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郭承則在國外參加會議
他是新中國第一批森林專業大學生,卻在深山老林里奮斗了一輩子;他是湖南桃源天龍山人,卻與南岳衡山結下了一生的情緣;他主持創建了我國中亞熱帶最大的樹種基因庫——南岳樹木園,成為該項目、本專業最突出的專家,卻并不為世人知曉。他就是湖南省南岳樹木園的創辦人,第一任園主任、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研究員郭承則。
一、不慕繁華大都市,傾情奉獻在深山
1952年7月,郭承則在湖南農學院森林專業畢業。因品學兼優,他留校任職,被安排在院長辦公室工作。同年9月調入湖南省農林廳工作。1962年,33歲的郭承則接受組織安排,到省南岳管理局,任管理局風景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從此,他離開了繁華的長沙城,開啟了一輩子與深山老林打交道的生活。
他打起背包,扛著行囊,來到了當時還較荒涼的南岳衡山半山腰,開始了艱苦的創業,開始了艱辛的森林研究,開始了平凡卻又極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期間,他委婉謝絕了領導調他回省城長沙的關懷,放棄了多次升職調級的機會,一心扎根基層,一心撲在林業工作上,一心為南岳衡山的青山綠水耕耘忙碌奔波,完全不把個人榮辱得失進退放在心上,在南岳衡山一直工作到退休。
二、耕耘基層第一線,只為深山變模樣
作為新中國第一批森林專業大學生,他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立下了為祖國的林業事業奉獻終身的宏愿。為此,他開始了一輩子富于創造性的工作。在大山中,在密林里,樹木見證了他的艱苦,小草見證了他的汗水,同行見證了他從青絲變為白發的人生歷程。正如他中學同窗六年、后考入中國政法大學的同學信中所說:自幼聰穎好學,學習優異,成績突出,有著扎實的基礎理論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林業上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震驚了國際林業界。
1、編寫湖南林產五年規劃
1954年,湖南省成立林業廳,郭承則擔任廳長秘書兼廳業務秘書。他進入省廳的第一個任務是擬寫《湖南省林業生產第一個五年規劃》。為了完成這光榮又神圣的任務,他邀另一位同事作伴,歷時兩個多月,步行萬里路,翻山越嶺,跋山涉水,遍訪了湖南省三十多縣的國營林場、苗圃及私人苗圃,還冒著生命危險到達貴州省錦屏縣,了解考察那里的杉木林生長情況。回到廳里,他抓緊整理2萬多字的調研筆記,寫成《湖南群眾營造松木林的經驗》和《湖南貴州群眾營造杉木林經驗》兩篇論文,分別刊登在《中國林業》雜志1953年12期和1954年第1期上。這兩篇論文,后被單獨印成書,作為全省林業技術干部培訓教材。他也被《中國林業》聘為通訊員。
1955年,省廳調集全省拔尖的林業專家20人,對全省造林技術進行調查總結,由他和另一名專家編輯出版了《湖南省造林技術規程及資料匯編》一書,要求全省林業系統貫徹實施,大大提高了全省范圍內的植樹造林質量,推動了全省宜林荒山、植樹造林工作,受到了中央林業部的表揚。他還被聘為湖南省科協林學委員。
2、創辦省林業科學研究所
1958年,他向省里建議,要辦一個林業科學研究機構,具體指導和促進林業科學發展。省林業廳接受了他的建議,并同意委派他去創辦湖南省林業科學研究所。他僅用一年時間,湖南省林業科學研究所(現在林科院的前身)創辦成功,當時產生了轟動效果。他收集整理了上百篇科研論文,集結成冊,吸引了全國二十二所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授、專家前來參觀、學習、交流、取經,其中還有蘇聯專家。湖南林科所的創辦成功,得到了國內林業界的肯定和好評。他也受到了省廳的表揚和嘉獎。
1960年,他被派往沅江縣林業站,協助湖區防護林種植工作,很快獲得成功。全省湖區防護林工作現場會在沅江召開,推廣防護林試種成功經驗,為防護林栽種帶了個好頭,他受到了省里的表揚。
