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在城市里打工十幾年,辛辛苦苦掙錢養家,孩子不得不留在老家,丈夫突然出車禍住進重癥監護室,所有能借錢的地方都借遍了,生活絕望到了盡頭,這時,如果,有人告訴你有一種救濟辦法,你會拼命抓住這根稻草嗎?
這個辦法,需要證明你在這個城市確實工作了十幾年,沒有聘用合同,沒有考勤記錄,沒有工資條,也沒有五險一金,怎么證明你在這個城市生存了十幾年?
每天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居民小區,外賣小哥只有三塊錢的意外險,遭遇車禍之后如何應對這滅頂之災?
只有23歲的外賣小哥騎著電瓶車,電瓶車著火了,這個孩子沒有逃過一劫。老父親千里迢迢趕到公司,公司卻說這不是他們的責任,找到電瓶車生產廠家,人家說車子被改動過了,他們也不負責任,孩子的命沒了,誰負責任?
如果您對疫情期間的生活還有些許記憶,這部電影幫助您重新溫習了一遍疫情之下人們生活之艱難。
如果您認為電影膠片只存在于歷史記憶中或電影資料館里,最新的一部電影則給了您新鮮的信息,如今依然有用16毫米膠片拍攝電影的新銳導演,他叫劉泰風。
如果你對《紅櫻桃》里邊那個靈秀少女的表演還有記憶的話,今天一個做家政的中年婦女,她丈夫送外賣被車汽車撞成重傷,她的生活如何一下子陷入絕望,不能不引發您的同情。
如果你在婚姻中痛感到中年焦慮,生活中密密麻麻的那些線頭排解不開的話,看一看主人公是否比你過得更不如意,更焦頭爛額,他們是如何排遣的?
兩口子買車,買黑色的還是買白色的,買了白色的為什么厄運當頭?當迷信的說法和生活中的某些征兆相吻合,不由得你不去思考到底復雜生活的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命運在捉弄人?
當混得好的同學大夸海口,以勝利者的姿態炫耀自己的優越,招待老同學聚餐,猛烈向你勸酒的時候,你以什么樣的心境去面對這一切變化?
當考高中的女兒,花錢上數學補習班,卻玩游戲看小說,完全不理解父母苦心,每天跟手機過不去的時候,你急不得惱不得打不得,怎么樣走出生活的魔鬼三角區?
當你為老板掙了錢,在公司里邊業績最為突出,卻突然間被告知你被優化了,失掉了工作,不得不每天假裝出去上班,其實焦慮地在大街上找工作的時候,你的心何處安放,你的情緒如何保持穩定?
當一起事故,將你和素不相識的另外一家人家命運勾連在一起,害怕別人訛你的錢,又同情這家人的悲憫,兩種情緒交織,心軟心硬的糾葛,到底怎么選擇才是對的?
當交通事故的責任被判定為主要是外賣小哥,他闖紅燈,撞了你的汽車,而大街上闖紅燈的外賣小哥比比皆是,他們被算法催得不得不如此,這究竟是誰的責任?是算法的過錯,是新業態本身就帶有的原罪,而是貪婪金錢對人性的綁縛?
當走進電影院的時候,你以為是來看一部電影,但看著看著,這部電影完全變成了你自己的生活的一部分,作為一個深陷矛盾之中的人,像一片樹葉一樣在湍急的河流當中完全不由自主,如何找尋生活的希望和出路?
電影《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天》,編劇汪海林拉著我去看了首映禮,當電影結束,長時間掌聲響過之后,電影主創人員謙虛地在臺前坐定,主持人讓我說兩句,我坐在那里沉思,一時語塞,不知從何說起。
這是一部久違了的好電影。
沒有明星光環,沒有炫技的宣傳,沒有資本的任性,沒有抖機靈的噱頭,有的只是忠實記錄生活直面社會現實,把鏡頭對準卑微的平凡的小人物。
影片的名字《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天》,這不是一部歌頌的電影,當然也不是一部控訴的電影,生活真實就真實在大量的事情不容易得出結論,生活本身的復雜性在影片當中展現得相當充分,以至于人們不得不用心思考這部電影,用心思考自己的生活。
導演:劉泰風
編劇:蔡知伶 / 劉泰風
主演:宋寧峰 / 張歆藝 / 郭柯宇 / 孫之鴻 / 劉亦然
看得出來,這個組合在中國電影圈兒里邊不是大陣仗,但卻拍出了一部非常難得的現實主義體恤民生的好片子。遠的,如果你對《一江春水向東流》還有記憶;近的,你對《我不是藥神》還殘存著震撼,那就去看看這部片子吧。
今天的電影,大量虛幻不真實的視聽菜單,以資本的邏輯,產業化的規模,直接撥弄你的神經,若干觀眾似乎也適應了這種虛夸不真實的藝術形式,仿佛文藝在今天應該如此必定如此,當好萊塢不再是榜樣的時候,當有人吞了金子被墜滿地亂轉不斷下沉,試圖以構成電影的細節元素來替代電影主體人物刻畫時代勾勒的時候,《希望》的存在告訴我們,還有另外一種可能,還有另外一種希望。
汪海林認為這部電影可貴之處在于它具有階級意識,我說話的尺度沒有這么大,我只能說,做電影除了賺錢以外,還應當有一種溫暖的社會投射。
這種投射應當是走心的,設身處地的,一點不摻假的,當年左翼聯盟那一代藝術家以此呼喚新時代的來臨,延安的文藝工作者以今天看來不免粗糙的形式創造不朽的經典,說到底,我們的文藝到底是為什么人的,這個問題不解決,聽周姓滑稽戲演員唱東方那個紅的不適感,看流量導演以詭異聰明復現重大歷史真實的不適感,就不會消除。
建言國家的文藝主管部門,特別是電影主管部門,高度重視這部影片。沒有巨額資本的加持,沒有流量導演的自帶光環,更沒有明星的炫目效應。電影主創人員將心比心,把人當人,俯下身來,在復雜的社會現實矛盾中,營造尋找光明與希望,走出了一條成功的道路。
這個經驗值得總結。
現場觀影特別強烈的感受是,這個完全來自于生活的故事相當飽滿,絕不是賓館侃出來工業化產品,決不是一個米不夠水來湊的俗套子,絕不是一個帶著優越居高臨下演一個苦逼外賣的劇情,當然更不是一個為了撩撥你的神經,不斷調用各種手段來催生的一部虛假的電影夢,它更像是在生活中汲取了一個超然邏輯,寫隨機發生的故事,大量的生活的素材矛盾就那么自然地聚集到了一起,寫實感極強的畫面,演員全素顏表演,年輕導演去導演化的呈現手法,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電影是在疫情期間拍的,很多時候都戴著口罩,掃碼捅嗓子眼兒那一套流程洗煉得仿佛生活如此。
戴著口罩的郭柯宇,她的眼睛會說話,他飾演那個苦情的家政女子,剛一亮相的時候坐在醫院門廳一個明亮的大玻璃窗下,顯得那么無助,那么弱小,那么無可奈何,律師俯下身來問她,你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煩了……
郭柯宇說,她在醫院里觀察到有一個女子就坐在那個地方,她的親人正在重癥監護室。郭柯宇說,這個鏡頭在她心里產生了很大的震撼,這個畫面對她塑造這個角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定型作用。
聽到這兒,我流淚了。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