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  站內搜索:
李珍: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對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理論探索
點擊:4646  作者:李珍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  發布時間:2022-09-29 07:51:20

 

1.jpg
【毛主席在七千人大會上】

齊工推薦語】習近平同志指出,“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我們要大膽使用、經常使用、用夠用好,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責任,使這個武器越用越靈、越用越有效果。”(《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9日《人民日報》)
關于批評與自我批評問題,毛主席早年就指出:“我們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武器。我們能夠去掉不良作風,保持優良作風。”(《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439頁。)“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也是我們和其他政黨互相區別的顯著的標志之一。”(《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096頁。)
建國后,毛主席說:“有了錯誤,一定要作自我批評,要讓人家講話,讓人批評。去年六月十二號,在中央北京工作會議的最后一天,我講了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我說,請同志們傳達到各省、各地方去。事后知道,許多地方沒有傳達。似乎我的錯誤就可以隱瞞,而且應當隱瞞。同志們,不能隱瞞。凡是中央犯的錯誤,直接的歸我負責,間接的我也有份,因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別人推卸責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責任,但是第一個負責的應當是我。我們的省委書記,地委書記,縣委書記,直到區委書記,企業黨委書記,公社黨委書記,既然作了第一書記,對于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就要擔起責任。不負責任,怕負責任,不許人講話,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這種態度的人,十個就有十個要失敗。人家總是要講的,你老虎屁股真是摸不得嗎?偏要摸!”(《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822頁。)
毛主席早在1945年4月24日就指出過:“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的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也是我們和其他政黨互相區別的顯著的標志之一。”(毛澤東:《論聯合政府》,《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093—1094頁、第1096頁。)
正如本文作者所指出的,作為在全國執政的大黨,建設黨內民主,鞏固黨的團結,保持優良傳統和作風,保證黨的肌體健康,是中國共產黨人永遠需要面對的課題。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用夠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使它內化為全黨的自覺認識和行動,是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途徑。從這個意義上看,作為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探索的重要部分,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后關于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思想,依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芒,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作用。

2.jpg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對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理論探索
李  珍

自覺的、認真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之一,是“抵抗各種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侵入我們同志的思想和我們黨的肌體的唯一有效的方法”【1】。它對于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的鞏固和團結、保證黨的路線正確、推動黨的事業不斷走向勝利,起到了重要歷史作用。

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在全黨普遍養成,是在延安整風時期。黨的七大對這一作風作了集中理論闡釋。新中國成立后,黨由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轉向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怎樣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唯一有效的方法”,使黨不蛻化、不變質,進而跳出“歷史周期率”,成為黨的建設一項新的歷史任務。對此,毛澤東作了大量有益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理論觀點,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論。