郭承剛同志從1952年至1962年在省廳工作的十年間里,《新湖南報》和《湖南人民廣播電臺》所有關于林業生產、林業科研、林業科普及林業專題論述和社論均出自他的筆下,對全省的林業生產、科研、科普的宣傳發揮了重要作用。
3、指揮南岳衡山植樹造林
1962年,他來南岳管理局辦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山調查了解南岳山森林植被生長狀況。半山以上除古寺廟四周幾棵零星樹之外,山上全部是長得比人還高的茅草。他向主管領導建議:除茅挖洞,植樹造林,還“南岳秀”的本來面貌,得到了領導的充分肯定。他受命執筆制訂了《南岳山綠化十年規劃》和《南岳林場用材林營造十年規劃》。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帶領省委常委一班人來南岳,專門聽取了郭承則對《綠化規劃》的匯報。之后,湖南省常委討論并通過了《南岳山綠化十年規劃》,省財政廳每年撥款二十萬元,由南岳管理局具體實施南岳衡山的綠化工程。
從1963年—1965年,每年秋冬兩季,工程指揮部由衡山縣從各公社抽調勞力一萬人,上山植樹。郭承則任工程副總指揮,具體負責全部工作。他吃住在老爺廟,每天親自督陣指揮:砍挖掉茅草,整土挖洞,栽種樹苗,后續養護等。三年時間累計在山上植樹百萬株,綠化面積幾十萬畝。現在南岳山的樹木基本上是那時種下的,上山道路兩旁的行道樹也是他指揮土吊車栽種的。
郭承剛同志為南岳山的植樹造林、綠化美化付出了艱辛的努力,貢獻重大,為綠水青山增光添彩。因此獲得了“南岳山上不老松”的美譽。
4、為綠化荒山獻計出力
1966年以后,南岳管理局下放給衡山縣管理,郭承則被安排在衡山林業局負責。他在衡山林業局時,把他甘于奉獻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繼續抓好全縣范圍內的宜林荒山、植樹造林。各公社、大隊、生產隊層層布置任務,充分利用荒山植樹造林。他主抓了五個基地建設。歷經幾年的艱苦奮斗,衡山建成了30萬畝杉木林、18萬畝油茶林、10萬畝楠竹林和2萬畝國外松四個基地。
杉木林基地的成功,驚動了中央林業部。林業部正副九位部長齊聚衡山縣,主持召開“全國速生杉木林營造生產現場會”,向全國推廣衡山縣林業局培育杉木林成功的經驗。隨后一段時間里,全國掀起了“宜林荒山,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高潮。這次工作轟動了全國林業界,也成就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衡山縣成為“全國綠化先進縣”和新世紀“全國植樹造林百佳——南岳區”的雙重美譽,郭承則也被衡山縣人民政府授予“縣突出貢獻獎”。
5、創建湖南南岳樹木園
1978年,湖南省林業廳點名郭承則領銜在南岳山腹地創建南岳樹木園,為全國、全省、亞熱帶地區建立一個收集木本植物的樹種基因庫。他被任命為南岳樹木園園長。
上任伊始,他便組織全體干部工人開山挖坎,采種育苗,吃簡單飯菜,洗溪溝澡,住林場丟棄的豬欄屋。歷經五年的艱苦奮斗,他們基本完成了房屋、水、電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保障了創園工作的正常運轉。更主要的是在極短的時間里,他們快速建成高山樹種區、中山樹種區、低山樹種區、珍稀瀕危樹種區、標本分類園五個樹種區,還建了一個溫室、一個花園(均為名貴花卉品種),培育了兩百多盆盆景。在1983年的《南岳樹木園》成果鑒定會上,全國林業系統各路專家認為:在資金少、任務重、困難大的情況下,南岳樹木園的創辦成功是林業界的奇跡,是一個創舉。
