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15日宣布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分公司及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兩家美國軍工企業實施制裁。上述兩家公司參與了8月24日美售臺武器,當時美方決定向臺出售價值5億美元的軍售項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當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時表示,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密蘇里州圣劉易斯市分公司作為主承包商直接參與8月24日美售臺武器,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多次參與美售臺武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中方決定對上述兩家美國軍工企業實施制裁。毛寧表示,美國政府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執意向臺提供武器,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在武裝臺灣的錯誤危險道路上越走越遠。她強調,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我們敦促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售臺武器,停止美臺軍事勾連,停止武裝臺灣,否則必將遭到中方堅決有力回擊。

臺北中央社報道,美國國防部8月24日宣布最新一波對臺軍售,預計將提供臺灣5億美元F-16戰機“紅外線搜索追蹤系統”。這是拜登政府第11度對臺軍售,也是繼提供臺灣3.45億美元軍援后,又一次強化臺灣自衛能力行動。另據臺北《中國時報》此前報道,中國商務部4月19日公布了之前宣布對兩家美國武器制造商制裁的詳情,當時的制裁美企就包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具體為自2023年2月16日起,禁止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詹姆斯·唐納德·泰克里特(JamesDonaldTaiclet)、弗蘭克·安德魯·圣約翰(FrankAndrewSt.John)、杰西·馬萊夫(JesusMalave),雷神導彈與防務公司的韋斯利·克雷默(WesleyD.Kremer)、阿格內斯·蘇德(AgnesSoeder)、錢德爾·尼赫恩(ChanderNijhon)以及上述兩家企業的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入境、在華工作、停留以及居留。被制裁的洛克希德·馬丁和諾斯羅普·格魯曼是什么級別的公司?行業外人士可能對洛克希德·馬丁感到陌生,對于制造業內的人而言,我們或多或少對這家公司有所耳聞。小編根據公開資料梳理了洛克希德·馬丁的百年歷史、四大領域、臭鼬工廠。“

1912年,23歲的艾倫·勞希德和弟弟馬爾科姆·勞希德籌集1200美元成立了“艾爾科”水上飛機公司;1926年重新注冊為洛克希德(Lockheed)飛機公司。1932年,格羅斯兄弟(羅伯特與科特)收購了洛克希德飛機公司并沿用了公司名稱,他們是洛克希德公司“二次創業”的創始人。

據統計,洛克希德公司在二戰期間,共生產各式戰機19278架,占據美國戰機總生產量的6%。

1954年,洛克希德推出C-130“大力神”運輸機,迄今為止該型飛機已生產超過2700架。1970年,洛克希德推出L-1011“三星”中遠程寬體噴氣式客機,該客機被評價為“科技上的奇跡,商業上的敗筆”,競爭不過道格拉斯的DC-10和波音747,在生產了250架之后于1984年徹底放棄民機業務。

1912年,26歲的格倫·馬丁創辦格倫·馬丁飛機公司,先后在他公司工作的人的有:道格拉斯、金德伯格、麥克唐納。在更早的1910年,格倫·馬丁開辦航空學校教航空愛好者學習飛行,有一名學生叫威廉·愛德華·波音。

二戰期間的馬丁飛機公司,等待接收的B-26轟炸機停在公司行政大樓前1950年馬丁公司推出Matin404民用客機,想在這里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但完全競爭不過道格拉斯、波音等后輩,放棄民機業務逐漸轉向太空領域,它是最早被逼出大氣層的航空業先驅。
1959年馬丁公司推出美國第一款多級洲際彈道導彈“Titan I”。1961年馬丁公司和瑪麗埃塔公司合并,更名為馬丁·瑪麗埃塔。1968年收購了以制造航空器聞名的哈維鋁業,1992年收購了GE航天。


洛克希德·馬丁官網顯示,其四項主營業務分別是航空(Aeronautics)、導彈與火控產品(Missiles and Fire Control)、旋轉和任務系統(Rotary and Mission Systems)、航天(Space),2019年銷售總額達598億美元。下文我們將粗略介紹主營業務中的航空與航天兩部分。

U-2,1955年首次試飛打破了22707米升限的世界紀錄2019年在航空方面,洛克希德·馬丁2019年銷售額為237億美元。航空領域的產品包括各種類別的軍用飛機。其中戰斗機“代表作”為F-16“戰隼”、F-22“猛禽”和F-35“閃電”等;運輸機包括C-130“大力神”戰術運輸機系列,此外還有U-2高空偵察機、SR-71“黑鳥”偵察機、P-3系列反潛機等。

F-35是近幾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的機型,要說它的起源,離不開對F-22的介紹。一架F-22(雙發高隱身性第五代戰斗機)的造價,與同等重量的黃金基本相當,差不多在2億美元,加上缺乏清晰的空對空作戰任務和出口禁令的限制,F-22在生產了187架后,宣布停產。F-35外形類似F-22的單引擎縮小版。機長15.67米,機高4.33米,翼展10.7米,機翼面積42.7平米,空重133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31800千克,最大速度1.6馬赫,實用升限18288米,航程1200海里。考慮到F-35的通用性,分別設計出F-35A陸基型、F-35B垂直起降型、F-35C艦載型。

航天類產品有“大力神”火箭、“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末段高空區域防空系統(THAAD)、以及各種類型的通信衛星、氣象衛星、偵察衛星等。其中“三叉戟”導彈是美國海軍唯一一款潛射彈道導彈。此外,洛-馬公司火箭和衛星系統則幾乎包攬了美國所有軍用衛星的生產和發射業務,其下屬的“臭鼬工廠”還參與開發了X-33可重復使用航天運載器項目。

