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環球聚焦 > 閱讀信息
戴雨瀟|為什么農歷新年不是Lunar New Year?
點擊:8957  作者:戴雨瀟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3-01-28 09:45:22

 

1.jpg

 

我們剛剛迎來了農歷的癸卯年,包括海內外華人華僑以及南北朝鮮人、越南人和琉球人等在內,全球近四分之一的人參與了農歷新年的慶祝活動。但是如何翻譯農歷新年,至今仍然存在分歧。我國外交部今年統一使用的是 Chinese New Year,而西方國家以及某些中國官方媒體用的是 Lunar New Year,部分韓國人甚至加上了 Korean 一詞將農歷新年據為己有。

2.jpg

3.jpg

 

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爭議?哪個說法才是正確的?
首先解釋下詞義。英文中 “Lunar” 意為“和月亮相關的”,詞源為羅馬神話中的月亮女神露娜。“Lunar New Year” 實際上是 “Lunar Calendar New Year” 的簡稱,直譯成漢語為“月(歷)新年”。
月歷,顧名思義指的是參考月相周期制定的歷法。由于月亮的盈虧在夜間一目了然,觀測月相比觀測太陽或其他星體的方位更容易,因此全世界很多民族都曾使用月歷。
月亮兩次出現同樣月相之間的時間稱為一個“朔望月”(無月為朔、滿月為望),平均時長約為29.53天。取整之后月歷的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如果我們將12個朔望月定為一年,那么1年的長度大概就是354.36天。伊斯蘭教的哈吉來歷采取的就是這種方法,平年有354天、閏年有355天。
我們知道一年四季是由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形成的,與月球無關。根據現代的觀測,地球繞太陽轉一周的時間(稱為太陽年或回歸年)約為365.24天,比12個朔望月多了近11天。這就意味著伊斯蘭歷這類純月歷的“年”和回歸年之間的偏差會越來越大,所以月歷的一個顯著的局限性就是無法描述季節(每過十幾年,夏天的月份就會變成冬天的月份)。
中國古代社會非常重視農業,古人很早就意識到了太陽的周期變化與環境氣候有著密切關系,只參考月相制定的歷法不能滿足古代社會的生產生活需求,因此我們的祖先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創造了“節氣”的概念。
至于如何確定節氣,早在《周禮》中就出現了“土圭測影”的記載。具體的方法為垂直地面立一根長桿,通過觀察記錄它在正午時影子的長短變化來確定節氣——每年日影最長定為“冬至”,每年日影最短定為“夏至”,中間晝夜長短相同的兩天就是“春分”和“秋分”。

4.jpg

【北京古觀象臺的圭表】
古人為了同時確保“月”反映月相盈虧、“年”反映太陽周年運動,所以就發明了“置閏”——基本原則就是平均每兩到三年加一個閏月(置閏的具體規則極其復雜,不在此展開)。如此一來就解決了12個朔望月比一個太陽年少11天的問題。今年癸卯年就是閏年,多了一個閏二月,全年共384天。
中國傳統歷法(又稱農歷或夏歷)同時參照了對太陽和月亮的觀測,屬于一種“日月/陰陽合歷”,翻譯成英文也應當為 “Lunisolar Calendar”。近代一些老百姓將夏歷稱為“陰歷”主要是相對西來的格里高利純陽歷而言,這種叫法實際上是不準確不科學的。農歷并不是 Lunar Calendar。

 

至于所謂 "Lunar New Year" 的說法其實誕生沒多久。近些年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和國人消費能力的大幅提升,洋人才開始留意到農歷新年這個節日。西方的商家和政客有意想要通過拜年拉攏華人和亞裔群體,但是他們發現很多海外越南人和韓國人不愿意承認自己過的是“中國新年”,也不熟悉中國近代發明的叫法“春節”(民國改用西歷之后總統袁世凱定農歷新年為“春節”。民國以前國人稱農歷正月初一為“歲首”或“元旦”,“春節”是指立春。),因此出于“文化包容”的所謂“政治正確”創造出一個去中國化的說法——“月歷新年”(Lunar New Year)。

