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烏東部四地進行入俄公投,標志著俄烏沖突進入了新階段,而且局勢更加復雜化。俄發言人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當地時間周二(27日)表示,盡管局勢和條件都在發生變化,俄羅斯仍準備與烏克蘭進行談判,但俄羅斯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將保持不變。一方面是局勢發生了重大的轉變,一方面是俄強調行動目標不變。變與不變,應當怎么看?
目前,俄烏沖突的最大變化有二。
一是,烏克蘭通過大反攻完全收復了哈爾科夫“失地”,或者說是俄戰略撤出了哈爾科夫。
不管具體情況如何,這都表明了是俄退烏進,同時俄軍向前攻勢也明顯放緩。可以說,目前俄烏兩軍更多呈現出互有攻守或僵持狀態,火力占優的俄軍突然與烏軍形成了僵持局面,戰場態勢將向何處轉變,就成了外界關注的焦點問題了。
二是,烏東部四地舉行了入俄公投。結果顯示一致同意并入俄羅斯。而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當天在社交平臺Telegram上發文稱:“公投結束了,結果很清楚。歡迎回家,歡迎回到俄羅斯!”。也就是說,俄羅斯將接受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州并入俄羅斯。也就意味著接下來俄軍是為了保衛自己的領土而戰了,戰爭的性質可就變了,顯然是在將美歐的軍。
這應當是俄烏沖突以來最大的變化,烏克蘭肯定更難以接受這樣的局面,而國際社會特別是美西方國家,也肯定不會認同這樣的公投。
那么,接下來人們最關注的就是:一方面,俄此舉會引發美西方怎樣的反制或報復?另一方面,烏方會采取什么樣的行動來回擊俄吞并烏東地區的舉動?還有就是,俄方接下來會否有重大的軍事行動?
要回答這些問題之前,首先就要看烏克蘭這一輪大反攻是否真的改變了俄烏沖突的戰場態勢?
盡管戰場態勢出現了重大轉變,可要說這意味著俄烏軍正逆轉戰場態勢,似乎是言過其實。
烏軍大反攻“勝利”之后,目前似乎并沒有乘勢繼續反攻。盡管俄軍不再大力向前推進,可俄的炮火依然在繼續重創烏的重要目標和基礎設施,也就是俄并沒有減弱炮火打擊水平。
在攻到了俄的眼皮子底下之后,不是澤連斯基不想繼續反攻,恐怕是已經打不下去,或無力繼續攻擊了。
盡管美國還在繼續大力向烏提供武器裝備和戰場信息支持,可歐洲國家似乎已經是不那么上心了。德國總理竟然公開表態不再向烏軍提供坦克了,理由就是怕引發俄與歐洲的大戰。
盡管歐洲指責俄推動的入俄公投,盡管歐盟正在醞釀對俄的新一輪制裁,可似乎沒有人再提對烏克蘭堅定支持了,這表明意識到了俄推動的入俄公投,事關重大,表明了普京要不顧一切了。
日前,普京在宣布支持烏東四地入俄公投和部分動員令的時候就警告說:“若國家領土完整受到威脅,我們勢必會以一切可用手段,來保護俄羅斯與我們的人民。這不是在虛張聲勢。”
這個警告可以說是一語雙關。一是警告烏克蘭不得直接攻擊俄本土。當然接下來就包括入俄公投的這四個地區了。二是警告美國北約,支持烏軍與俄交戰,一旦攻擊的是包括新入俄公投的四個地區,就等于是支持烏軍打擊俄領土主權,也就等于是直接介入了烏克蘭攻擊俄領土主權的行動之中,俄就有權有理由采取“一切可用手段”了,戰爭外溢的風險將迅速升級。
對此,美國可能不太在乎,而歐洲國家可就不能不顧忌了。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德國總理突然宣布停止向烏提供武器的舉動。
目前,不是美西方認為怎樣才算是俄“國家領土受到威脅”,而是俄方如何判定美西方的舉動是否威脅到了俄的領土安全,這是相當嚴厲的警告了。也就是說,普京之所以選擇在烏大反攻時主動的撤退,是一種戰略上的撤退,是為了打更大的仗。
目前,俄軍的重點,一方面是防御烏軍的反攻,同時重點在于打擊烏克蘭的戰爭基礎設施和一切戰爭資源。
據說,在整個烏東地區俄聯軍只有20多萬,而烏軍攻擊到前沿已經有60萬之眾。如果說此前戰線過長,后勤補給困難,以及戰場信息把握不準,這是俄軍的弱項。那么,已經攻擊到俄軍眼皮子底下的烏軍,這會兒恐怕要面臨同樣的問題了。
目前,俄軍炮火主要打擊的就是烏軍的后方基礎設施和封鎖補給線,前出的烏軍即退不回去(澤連也不可能主動撤退),也得不到充分的補給,兩軍相互炮擊的情況之下,前線的烏軍恐怕很快就會彈盡糧絕。這對于只培訓了數天數周的新兵的戰斗意志戰術素養是一個重大的考驗。而普京只要愿意,接下來就是炮火“屠殺”這些烏軍。如果普京有耐心等到嚴冬時刻,一馬平川無遮無擋無險可守的前線烏軍只能是不戰而降了。
烏軍的大反攻,顯然是一個巨大的錯誤,而普京顯然使的是一招拖刀計。真不知道拜登和澤連斯基是怎么想的?