在航空工業界有這樣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臭鼬工廠”。它名為工廠,但其實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的高等開發計劃(Advanced Development Program)的官方代號。它誕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之中,成長于二戰末期到冷戰時期的航空工業的黃金時期,而它的掌門人,主任設計師凱利·約翰遜更是成為名字如雷貫耳的飛機設計大師。1943年5月,美國陸軍航空兵向國內各大飛機制造商進行招標,要求裝備一種新型噴氣式戰斗機。洛克希德公司提出的L-160方案最終中標。但是軍方對洛克希德提出了一個極其苛刻的要求:“你們需要在180天內拿出新的戰斗機出來!”主任設計師約翰遜七拼八湊,總算找到23名工程師,成立了一個獨立于工廠之外的小組。在廠區的風洞旁邊用飛機的包裝箱搭起了一個臨時的車間。他帶著自己手下的設計師們每天干10多個小時,放棄了所有的休息日,加班加點干工作。

僅僅用了143天,凱利·約翰遜就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并將其交付美國陸軍航空兵。這個型號后來被稱為P-80“流星”(美國空軍成立后重新整編飛機代號,它又被改名叫F-80),這也就成了“臭鼬工廠”的第一個作品。由此,一種新的工作方法出現,同時被洛克希德沿用。這就是著名的“臭鼬工廠”研制法。而約翰遜和自己的團隊也從此開始了對一個又一個航空奇跡的創造。臭鼬管理法的核心特點,是建立一個高度自治的研發團隊,由項目經理全權負責所有問題,完全實現小團隊、扁平化管理,并讓客戶提前參與到項目溝通中。這種拋開繁雜事務性工作,專注于目標的工作方式,確實給研發人員帶來了極大的自由。但是這種相對的自由是有限制條件的。一切以刪繁就簡、提高研發效率為目標的“臭鼬管理法”,一旦得不到客戶和協作方的認可和配合,將反受其困。臭鼬工廠的14條管理規定,有幾個非常明確的成立條件:一是臭鼬工廠的第一領導人,必須是一位有能力與政府高級官員打交道的人。在全力開展空軍項目時,凱利·約翰遜甚至可以直接致電賴特·菲爾德、代頓以及與他地位相當的軍方項目辦公室領導,以便于對出現的任何問題都能快速作出決策。二是盡可能集中最優秀的人。臭鼬工廠的項目是圍繞項目經理組織展開的,項目經理擁有全面控制所有事務的權利。所以臭鼬的項目經理或者總設計師,往往不是某一方面的專才,而是懂產品、懂技術、懂管理的全才。臭鼬的工程師,也必須是擅長溝通、獨當一面的復合型人才。另一個現象是,在臭鼬工廠的高層管理者中,沒有一人擁有博士頭銜或管理學位,但所有人擁有工程領域的理學學士或碩士學位。換句話說,臭鼬工廠是完完全全的產品導向,不需要口才出眾的銷售精英,或者精明老練的管理專家,只需要能統籌設計進度,把控研發節奏、保持風險與創新平衡的優秀產品經理。三是小團隊、扁平化。臭鼬工廠的研發團隊從來不超過30人,子團隊更是少于8人。臭鼬工廠認為,太多的人員、繁瑣的流程和官僚主義會拖垮項目、增加成本和降低產品性能。“除了絕對必要的人之外,不需要拉入任何人。真正有效的服務于設計工作創新階段的人數,恰恰與產品的復雜程度成反比。”臭鼬管理法的另一個成功條件在于,它營造了一種可以激發員工,甚至承包商創新激情和創造力的能量環境。臭鼬的領導人認為:“只要你正在做知道怎么去做的每件事,即使失敗了也無所謂。最重要的是從失敗中學習。”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簡稱諾格,是總部設于美國的跨國航空航天及國防科技公司。組建于1994年,諾斯洛普公司收購格魯曼公司后組成,是世界第4大軍工生產廠商(2022年)、最大的雷達制造商。2020年Fortune 500排名美國第96大企業。

B-21的制造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加利福尼亞州帕姆代爾工廠以及工廠室外諾斯洛普·格魯曼及其合作廠商曾獲頒8次科利爾獎,最近一次是因開發首款航空母艦載無人駕駛戰斗機X-47B試驗機獲獎。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目前是美國新世代遠程隱形轟炸機B-21突襲者戰略轟炸機的領導開發商,此款新型隱形轟炸機預定將取代當前世界唯一的隱形轟炸機,同為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開發的美軍現役B-2幽靈戰略轟炸機執行傳統及核子轟炸任務。諾斯洛普·格魯曼同時是2021年啟用的美國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主要開發及制造商,亦負責制造NASA太空發射系統的固態火箭推進器。諾斯洛普·格魯曼另外也是美國空軍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系統LGM-35哨兵洲際彈道導彈的總開發承包商。

目前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主要經營方向為飛彈與飛彈系統。但在飛行器類產品仍然持續進行生產,目前與波音公司競標新一代空中加油機KC-X,并生產下一代匿蹤戰略轟炸機B-21。諾斯洛普·格魯曼同時也為美國海軍建造航空母艦、驅逐艦及核潛艇等軍用艦艇,以及包含破冰船、油輪和貨輪在內的民用船支。諾斯洛普·格魯曼也制造衛星、推進系統以及激光武器系統。
(來源:綜合自“機械知網”、“香江知訊”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