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呢,我們要看誰從中獲利最大,很多人可能要說是烏克蘭,但我并不認同這一點。
烏克蘭作為俄烏沖突的一方,他使用美國等西方國家提供的武器裝備同俄羅斯作戰,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代價。這里的犧牲代價包括:巨大的人員傷亡、戰爭造成的財產損失、戰爭帶來的人口逃亡損失、以及因戰爭所造成的經濟增長損失等。
在俄烏沖突中,烏克蘭是作為弱勢的一方,很多城市和土地被俄羅斯占領,人口傷亡數字巨大,無數的青壯年戰死沙場。可以說,盡管西方援助了烏克蘭,但烏克蘭卻是這場戰爭中受傷最深的國家,也是損失最大的國家。
還有人說受益最大的是歐盟國家,因為美國通過支持烏克蘭對俄羅斯作戰,實際上就是幫助歐盟國家對付俄羅斯,歐盟能不從中受益嗎?
表面上看起來是美國聯合歐盟對付俄羅斯,這讓歐盟獲得也獲得好處,實則歐盟也深受其害。
一是俄烏沖突外溢效應的傷害。俄烏沖突戰場在歐洲,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戰爭發生后,出于避險的需求,歐洲資本外流,加劇了歐元兌美元的大幅貶值,這讓歐盟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
二是俄烏沖突加劇歐盟能源危機。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帶領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多輪次的制裁,并對俄羅斯能源禁運等,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歐洲能源危機爆發,進而引發全球大通脹,這讓歐洲國家付出比較慘重的代價。
三是經過美國一波操作,歐盟國家不得不與美國站到同一戰壕,原來還想尋求獨立自主的歐盟,現在更難以離開美國,徹底淪為美國的跟班。
既然烏克蘭和歐盟都不是,那誰是美國對烏軍事援助最大的受益者呢?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說的一句話,無疑揭露了美國軍援背后的最大受益者。他在采訪時表示,“我們提供的軍事援助百分之九十實際上都花在了美國的制造商和制造業上,為美國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為我們自己的經濟帶來了更多增長。”
從布林肯的話我們可以看出,在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總額中,有90%都花在了美國本土,也就是用來制造援助烏克蘭的各種武器裝備和彈藥,也就是說美國援助烏克蘭90%的錢流入了美國的軍工企業。
武器裝備制造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從原材料的采購、加工,到武器的生產制造,這是一個完整的鏈條。那么,美國軍工企業在接到政府的訂單后,必然會開足馬力,加班加點地趕制武器裝備,這會讓這個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的參與者賺的盆滿缽滿。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軍火商,在過去幾十輪的對烏援助中,美國已經累計向烏克蘭提供了至少100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而這些軍事援助資金絕大部分落入了美國軍工企業的口袋。
綜上,美國對烏克蘭軍事援助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表面上接受美國軍事援助的烏克蘭,而是美國的軍工企業。對于美國而言,美國負責出武器,烏克蘭負責出人,就這樣美國不用犧牲一兵一卒,就達到利用烏克蘭牽制和削弱俄羅斯的目的。
美國最擅長打的就是代理人戰爭,如今的俄烏戰爭,無疑又是美國及西方國家在歐洲打得一場代理人戰爭。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銘蘇先生”)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