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張順洪:決不容許否定“五種社會形態說”
點擊:  作者:張順洪    來源:紅色文化網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4-09-21 12:05:41

 

摘要:當前我國學術界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淡化、忽視甚至否定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這個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五形態說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一以貫之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發展演進規律的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我們不應因過分強調某個國家歷史的特殊性,而懷疑馬克思主義闡明的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普遍性規律。堅持五形態說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從歷史實際出發,科學地理解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理論,并根據歷史實際,發展和完善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理論,防范錯誤思潮的蔓延。

 

當前我國學術界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淡化、忽視甚至否定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這個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五形態說”(或者說“五種生產方式理論”)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發展演進規律的學說。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演進理論認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是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再經社會主義社會過渡而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的。人類社會不斷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產關系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相應地發生變化;生產關系若發生變化,社會形態也發生變化,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著社會形態的性質。

 

一、五形態說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一以貫之的觀點

 

“五形態說”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一以貫之的觀點,并不是斯大林一個人的看法。學術界有些人只強調“五形態說”是斯大林的觀點,這是不對的。實際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在斯大林之前早已提出了五種社會形態演進的理論,斯大林只是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學說。

 

“五形態說”蘊含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經典著作之中。

 

184712月,馬克思就雇傭勞動與資本關系問題做過演說。隨之,他在演說基礎上撰寫了《雇傭勞動與資本》一文,并于18494月將其作為社論在《新萊茵報》發表。馬克思講:“各個人借以進行生產的社會關系,即社會生產關系,是隨著物質生產資料、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而變化和改變的。生產關系總合起來就構成所謂社會關系,構成所謂社會,并且是構成一個處于一定歷史發展階段上的社會,具有獨特的特征的社會。古典古代社會、封建社會和資產階級社會都是這樣的生產關系的總和,而其中每一個生產關系的總和同時又標志著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特殊階段。”(1)這里馬克思所講的“古典古代社會”指的是古代希臘羅馬奴隸社會;“資產階級社會”就是資本主義社會。這樣,在這段文字中,馬克思講到了三種社會形態,即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在《雇傭勞動與資本》中,馬克思還對這三個時代有代表性的不同勞動者——奴隸、農奴、“自由工人”進行了對比分析。馬克思認為,奴隸是商品,他一次性地將自己和自己的勞動力出賣給了主人;農奴只出賣自己部分勞動力,但要向土地所有者交納貢賦;“自由工人”既不屬于某個所有者,也不屬于土地,而是將自己生命中的部分時間日復一日地賣給資本家(2)。這三種不同的勞動者,實際上反映了三種不同的生產關系,或者說不同的社會形態。眾所周知,在奴隸社會之前,人類社會處于漫長的原始社會時期,無階級、無國家。這樣,加上未來的美好社會——共產主義社會,人類社會就有了五種不同的社會形態。在資本主義社會與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過渡階段”,這個階段就是社會主義社會時期。因而,學界也往往把社會主義社會作為第五種社會形態。可見,此時的馬克思對五種社會形態的演進歷程已有了深入理解和明確的闡述。

 

據有的學者考證,馬克思在1851年撰寫的《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使用了“社會形態”這個概念,用來表明資本主義社會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新階段,不同于以往的社會形態。“形態”(Formation)一詞是馬克思從當時的地質學話語中借用的,該詞在地質學中表示地殼發展變化進程中形成的不同巖層;一個形態就是一個不同的巖層單位??梢钥闯?,馬克思使用“社會形態”這一概念,意在表明人類社會的發展也表現為不同社會樣態和不同歷史時代。(3)

 

1859年撰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又十分精粹地講:“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希臘羅馬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做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是社會生產過程的最后一個對抗形式,這里所說的對抗,不是指個人的對抗,而是指從個人的社會生活條件中生長出來的對抗;但是,在資產階級社會的胎胞里發展的生產力,同時又創造著解決這種對抗的物質條件。因此,人類社會的史前時期就以這種社會形態而告終。”(4)關于這里的“亞細亞”概念,我國世界古代史研究大家林志純、廖學盛認為“馬克思所說的亞細亞生產方式是指原始社會”(5)。而我們知道,這里的“古希臘羅馬”是指奴隸社會,“封建”是指封建社會,“現代資產階級”則是指馬克思所處的資本主義社會。從馬克思的這段文字中,我們是完全能夠推想出五種社會形態的。馬克思強調了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是社會生產過程中最后一個對抗形式,而“人類社會的史前時期”將隨著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終結而告終。馬克思在這里也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社會。

