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環球聚焦 > 閱讀信息
薛凱桓:人民沒有享受到紅利,誰拿走了哈薩克斯坦油氣收益?
點擊:4516  作者:薛凱桓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  發布時間:2022-01-09 07:24:14

 

1.webp (97).jpg 

【哈國內抗議活動地點分布】

 

新年的第一個“爆款”新聞就是哈薩克斯坦民眾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它們起源于該國西部的曼吉斯托地區,但后來蔓延到其他地方——尤其是在西部、西北部和南部。到目前為止,這些抗議活動幾乎覆蓋了哈薩克斯坦整個國家。

總的來說,哈薩克斯坦正在發生的事情越來越讓人想起2020年總統選舉后白俄羅斯所出現的事件:與執法人員的暴力沖突、抗議者試圖襲擊行政大樓、道路封閉和其他眾所周知的“顏革”元素都讓人不禁浮想聯翩。考慮到西方媒體、社交網絡和所謂的人權組織對事件報道的熱情參與,哈薩克斯坦暴亂所出現的特征,確實非常明顯地符合在廣闊的前蘇聯地區實施下一次“顏色革命”;但又有所不同,因為哈國此次事件的發展脈絡,同時也非常符合“阿拉伯之春”的發展特征。

抗議暴亂風波起源于經濟原因:最初,哈國扎瑙津和阿克圖以及其他城市的抗議者訴求是降低液化氣成本,但隨著局勢的發展加入了政治要求。尤其是政府在油價問題上做出讓步后——不同城市的抗議者又開始高呼:“Shal,ket!”(“老頭子 走開!”)這個口號顯然是喊給哈國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聽的。

由經濟原因起始,最后發展為政治訴求,再到暴力的“政權更迭”,“阿拉伯之春”的一整套流程在目前的哈薩克斯坦完整地出現。太陽底下確實沒有新鮮事。

市場化未果,燃油補貼又騎虎難下


盡管分析眾說紛紜,但還是讓我們回到抗議暴亂的起始點:扎瑙津和阿克圖的抗議,始于要求將加油站的液化氣價格從120堅戈每升降至50堅戈每升——而一年前,這些城市的液化氣價格就是50-60堅戈每升。

哈薩克斯坦的液化氣價格在整個2021年一直往上漲,尤其是自秋季開始以來尤為活躍。2021年10月份,哈國加油站的平均價格已經非常接近每升90堅戈每升。

哈國內能源價格飛漲,與世界市場上碳氫化合物能源(尤其是天然氣)價格出現普遍上漲的背景相契合,但也和哈薩克斯坦能源本身逐漸市場化的舉措息息相關:

2019年,該國開始向在電子交易平臺上銷售液化氣進行分階段過渡。在2019年,只有5%的燃料通過這種市場機制銷售,其余的銷售則按國家規定的價格進行。到2021年,能源的“市場化組成部分”已增長到70%。而就在2022年,哈薩克斯坦還計劃完全通過電子平臺實施能源銷售,以摒棄政府對人工價格監管。這些因素相互重疊,成為了加油站燃料價格上漲數倍的主要原因。

但哈薩克斯坦政府的行動并不十分成功,政府對這兩種情況的危害都沒有任何的事先預料,這實際上放任了能源價格的爆炸性上漲。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對抗議情緒的快速增長也沒有任何反應,盡管這種趨勢自2021年秋季以來就已經被追蹤到了。

這個事件其實并不難預測:特別是因為液化氣是當地物流的主要燃料。哈薩克斯坦的物流主要采取輕型運輸的方式,僅從2019年到2021年,需要使用液化氣的輕型汽車數量就從14萬輛增加到31.34萬輛。該國對此類燃料的消耗量已從130萬噸增加到160萬噸,甚至更多。與此同時,哈薩克斯坦的能源產量卻仍保持與過去相同的水平。

需求增加、能源市場化、世界性的大宗商品通貨膨脹,幾個因素疊加起來造成了哈薩克斯坦國內能源價格的瘋漲。盡管哈薩克斯坦擁有豐富的資源,但在一月份的抗議活動之前,正在醞釀的經濟問題逐漸發酵,這些問題包括貧困、地區間不平等、資源收益未能惠及民眾等。

