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1、北溪2管道同時爆炸,引發了全球性關注。這是誰干的?目的是什么?后果是什么?人們紛紛給出猜測。然而,目前重要的不是誰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而是是否意味著大國“混亂戰”的升級?
北溪爆炸是人為事件,這似乎是普遍的共識。難以確定的就是誰是幕后黑手。事件一出,美歐方面都立即表態,這是“蓄意破壞行為”。更有評論稱,這等于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或者意味著大國混合戰升級。
盡管都想知道這是誰干的,可各方在這個問題上的表態似乎都非常謹慎。除了少數美歐政客直接點名俄羅斯之外,絕大多數都不愿意直接做出評論。
其實,事件已經發生,誰是幕后黑手已經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這一重大的破壞性事件可能引發的后果是什么?
正如西方媒體所說的那樣,這意味著包括能源供應設施在內的關鍵基礎設施成為“潛在的攻擊目標”,這就開了攻擊非軍事目標的先河,意味著戰爭的擴大升級。
重要的是,目前俄烏沖突正處于重大轉變時期。在烏克蘭大反攻之后,俄羅斯方面立即開始了烏東四地入俄公投,且下達了重大的戰爭動員令。
在這個重要的時刻,突然發生北溪爆炸事件,顯然與目前的烏克蘭局勢有關。自然也就意味著俄與美西方的大國混戰有可能嚴重升級。說此舉是打開“潘多拉魔盒”一點也不為過。
其實,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俄烏歐美都有重大嫌疑。
俄在醞釀重大行動,也可通過斷氣重創或威脅重創歐盟,制造這樣的事件也說得過去。然而,俄掌握著通過管道向歐洲輸氣的主動權,只要愿意,隨時都可以斷氣,似乎沒有必要采取這樣的極端行動。
烏克蘭的嫌疑似乎最大。目前烏克蘭的命運正處于一個關鍵的時刻,不管是提供軍火還是對俄制裁,都是烏最需要的。而歐洲的烏克蘭疲勞或厭倦癥越來越重。借此,一可以報復歐洲的不作為;二可以加深俄歐的矛盾;甚至是使美俄矛盾加深。把美歐拉進戰場是澤連斯基最大的希望之所在。澤連斯基連核電站都敢炸,炸北溪管道就更沒什么顧慮的了。只是烏克蘭目前恐怕沒有這個能力。
歐盟自然不會做出這樣的自殘舉動,但波蘭以及波羅的海“仇俄國家”卻有這個動機。目前似乎波蘭人表現得最為興高采烈,這意味著可能激化俄與美國北約的矛盾。
美國也同樣有重大的嫌疑。在能源制裁問題上,歐洲一直是猶豫不決,或者說沒有全力配合美國。目前美國能源在歐洲大賣,徹底斷了歐洲的輸氣管道之后,美國天然氣賺得會更多。重要的是,歐洲始終不聽話,借此報復一下歐洲也是不錯的選擇,而如果能夠借此徹底激化俄歐矛盾,那就更求之不得了。總之,拜登的目標是采取一切手段控制歐洲。
有意思的是,美國早在6月份就向歐洲發出過警報。這可以說成是美國有“先知先覺”的能力,也可以視為美國借發警報,先把自己敝清關系。有點“此地無銀”的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波蘭人直接感謝美國,這等于是直接給美國定了罪。目前歐洲方面之所以在“誰是幕后黑手”問題上表態謹慎,不是因為難猜測,而是心中都有了譜,只是這事能意會不可言傳。
其實,此事件的誰是最大受害者、誰是最大的獲益者,一目了然。歐洲的能源危機將雪上加霜是一定的,重要的是歐洲將面臨更多最大的安全威脅。
而美國顯然是最大的受益者,烏克蘭則是最希望看到這樣的場面。對于俄來說,是受益者還是受害者,就要看事態的發展了。
如果普遍認為是美國或烏克蘭(烏可能沒這個能力),那對于歐美歐烏關系來說,就是一次重大的傷害。即使只是猜測,也將產生負面的影響。
歐洲人已經清楚意識到了這場俄烏沖突對歐洲的巨大傷害。