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南岳樹木園成為了集科普教學基地和森林旅游于一體的天然植物園,成為我國中亞熱帶保存樹種最多、品種最豐富的樹木園,是中亞熱帶最大的樹種基因庫。園內有國家一級保護樹種5種:銀杉、水杉、禿杉、中國鴿子樹(珙桐)、金花茶;有南岳特有植物絨毛皂莢;有珍奇植物90余種,如搖錢樹、紅豆杉、羅漢松等;有樟、梓、楠、稠四大名貴用材樹種;有紀念或象征意義的含笑、伯樂、公孫等樹種。南岳樹木園因生動地展現了南岳“三海”之一的林海的景觀,是南岳山上一個植物大寶庫。據保守估計,南岳樹木園創造價值為十億元以上。現在的南岳樹木園已成為亞熱帶樹種基因庫,走出了國門,走上了國際林業界舞臺,成為了國際品牌。
有一位名叫威廉姆·必爾的美國植物專家曾給郭承則來信說:“你的‘木蘭科引種研究論文’是我們美國近二十年來沒有的。你應該把你頭腦里的東西全部寫出來,留給你的家人或國家,那是一筆寶貴財富。”他還邀請郭承則去美國訪問并到他家做客。
郭承則同志用自己一生的努力,改變了南岳衡山的模樣,為后人留下了綠水青山的物質財富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三、潛心篤志勇攀登,刻苦鉆研結碩果
郭承則一面親身參加林業建設工作,一面潛心鉆研林業科學。通過長期的苦心研究,他的科研成果達到了全省甚至全國的先進水平。
1、研究拯救珍稀樹種絨毛皂莢
絨毛皂莢為南岳衡山獨有的珍稀名貴樹種。為了保護好這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郭承則和同事一道,不斷觀察研究探索,使得該原生樹得以妥善保護,至今完好無損。為了繁育該樹種,他親自動手嫁接了一株絨毛皂莢,至今生長良好。他還在園內自己育種,定植了2000株絨毛皂莢,使得該物種得以繁衍下來。
2、主持十余項科研課題研究
郭承則先后主持了十余項林業科研課題研究。他在南岳樹木園開展了木蘭科引種研究,建立了木蘭園,培育了一大批木蘭科植物。日本植物學家小澤之哲教授慕名來到南岳樹木園,參觀完木蘭園后,大發感慨:“非常好!我好比進入一所木蘭科的樹木學校,受益匪淺,收獲多多!”另外,他對云錦杜鵑等12種野生杜鵑花的研究,獲中國杜鵑花首屆展覽會的馴化原生種最佳獎;他主筆著作的《南岳樹木園》一書(中、英、拉丁文)獲中國林學會科普創作三等獎;他從事基層林業科技工作40年,獲中國林學會的勁松獎和從事林業工作五十年以上科技工作者紀念獎。他主持的珍稀瀕危樹種區營建技術的研究、拯救珍稀樹種絨毛皂莢研究、引種珍稀瀕危樹種禿杉的研究、國寶銀杉的考察、建設杉木等多樹種種子園技術的研究獲湖南省科技進步獎,另還有多項獲市縣級科研獎勵。
3、撰寫科研報告,發表專業論文
1980年—1985年,郭承則先后為省林學會主辦過“全省樹木學技術干部培訓班”;為省衛生廳主辦過“全省醫療系統園林綠化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為衡陽市主辦過“衡陽市花卉栽培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共計300人以上。
1984年,他創辦了《南岳樹木園》通訊,及時報道園內科研信息、論文等。該通訊先后與國內外一百多個科研單位進行資料交換。郭承則主辦該通訊十年,直到退休為止。
1985年,郭承則受邀參加在西班牙帕爾瑪市召開的國際植物園學術研討會。他是唯一以工程師身份參加會議的園主任。他從南岳帶去他用中、英、拉三國文字編著的《南岳樹木園》彩色圖冊,被與會各國專家一搶而空,獲得了國際同行的肯定和贊揚。
1985年11月,他應有中國人林奈之稱的吳征鎰教授之邀,參加云南昆明植物研究所舉辦的全國植物分類學高級研討班,并作專題發言,獲得高研班同行們的經久不息的掌聲,為高研班增添了服務林業科研的份量。
1988年,郭承則第二次受邀出席在中國南京中山植物園舉辦的“國際植物園保護技術研討會”。他被擬定為主講發言,全英文演講獲得了世界各國植物專家的好評。大會秘書處專為南岳樹木園辟出墻報專欄予以宣傳。會后,有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挪威、新西蘭等十幾個國家與會的植物專家教授到南岳樹木園參觀考察調研,并當場提出:要與南岳樹木園合作,共同進行樹木科學的深入研究。
2003年,郭承則的論文《Endangered Plant: Gleditsia vestita of Hunan, China》發表在2003年6月《國際植物園保護雜志》第3卷。
