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洪家光帶領團隊攻破了新型號發動機加工工具金剛石滾輪的制作難題,徹底打破了航空領域內西方國家對我國的技術壟斷,助力我國航空事業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這件事一出,立馬就有美國頂尖航空公司,給出千萬美元的年薪,只為挖走洪家光,被他堅定拒絕。
隨后洪家光的履歷曝光,人們發現這位高級技師竟然是技校畢業!
臨危受命,嶄露頭角
說起洪家光這個名字,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可能不熟悉,但在中國航空發動機領域,這個名字卻赫赫有名。
起初,他只是工廠里一名車間里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
一次機緣巧合下,他接過了研究飛機發動機葉片的重任,也就此改寫了自己的人生。
2002年,洪家光所在的車間領導突然通知他們,上面下達了一項緊急任務,要他們盡快加工出合規的金剛石滾輪用于飛機發動機。
但整個車間只有一位工人能完成這項工作。
不巧的是,幾天前他住院了,這可把整個廠子的領導都難住了。
洪家光挺身而出,那時他也是一個從技校剛畢業不久的學生。
但此前他已經跟著這位老師傅踏踏實實學了很久,他想幫助廠子解決燃眉之急。
上級給出的要求是,成品的誤差不能大于0.003毫米,面對如此艱巨的任務,洪家光還是毅然接下了。
洪家光拿到任務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急于動手,而是先去醫院探望了那位因病休息的老師傅。
老師傅得知洪家光初出茅廬,卻接下了如此艱巨的任務,也對洪家光的這份勇氣感到欣慰,于是將自己從業多年來的一些技巧和竅門傾囊相授。
拿到老師傅的方法之后,洪家光回到工廠沒日沒夜的鉆研起來,餓了就在車間隨便吃口飯,困了就在車間瞇一會兒。
但萬事開頭難,洪家光做出來的成成品都不盡如人意,完全達不到上級給的精準度要求,洪家光經常復盤反思。
他發現加工機床的振動,會導致這些滾輪失去原有的精準率,大大增加了報廢的可能性。
于是洪家光自己研制了一套加工工具,解決了原來加工機床的振動問題,硬生生將成品的報廢率從85%拉到了5%。
隨后他又將車削工藝轉變成磨削工藝,解決了加工過程中的“啃刀”問題,一番操作下來,工業品的合格率直接提升到了100%。
經過了十幾天不分晝夜的研究和嘗試,洪家光最終制造出了誤差在0.002mm之內的成品,完成了這項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次的成功,也讓廠里的領導看到了洪家光異于常人的毅力和天賦。
他們任命洪家光為帶頭人,專門成立了發動機葉片的技術研究小組,專門負責攻克發動機葉片上的技術難題。
洪家光畢業于技校,他自知對一些理論知識和操作方法還很有多欠缺,又自學了數字機床的相關知識,成為了雙高級技師。
此后的十幾年時間里,洪家光帶領團隊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取得了很多成就。
突破技術壁壘,美國公司“挖墻腳”
21世紀初期,我國在航空領域的技術水平還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
2011年,為了打破新型號發動機加工工具金剛石滾輪的制作技術壁壘,我國開始組建團隊專門研發金剛石滾輪的制作加工工藝,洪家光所帶領的團隊就在其中。
洪家光帶工作人員歷經5年時間,經歷了上千次的失敗之后,終于攻破了這項關鍵技術,使得我國徹底擺脫了西方大國的技術控制。
此后,洪家光參加了遼寧艦等國家重點項目的科研工作。
航空發動機是飛機所有組成部分當中最重要的,對航空事業的進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飛機發動機的研究工作非常復雜,涉及多個領域的相關知識。
研究人員不僅要具有極強的專業能力,還要同時掌握多個領域的知識,這對于科研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
這幾年來,中國在航空領域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
從建國初期的一無所有,到躋身世界少數能夠自主研發生產裝備運用航空發動機的國家行列,說這又是一個中國奇跡也不為過。
中國的逐步強大,也美國感到不安和危機,于是他們想到了“挖墻角”。
洪家光在這方面的卓越貢獻,引起了美國一家頂尖的航空公司的注意。
2019年,他們向洪家光拋出了橄欖枝,這家公司的代表開出了他千萬美元年薪的優渥條件。
1000萬美元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或許是努力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但面對這樣巨大的誘惑,洪家光堅定的拒絕了。
他斬釘截鐵道:“我是中國人,為祖國和人民服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信仰,我絕對不會背叛祖國,更不會為了錢出賣我的技術!”