首先就是歐洲最大的安全危機。一旦戰爭外溢,對歐洲可能是致命性打擊。
其次就是徹底打破了歐洲的安全秩序。今后如何與俄相處?如何應對美國的全球戰略?歐盟與北約的關系如何平衡?歐洲內部的分裂如何彌補?這都是重大的課題。
其三就是惡化與俄的關系,不管是制裁還是不得不向烏提供各種援助,這對于本就不景氣的歐洲經濟來說是雪上加霜。
俄烏沖突原本就是歐洲的安全危機,可歐洲卻只能是被動介入或參與。主動權卻掌握在一直想完全控制歐洲的美國人手里。
其四就是目前歐洲內部分裂加劇,歐洲國家政治動亂加劇。這加劇了歐洲的衰退危機。
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一邊是通過俄烏沖突坑殺歐洲,一邊卻還要制造歐洲更大的能源危機,同時還在通過瘋狂加息割歐洲的韭菜,這使得歐洲對美國的信任度會急劇下降,歐洲的自主意識會更強烈。也就是說,美歐的分裂會因此而加劇。這對俄來說就是最好的消息。
北溪管道雖然是俄歐合作的成果,但這卻是歐洲最重要的戰略基礎設施之一。能源管道可以被暗中破壞,未來局勢惡化的時候,可是什么事情都會發生。這表明了這個幕后黑手已經瘋狂之極。
目前烏克蘭的大反攻似乎已經到了頭,接下來澤連斯基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走下一步棋了。而反攻到俄羅斯眼皮子底下的烏軍,目前似乎是進退都已經失據,也就只能是坐等著普京的回馬一槍了。
目前俄軍重點已經轉向了打擊烏克蘭的重要基礎設施、撤退通道和補給線,前線的數十萬進退失據的烏軍最后只能是坐以待斃。
普京突然正式推動烏東四地入俄公投,同時進行戰爭動員,這顯然是在為接下來重大的戰役做準備。
俄一旦宣布這四地為俄的領土,那接下來的戰爭就是為了保衛俄羅斯而戰。美歐再向烏提供重武器用于攻擊俄“領土”,那就等于是越過了俄的紅線了。
普京已經發出了將采取一切手段保衛俄羅斯領土,這絕不是說著玩的。
法國總統似乎有先見之明,在此之前就公開明言絕不做美國的附庸。而近來意欲轉向的德國總理蒴爾茨,在普京發出嚴厲警告之后,也突然決定不再向烏提供坦克等武器,顯然是真的怕惹火上身,而北約秘書長則聲明對烏的援助算不得是介入俄烏沖突之中,這是害怕俄誤會自己了。
北溪管道被炸事件,不管是何方所為,這個戰爭外溢的魔鬼都已經從潘多拉盒子里釋放出來。在這個人類歷史的重大轉折關頭,是把戰爭的魔鬼重新關回到魔盒之中?還是放任不管?這個選擇都到了拜登面前了。
澤連斯基盡管嘴硬,但也不得不考慮普京愿意與烏談判的表態了。盡管入俄公投已經完畢,但普京也再一次強調行動目標不變,而此前的設定的目標并不包括“烏東入俄”,普京顯然是在警告澤連斯基,現在就重返談判桌上來,烏東或許還有得談,前線的烏軍也還有活路。如果拒絕談判,那也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總之,這一事件非常惡劣也非常危險。潘多拉的盒子一經打開,就很難關閉。而普京已經是不顧或不惜一切了。法德顯然在退縮,盡管美國又批準了一項120億美元的援助,可接下來如何援助還是一個未知。戰爭的魔鬼已經放出,世界正面臨重大的選擇問題,這個后果是很嚴重的。
如果美歐不想與俄直接開戰,那就只能是弱化對烏克蘭戰場的介入,犧牲烏克蘭的利益,法德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歐洲的態度。
歐洲是最大的受害者,而實際上俄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這是拜登或澤連所為,那就是太愚蠢的行為了。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動態大參考”)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