制性的,由各國自行決定自由化程度。周小川行長在推進資本項開放時,公開承認,沒有公認的標準[9]。美國冷戰勝利后,又試圖主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推動改革《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將資本項可兌換納入到協定中,成為強制條款[10]。但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其根源之一,就是這些國家實施了廣泛的資本項貨幣可兌換,給這些國家經濟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按照當時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公開的說法,就是使馬經濟倒退20年。這使得西方推動的這項改革無疾而終[11]。
但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精英仍然迷信美帝宣傳根源是市場化不充分,仍然繼續加大實施力度。中國的資本項可兌換改革一直在不斷推進,2012年5月16日,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際證監會組織第37屆年會上發表演講[12],介紹中國資本項開放時說,事實上可兌換的有16個子項,基本可兌換的有17個子項,部分可兌換的有7個子項,沒有完全不可兌換的項目。這也是中國儲備3萬多億美元外匯,使得人民幣變成美元歐元代用券的主要原因,發行的貨幣大都免費交給美國和西方。更嚴重的問題在于,讓美國和西方印鈔,就可以到中國兌換人民幣,購買中國的各類資產。甚至中國的主要互聯網媒體都是在美國上市,資產都控制在美國資本手里,從而成為主要宣傳美國意識形態的平臺,影響控制中國民心。
美國號稱是世界上“最自由化”的市場經濟,對外推銷私有化、市場化和自由化,很自然地“宣傳”資本項開放和貨幣自由兌換了。問題在于,美國政府僅僅不采用行政命令禁止或者限制資本項貨幣兌換,而金融業實際上做不做政府是不管的。美國的銀行是否辦理某種貨幣與美元之間的資本項貨幣兌換,是由銀行自行決定的。銀行人手有限,自然不可能辦理所有貨幣的兌換。從實際來看,美國和西方國家號稱資本項貨幣自由兌換,但各國卻只有很少外匯儲備,例如美國多年來最多僅有40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分到各種西方貨幣下,就更少了,怎么可能應付得了資本項下的貨幣自由兌換?看看發展中國家那些真正實施資本項可兌換的小國,一夜之間就能因資本項兌換減少數百億美元,從而導致金融危機。如果中國完全自由兌換美元,面對的是持有260萬億人民幣存款的兌換要求,需要儲備的美元高達40萬億美元,比美國發行的基礎貨幣都高一個數量級。如果還要自由兌換歐元、日元、英鎊等待,那儲備的外匯豈不是天文數字了?我們需要交給西方多少物資,才能儲備足夠的西方貨幣,達到西方定義的完全自由兌換要求?所謂資本項美元歐元可自由兌換,是一種金融欺騙。
美國又大力宣傳美國的商業銀行都是私有的,它們可以自主決定是否開辦資本項貨幣兌換業務;美國的銀行不辦理某些業務,這是銀行的自主選擇,是自由市場競爭下的結果,與政府無關。這就很自然地讓他人相信,某種貨幣是否能夠在美國市場進行兌換是美國市場競爭的結果,不是美國行政命令的結果,美國是資本項開放的。而這種“市場競爭”的實際結果,就是人民幣在美國市場上很難兌換。美國華人區的小銀行,甚至私人都可以從事人民幣貨幣兌換業務,但美國基本上沒有一家大銀行從事人民幣兌換業務,導致人們很難在美國方便地進行美元和人民幣之間的兌換。事實上,美國的大銀行基本上不儲備人民幣,不辦理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兌換。
實際來看,美國的大銀行基本都是政府開辦和控制的。由于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各邦經濟上是獨立自主的,美國的聯邦政府僅僅負責外交和防衛,以及協調各邦之間的糾紛,最初只能收取關稅。各邦最初開辦一家銀行,往往都是議會開會審議批準銀行章程[13],才能開辦的。銀行都是各邦政府設立的公共機構,由政府和民眾共同出資開辦的股份制公司,民眾股份往往都很分散,最大股東都是政府,銀行也就控制在政府手里。美國歷史上早期也用類似方法開辦過聯邦政府控制的銀行,如美國第一銀行,聯邦政府占20%股份[14],其他都是公開發售,由公眾購買股份。如今情況仍然類似,其中更進一步公開上市的大銀行就有90家,資產主要被政府控制的養老教育等基金控制。最大的四家上市銀行占美國銀行業的資本,就高達46%[15]。所謂“市場競爭帶來的結果”,是美國主流媒體通過宣傳,灌輸給人們的意識。美國金融學教科書一直傳授的常識,就是大銀行不能倒閉,否則會導致經濟危機[16]。所謂大而不倒,經營風險是政府承擔的,實際是準政府機構。