2005年,他的論文《The ex situ conservation of 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Magnoliaceae) in Nanyue Arboretum,Hunan Province, China》發表在《BGjournal》雜志上。
據統計,郭承則一共撰寫了近百篇科研論文,在國內外報刊上發表的科研論文和科普文章有200余篇,字數在600萬字以上。這些報刊有《中國林業》《林業科技通訊》《園藝學報》《云南植物研究》《中國植物園》《中國園林》《中國杜鵑花通訊》《植物》《大自然》《中國花卉報》《花木盆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大眾攝影》(以上為中央級),《湖南林業科技》《湖南林業》《湖南園林》《湖南日報》《南岳樹木園通訊》(以上為省級)、《衡陽林業科技》《衡陽科技報》(市級)及《國際植物保護通訊》(英文刊)等。
4、參加園林規劃設計
作為林業方面的專家,郭承則應邀承擔多項省內外重點工程的規劃設計。他所承擔的園林規劃設計項目有:“湖南烈士公園園林規劃設計”總評審、“湖南省林業學校綠化規劃設計”總設計、毛澤建烈士墓園、衡山縣杉木基地、衡山縣國外松基地、南岳樹木園和延安樹木園等的設計,他還參加了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韶山國家風景區、江西省廬山植物園中外友誼杜鵑花園、安徽省黃山植物園和貴州省百里杜鵑花自然保護區的總體規劃設計評審。
總之,郭承則的林業科研成績惠及全省、大半個中國和亞熱帶地區的荒山綠化、植樹造林,受到了國際林業界的重視。
四、事業留在大山里,聲名深藏人世間
郭承則為林業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也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贊揚。1956年5月,他上北京參加了全國勞動模范表彰大會,聆聽了陳毅副總理的主題報告,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的接見,周總理還陪勞模們出席當晚的文娛晚會。
1956年,他獲得了連升三級的獎勵,但到1980年共計24年間,他再也沒有升工資,原來他把所有調工資的機會全部讓給了他人。
1985年,他因成績突出而獲得衡陽市配備小轎車的獎勵。他請求將小轎車換成中巴車,給本單位員工上班使用。南岳樹木園也就成了南岳區第一個員工上班乘坐專車的單位。
郭承則同志被評為優秀黨員和南岳區優秀政協委員。他的事跡曾入選《中國林業專家大辭典》等七部典籍。
1992年,國家給作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發放政府特殊津貼,郭承則被公認為南岳區作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只因其退休而作罷。
如今,郭承則同志已離我們遠去,但他那刻苦鉆研、嚴謹認真、工作至上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和工作作風,至今留在他的同事和朋友心中。他正如衡山山頂的一棵青松,屹立在蒼山之上,指引著人們攀登的方向;他又如南岳山間的一株小草,潛滋暗長,默默地點綴著這一片碧綠;他還如山中潺潺流動的溪水,蜿蜒前行,滋潤著這一方土地;他更如這一座挺拔的高山,巍峨而又堅定,給人無可撼動的力量和信心。
有一首詩是這樣稱道郭承則同志的:
縱觀南岳樹木園,
郁郁蔥蔥滿山巔。
單純林相今已改,
多彩多姿萬樹妍。
郭公有意新園建,
為變風光獨領先。
蓋世之功真典范,
后人焉得忘當年。
郭承則同志的不計名利、忘我奉獻、扎根山區、勤于創造的優秀品質將永遠銘刻在南岳衡山這一片熱土上,永遠銘刻在青山綠水間。
作者:楊光輝;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