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島按】 6月24日上午,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和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隆重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向獲得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李德仁院士和薛其坤院士頒發獎章、證書。 今天,俠客島帶大家一起走近這兩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和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習近平向獲得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右)和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左)頒獎。圖源:新華社
“玩衛星”的院士李德仁 李德仁院士快85歲了。最近,他在為一個大項目奔忙——計劃發射超200顆衛星的“東方慧眼”星座項目。 今年2月,“東方慧眼高分01星”成功發射。這是“東方慧眼”智能遙感星座的業務首發星,集通信、導航、遙感為一體,具備在軌實時生成與分析功能,能夠有效提升用戶獲取遙感信息的速率。 李德仁想把這個事情繼續做大。他計劃到2030年,“東方慧眼”智能遙感星座發射252顆衛星,形成一張“星網”。“那時,我們的衛星使用成本會更低,每個人都有望輕松使用衛星數據,實現從‘玩微信’到‘玩衛星’。”李德仁滿懷期待。 從青蔥歲月到耄耋之年,李德仁跟測繪打了一輩子交道。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在德國留學的李德仁就在國際測繪學界出名了。他首創的從驗后方差估計導出粗差定位的選權迭代法,被測量學界稱為“李德仁方法”;創立的誤差可區分性理論和系統誤差與粗差探測方法,被國際同行專家認為“解決了一個測量學的百年難題”。 留學期間,李德仁拼命地學習、鉆研,用不到兩年時間完成的博士論文,獲得斯圖加特大學博士論文歷史最高分,迄今無人超越。盡管收到多家國外科研機構的工作邀請,李德仁卻一一婉拒:“我們與外國有很大差距,我得趕快回國。” 1985年2月,李德仁獲得博士學位。同年春天,他已站在母校武漢測繪學院的講臺上。當時,衛星遙感技術在中國還是一片未被開墾的“荒原”。 回國任教后,李德仁干的第一件事便是編教材:先后編寫《基礎攝影測量學》和《解析攝影測量學》,又依據自己的博士論文編寫了《誤差處理與可靠性理論》。他還攻克了衛星遙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測圖核心技術,解決了遙感衛星影像高精度處理等系列難題。
1992年,李德仁新選為中科院地學部學部委員。圖源:新華社 正對李德仁辦公桌的墻上,掛著一幅“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三維暈渲染地形圖”。5·12汶川地震發生時,中國只有3米分辨率的遙感衛星,而且數量很少,無法第一時間“看清”汶川的情況,李德仁只能在全世界找朋友要衛星數據。
“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我們遙感人沒能頂上!”這成為李德仁難以釋懷的缺憾。2010年,中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正式啟動,要把中國的衛星分辨率從原來的5米、10米提高到亞米級。作為牽頭人之一,李德仁親自帶領團隊開展高精度數據處理技術攻關。 2013年,高分專項首發星高分一號成功發射;2019年,國內首顆民用亞米級高分辨率立體測繪衛星高分七號發射;2022年,分辨率達到0.3米至0.5米的商業遙感衛星發射……隨著高分專項的實施,中國遙感衛星實現了從“有”到“好”的跨越,中國測繪遙感技術已與美國、德國并駕齊驅,一步步走向世界前列。
2024年5月,李德仁在武漢大學的辦公室里。圖源:新華社 李德仁的身份很多:武漢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測繪遙感學家,教育部地球空間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在眾多頭銜中,李德仁最鐘愛的還是教師,最看重的事情是上課。
每年大一新生開學,李德仁都會如約出現在武漢大學“測繪學概論”課程的講臺上。他經常告誡學生:“把一件事情老老實實做深做透是測繪人的基本風格,不能到了我們這一代管得不嚴,把這個優良作風丟掉了。” 2022年,在李德仁推動下,武漢大學聯合國內10多所高校共同論證遙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建設。目前,全國已有300多所大學開設了測繪遙感地理信息專業。 今天,李德仁的學生遍布世界,各有建樹。“科學研究就是不斷創新,不斷接力。”李德仁把學生視作自己最大的成果,“我要給他們指一條路,讓他們自由發展,超越我。” “7-11院士”薛其坤 早上7點到實驗室、晚上11點離開,這樣的作息,薛其坤雷打不動地堅持了30多年。他有個外號,叫“7-11院士”。 “7-11”工作習慣的養成,源自薛其坤在日本求學期間接受的“魔鬼訓練”。對此,薛其坤不以為苦,反而認為“一個人要有所成就,第一是天賦,第二是努力,有1分天賦,需要99分努力”。 1999年,不到36歲的薛其坤通過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回到祖國,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2005年,他擔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隨后,他率領團隊朝著一項“從0到1的突破”發起沖擊——量子反?;魻栃?。 理論物理學家的預言對不對,需要實驗物理學家去驗證。多年來,量子反?;魻栃缤瑐髡f中的“寶藏”,讓各國實驗物理學家魂牽夢繞,卻沒人能證明它真實存在。 量子反?;魻栃霈F的條件非??量?,實驗失敗是家常便飯。每次失敗后,薛其坤就會再次帶著團隊優化樣品、改進方法,再失敗、再優化、再改進,不斷循環往復。2012年初,團隊似乎解決了所有能想到的問題,但實驗結果離最終成功看起來還非常遙遠。 關鍵時刻,薛其坤用自己“做針尖”的故事給大家打氣。攻讀碩士期間,他用到的實驗儀器是場離子顯微鏡,樣品是金屬針尖。在導師的嚴格監督下,薛其坤每天至少要試做3個針尖,兩年做了1000多個針尖。他認為,雖然這段時間沒有發表任何文章,但熟練掌握的實驗技術,對后續工作幫助很大。
2015年5月30日,薛其坤在清華大學的實驗室里工作。圖源:新華社 薛其坤身上的這股子韌勁從哪兒來?他說,自己生長于山東蒙陰縣的山村,是沂蒙山里走出來的孩子,不怕挫折、“皮實”。打小就想當科學家,但也遇到不少挫折:考研考了3次,博士讀了7年……他總結自己的人生經驗是“不能耍小聰明”“既然不是天才,那就做好‘笨人’”。
在很多人眼里,薛其坤是個“矛盾統一體”。他身上有中國人傳統的一面,作為科學家卻處處求“新”,想法經常跟大家不一樣。有學生科研遇到困難,他總是及時鼓勵,還經常給實驗室的同學帶夜宵;但碰到不太認真的學生,他又會嚴厲批評,要求反復修改論文,每個版本都要發給他。 薛其坤從不在實驗室浪費一點時間。他說,一定要非常努力地工作,不分晝夜地工作,爭取不枉花國家一分錢,對得起國家對我們這個實驗室的支持。 2012年10月12日,薛其坤收到一條短信:“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出來了。”他迅速返回實驗室,組織團隊設計方案,多次重復驗證。經過2個月的集中測試,大家終于得出了完美的實驗數據。那條短信,至今保留在薛其坤的手機里。 這一成果在《科學》雜志發表后,立即引起國際物理學界轟動。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評價,這是“第一次從中國實驗室里發表的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
隨后,薛其坤迎來一系列高光時刻:2016年,首屆未來科學大獎;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22年,菲列茲·倫敦獎……無論獲得多少榮譽,薛其坤對科研的極致追求沒有變:“夜深人靜時,與論文、數據打交道,那種感覺很純粹、很幸福。”
來源:俠客島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