 

關于人類社會形態發展演進的有關問題,馬克思在逝世之前積累了相關研究資料,但未來得及做更深入的探究。1883年馬克思逝世,恩格斯承接了馬克思提供的歷史觀念和筆記資料,并于1884年撰寫成《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可以說這部經典名著也反映了馬克思的看法(6)。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恩格斯十分明確地講:“隨著在文明時代獲得最充分發展的奴隸制的出現,就發生了社會分成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的第一次大分裂。這種分裂繼續存在于整個文明期。奴隸制是古希臘羅馬時代世界所固有的第一個剝削形式;繼之而來的是中世紀的農奴制和近代的雇傭勞動制。這就是文明時代的三大時期所特有的三大奴役形式;公開的而近來是隱蔽的奴隸制始終伴隨著文明時代。”(7)恩格斯所講的“三大奴役形式”,就是指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三個時期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奴役形式。這里,恩格斯講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三種社會形態,再“加上最早的、普遍公認存在的原始公有制社會,以及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就是五種社會形態演進的歷史規律”(8)。

 

無疑,馬克思和和恩格斯已經形成了關于人類社會歷史進程中五種社會形態演進的理論認識。關于五種社會形態的演進,列寧在《論國家》等經典著作中也講得十分清楚,是完全不容置疑的。他說:“我們始終都要記住歷史上社會劃分為階級的這一基本事實。世界各國所有人類社會數千年來的發展,都向我們表明了它如下的一般規律、常規和次序:起初是無階級的社會——父權制原始社會,即沒有貴族的原始社會;然后是以奴隸制為基礎的社會,即奴隸占有制社會。”(9)他認為,繼奴隸占有制的是農奴制,在絕大多數國家奴隸制發展成為農奴制,社會形成了農奴主—地主與農奴制農民兩大階級。農奴制下的農民遭受農奴主—地主的階級壓迫,處于依附地位,但他們與奴隸不同,不是農奴主—地主的財產,農奴主—地主只有權占有農奴的勞動,強迫農奴盡某種義務。他還說:隨著商業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出現,隨著貨幣流通的發展,產生了一個新的階級——資本家階級,農奴制就逐漸地被資本主義制度取代了。

 

列寧的論述是十分明確的。人類社會首先經歷了原始社會,然后是奴隸社會,其后是農奴制社會——封建社會,再其后是資本主義社會。十月革命勝利后,人類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這里,列寧實際上闡述了人類社會五種社會形態演進順序。需要強調的是,列寧討論的不只是歐洲歷史發展規律,更不只是俄國一國歷史發展規律,而是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

 

斯大林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關于社會形態演進的學說,并對五種生產關系(即五種社會形態)進行了比較系統的闡述。他講:“歷史上有五種基本類型的生產關系:原始公社制的、奴隸占有制的、封建制的、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的。”(10)他強調:在原始社會,生產關系的基礎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在奴隸占有制度下,生產關系的基礎是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并占有勞動者——奴隸,奴隸主可以把奴隸當作牲畜來買賣或屠殺;在封建制度下,生產關系的基礎是封建主占有生產資料和不完全占有農奴,封建主不能屠殺農奴;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關系的基礎是生產資料資本主義所有制,為資本家干活的勞動者——雇傭工人有了人身自由,但仍然遭受資產階級的剝削;蘇聯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其生產關系的基礎,實行的是按勞分配原則。(11)

 

綜上,“五形態說”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一致的看法,不只是斯大林的個人看法。我們有的學者強調五種社會形態理論是斯大林提出來的,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在如此重大的理論問題上,將斯大林與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分割開來,從而便于否定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這樣做是很不應該的。

 

二、五形態說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不是一般的學術理論,而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是關于人類社會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演進規律的理論。有的人拐彎抹角地講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是“單線史觀”或過時觀點。這樣的看法顯然是錯誤的。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而不應以機械方式解釋或過分強調馬克思主義經典著述的個別論斷,從而得出否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看法。我們要從歷史實際出發,科學地理解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理論,并且根據歷史實際,發展和完善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理論。

 

馬克思主義不僅是一種學術理論、一種認識世界的方法,而且是旨在改造世界的思想,是全世界無產階級或者說廣大工人階級革命的學說,是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社會革命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和恩格斯畢生奮斗的偉大目標就是要實現工人階級的解放和全人類的解放,促使資本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演進。列寧和斯大林將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理想付諸新的實踐,實現了一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勝利,開啟了人類社會從資本主義社會,經社會主義社會階段的發展,向共產主義社會邁進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正是推進了和正在推進著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五形態說”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我國學術界的一些同志完全不應該輕率地質疑或否定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有的學者隨意跟風,也不是學風嚴謹的表現。