“顏色革命”類型的社會動亂當然會有其發動者和組織者,但引爆這個炸彈的卻未必僅僅只有部分人的煽動。若想了解哈薩克斯坦此次動亂的根本原因,我們需要了解關于哈薩克斯坦社會和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的幾個事實。

1.webp (98).jpg

【圖自石油觀察】

 

其一就是自然資源豐富。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哈薩克斯坦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占該國總財富中的份額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占比約為27%(相比之下,俄羅斯的資源財富份額大約比哈薩克斯坦低兩倍——從這個角度來看,俄羅斯經濟更加多元化)。在2020年,哈薩克斯坦商品出口總額的一半是原油,該國的石油生產配額為每天近160萬。去年,哈國向國外的天然氣供應總額約為25億美元。

此外,哈薩克斯坦還是銅礦石、銅及其制品(2020年的出口總額為42.5億美元,以下數據皆為出口總額)、鋼鐵(31.8億美元)、鈾(17.1億美元)的大出口國。哈薩克斯坦擁有世界12%的鈾儲量,天然鈾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哈薩克斯坦“薩姆洛克-卡濟納”的礦產主權基金,管理著其國內規模最大的礦產國有企業,其擁有的資產相當于全國GDP的40%左右。

按理來說,這么豐富的自然資源,哈薩克斯坦的油氣價格完全沒有道理如此瘋漲,以至于最終釀成如今的事態。是什么原因引發了哈國內油氣價格的瘋漲?這就引出了第二個事實:

哈國內對源市場化過度樂觀、對能源補貼的認識極不科學。而能源調配和供應的混亂,正是此次油氣價格飆升的顯因。

筆者在上文中寫過:早在2019年,哈薩克斯坦政府就決定逐步放開液化氣的定價以“由市場決定”。哈政府決定增加通過電子交易平臺銷售的液化石油氣份額,包括汽車加油站等實體也實施該措施。從2022年1月1日起,哈國內的液化氣將100%通過線上交易所銷售(除個別類別外)。

然而,向市場定價的轉變,導致曼格斯托地區一升液化氣的價格從去年年底的80-90堅戈再次暴漲到1月初的120堅戈,這讓在去年已經吃過足夠驚的哈國內終端消費者又大吃了一驚。要知道在2021年3月,曼格斯托地區在所有哈薩克斯坦地區中仍然是液化氣價格最低的——那時的液化氣還只有50堅戈。足見2021年一整年哈國內的油氣價格漲幅是有多么“離譜”。

1.webp (99).jpg
【圖片來源見水印】

油氣價格的巨額漲幅體現在通貨膨脹上。哈薩克斯坦在2021年11月的官方通脹率就已經達到了8.7%——而哈國中央銀行的目標區間為4%-6%。

對燃油補貼的不科學規劃也是一大誘因。消費者買單的額度小于其公允的價值進而導致巨額虧損,這幾乎是全世界所有能源出口國要面臨的共同問題:例如,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0年的估算,在全球銷售的石油產品直接補貼規模約為1260億美元,此類補貼涉及俄羅斯或哈薩克斯坦等碳氫化合物能源出口國的國內油氣價格低于國際價格的維持。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計算,2019年哈薩克斯坦的石油產品補貼(包括汽油、柴油)近130億美元,即人均692美元,這是整個發展中經濟體(人均272美元)的2.5倍。

哈薩克專家奧爾扎斯·拜迪爾迪諾夫2021年在當地版的福布斯中就指出,與鄰國相比,哈薩克斯坦的燃料和潤滑油價格最低、補貼力度也最強,這就是為什么哈薩克石油公司在國內市場上平均每年少獲得20億美元的原因。哈薩克斯坦本土石油公司設備的折舊率非常高,因為沒有足夠的利潤率來回籠資金并維修設備,這導致效率進一步降低,而利潤率也越來越低,陷入了惡性循環。

由于人為壓低價格,哈國的石油企業不會有動力生產更好的高附加值產品,這導致了其國內能源供應的短缺和質量的下降。

那么,如何改變這一現狀?非常之難,燃油補貼已經成為了騎虎難下的難題,取消燃料補貼更是一個過于敏感的問題,有“阿拉伯之春”的“珠玉在前”,任何去補貼和漲價都會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巨大隱患。特別是考慮到哈薩克斯坦作為石油和天然氣主要出口國的地位,國家影響和社會影響雙重考慮之下,哈薩克斯坦政府確實難以在已經形成的既得利益下進行大調頭。這次的抗議暴亂就是最好的例證。

是誰拿走了收益?

