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后的今天,世界似乎已經是中老年了,暮氣沉沉、看破紅塵,除了弱肉強食,什么都不信了!”
01
—
《覺醒年代》去年熱播的時候,我當時忙于別的事情,沒顧上看,但一直有朋友希望我能聊聊這部劇,最近有閑,看了一遍,就和大家聊一聊。
下面的文字,相當于觀劇手記,即把觀劇時的感想,隨手記下來,然后整理一下,和大家分享,并不是系統、全面評論這部劇的文章。
02
—
《覺醒年代》里,有很多不同思想流派當面辯論的場面,令人神旺!
陳獨秀擎起了新文化運動的大旗,李大釗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的門徒胡適秉持自由主義,辜鴻銘、黃侃信奉文化保守主義,年輕的陳延年、陳喬年則一度沉迷于無政府主義……
很少有一部電視劇能夠如此具有“思想性”,或者更準確地說,像一個“思想櫥窗”,令人眼花繚亂。
在劇中,這些辯論當然是淺嘗輒止,但仍能給人以啟發,觀眾如果對哪種“主義”感興趣,可以在觀劇之后自己去搜集資料,做深入研究。
看《覺醒年代》,深感二十世紀初年,世界還是處于青春期,知識分子什么都信:社會主義、自由主義、實用主義、進化論、無政府主義……,
青春期的世界,先知先覺的知識分子也充滿激情。且看李大釗1916年在《新青年》上發表《青春》一文中的這段文字——
“青年……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今天讀來,仍然令人熱血沸騰。100多年后,世界似乎已經是中老年了,暮氣沉沉、看破紅塵,除了弱肉強食,什么都不信了。 究其原因,和20世紀人類追尋理想社會,構建人間天堂的努力,無論在蘇聯、在北美、抑或東亞,都遭遇了重大失敗有關。
挫折之下,人類變得保守了,文化保守主義開始在世界范圍興起。但是,向后看是沒有出路的,盡管歷盡艱辛,困難重重,人類仍然不能放棄追尋理想社會的努力。今天,人類更應該去保守而返理想,仔細傾聽李大釗穿越時空的聲音——
“不僅以今日青春之我,追殺今日白首之我,并宜以今日青春之我,豫殺來日白首之我,此固人生唯一之蘄向,青年唯一之責任也矣……”
03
—
《覺醒年代》中,有幾集是表現陳延年創辦“工讀互助社”的經過。
互助社的宗旨為“本互助的精神,實行半工半讀”,特點是在互助的原則下,工學結合,以工養學。社員每天須工作 4 小時,工作所得,歸團體公有。社員所有生活費用,由團體供給。
在劇中,陳延年試圖通過這種組織的擴大和聯合,實現“人人作工,人人讀書,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會。
指導陳延年行動的理論,是克魯泡特金的“互助主義”。
“互助主義”無疑帶有空想特征,但問題的另一面是,“互助主義”體現的是對資本主義雇傭奴隸制的一種拒絕,至少是逃避。
三、四十年代,中國很多左翼進步電影,如《關不住的春光》《麗人行》 《表》等等,往往會把一個類似“工讀互助社”這樣的機構,作為青年逃避黑暗勢力迫害的避難所。
《覺醒年代》表現了“工讀互助社”的失敗,但對失敗原因,卻開掘的不夠深刻。
按照劇中的交代,互助社是因為經營不下去——洗衣、食堂、電影都沒有生意——才失敗的,但這不算失敗。
和今天南街村奉行的原則相同,“工讀互助社”也是外圓內方。
對外,互助社是一個市場主體,要和消費者及其他市場主體做生意,如此才能生存。
對內,互助社實行“供給制”,做不到按需分配,也不是按勞分配,每個社員憑借身為社員的身份,就可以獲得必要的生活資料。此外,互助社內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完全平等,雖然設有管理職務,但沒有分配上的等級制,也沒有特權。
為什么說互助社的生意失敗,不能算是互助社的失敗?
這是因為,生意失敗,僅僅是“外圓內方”中“外圓”的失敗,市場機制下每天都有市場主體失敗,失敗了還可以再找新的生意,只要內部的分配關系和人際關系沒有變,“內方”就沒有失敗,互助社就不算失敗。
但“外圓”如果成功了,對互助社來說,也很危險。
互助社如果長期生存下去,很可能會在外部市場的壓力下進行內部“改革”。比如,為了提高效率,和其他市場主體競爭,就取消供給制,實行工資制,并實行不同等級(如八級工資制),此后,為了強化激勵效果,還可能會發展為計件工資制,允許管理者解雇員工……等等,直到最后明晰產權。
到了這一步,互助社就變成了徹頭徹尾、徹里徹外的市場主體——資本主義企業。互助社的平等、互助精神喪失殆盡,也就徹底失敗了。
有時想,把現代資本主義從外部“炸毀”并不容易,二十世紀的革命實踐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但是,利用互助社這樣的形式,搞一些小的社會主義共同體,從內部將資本主義“蝕空”,有沒有可能呢?
這個問題,請大家一起來思考吧。
04
—
《覺醒年代》有些橋段的設計非常用心。
比如,教員出場那一段,從表現手法看,真相當厲害了。“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毛潤之雨中疾行,像一道光。
他巨人一樣的腳步,濺起水花,預示著他不久將在中國和世界掀起沖天巨浪。
再比如,周樹人出場的那一組鏡頭,將他通過自己的小說和雜文所揭露的一切,展現得淋漓盡致。
袁世凱和他的手下商議要不要同日本簽“二十一條”的場所,算是袁世凱的議事堂吧,整個布置可為不土不洋,不中不西,不新不古,不是封建皇帝,但也不是共和總統,暗示北洋軍閥治下的民國,在政治上不倫不類。
05
—
說了這么多,《覺醒年代》有沒有問題呢?
也有很多。
一個,蔡元培的戲份似乎太多了,搞得好像他取代了仲甫先生,成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總司令”似的。
考慮他是蔣介石在1927年“清黨”的重要推手之一,這種頗為鋪張的表現,就讓人覺得尤其古怪。
與此同時,對南方的孫中山,卻沒有任何表現。事實上,孫中山在南方連續遭受挫折,包括二次革命失敗、護法運動失敗等,才刺激了中國進步知識分子,決心“走俄國人的路”。
再一個,《覺醒年代》對十月革命這一重要歷史事件的處理,可謂潦草、敷衍。
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對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仲甫先生、守常先生的影響是決定性的,處理上應該濃墨重彩,可以插入一些歷史鏡頭,也可以用蒙太奇的方式展示對中國社會各界的影響。
但劇中處理的太弱了,只是幾個人隨口說說而已,連列寧的影像都沒有出現。這一點沒有處理好,幾位主角思想的轉變,就失去了依據。
最后,寫文章講究“鳳頭、豬肚、豹尾”,電影、電視劇也應該如此。
《覺醒年代》的結尾沒有搞好,給人草草收場的感覺。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但李與陳都沒有參加開天辟地的“一大”,連共產國際代表都感到困惑,這最后一集的后半部分,分量就不夠了。
從建黨的角度來看,“一大”僅僅是開始,此后還要經歷很多重大事件,直到延安整風,建黨才真正大功告成。所以,應該通過閃回的鏡頭,對這些重大事件一一交代,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新中國成立為全劇的結尾,份量才壓得住。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獨立評論員郭松民”)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