 

對當前國際學術界的一些思潮,我國學者不能盲目照搬。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史學界主流派學者否定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淡化社會形態演進問題,不重視生產關系的研討。他們要為資產階級服務,就必然要否定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否定馬克思主義,否定《共產黨宣言》的論斷:“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12)今天,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學術主流要維護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要宣揚資本主義制度的合理性和持久性,自然就會無視和反對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否認資本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發展演進的歷史大趨勢。在這種情勢下,我國學者尤其要保持清醒的意識和高度的學術自覺性,深入辨析西方學界的各種錯誤思潮,堅持馬克思主義學者應有的學術定力。

 

應該承認,多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主流學術思潮對我國學術界產生了不小影響。隨著東歐劇變和國際形勢的變化及我國社會的發展變化,我國學術界泛起了一股淡化、忽視甚至否定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的思潮。這種學術思潮長期存在,并有可能進一步蔓延。否定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客觀上是有利于資本利益集團的,也是可能得到國內外資本勢力青睞的。資本勢力通過各種渠道對我國出版社和學術雜志施加影響,如:西方主流派學者撰寫的成百上千“歷史著作”被譯成中文出版。如果我們對其不加分析批判,自然會“于無聲處”受其影響。

 

否定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的思潮,是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某些學科或專業領域被“邊緣化”和進一步被“邊緣化”的表現。以不同方式否定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實際上具有對馬克思主義釜底抽薪的作用。我們要高度重視,深刻剖析其實質,努力尋求改變這種學術局面的良策。

 

三、中國歷史是世界歷史的一部分

 

中國是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歷史發展進程與世界歷史發展進程是不可分割的,共同組成人類社會發展演進歷程。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每個國家及每個時間段的社會都有其特殊性。但是,在這些特殊性中存在人類社會發展演進的共同性。人類社會發展演進歷程中的共性大于特殊性或個性,共性是決定性的,體現了一般規律,特殊性是非決定性的。在我國歷史研究中,我們不應過分強調中國歷史的特殊性,并因而形成一種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不適合中國歷史的學術認識。實際上,我國在社會發展不同時期,不管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與世界上處于同一社會形態的其他國家或地區具有清晰可見的共同特征。

 

堅持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不是拘泥于經典作家的個別論斷。唯物史觀關于五種社會形態,講的也是總的歷史趨勢,并不是說每個地區或每個國家都必須經歷五種社會形態??隙ㄎ宸N社會形態發展的一般規律,并不否定歷史發展中的跨越、倒退等特殊情況。“五形態說”反映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普遍性規律,但不排除歷史發展中的各種特殊性。(13)毋庸置疑,中國歷史的發展具有鮮明的特殊性,中國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也具有其特殊性。但是,這不等于說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不適合中國歷史。每個地區每個國家的歷史都有其特殊性,我們不能因為這些特殊性的存在而否定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

 

我國學術界有人認為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是基于西方歷史的,不適合中國歷史。這種說法也是很不妥當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理論,是基于對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的深入認識,也是針對整個人類社會的,不僅僅針對歐洲或歐洲某個國家。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

 

四、五形態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歷史進程

 

各地區各國的演進歷程是有差異的,在同一種社會形態階段,不同地區和國別也是各有特色的。但是,人類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在漫長的發展進程中,先后出現了明顯不同的五種社會形態,或者說“五種生產方式”。

 

世界各地區都經歷了漫長的原始社會。這一點中外學術界沒有什么爭議。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一個極為漫長的時期,它從人類誕生起,直到國家出現為止。當階級出現、國家形成時,原始社會就過渡到了奴隸社會,奴隸主階級是其統治階級。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演進,在“原初文明”地區,是非常明顯的,具有普遍性。“原初文明”是指在沒有外在文明影響或者外在文明影響較小的條件下主要是自身從原始社會后期逐漸發展演進形成的文明,在文化、種族等方面具有鮮明特色,特別是形成了自己的原初文字——一般為象形文字或向象形文字過渡的圖畫文字。典型的“原初文明”是古代埃及文明、古代西亞兩河流域文明、中國的古代文明、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以及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

 