一、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重要法寶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武器,“是我們共產黨的辦法”【2】。民主革命時期,黨運用這個辦法,成功進行了整風,使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達到了空前的鞏固和統一。解放戰爭時期,黨的組織愈加迅速地發展起來。新中國成立時,黨已經擁有450萬黨員,比抗戰勝利時的120余萬,增加了近3倍。黨員隊伍的迅速壯大,使大量非無產階級思想不可避免地被帶到黨內來。面對復雜的形勢,不少黨員領導干部出現了不適應,官僚主義、命令主義等不良作風開始抬頭。在解決這些問題過程中,毛澤東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思想得到了新的運用和發展。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黨堅持真理、克服自身錯誤的重要途徑。共產主義是空前偉大而又空前艱巨的事業。毛澤東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角度指出,在這個艱巨斗爭過程中,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任何政黨,任何個人,錯誤總是難免的”, “我歷來是‘難免論。’”【3】。但是,“問題在于共產黨能夠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克服自己的錯誤。”【4】從一般意義上說,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用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是沒有任何私利的黨,所以,“真理是在我們方面,工農基本群眾是在我們方面 ”【5】。但從現實情況來看,黨并不是“整齊劃一, 鐵板一塊”的,“有各種各樣的馬克思主義者:有百之百的馬克思主義者 ,有百分之九十的馬克思主義者,……有的人只有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馬克思主義”【6】,加上“我們這個黨功勞太大,在中國社會的威望太大”【7】,所以,新中國成立后,黨在工作上、作風上犯錯誤的可能性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加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正確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發揚黨內民主,保證黨的各項政策不脫離實際,工作中少犯錯誤 ,鞏固人民政權,就具有更現實意義。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解決黨內矛盾的基本方法。由于社會中的階級矛盾和新舊事物的矛盾普遍存在,所以黨內不同思想的對立和斗爭經常發生,黨內矛盾也由此產生。一般而言,這些矛盾可分兩種:一種是工作中的不同看法和分歧,一種是個人利益與黨和人民的利益的沖突。解決這些矛盾的過程,就是推動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不斷鞏固和統一的過程。對此,毛澤東提出,本著增進團結的目的,開展經常的、正確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解決這些矛盾的基本方法。他說,首先,共產黨人要承認矛盾總是存在的,并不是“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一點矛盾也沒有了”,其次,我們要看到,除開極個別的別有用心鉆到黨內來破壞的敵對分子以外,黨內矛盾產生的原因就是“思想不同,對問題的看法不一樣”。“所謂不團結,都是思想上有距離、政治問題、政策問題上有爭論。……既是思想問題,那末改正錯誤就是改正思想的問題,就是整風學習的問題,討論研究的問題。”【8】黨內矛盾在性質沒有發生根本變化的時候,只能用批評與自我批方法加以解決,而不能用對付敵人的辦法,更不能用殺人的辦法。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黨內民主建設的重要內容。民主革命時期,黨已經認識到,充分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發揚黨內民主的中心環節。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關于這一問題的理論探討,主要體現在對批評與自我批評和民主集中制的關系認識上。他認為,黨內軍中,均應有民主,在民主討論民主批評基礎上的集中,是最有力的。【9】這里所謂 “民主批評”,主要形式就是客觀的批評與自我批評。1962年七千人大會上,他對民主與集中的關系作了更深刻的闡述,提出沒有民主不行,沒有民主就沒有集中。如果不向群眾和干部說明情況,不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意見,他們不敢講話,就不可能發動他們的積極性。【10】事實也正是如此。黨內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能夠正確開展、黨內民主生活比較正常的時候,也是黨的民主集中制貫徹落實得比較好的時候。黨的建設的制度化、科學化,往往與這個進程相一致。1954年2月,在處理高、饒事件過程中,黨的民主制度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形成了《關于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1955年,鑒于這一事件的經驗教訓,黨的全國代表會議決定成立中央和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加強對黨員尤其是黨的高級干部的監督。同時,毛澤東還在會上提出,互相監督是好辦法,定期召開會議,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這是一種同志間互相監督,是促使黨和國家事業迅速進步的好辦法。【11】這個提議,已經涉及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制度化、經常化問題了。1962年,他提出,“如果沒有充分的民主生活,沒有真正實行民主集中制,就不可能實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這種方法”【12】。這就把黨內民主與批評和自我批評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些重要進步,都是與黨內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成功開展分不開的。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防止黨內腐化變質現象的有效武器。“批評就是幫助,對人是有好處的。人就是要壓力的,人沒有壓力是不會進步的”【13】。只有在及時監督、提醒下,在積極、健康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下,黨員領導干部才可能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修養,筑牢思想防線。毛澤東反復強調,黨內要形成敢于批評、敢于“得罪人”的良好風氣,全黨同志都要養成敢于批評、善于批評的習慣。尤其是在原則性問題上,“在同志之間,對于違反黨的原則的言論、行動,應當經常注意保持一個距離”,“不能因為是老朋友,老上司,老部下,老同事,同學,同鄉等而廢去這個距離”,“就是說,要劃清界限”【14】。有的同志不敢批評,“總是怕得罪人的樣子”,無非是怕喪失選舉票。“其實,你講出來了,把問題尖銳地擺在桌面上,倒是好相處了。不要把棱角磨掉”,“因為這是合乎馬克思主義的”【15】。如果幫助同志不徹底,有顧慮,對他的缺點有袒護,“將來總會有一天要怪你的”【16】。所以,共產黨從不但要敢于開展批評,要 “長角”,而且要長尖銳的“角”,“批評要尖銳”,“你不那樣尖銳 ,不切實刺一下,他就不痛,他就不注意”【17】。在黨的會議、文件、報告中,都要貫徹這一要求,不要枯燥無味、千篇一律、一片頌揚。“要有材料,有議論,要突出地批評中央工作和地方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揭露矛盾(包括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并提出解決意見。”【18】用好、用足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成為黨始終堅持“兩個務必”,發揚優良作風的重要保證。

