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適合中國國情嗎?那要看是誰,用什么樣的實踐去檢驗,階級立場不同,思維方式不同,得出的結論必然不同。
在民主革命年代,當國民黨反動派抓到一個革命者的時候,特別是這個革命者是受過教育的年輕人,那么審訊他的國民黨官員會經常說這樣的話:你們搞什么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不適合中國國情。
第一,對于國情的了解,國民黨與共產黨是不同的。在共產黨看來,中國的國情是在帝國主義的侵略之下,加上封建勢力在中國的肆虐,中國面臨著被瓜分、甚至被亡國的危險。救亡圖存是中國人民的唯一出路。而在國民黨反動派看來,所謂富人與窮人的劃分,自古以來就是天經地義的。誰有本事誰發財,誰沒本事誰受窮。帝國主義國家很厲害,中國是斗不過的,中國也是沒有希望的。所以中國就要維持自古以來的老規矩,講究仁義禮智信,講究三綱五常。這就是中國的國情,誰都沒有辦法能夠改變。第二,對于馬克思主義的了解,國民黨與共產黨也是不同的。國民黨里讀書的人多,有文化的人多。估計其中也有一些人是接觸過馬克思主義的。他們當中也會有一些人早年間,也是有那么一點傾向馬克思主義的。當然,由于各種原因,他們最終沒有走上這條路。而在這些人當中,似乎一提起馬克思主義來,他們都有那么一點一知半解。至于他們為什么說馬克思主義不適合中國的國情,可能更多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立場已經不在工農大眾這一邊,而是站在國民黨反動派的那一邊。在共產黨人當中,當然有些知識分子是讀過一些馬列著作的。然而他們對革命的向往和投入,更多的是因為十月革命以及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對他們產生的巨大的吸引力。同時,中國舊社會的黑暗,中國人民生活的苦難,激發了這些有正義感的年輕人的義憤。他們投身革命,主要的動機均在于此。在投身革命的過程中,他們迫切需要了解從事革命的指導性理論。因此,他們天然就接近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著作。當時,還有一些介紹與推廣馬列主義的小冊子。這些小冊子雖然不同于馬列原著,但它們在宣傳馬列主義的過程中,使用的是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的是發生在中國人民身邊的事例,因此也很容易被青年人所接受。很多投身于革命的青年,往往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了解馬列主義的。總的看來,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中國已經有不少仁人志士積極要求改變舊中國的面貌,救亡圖存,希望力挽狂瀾于既倒。但在這個過程中,嘗試了很多種辦法,結果都失敗了。在走投無路之際,中國人民沒有其他選擇了,唯有選擇馬克思列寧主義所指導的道路,才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問題。當然,在中國共產黨人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過程中,也出現過教條主義的問題。表面上看,教條主義更看重馬列主義的理論,但這個看重并沒有把馬列主義同中國具體的實際情況有機地結合起來。教條主義只是簡單地套用理論,強行使用在中國革命的實踐之上,結果導致中國革命遭到重大的失敗。面對教條主義,逐漸成熟的中國共產黨人,并沒有因此就放棄馬克思主義,而是從實際出發,摸索出一套適合中國革命的具體方針、政策,并概括與上升到理論之上。這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實踐中,依然重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研究與學習。但是這種研究和學習并不是只關注馬列主義的理論文本,而是特別重視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情況,以及如何用科學的、符合實際的方法來推進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人結合中國國情,以及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而對馬克思主義產生根本性理解。當然,這里既包含著對歷史唯物論中,社會生產方式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的理解,也包含著對剩余價值理論中所闡述的資本主義內在矛盾的存在和發展而最終導致資本主義社會滅亡的理解。無論是社會生產方式中的矛盾,還是資本主義社會中剩余價值中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發達社會中的表現,與在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的表現是有所區別的,但就其本質而言,卻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在中國共產黨人看來,馬克思列寧主義不僅適合中國國情,而且是中國走向民族復興的根本指導理論與思想。一百年來的實踐也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從哲學思考上說,認為馬克思列寧主義不適合中國的國情,這樣的結論是一種懶漢思維的結果,是一種錯謬百出的思維方式。這也就是說,認為馬克思主義不適合中國國情,既是站錯了立場的一個錯誤的結論,也是在思維方法上不愿意下工夫的錯誤結論。
馬克思列寧主義不僅是中國民主革命時期所需要的指導理論與思想,同時也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以及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所需要的指導理論與思想。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看來,共產主義從來就是一個發展過程。這個過程既包括了最終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階段,也包括了在推翻資本主義制度之后,人類開始建設新社會的階段。這個過程一直要到共產主義社會完全實現才算得以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階段,既包括著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也包括著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這兩項任務的完成都不能離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當然這其中也不能缺少結合中國革命與建設實際的毛澤東思想,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這兩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一脈相承的,但也是有其自身特點與發展因素的。只要中國堅持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所指引的共產主義道路,那么與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脈相承的理論,同樣都是適合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