但是這其中有一個矛盾點:以哈薩克斯坦的資源稟賦,為什么還需要補貼以維持低價競爭力?

龐大的能源儲量并不一定是為人民造福的,哈薩克斯坦很可能已經陷入了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根據一項研究的結果顯示,由于新冠疫情,哈國向高收入經濟體地位的過渡被推遲,直到2030年才可能成為高收入經濟體。到2020年底,按不變價格購買力平價(PPP)計算,該國在人均GDP方面略落后于俄羅斯,為2.54萬美元,而俄羅斯的指標為2.65萬美元。

俄羅斯出口中心指出,制約哈薩克斯坦經濟投資增長的因素包括腐敗程度高、司法系統不完善和獨立性薄弱。納扎爾巴耶夫卸任哈薩克斯坦總統后,該國成立了最高改革委員會,但在此期間卻沒有進行任何有效的改革。

復興資本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查理·羅伯遜表示,就在新年前夕,哈薩克斯坦的最低工資(換算成美元)仍然不到每月100美元——甚至低于肯尼亞和巴基斯坦。哈國的最低工資自2018年以來就沒有過增加,直到2022年1月1日起才增加41%(至約137美元),這似乎也成為了一個遲來的決定。

和世界上所有的資源出口國相似,哈薩克斯坦人民并沒有充分享受到資源出口的紅利,那么究竟是誰拿走了那些收益?

這就是哈薩克斯坦社會經濟的第三個現實:分析哈國這種資源國家的經濟形勢,則必須分析那些掌控資源的公司實體的情況。這些公司在哈國土地上賺錢,靠哈薩克斯坦人民的勞動力賺錢,但他們對哈政府和國家、社會的發展卻沒有什么好處。

看幾個例子就知道:哈薩克斯坦第一大的能源實體——騰吉士·雪佛蘭是一家集開發、生產和銷售石油及相關產品的合資企業。騰吉士·雪佛蘭同時也是哈薩克斯坦最大的石油生產商。該公司由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前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和美國雪佛蘭公司于1993年4月6日創立,合資協議協議期限為40年,股權結構如下:

1.webp (100).jpg

哈薩克斯坦第二大能源實體卡拉恰加納克石油公司是一家聯合財團,旨在實施哈薩克斯坦的卡拉恰加納克油田開發項目,以發展哈薩克斯坦的石油工業。其股份分配如下:

1.webp.jpg

很顯然,哈薩克斯坦也陷入了和許多能源國家一樣的窠巢:政權的不穩定和技術落后等等原因,導致國家雖藏有許多資源,但卻都掌控在勢力強大且技術先進的西方公司之手。在這樣的背景下,出口活動再繁榮、獲益再多,也到不了哈薩克斯坦人的腰包中。

想要證明這一點,只需要梳理一下此次暴亂的時間線即可:此次暴亂的起始地曼吉斯托,當地首先參與暴亂活動的正是擁有美國75%資本的騰吉士·雪佛蘭公司的石油工人。在那里,就在新年之前,因營收需要,4萬名哈國本土工人被掃地出門,而失業人群向來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后續發生的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與警察發生混戰的第二次群眾集會在阿特勞舉行,參與者同樣是失業的石油工人,還有因通貨膨脹而難以支撐的普通民眾。

長期依賴資源出口模式來發展經濟的哈薩克斯坦,其在蘇聯時期所建立的一些工業體系也基本被完全廢棄。因此,抗議者的核心問題其實很簡單:即究竟能不能有充分的就業來容納哈國的人口?