二、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唯一方法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根據中國社會的實際,把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法與“民主”直接聯系起來,提出黨需要人民的監督,需要“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辦法”,來發揚正確的思想,批判錯誤的思想。【19】后來,他進一步提出,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人民內部解決問題的民主的方法,“而且是唯一的方法”,是“人民國家內全體革命人民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唯一正確的方法”【20】。可見,毛澤東所講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主要用于處理三大類關系:一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內部的關系;二是黨同人民和群眾之間的關系;三是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等之間及其內部的相互關系。其中,對處理后兩類關系的論述,是毛澤東結合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的實際所作出的理論創造,是對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的重要發展。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的有效方法。毛澤東指出,所謂人民內部矛盾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我黨從來經常說的走群眾路線的問題”【21】。能否密切干群關系,在黨和人民群眾中間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社會主義革命徹底與否的重要標志。脫離群眾是黨執政后的最大和危險。“人是會變化的,革命者也會發生變化。沒有群眾的監督和揭露,他們可能進行貪污、盜竊、做投機生意,脫離群眾。”【22】而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在黨員領導干部身上最集中的表現,就是官僚主義。密切聯系群眾,打掉黨與群眾、黨與非黨之間的墻,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依靠群眾的批評與監督,依靠黨員干部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所以,要鼓勵人民群眾多批評,講真話,“領導者也要受被領導者考驗 ”【23】,“要讓他們講,讓他們批評。這樣對我們有好處,使我們的同志清醒一些”【24】。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處理人民和群眾不同意見的民主方法。“人民”由不同階級、階層構成,他們從不同的立場和需求出發,對黨的批評意見就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對此,毛澤東提出,“輿論不一律”是社會主義階段的正常現象,要分清人民內部和外部兩個不同的范疇。對于這些不同意見、錯誤意見,一是要客觀看待,二是要以理服人。他說,在人民內部,我們要允許“批評的自由,發表各種不同意見的自由,宣傳有神論和宣傳無神論(即唯物論)的自由”。我們的事業,就是在克服這種“不一律”的矛盾過程中不斷推進的。但承認“不一律”的客觀必然性,并不等于對錯誤意見放任自流,而是要堅持這樣的基本原則: 第一必須批評;第二必須批評得好。所謂“批評得好”,基本要求就是不要急躁,不要簡單,應該講究方法。“我們應當提倡大家公開民主的討論、平等的討論,互相爭辯,這樣的方法就是用說服的方法,不用壓服的方法”【25】。“不是強迫他們做這樣做那樣,而是用民主的方法向他們進行教育和說服的工作”【26】,“不是意見提得不對就給他一棒子”【27】。但是,有些糊涂的人們,分不清楚人民的內部和外部兩個不同的范疇,“在內部,壓制自由,壓制人民對黨和政府的錯誤缺點的批評,壓制學術界的自由討論,是犯罪的行為。這是我們的制度”。【28】 這些認識 ,既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的具體體現,也是對這一理論的發展。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在“窰洞對”中,毛澤東說,我們找到了跳出周期率的方法,那就是“民主"。那么,在以批評和自我批評為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唯一方法”的前提下,怎樣看待這個民主的表現方式?

一是,黨要主動接受大多數人民的監督、批評。1956年8月,在修改八大政治報告時,毛澤東把這一點提到關乎黨和社會主義事業前途的高度加以強調:“我們要加強黨內的自我批評和依靠廣大勞動人民的監督來克服缺點和錯誤,這是主要的一面。但是我們還應當借助于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批評來克服缺點和錯誤。……這也是監督的一個方面。這對于我們黨,對于社會主義事業是有益無害的。”【29】值得注意的是,毛澤東在這里所講的“人民”,并不只包括工人、農民,而是指更為廣大的社會階級、階層,包括“一切贊成、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30】。這樣,就把黨和黨的工作置于最大多數人民的監督、批評之下。

