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張積慧成長為一把護國利劍,而戴維斯,則幸或者不幸,做了張積慧的磨刀石!”
01
—
最近幾年,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已經拍了好幾部了,但迄今為止,沒有一部關于志愿軍空軍的電影,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不被敵人重視到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過程!
年輕的志愿軍空軍,就是拿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空軍當磨刀石,來磨自己的劍。
這兩年,大家看《長津湖》《水門橋》等影片,對美國空中強盜的猖狂肆虐可能有很深的印象,但那是戰爭初期的情況,到了中后期,志愿軍空軍就逐漸掌握了三八線以北的制空權,像電影《金剛川》中到了1953年停戰前的金城反擊戰階段,美國空軍仍肆無忌憚地轟炸、掃射我筑橋部隊,完全不見志愿軍空軍的蹤影,這并不符合歷史事實。
志愿軍空軍在成長壯大的過程中,涌現出了許多戰斗英雄,而“一級戰斗英雄”張積慧,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張積慧擊落美國空軍王牌飛行員戴維斯的戰例,可以說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巔峰對決”,非常驚心動魄,完全可以拍成一部精彩的電影。
02
—
先介紹一下張積慧。
張積慧,山東人。1927年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1945年4月參加八路軍,進入抗日軍政大學一分校學習,同年11月入黨。
1945年12月,抗戰勝利后不久,張積慧到了東北牡丹江,開始學習飛行。
在整個解放戰爭期間,作為一種富有前瞻性的安排,張積慧他的戰友們一直都在學習飛行、并擔任航校教員等,他們是黨培養出來的新中國和人民空軍的第一代飛行員。
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抗美援朝戰爭爆發。
1951年,張積慧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的一員,赴朝參戰,并很快就以厚積薄發的方式寫下人生的輝煌篇章。
70年前的今天,即1952年2月10日,張積慧在空戰中擊落了美軍王牌飛行員戴維斯少校的駕駛的F-86戰斗機,戴維斯也被同時擊斃。
在取得這一出色戰果后,張積慧繼續戰斗在朝鮮前線。
整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張積慧多次參加空戰,取得了擊落敵機4架,擊傷1架的戰績,榮立特等功,并被志愿軍總部授予“空中英雄”、“空中突擊手”和“一級戰斗英雄”等稱號,朝鮮方面先后兩次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二級自由獨立勛章。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張積慧繼續在人民空軍服務,先后擔任團長、師長、軍長、空軍副司令員等,為保衛國防和人民空軍的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如今,老英雄張積慧是唯一健在的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是能夠帶給我們安全感的宛如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
03
—
再說說那位被擊落的戴維斯。
喬治·安德魯·戴維斯(George Andrew Davis, Jr.),1920年12月1日出生于以盛產牛仔著稱的德克薩斯州,他也的確表現得很像是一位“空中牛仔”,桀驁不馴,自命不凡。
珍珠港事件后,戴維斯加入美軍,全程參加太平洋戰爭,戰斗飛行高達266次,擊落日機7架,躋身王牌飛行員之列。
戴維斯本是活塞式戰斗機飛行員,二戰結束后,他又改裝了噴氣式戰斗機。他技術精湛,曾是美國空軍“雷鳥表演隊”前身“空中舞蹈表演隊”的成員。
朝鮮戰爭爆發后,戴維斯擔任美空軍第五軍第4聯隊334攔截機中隊的中隊長,他的戰斗作風兇狠刁鉆,數月內出戰60余次,擊落飛機14架,對年輕的志愿軍空軍構成了很大威脅。
最讓戴維斯狂傲的一次空戰發生在1951年11月30日。
這一天,志愿軍空軍派出由九架杜-2轟炸機組成的機群轟炸美李軍隊據守的大和島,但由于提前轉彎和當時順風速度偏大等因素,機群提前5分鐘到達了原定與米格-15護航編隊會合的轉彎點,結果不得不在僅有螺旋槳式戰斗機拉-11機群保護的情況下飛往大和島,遭到美軍F-86機群的攔截后,受到慘重損失。
戴維斯參加了這次大和島空戰,他一人就擊落了三架杜-2轟炸機,并擊落了一架加入空戰的米格-15戰機,達到了他個人空戰生涯的巔峰!
這次空戰結束后,戴維斯被美國媒體贊為朝鮮戰場上“美軍戰績最高的王牌飛行員”,美國遠東空軍司令威蘭中將稱他為“百戰不倦的戴維斯”,美國空軍參謀長范登堡上將還專門從五角大樓致電祝賀。
戴維斯原本可以按計劃“在圣誕節前趕回美國與家人團聚”,但這個已經被所謂的勝利沖昏頭腦的德州牛仔決定繼續留在朝鮮戰場,刷新自己的紀錄,他似乎真的相信了別人奉承他的神話“沒有一架米格飛機能夠擊落戴維斯!”
但是,他的末日就要到了。
04
—
1952年2月10日上午,數批美機侵入朝鮮平壤沙里院和價川地區上空,轟炸當地的鐵路線。戴維斯就是其中之一,他駕駛當時比較先進的F-86戰斗機,擔任掩護任務。
志愿軍空軍第4師2個團共34架米格-15殲擊機奉命急速飛抵戰區,時任第12團3大隊大隊長的張積慧則是其中的一員。
在空戰過程中,張積慧和他的僚機飛行員單子玉由于搜索敵機而脫離了編隊,在返回編隊途中,突然有8架敵機從他們的右后方云層中直竄下來,為首的兩架已撲到他們的尾后。張積慧指揮單子玉猛然一個右轉上升的動作,使美機撲空。張積慧和單子玉則順勢咬住敵長機——這架長機,正是戴維斯!