現在的結果告訴我們,這個問題根本沒有得到解決。相反,就連出口資源的收益都不會分配到民眾的手中:曼吉斯托礦業公司的管理層長期拒絕民眾將公司重新國有化的要求。

那么現在的這個結果就不意外了。工人、失業者的抗議雖然后續被人所利用,但這些群體和當地民眾長期的怨氣難以發泄卻絕對不是假的,或者更簡單地說,哈薩克斯坦現如今的社會爆炸,是對30多年來該國建立的經濟原材料出口模式的反應,重點在于其國內的出口收益大部分被跨國合資公司所掠走。我們應該記住,哈國三分之二的資源采掘都掌握在跨國公司手中,主要是西方資本,所生產石油的70%流向西方市場。

也就是說,三分之二的資源出口收益都不屬于哈薩克斯坦,這可以從那些跨國合資公司的勞工雇傭合同以及產品收益分成條款中看出。在這些文件中,西方公司甚至不需要支付開采自然資源的租金就能隨意開采資源。導致的結果就是哈薩克斯坦自2008年以來石油工人的待遇縮水嚴重,普通民眾就更享受不到資源出口的收益了。沒有科學的“賣資源”收益,也沒有完整的產業鏈以保證就業,暴亂就難以避免了。

因此,現在的暴亂活動應被視為一場叛亂風暴。但同時,也不能將這次事件完全視為西方國家的第二次烏克蘭邁丹顏革陰謀。正相反,哈國政府從蘇聯解體以來“多向量”的相對親西方政策、執行私有化最后卻肥了美國和歐洲公司的行為,是導致現在哈國局勢的另一重大原因。

結   語

當然,我們不可忽視親西方勢力和極端民族主義者導致的混亂升級,或企圖利用民眾的抗議活動進行顏色革命的行為。但哈薩克斯坦內部長期存在的嚴重社會矛盾確實也不可忽視。

地區間發展的高度不平等就是其中的一個矛盾:哈薩克斯坦的地區間發展的不平等程度極高:幾年前,該國最富裕的聚集區阿特勞的人均GDP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三倍多,而在相對貧窮的突厥斯坦地區,這一數字僅為平均值的33%。經合組織在去年的報告中說,哈薩克斯坦的區域間生活水平差異,比人口密度相當低的經合組織國家(加拿大、澳大利亞)還要高兩到三倍。

哈薩克斯坦西部(阿特勞、曼格斯托州、西哈薩克斯坦州)的油氣資源基礎十分豐富,所以這些地區人均GDP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掩蓋了哈國全國的不平等現象。表現出的結果就是民眾的收入情況也十分畸形:此次發起抗議的石油工人已經算是高收入群體,除此之外普通民眾的收入情況就更無需多說了。

最后,人口方面也是社會政治圖景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治學家阿爾特姆·盧金說,哈薩克斯坦人口相對年輕,這使得“阿拉伯之春”的情景更加可信。哈薩克斯坦的平均年齡為30.7歲,而俄羅斯大約為40歲。2021年哈薩克斯坦人口超過1900萬人,自2013年以來平均自然增加約25萬人。

毫不客氣地說,哈薩克斯坦現在的一切情況,都有了“阿拉伯之春”的味道。鎮壓不法分子所采取的雷霆手段值得肯定,但沒有后續的改革與調頭轉向,也未嘗不會再次矛盾爆發。

為了西方投資者的利益,哈政府現在正在收獲其外交方面長期“多方政策”的后果。哈薩克斯坦這些年沒有深化歐亞經濟聯盟內部的一體化整合,也沒有通過和周邊國家創建聯合工業項目來發展本國的產業,而是將時間花在空中樓閣的能源出口和無意義的資本輸出上。肥了西方外國,卻苦了本國人民,這些都是哈薩克斯坦政府現在應當認識到的深刻教訓。

該如何變,怎么變?這對哈薩克斯坦現任政府和總統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而經濟政策改革的背后則是更為嚴肅的政治問題:所謂的“多方政策”“多向量”的外交究竟還要不要堅持?西方國家究竟還值不值得相信?

變局之下,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走到這個選擇十字路口。哈薩克斯坦,也許只是一個開始。

(作者系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國際關系碩士生;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觀察者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