二是,社會主義條件下,在人民內部,黨主張實行積極的“小民主”,充分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解決問題,而不主張西方的“大民主”。民主是一個方法、一種手段,看用在誰人身上,看干什么事情。無產階級發動的大民主是對付階級敵人的,這是我們過去所做的。西方的“議會民主”、“新聞自由”"、“言論自由”那一套,是少數人的“大民主”,不能保障勞動人民的自由權利。但是,有些地方不實行小民主,任何民主都沒有,橫直是官僚主義。“這樣逼出一個大民主來了,于是乎罷工、罷課”。對于這個“大民主",我們不贊成、不提倡,除非個別地方官僚主義十分嚴重,仍然主張人民范圍之內的問題使用批評的方法來加以解決。【31】

三是,推動建立人民內部的平等關系。毛澤東認為,在社會主義時期,人民內部的關系應當是一種平等的、民主的關系。使人民敢于批評,敢于說話 ,是這種關系的重要體現。“人民的政治情緒,人民跟政府的關系,領導者跟被領導者的關系,人民與人民之間的關系,將是一種合理的、活潑的關系"。“我們希望的就是要造成這樣一個中國,把我們中國變成這樣一個活潑的國家,使人民敢于批評,敢于說話,有意見敢于說,不要使人不敢說。”【32】建成這樣一種平等的、社會主義的相互關系的重要途徑,就是通過開展積極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消滅官僚主義,消除資產階級作風,要使得大家感到現在是真正地解放了”【33】。這說明,批評與自我批評,既是社會主義平等關系的重要內容,又是它的重要推動力量。

三、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態度

作為民主的重要表現形式,批評與自我批評必須在有基本共識前提下開展。“這種民主應該是有領導的民主,不是無政府主義。”【34】對于怎樣使人民內部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有序進行,達到真正的團結,毛澤東也提出了許多科學見解。

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基本方針是團結—批評—團結。黨內團結是黨的生命。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從幫助同志、團結同志的角度出發,開展實事求是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正是為了鞏固和發展這個團結。延安整風是這一基本方針的光輝實踐。新中國成立后,黨始終強調、堅持貫徹這一方針,而且在認識上、實踐上更加成熟。毛澤東說,我們開展黨內批評與自我批評,目的是既說清問題,又團結大多數人,“使同志們找到一個較好的工作方法”【35】。那些犯錯誤的同志,除開極個別的別有用心鉆到黨內來破壞的敵對分子以外,“不管他犯的錯誤怎么嚴重,哪怕是路線錯誤,也只是思想不對頭。”【36】所以,整風要嚴肅認真,一定要進行認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而且一定要糾正;另一方面又要和風細雨,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反對采取“一棍子把人打死”的辦法。對我們黨來說,這是必須遵守的基本方針,“不是講講而已”【37】。我們要正確看待犯錯誤的同志,對他們采取善意幫助的態度,提意見要中肯。“第一條保護他,第二條批評他”,保護是第一位的。

在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上,這一基本原則依然適用。毛澤東曾對黃炎培說,批評與自我批評,目的在團結,在幫助。古人蓬矢桑孤,射不傷人。批評也要批不傷人。【38】他提出,批評和自我批評要達到的結果,是“不但批評了壞人壞事,又表揚了好人好事”。“這樣做,受損傷的人很少,而團結教育覺悟起來的人則很多”【39】。簡言之,就是促進團結,鞏固團結,推動工作。這一點,是毛澤東十分突出、一貫堅持的思想認識。他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就提出,希望在全國各民族、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一切愛國民主人士中間, 都使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法,達到鞏固革命統一戰線的目的,推動“人民國家內全體革命人民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40】。這些,都是“團結—批評—團結”基本方針的進一步深化和實踐。

批評與自我批評 要有利于黨的事業的鞏固發展。根據新中國成立初期復雜的意識形態斗爭狀況,毛澤東指出,我們的批評是講原則的,是有界限的,要避免批評這個武器“拿在反動分子手中"。“批評是可以的,但是批評的結果,批評的目的,就是要鞏固民主集中制,鞏固黨的領導,絕對不能像敵人所希望的那樣,造成無產階級隊伍的渙散和混亂。這是原則性,必須如此。”【41】我們的報紙要避免把陣地拱手讓人,成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傳聲筒。對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應當遵守的幾條基本標準,毛澤東也作出了說明。他說,社會主義條件下,判斷人們的言論和行動的是非標準,包括有利于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有利于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有利于鞏固人民民主專政、有利于鞏固民主集中制、有利于鞏固共產黨的領導、有利于社會主義的國際團結和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國際團結等六個方面。毛澤東認為,有了這個明確的標準,“就可以使批評和自我批評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就可以用這些標準去鑒別人們的言論行動是否正確”【42】。