拒絕了美國這家公司以及其他一些航空公司的極力邀請,洪家光并沒有因此驕傲,繼續全身心投入到工業研究當中。
他帶領團隊成員為公司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生產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久而久之,洪家光這個名字也逐漸被大家所熟知。
很多人以為洪家光是出身985等國內高等學府的人才,但事實上洪家光的最高學歷是技校畢業。
技校畢業,堅持自學
1979年,洪家光出生在遼寧省沈陽市的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
父母靠種地為生,白天在田間種地,晚上撿廢品賺錢拉扯洪家光長大。
洪家光從小就是一個孝順又懂事的孩子,他立志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后孝順父母。
小學和初中時的洪家光學習都刻苦又努力,成績一直在班級名列前茅,父母看洪家光如此努力學習也是十分欣慰。
初中畢業之后,洪家光心疼父母賺錢勞累,說什么也不想再去讀高中,而是選擇了家附近的一所技校。
他說:“我讀技校早點畢業出來工作,也能早點孝順你們二老。”
父母擰不過洪家光,最后也就同意了他去技校讀書。
洪家光每天從家到技校要坐兩個多小時的公交車,每天天還沒亮就早早出門,帶著書在車上一看就是兩個小時。
在技校的三年時間里,洪家光在公交車上就學習完了4本技術書籍。
1999年,洪家光以優異的成績從技校畢業,進入了沈陽的中航工業發動機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車間工人。
初入車間,洪家光肯吃苦,踏實努力,雖然每天的工作都重復著一樣的制作零件工序,十分枯燥,但洪家光也從來不喊苦不喊累。
一聽到機床,大家都覺得是個臟活兒。
洪家光卻發現,廠里40多歲的張師傅,每天穿著一件白襯衫上班,下班后衣服依舊干干凈凈的。
張師傅告訴他:“造發動機零件,哪怕頭發絲掉進去都可能出問題,所以干活一定要精細,遵守鐵則。”
這讓洪家光明白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從此以后他對待工作更是一萬分的耐心。
雖然只是生產零件的工人,但洪家光卻有著自己的技術夢,他每天跟著廠里的孟憲新師傅學習技術,干完了自己的工作,還會到孟師傅的車間給孟師傅當助手。
幾個月的時間,洪家光就把車刀磨削技術學了個透徹。
別人一年干4000個工時,洪家光一年能干7000個工時,別人一年用30多把刀具,洪家光三個月就用了100多把刀具!
也正是多年的刻苦努力和堅持,成就了洪家光后來=的成就。
從業的二十多年里,洪家光先后完成了兩百多項工具技術更新,為國家解決了三百個工裝技術難題。
帶領著洪家光勞模創新工作室團隊的成員,申報獲得了三十多多項國家專利,還有上百項創新項目和成果轉化。
洪家光帶出的徒弟們也都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他們之中很多人都獲得了國家級、省極、市級技能大賽的獎項。
2017年,洪家光團隊研制的滾輪磨削技術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的二等獎。
2022年,洪家光代表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出席了二十大會。
在閉幕后的“黨代表通道”采訪中,央視新聞對洪家光進行了采訪,洪家光表示:發動機葉片是一架飛機至關重要的部位,目前他的團隊對發動機葉片的加工工藝,可以把精度控制在2mm之內。
看到自己生產的產品保證了飛行的安全,有誰能不感慨呢?平凡的崗位也可以創造偉大的事業
來源:“法外有言”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