關于五種社會形態,我國學術界爭議最突出的是奴隸社會的有無問題。誠然,有的國家和地區沒有經歷過奴隸社會,因為當它們仍處于原始社會時,其社會發展進程就深受先進地區影響,被直接納入奴隸社會或奴隸社會之后的社會。例如,拉丁美洲和澳洲,當一些地區處于早期奴隸社會階段、一些地區仍處于原始社會階段時,就被歐洲列強占領了,淪為殖民地,喪失了自身發展路徑。在亞非歐三大洲,還有一種情形,有的地區或國家受鄰近先進的奴隸制國家或封建制國家的影響,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及其后的封建社會過渡就顯得十分短暫,使其奴隸社會發展階段的特征不明顯;也可以說,這樣的地區或國家并沒有“正常地”經歷過奴隸社會。

 

關于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演進的歷史,包括早期奴隸社會的歷史,中國與許多國家一樣,傳世文獻和考古資料很不充分。這就為某些學者堅稱中國沒有經歷過奴隸社會,留下了一定的“客觀理由”或由頭。中國是否經歷過奴隸社會,這個問題經過深入探討,從學術上是可以得到解決的。問題是我們要采取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深入挖掘考古資料和傳世文獻,進行多角度考察和綜合性分析,而不受成見的干擾。

 

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這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看法。關于這一點,恩格斯做過精辟的論述。在討論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內部階級形成過程時,恩格斯指出,農業家族內的自發分工達到一定富裕程度時,就有可能吸收外來的勞動力;在舊的土地公有制已經崩潰或土地共同耕作已讓位于家族單獨耕作的地方,這種情況就很常見。由于生產力的發展,現在人的勞動力所能生產的東西超過了單純維持勞動力所需要的數量,維持更多勞動力和使用這些勞動力的資料已經具備了,勞動力獲得了某種價值。但是,氏族公社本身還不能提供多余的可供自由支配的勞動力,戰爭正好提供了這種勞動力。以前人們不知道如何處理戰俘,就簡單地把他們殺掉。當“經濟狀況”發展到一定水平時,戰俘就獲得了某種價值,他們被允許活下來,并被奴役。這樣,“奴隸制被發現了。奴隸制很快就在一切已經發展得超過古代公社的民族中成了占統治地位的生產形式,但是歸根到底也成為它們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14)這里,恩格斯精辟地闡述了歷史上奴隸制是如何形成的。根據恩格斯的論斷,我們可以說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就是奴隸占有制的國家。“第一個國家”的出現就標志著奴隸社會正式形成。在1887年撰寫的《美國工人運動》中,恩格斯又強調:“在亞細亞古代和古典古代,階級壓迫的主要形式是奴隸制,也就是說,群眾不僅被剝奪了土地,甚至連他們的人身也被占有。”(15)恩格斯的觀點非常明確,古代亞洲和古代希臘羅馬均為奴隸社會。

 

人類社會是不斷進步的,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奴隸社會就會向封建社會演進。這是不可否定的。除美洲、大洋洲、南部非洲部分地區外,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都經歷過封建社會時期。這一點是沒有什么疑問的。

 

封建社會晚期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大趨勢。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封建社會遲早會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但是,一個地區或某些國家率先演進到資本主義發展階段后,就“搶占了”歷史發展先機,對其他地區施加影響,阻斷了其他地區正常的歷史發展進程。歐洲國家正是獲得了資本主義發展先機。資本主義的本性決定了這類先發國家要將相對弱小或相對落后的地區變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使這些國家或地區無法按自身發展路徑“正常地”演進到資本主義發展階段。我國在封建社會后期,商品經濟已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掠奪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沒有能夠自身從封建社會逐步演進到資本主義社會。亞洲一些國家同中國一樣,淪為半殖民地;而亞非地區其他許多國家則淪為殖民地。這樣的情形,并不能否定五種社會形態演進的“規律性”和“普遍性”。將這樣的歷史現象用來否定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的普遍性,是沒有道理的。

 

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人類歷史上誕生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就使人類社會從整體上開始進入一個大的歷史階段,即資本主義時代向社會主義時代演進的歷史階段。今天,我們就處在這樣一個大的歷史階段。東歐劇變后,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仍然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在探索中不斷取得新成就,展現了社會主義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光明前景。

 

資本主義社會在歷史上取代封建社會,曾經是巨大的歷史進步,科學技術得到大發展,生產力大為提高;當今資本主義也還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但是,資本主義卻也有如下無法改變的特征:資本的本質是無止境地追求利潤,雇傭關系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核心,國家實行的是資產階級專政,強國掠奪和剝削弱小國家,相互爭霸和恃強凌弱,社會發展伴隨著貧富兩極分化。這些特征決定了資本主義主導的世界是一個不安寧的世界,是一個不可持久的世界。今天人類社會面臨一系列重大問題,如:全球范圍內生態危機加深,貧富兩極分化趨勢加強,軍事沖突不斷,大國之間爆發戰爭的危險增長,社會財富大量用于相互攻防,各類犯罪問題嚴重。所有這樣的問題從根本上講都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物,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是無法克服的。資本主義必須也必然會被歷史所拋棄。隨著世界上社會主義力量的增長,隨著社會主義國家的增多,人類社會將逐步走向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