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對象主要是黨員領導和干部。毛澤東認為,人無完人,包括黨的領袖在內的所有人,“總是有過的”,所以,任何政黨、團體、個人,都可以批評,“不要造成偶像,就是不要說誰不能批評,而要說可以批評 ”【43】。在這中間,掌握了國家政權的中國共產黨,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是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重點。社會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政黨及其領袖,雖然掌握了社會發展的科學理論,但同樣會犯錯誤,“人要前進,就要改造”。而且,“官做得大了”以后,黨的領導干部很容易蛻化變質,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44】,進而影響黨的形象和威信,產生很大消極影響。因而,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工作,是加強黨內民主、鞏固黨的組織的重要一環。毛澤東強調說,“無論中央、省委,都要提倡下面批評上面 ”【45】,要“準許下級批評上級,士兵批評干部”【46】,“無論哪級政府和干部有缺點錯誤,都應該批評,并且要成為一種習慣”【47】。

黨員領導干部要敢于擔責,“經得起批評”。毛澤東認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黨。這樣的黨應當不怕批評,共產黨人應當是實事求是的模范。工作中犯了錯誤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對待錯誤和批評的態度。對于已經在全國執政的黨來說,這一點有更重要的現實意義。共產黨人“是靠老實吃飯,不靠擺架子吃飯”,黨的領導干部一定不能有“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思想,“覺得自己一點缺點也沒有”【48】。過去我們搞階級斗爭,是一種攻勢。現在搞建設,我們缺乏經驗,就需要虛心接受人民善意的批評。“我們為什么不可以把尾巴夾起來呢?”所以,“有了錯誤,一定要作自我批評,要讓人家講話,讓人批評,“自己要經得起批評”。在這方面,各級領導干部中的一把手,要敢于擔責。“我們的省委書記,地委書記,縣委書記,直到區委書記,企業黨委書記,公社黨委書記,既然作了第一書記 ,對于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就要擔起責任。不負責任,怕負責任,不許人講話,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這種態度的人,十個就有十個要失敗”【49】。

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科學方法

開展正確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必須有科學的方法。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針對黨內民主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了要誠懇坦白、當面批評、抓主要問題,防止主觀武斷、冷嘲暗箭、庸俗化等認識,為改進黨的作風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對這一問題的認識進一步深化了。

整風是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有效形式。整風是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解決黨內矛盾的一種方法。延安時期,我們用這個方法統一全黨思想,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毛澤東強調指出: “整風是在我們歷史上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后凡是人民內部的事情,黨內的事情,都要用整風的方法,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來而不是用武力來解決”【50】。新中國成立后,黨在恢復國民經濟、社會主義改造、開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轉折時期,分別開展了整風運動。開展這些運動的出發點,就是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基本方法,進行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改進廣大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以更好地完成黨在新時期的各項歷史任務。這幾次整風,時間上前后相續,方法上相互一致,是對延安整風的繼承。

但是,由于客觀條件的變化,在整風的對象、重點上又與延安整風有所不同,體現出認識不斷深化的特點。通過整風,黨逐步形成、發展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

堅持一分為二的辯證方法。辯證地看問題,全面地分析問題,是毛澤東關于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基本觀點。批評的要害在于實事求是,這樣才會有說服力,對受批評的同志產生觸動,起到幫助、教育的作用。毛澤東指出,共產黨員要養成分析的習慣,要學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開展批評時,對犯錯誤的同志要 “采取辯證的方法",“就是對一切加以分析,承認人總是要犯錯誤的,不因為一個人犯了錯誤就否定他的一切”,“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就全部毀滅他”【51】。不能做到辯證分析,一方面表現為不愿接受批評,固步自封,驕傲自滿,對自己所管區域的工作,只研究成績一方面,不研究缺點錯誤一方面。只愛聽贊揚的話,不愛聽批評的話;另一方面則表現為批評不客觀,以偏概全,給人亂戴帽子、亂打棍子,“不從幫助人出發,而是一腳踢倒”【52】。對這兩種情況,毛澤東都提出了批評。他說,思想工作不能用一個簡單的口號去套一切,要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我們既要反對好人主義、自由主義,也要反對上綱上線的武斷強制作風。過去在戰爭年代搞思想改造,“那是大風暴,是粗枝大葉的,基本解決分清敵我,這是有效的”【53】。但現在情況不同了,要具體地講,仔細地一件一件地講。我們的許多思想斗爭,就是犯了片面性的毛病,“就是思想上的絕對化,就是形而上學地看問題 ”。用片面性來反對片面性,這是教條主義的方法。用這樣的方法開展批評 ,“是沒有力量的”【54】。