簡而言之,美國的銀行不辦理人民幣兌換業務,不是美國精英宣傳的“市場競爭的結果”,而是美國精英安排美國金融業的結果。美國這樣做,不僅僅涉及美國內部管理,更重要的是美國精英推動他國實施貨幣兌換,從而可以占有他國貨幣主權。如果美國真的實施了美元可兌換,其他國家也就不需要開放,就可以到美國自由兌換到美元了,但現實顯然不是這樣。相反,如果其他國家和美國一樣僅僅不限制民間,但大銀行不實質性提供貨幣兌換,那美國與他國之間就沒有有意義的貨幣兌換,恐怕連貿易都難以進行了。這也說明,美國根本沒有對第三世界國家實質性開放金融。
此次俄烏沖突,西方沒收俄羅斯官方外匯儲備,導致俄羅斯停止開放資本項,強制使用盧布結算,反而極大地降低了盧布兌換西方貨幣的需求。俄羅斯國內的兌換外匯,主要來自進口需求帶來的兌換需求,導致市場上盧布匯率增加了,從沖突前1美元兌換91.7盧布到3個月后的63.5盧布,也就極大地減少了低貨幣匯率帶來的賤賣損失。美國和西方還出臺多項制裁措施,限制俄羅斯貿易,試圖在經濟上削弱俄羅斯,但俄羅斯出口給西方的天然氣等是剛需,西方難以找到替代者,不得不繼續從俄羅斯進口。俄烏戰爭爆發后,國際能源價格大漲,俄羅斯出口能源收入反而增加。據彭博經濟研究院預計,俄羅斯今年的能源出口收入將接近3210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三分之一以上。這充分顯示,所謂美元霸權,實際是建立在沙子之上的大廈,是美國培養的各國洋奴精英支持的結果。
美國國內早已矛盾叢生,形成以民主黨為首的資本集團支持全球化戰略,在海外借助金融欺騙,攻城略地,占領市場,也賺得盆滿缽滿。沿海城市憑借貿易和高科技知識產業,保持了經濟繁榮。其結果是美國產業空心化,內陸過去的著名工業城市都急劇衰落,大批工廠關門,大量鋼鐵設施被廢棄,銹蝕斑斑,形成了著名的鐵銹帶。很多城市寬闊的大街上空空蕩蕩,連汽車都寥寥無幾,一片荒涼。
2008年以來,美國的4次大選本質上是中部經濟衰落地區和沿海經濟興旺地區之間的對抗,是工業資本家與金融資本家的對抗;是不同地區利益集團之間的爭斗。2016年之后,美國共和黨代表的資本集團和民主黨代表的資本集團之間對抗,如今已經到了水火難容的地步,雙方斗爭的目的似乎不再是4年或8年內不讓對方執政,而是要徹底消滅對方。
有識之士越來越清楚地看清美國走向虛弱的本質。以美國精英精心營造的高科技形象為例,新冠爆發后,美國在新冠疾病測試、診斷、治療以及疫苗開發方面,都明顯行動緩慢,嚴重滯后,致使美國疫情擴散,只能躺平應對。兩年多來新冠病毒一直在美國肆虐,至今美國官方公開承認的新冠死亡人數已超過100萬,實際感染新冠而死亡的則超過300萬人[17],約占美國人口1%。事實上,美國在技術上對中國制裁,會給中國經濟造成很多困難,但中國如果對等地制裁美國,恐怕給美國的影響就是災難了。美國哈佛大學發布的研究報告[18]指出,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高科技產品制造中心。
“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中央高層近年談及我國所處的國際環境時,多次強調的一個重要論斷。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國和西方控制世界的霸權主義即將破產,其經濟基礎早已不復存在,主要依賴文化欺騙,控制少數精英,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由于美帝高度依賴對各國人民的掠奪,侵犯廣大民眾的利益,從而成為最反動的一小撮,寄生在勞動人民身上,是最腐朽的資本主義。我們應牢記毛主席總結的論斷,美帝就是個不講理的強盜,連西方盟友都不放過,也是個外強中干的紙老虎。我們必須針鋒相對,才能打消美帝對我國不斷增加的侵犯企圖。相反,如果我們不能回擊美帝,就等于鼓勵美帝,從而會被美帝不斷增加侵犯,就像臺海問題和資本項開放問題。
當前迫在眉睫的問題是美國資本控制了我國主要網絡媒體,它們早已成為宣傳美國意識形態的平臺,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操縱了我國民心和思想,給我們埋下了動亂的種子。其根本原因是我們承諾開放資本項貨幣兌換,讓美國資本家印鈔,就可以兌換人民幣,購買我們的資產。我們不應單方面對美國和西方實施資本項貨幣兌換,而是和友好國家相互對等開放。我們應和美國對等開放,但不實施資本項兌換,就可以將官方儲備外匯投入市場,提高匯率,推動使用外匯進口物資,兌現外匯欠條,不僅收回貨幣主權和經濟主權,杜絕低價賤賣,而且使歐盟不能跟隨美帝獲利,只能單方面被美帝掠奪,很可能像1970年代,使歐美同盟破裂。我們應學俄羅斯禁止在外國股市配售和交易國內公司股權,收回我國網絡公司股權控制權,排除美國和西方在意識形態領域影響,才能讓人民解放思想,擺脫西方文化侵略影響,為真正實現中華文明的復興和人類共同體的建設塑造共識,從而打下思想基礎。
我國還應限制美國和西方資本在中國的發展,不再讓西方資本家輕易在中國獲得貸款。我們應當將發行的貨幣,包括基礎貨幣和衍生貨幣,每年高達20萬億元,主要貸給國有和集體企業,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和世界。
參考文獻:
1. 美國經濟分析局, 美國國際投資頭寸表 Table 1.1. U.S. Net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 <https://apps.bea.gov/iTable/iTable.cfm?ReqID=62&step=1> 2022.
2. 余永定. 加大一般公共預算對基建支持力度,擴大國債發行規模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582108112785450&wfr=spider&for=pc
2022 2022.3.29 2022.5.23].
3.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參考中國的PPP匯率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5/01/weodata/download.aspx, IMF, Editor. 2022.
4. 楊多貴等, 國家健康報告,另參見報道:2011美國攫取霸權紅利逾7萬億美元 中國損失最多-中新網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3/01-08/4471109.shtml. 2013, 中國科學院國家健康研究組: 北京.
5. 寧浦. 美媒:如果不投資這個軍工產業,美國可能會在大規模沖突中被擊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0875177573346544&wfr=spider&for=pc. 2022-04-23.
6. 北京商報. 美國會參議院通過法案,禁止美國政府采購中國無人機,外交部回應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2097347263346225&wfr=spider&for=pc. 2022 2020.6.9 2022.5.23].
7. 國際關系研究所編, 法美貨幣戰和資本主義世界貨幣危機,第23,44頁. 1965: 世界知識出版社.
8. 尚昕昕,田園, OECD國家資本流動自由化的管理特點. 中國外匯, 2020(第23期): p. 22-23.
9. 周小川, 資本項目可兌換并非百分之百自由http://kuaixun.stcn.com/2012/1217/10196087.shtml, in 廣州日報. 2012.
10. IMF, 貨幣可兌換和金融部門改革(Currency Convertibility and financial sector reform), 羅平編譯. 1996, 北京: 中國金融出版社. p. 49.
11. 崔之元, 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于資本帳戶自由化的改革. 國際經濟評論, 1998. 1998(z3): p. 40-42.
12. 郭樹清, 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金融監管研究, 2012. 2012(6): p. 1-17.
13. 巫云仙著, 美國金融制度的歷史變遷. 2017: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4. 杰瑞·馬克漢姆, 美國金融史第一卷. 2017: 中國金融出版社. p. 61-73.
15. 美聯儲, FRB: Large Commercial Banks-- March 31, 2022 商業銀行資產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lbr/current/default.htm 2022.
16. Cecchetti, S.G., 貨幣、銀行與金融市場. 2007,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p. 20,411.
17. 美國疾控中心CDC, 美國政府機構cdc公布過去2年與新冠相關的死亡人數是338.1萬人,其中媒體報道的84.4萬人是健康人感染新冠死亡人數。https://data.cdc.gov/NCHS/Conditions-Contributing-to-COVID-19-Deaths-by-Stat/hk9y-quqm/data#Export. 2022.
18. Allison, G., et al., 哈佛發布報告:《偉大的技術競爭:中國與美國》,未來十年中國將在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領域趕超美國_騰訊新聞 https://new.qq.com/rain/a/20211210a04hjh00, 報告鏈接:https://www.belfercenter.org/sites/default/files/GreatTechRivalry_ChinavsUS_211207.pdf. 2021.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