5.jpg

 

不得不說,這種叫法有些不倫不類。首先,前文已經闡明中國傳統歷法并非純粹的月歷或陰歷,而是一種陰陽合歷,由觀測太陽確定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傳統歷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再者,世界上并非只有中國歷法使用月相確定日期,現今仍被使用的伊斯蘭歷才是只看月亮不看太陽的真正的月歷。因此在國際上使用“月歷新年”的說法會造成指代不明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如今越南、南北朝鮮和琉球等儒家文化圈成員慶祝的新年和使用的農歷本來就是從中國來的。越南從14世紀至19世紀初都在使用元明的《授時歷》和《大統歷》,1813年開始采用了明清的《時憲歷》,直到近代被法國殖民才改用西歷。

6.jpg

 

朝鮮半島的政權也長期接受中原頒歷授時,早在624年就有高句麗“遣使內附,受正朔,請頒歷。許之”的記載。之后相繼出現的高麗王朝和朝鮮王朝長期為中原屬國,接受元、明、清朝廷頒歷,直到滿清甲午戰敗后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被迫將朝鮮割予日本為止。
越南和朝鮮等國在臣服中國的大部分時期,不僅使用的歷法來自中原朝廷,甚至連朔望的時間和置閏的計算也全都按照中原的觀測確定而非按照本地。近代這些國家開始根據本地的經度觀測,偶爾會出現和中原農歷相差一天或一個月的情況。但是直到今天,他們使用的農歷與共和國現行農歷(紫金歷)一樣,依舊遵循著有明崇禎朝修訂的《時憲歷》中記載的定朔和定氣規則。
現在很多越南人和南朝鮮人使用著中國發明和賞賜給他們的農歷,遵守著從中國傳入的各種過年習俗,但是就是不愿意承認過的這個年和中國有關,甚至還妄稱農歷新年是他們發明的。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歸根結底還是由于近代中國的羸弱。
在歷史上,朝鮮和越南長期奉中國為宗主,學習中國文化、效仿中國典章制度,自稱“小中華”(連“朝鮮”和“越南”的國號都是中國皇帝所賜)。維持這一宗藩關系的條件是中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在當時確實代表了東亞乃至全世界最先進的水平,朝鮮等藩屬國被外敵侵略時中原朝廷也會傾力相援。

7.jpg

 

清末中國對法對日接連戰敗導致天下體系朝貢秩序的崩塌,讓被宗主國的遺棄小中華諸國陷入了身份認同危機——他們一方面依然認可很多過去從中國拿來的文化與思想是先進的,另一方面又對中國現政權的無能感到失望。在這種情況下,受到帝國殖民凌辱的當地人慢慢開始出現了本土意識乃至民族主義。將中國優秀傳統據為己有的各種“歷史發明”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萌芽的。

8.jpg

 

對于朝越人近代的這些神志錯亂的做法,我認為我們應當泰然處之。回到農歷新年的翻譯問題,中國傳統歷法是古代中國人偉大的思想實踐成果,農歷新年的慶祝活動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成分,這些都是不可辯駁的事實。我們中國人對外自然要理直氣壯地將這個節日翻譯為 “Traditional Chinese Calendar New Year”(簡稱 “Chinese New Year”),或者更自信點直接使用漢語拼音 “Xinnian” 或 “Chunjie”。
而對于當代朝越人堅持使用 “Lunar New Year” 的問題,我們按著他們的頭非要讓他們改成 “Chinese” 其實也沒有太大意義。國人必須意識到造成這一爭議的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國故步自封、停滯不前,已經無法代表世界最先進的文化了。在當前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下,我們自然有必要繼續強調歷史文化的歸屬,但更重要的還是知恥后勇、負重奮進,提高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各方面的實力,傳承、發揚并創造出更優秀的中國文化。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樂,兔年大吉!Happy Chinese New Year!
(作者系物理學者、美國社會觀察者;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