領導干部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主要是作自我批評。善于自我反省,帶頭作自我批評,是黨員領導干部必需的基本素質之一。領導和干部帶頭作自我檢查和自我批評,成為黨歷次整風的重要形式。毛澤東反復強調,作為領導者,對自己的批評是主要的。在七千人大會上,他主動作出自我批評,要求大家不要幫他隱瞞錯誤,要“傳達到各省、各地方去",“凡是中央犯的錯誤,直接的歸我負責,間接的我也有份,因為我是中央主席。……第一個負責的應當是我。”【55】他認為,能夠做坦誠的自我批評,就掌握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主動權,改正錯誤、團結同志就會比較順利。這種主動權,一方面體現在事先準備,不打無準備之優,要 “在大家批評之前,先準備一下,作一點報告,講一講自己有什么缺點”【56】;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犯錯誤的時候主動聽取批評意見,主動作自我批評。這是作為革命者、共產黨員應當具有的科學態度。“應當采取主動,首先作自我批評。…… 讓人講話,是采取主動好,還是被動好?當然是主動好。”【57】后來,他把“自己有了錯誤,要作自我批評”【58】,作為無產階級的革命接班人的標準之一,認為這是必要的工作方法。這就把批評與自我批評與民主制度的建設、與社會主義國家的長治久安,有機地統一起來了。

批評要公開、及時。為了使黨的工作少走彎路,少犯錯誤,避免出現大的失誤,毛澤東強調,批評要公開、及時。“要使公開批評成為習慣。共產黨的缺點可以批評,人民政府的缺點可以批評,言者無罪”【59】。“批評要是及時的批評,不要老是愛好事后的批評”【60】,“專門喜歡事后批評,缺乏臨機應變的指導,這是不好的”,“不然許多人犯錯誤,要排成隊打屁股”【61】。與此同時,毛澤東又反對開展無原則、無界限的“大民主”式的批評。他認為,這樣無益于解決問題,團結同志。黨內的整風,即使是公開、尖銳的批評,也應該以團結為最終目的,“在報紙上開展批評的時候要為人家準備樓梯,否則群眾包圍起來,他就下不了樓。”【62】這些認識 ,充分體現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辯證法。

批評從嚴,處理從寬。批評從嚴,處理從寬,不僅僅是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藝術,更是黨團結同志、推動工作的重要方法。毛澤東批評人,尤其是對黨內同志的批評,一向都很直接、嚴厲。但是批評過后,又很關心保護受批評同志的工作積極性,關心他們的思想改變和工作安排。他提出,黨內不要造成這樣的空氣: “似乎犯不得錯誤,一犯錯誤就不得了,一犯錯誤,從此不得翻身。一個人犯了錯誤,只要他真心愿意改正,只要他確實有了自我批評,我們就要表示歡迎。……只要他的工作成績還是主要的,能力也還行,就還可以讓他在那里繼續工作。”【63】為了保護犯錯誤的同志,他還提出,“會議上可以指名批評,但我建議在寫決議時只要達到分清是非,搞清問題,就不要寫出犯錯誤的同志的名字”【64】。1962年,他在七千人大會上提出,“偏要摸”省委書記們的“老虎屁股",讓地、縣兩級縣委書記提批評意見、“出氣”。這個建議,讓省委書記們感到壓力很大。會下,毛澤東請各中央局書記給各省、市、自治區第一書記傳話,“凡是犯了錯誤的,只要能改正一律要使用”【65】。這個表態,使省委書記們放下了思想包袱,主動作了自我批評 ,保證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效果。