 

五、堅持社會主義前進方向,就必須堅持五形態說

 

堅持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就意味著堅信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堅信在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社會終將全面取代資本主義社會。這是我們要堅守的理想信念,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要求。“五形態說”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否定了“五形態說”也就是否定了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內核,否定了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和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削弱了共產黨長期執政的理論基礎。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研究社會發展規律、總結中華民族在近代歷經的重重磨難而認識到的真理,是十月革命勝利后馬克思列寧主義傳入中國并與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相結合的偉大成就,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劃時代的偉大事件。中國人民為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為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已經做出和正在做出彪炳史冊的卓越貢獻。不管面對什么樣的風險和挑戰,我國的社會主義前進方向是決不應也是決不能動搖的。我們黨的領袖,從毛澤東、鄧小平到習近平,都反復強調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習近平指出:“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16)我們要深刻理解這一科學論斷的精神實質。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占優勢的歷史條件下,在美國主導的發達資本主義大國集團的霸權主義咄咄逼人的現實環境中,我國不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就必然在科技上、經濟上長期陷入依附性狀態,落入所謂的“中等收入國家陷阱”。這樣,我們就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作為唯一的社會主義大國和最大發展中國家,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大國集團圍堵遏制、西化分化的主要對象。西方壟斷資產階級集團的這一目標是明確無誤的。我們必須認識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仍然充滿著各種風險和挑戰。

 

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沒有強大的公有制經濟及各領域大型國有企業,沒有龐大而強有力的國家科研教學隊伍,沒有黨絕對領導的強大的人民軍隊,我們如何抵御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的圍堵遏制、西化分化?國內有一些人糊涂地認為中國應該照搬西方制度模式,走資本主義道路。西方新自由主義思潮長期對我國學術界形成重要影響,一些人深陷其中。崇奉新自由主義思潮的人就是想丟掉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歷史虛無主義者實質上也在宣揚中國應該走資本主義道路。我們決不是要把學術問題政治化,但在當今中國,堅持還是不堅持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也絕不僅僅是一個學術探討的問題,而是直接關系到堅持還是不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今天,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蓬勃向上,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局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已經來臨。但是,一切有識之士也必須充分意識到“變局”不等于“定局”,我們仍處在艱難博弈的歷史進程中。

 

否定“五形態說”必然助長思想認識上的混亂,助長錯誤史觀的蔓延,而錯誤史觀就會對堅持我國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方向產生沖擊。在我國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實際上也長期存在是堅持社會主義改革方向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問題。有的人一方面宣稱自己是馬克思主義者,是堅持唯物史觀的,而另一方面又淡化、無視甚至否定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不管有關學者是否自身主觀上意識到了,其否定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實質上就是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客觀上就是在為走資本主義道路張目造勢!

 

《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整個人類社會如何走向共產主義社會呢?馬克思主義“五形態說”闡明:資本主義不是永恒的,資本主義終將滅亡,在資本主義滅亡過程中,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經過社會主義社會,人類社會將逐步過渡到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否定“五形態說”,在當前現實環境下,會嚴重銷蝕人們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24.

(2)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16-717.

(3)參見:王偉光.立足中國社會形態演變科學探索中華思想發展[N].天津日報,2020-01-13(14).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5)林志純,廖學盛.廖學盛文集[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2.

(6)參見:喬治忠.中國歷史學無奴派思潮的理論剖析與當下審視[J].河北學刊,2023(1):18.

(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5.

(8)喬治忠.中國歷史學無奴派思潮的理論剖析與當下審視[J].河北學刊,2023(1):18.

(9)列寧.列寧專題文集·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5-286.

(10)斯大林.斯大林文選: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99.

(11)參見:斯大林.斯大林文選: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99-202.

(1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

(13)參見:王偉光.中國社會形態史綱[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12-13.

(1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8.

(1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9-320.

(16)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1[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2.

 

(作者:張順洪 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中國史學會副會長,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世界近現代史、殖民主義史、英帝國史、社會形態史。本文原載《文化軟實力》2024年第2期;轉自紅色文化網)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