其他敵機見戴維斯處境危險,蜂擁而上,企圖解圍。但張積慧在單子玉的掩護下,加大油門直撲戴維斯,在距敵機600米時連發3炮,將戴維斯擊落。緊接著,張積慧再接再厲,緊緊咬住另一架企圖逃跑的敵機不放,在距敵機400米時開炮,便將它打得凌空爆炸。
這是一次敵眾我寡的激烈空戰,前后不到兩分鐘即告結束。不幸的是,在隨后的空戰中,單子玉也被敵機擊中,壯烈犧牲。張積慧座機被敵機擊成重傷,他跳傘后平安落地,被我志愿軍戰地巡邏隊救援。
差不多與此同時,戰地巡邏隊在博那郡三光里北面的山坡上,發現了一架美軍F-86飛機殘骸、飛行員的尸體及遺物。遺物中有:柯爾特型警用轉輪手槍一把、戰斗機航向機槍一挺、頭盔一只、軍號牌一枚等。
時任志愿軍50軍149師447團政委的呂品,在現場指揮了搜救行動。此后,他一直與張積慧保持著友誼,2019年的一天,兩位耄耋老人又在北京重逢,筆者很榮幸在旁邊親耳聆聽他們當時的故事。
呂政委說,那天早上,他正在作戰值班室開會,忽然聽到空中傳來機關炮聲,很快就受到三營報告,說營部附近有飛機墜落,他馬上命令該營進入預設陣地,派出幾組小分隊,從不同方向往飛機墜落地點搜索。
接著電話就來了,“戰士們在飛機墜毀地點,發現一架美制F-86型飛機和一名美軍飛行員殘骸;還搜尋到一支左輪手槍,一條裝有子彈的皮帶,彈殼是鍍鉻的,白色锃亮;還有一支大喇叭手槍,一頂飛行帽,一枚不銹鋼的證章。”
與此同時,張積慧也被戰士們發現了,“當時一營報告在營部駐地上空發現有飛行員跳傘,戰士趕過去遠遠就看見一個身材壯實的飛行員坐在地面,仰望天空。”呂政委說,最開始大家還以為是美國飛行員,“當時二連指導員艾維仁還用英語跟他喊話,結果走近一看,是咱們自己的飛行員。”
呂政委笑著說,他讓炊事員給張積慧煮了一大碗面條,但張積慧最關心的還是要查看美軍飛機殘骸。
后來,張積慧在呂品的陪同下來到戴維斯墜機現場,并把戴維斯的手槍作為戰利品帶回部隊。這支手槍現在被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存放于北京軍事博物館。
歷史的曲折性在于,這場戰斗一開始被視為一場普通空戰,雖然實力懸殊(我雙機對美軍八機),但當時空四師師長方子翼對2:2的“平局”并不滿意,因為美國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損失了飛機可以很快獲得補充,但我軍的每一架米格戰機,都要靠全國人民節衣縮食,甚至從牙縫里擠錢來購買。因此,他沒有對張積慧進行表彰,只是責成盡快進行戰斗總結。
幾天后,美方突然聲稱戴維斯在2月10日的空戰中失蹤,我方才意識到可能取得了擊落美軍王牌飛行員的重大戰果。空軍司令員劉亞樓立刻電令空聯司及空四師核查戰果,結論很快出來——張積慧擊斃了戴維斯。
作為美國遠東空軍的明星和靈魂人物的戴維斯被擊斃了!這一戰果震驚了世界。
朝鮮戰場上美國空軍的驕橫氣焰頓時被一片愁云慘霧所取代。美國遠東空軍司令威蘭為此發表了“特別聲明”,哀嘆戴維斯的被擊落“是一個悲慘的失敗”,“是對美國遠東空軍的一大打擊”。
05
—
張積慧擊落戴維斯時,戴維斯32歲,在美國空軍和美國國內,頭頂王牌飛行員的光環,像好萊塢明星一樣風光,走到那里都會有喝彩和鮮花。
張積慧25歲,此時還鮮為人知。他為人低調謙和,就像魏老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中描述的那樣,像北方田野里“一棵淳樸的紅高粱”。
張積慧(左)和在朝鮮戰場空戰中犧牲的戰友牟敦康(右)。張積慧擊落戴維斯,也相當于為犧牲戰友報了仇!
以此為起點,張積慧成長為一把護國利劍,而戴維斯,則幸或者不幸,做了張積慧的磨刀石!
張積慧和戴維斯的對決及不同命運,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而背后決定性的因素,則是正義戰爭必勝!
正義的力量,一定會走向強大,非正義的力量,無論怎樣武裝到牙齒,也會不可避免地走向沒落。
70年后的今天,在美艦機頻繁出沒于臺海和南海的大背景下,重溫這個故事,更覺回腸蕩氣,那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期待有一天,能夠從銀幕上,看到年輕的中國雄鷹將來自大洋彼岸的白頭鷹打得落花流水的鏡頭!我深信這部電影的效果不是凄凄慘慘的“好哭”與“淚奔”,而是讓每個中國人看了都會覺得揚眉吐氣。
擊落戴維斯的那天,張積慧自己也九死一生!所以,以后他就把這一天做為自己的生日。
今天,我們祝老英雄張積慧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獨立評論員郭松民”)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