平等討論 ,以理服人。從領導革命戰爭的黨轉向在全國執政的黨,在思想改造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簡單粗暴、以力服人。毛澤東提出,我們黨有很大的歷史功績,所以尤其要警惕驕傲自滿,包辦代替,我們“不能靠歷史吃飯,不能靠威勢吃飯”【66】,思想斗爭不能采取粗暴的強制的方法,只能用細致的講理的方法。對于思想問題,“不能用壓制的辦法不讓他們表現,只能夠在他們表現的時候,跟他們辯論,加以分析,寫文章批評。這些文章不是教條主義的文章,要有充分的說服力。”【67】在討論的時候,要采取和他人完全平等的態度,對事物要有分析。否則,一張口就是帽子滿天飛, 這不但不能達到批評的目的,而且會“嚇得人不敢講話”,把人家嚇倒,走向提倡批評的反面。“批評人家一定要研究,想打幾棍子不是辦法,不能解決問題”,“理不足,不能服人,勢力大也不能解決問題。以力只能服敵。對人民只有說理,只要沒理,不管勢力多大,資格多老,也輸了”【68】。

作為在全國執政的大黨,建設黨內民主,鞏固黨的團結,保持優良傳統和作風,保證黨的肌體健康,是中國共產黨人永遠需要面對的課題。習近平同志指出,“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我們要大膽使用、經常使用、用夠用好,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責任,使這個武器越用越靈、越用越有效果。”【69】這說明,用夠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使它內化為全黨的自覺認識和行動,是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途徑。從這個意義上看,作為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探索的重要部分,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后關于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思想,依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芒,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作用。

注釋:
【1】《論聯合政府》,《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 頁。
【2】《同工商界人士的談話》,《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頁。
【3】《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2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549 頁。
【4】《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2卷,第549 頁。
【5】《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274 頁。
【6】《在莫斯科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331頁。
【7】《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116 頁。
【8】《關于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的選舉問題》,《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106一107 頁。
【9】《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1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253頁。
【10】《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 頁。
【11】《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2卷,第361頁。)
【12】《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293頁。
【13】《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6頁。
【14】同上,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0頁。
【15】同上,第406頁。
【16】《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3卷,第266頁
【17】同上,第406頁。
【18】《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2卷,第579 頁。
【19】《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4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版,第322頁。
【20】《同工商界人士的談話》,《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175 頁。
【21】《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192 頁。
【22】《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302頁。
【23】《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127頁。
【24】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158頁。
【25】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116頁。
【26】《在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6卷,第81 頁。
【27】《同工商界人士的談話》,《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178 頁。
【28】《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2卷,第390 頁。
【29】《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2卷,第609頁
【30】同上。
【31】《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88 頁。
【32】同上,第123頁。
【33】同上,第305頁。
【34】同上,第124頁。
【35】《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4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11頁。
【36】《關于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的選舉問題》,《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106—107 頁。
【37】《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下) ,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1 頁 。
【38】《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2卷,第574 頁。
【39】同上,第70頁。
【40】《在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6卷,第81 頁。
【41】《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121頁。)
【42】《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234 頁。
【43】《關于辛亥革命的評價》,《毛澤東文集》第6卷,第347 頁。
【44】《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34 頁。
【45】《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5卷,第406 頁。
【46】《堅持艱蘭奮斗,密切聯系群眾》,《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286 頁。
【47】《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88頁。
【48】《關于辛玄革命的評價》,《毛澤東文集》第6卷,第346 頁。)
【49】《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296 頁。
【50】《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34 頁。
【51】《在莫斯科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330頁。
【52】《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77 頁。
【53】《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92 頁。
【54】《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77 頁。
【55】《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296 頁。
【56】《堅持艱苦奮斗,密切聯系群眾,《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286 頁。
【57】《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6卷,第403 頁。
【58】《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5卷,第363 頁。
【59】《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145 頁。
【60】《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毛澤東文集》第6卷,第436 頁。
【61】《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2卷,第451頁。
【62】《同新聞出版界代表的談話》,《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264 頁。
【63】《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310 頁。
【64】《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379 頁。
【65】《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5卷,第81頁。
【66】《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128頁。
【67】《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84頁。
【68】《毛澤東年譜 (1949-1976)》第3卷,第128頁。
【69】《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10月9日。

(作者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一編研部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授權】修訂發布,轉編自“毛澤東思想旗幟網”,原刊于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會、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一編研部編《從毛澤東年譜(1949-1976)看中國道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