最新,美國會又通過了一項120億美元臨時援助法案,這應當算是對普京最新舉動的回應了。但這并非表明拜登一定要支持澤連擊敗普京,而是為了避免烏軍會出現迅速崩潰的局面。
目前拜登可能是想通過盡可能長的拖延沖突時間,期望戰爭消耗和制裁打壓能夠促使俄發生內亂。近來,美國方面不斷吹噓烏軍戰果,以及渲染普京動員令后俄羅斯人外逃,實際上就是對俄羅斯民眾打心理戰。希望俄反對派能夠借機鬧事引發俄內亂。
盡管普京的發言人再一次強調了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不變,可實際上目標已經嚴重擴大。
最初,俄公開的目標是解放頓巴斯,使烏克蘭去納粹化、去軍事化的基礎上成為中立國。而目前不變的是后者,解放頓巴斯變成了收回頓巴斯主權,而且還從頓巴斯擴大到了扎波羅熱、赫爾松地區。不僅是解放這些地區,而是要收復這些領土主權了。
這些轉變,不是目標簡單數量上的擴大,而是本質上的變化。如果戰爭繼續下去,哈爾科夫、尼古拉耶夫以及敖德薩等地都有可能成為入俄的目標。
這一重大的轉變,恐怕并非完全是臨時起意。而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和美歐的態度而改變的。
澤連斯基從一開始就迅速與俄進行了談判,甚至于曾經一度接近達成協議,也就是說,澤連斯基一開始是認可的。可后來在美歐的強力介入下,澤連斯基完全放棄了此前的談判,甚至于揚言要收回克里米亞。這顯然與拜登有直接的關系。
美國強力介入,自然增加了普京的難度。但是,普京似乎是來了個將計就計或順水推舟。實現目標的難度增加了,普京的目標卻擴大了。這就是典型的一不做二不休了。
第一階段戰役沒能速戰速決的逼烏克蘭簽城下之約,第二階段開始普京就已經對行動目標做出了改變。早早就在俄控制區推進“去烏克蘭化”行動,就已經意味著要吞并烏東地區了。
此前我們就曾經分析過,普京早就有了以第涅伯河為界把烏克蘭和基輔一分為二的想法。他再造一個強大俄羅斯的宏偉藍圖,實際上就是再造一個蘇聯和華約。這樣才能與美國北約戰略抗衡。可以說,是拜登的削弱俄羅斯戰略,逼得普京提前實施這一計劃。戰爭持續越久,俄的目標就會擴的越大。這就是普京一直強調的俄不會有損失的重要原因。
俄不能失敗,也不會失敗,普京不敗的最大保障就是核武器。盡管白宮方面威脅說會對俄的核打擊做出反應,實際上如果普京真的動用核彈,這場沖突就會立即停止。絕不相信美國敢與俄羅斯打核戰。
目前,歐洲正在承受能源危機和經濟衰退危機的巨大壓力。而美國瘋狂割韭菜行動,簡直就是對歐洲落井下石,美歐的分歧矛盾正在擴大。法國總統此前已經明確表態不會做美國的附庸,而且正在推動歐洲政治共同體建設。德國總理日前宣布為了避免北約與俄開戰的危險而停止向烏提供武器,也表明了要與美國保持距離了。這法德兩國在戰略上似乎又保持了一致性。這對歐盟的影響巨大。
普京已經把丑話說到了前面,而且也已經是開始打大仗惡仗的準備了。歐洲人會如何選擇?歐洲能否頂過這個冬天?普京的下一步行動,主要的就是取決于歐洲的下一步行動了。
烏克蘭選擇親美反俄,就注定了今天的悲慘命運。不管美國如何力挺,烏克蘭都已經失去了未來。
普京曾經誓言,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可是,盡管俄發展的勢頭不錯,畢竟還沒有實現真正的崛起。如果不是美國執意要扼殺普京的偉大強國進程,或許普京這會兒已經下野而沒有機會再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了。
正是拜登的拱火,給了普京繼續執政的機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使拜登不拱火,普京恐怕也早就計劃制造一個殺機。由于美西方對俄充滿了敵意,只有再造一個蘇聯,再造一個蘇聯,俄才能與之戰略抗衡。
因此,拜登的拱火,中了普京的將計就計。拜登拱火持久戰,則堅定了普京吞并烏東的決心,這依然還是將計就計。烏東四地已經成功入俄公投,這恐怕就已經是覆水難收了。
如果此時澤連斯基選擇談判解決問題,或許還能保住大部分烏東地區。如果依然拒不談判,未來哈爾科夫、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薩等地,也會上演入俄公投的一幕。整個烏東地區恐怕都將失去。俄即使不完全吞并,也會把基輔以東地區變成戰略緩沖區。俄不會敗,也不能敗,失敗的俄羅斯對歐洲的威脅更大,意味著核戰的開啟。
不過,普京此時正式推動入俄公投是一回事,最終是否真的把這些地區并入俄是另外一回事。盡管有歷史原因,可此時公然把世界主權國的領土以武力的手段并入,國際社會是很難承認的。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俄烏現實版“碟中諜”:烏欲200萬美元策反俄飛行員帶機叛逃,結果反被摧毀軍事設施
2022-07-27?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