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截圖自外交關系協會視頻【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月30日,剛剛結束曼谷之行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華盛頓出席美國重要智庫“外交關系協會”(CFR)活動時,分享拜登政府在過去三年中如何在幕后實施對華戰略,以及對2024年美中關系的預期。演講中,沙利文坦言,“美國意識到,幾十年來為塑造或改變中國所做出的努力,無論是明里還是暗里,都沒有取得成功。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將成為世界舞臺上的一個重要角色。因此美中必須在競爭中找到共存之道。”根據白宮官網發布的演講實錄,沙利文一開場說起,在拜登政府任職前,他和現在自己所在的對華戰略團隊中的許多人一樣,都是在類似于外交關系協會這樣的智庫中,研究和重新審視美國長期對華政策的。進入政府后,他們開始專注于最新情報的專業分析中。這個團隊現在一致認為,中國是目前唯一一個既有意愿重塑國際秩序,又確有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實力能將其實現的國家。沙利文表示,他們看到中國尋求在高科技領域追趕并超越美國,加強軍事力量,在減少自身對世界依賴的同時轉而成為世界更依賴的存在……更為突出的是,在中國不少人看來,“東方正在崛起,西方正在衰落”。因此在拜登政府上臺后,這個團隊延續了前任特朗普政府時期對華的強硬作風,但沒有充分制定應對戰略和工具,因為他們認為這一舊策略的對抗性大于競爭性,并且經常低估盟友和伙伴的重要性。而同時,他們又不愿意回到早先的對華策略。沙利文稱,他們認為那種策略基于優先避免摩擦而非美國國家利益的追求,以及對中國發展軌跡的樂觀假設,也因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繼而公布了另一項以“投資、結盟、競爭”為核心的對華戰略。在沙利文看來,過去三年美國在貫徹這一路線時收獲頗豐:于國內,在基礎設施、芯片和清潔能源等方面進行了意義深遠的投資;在國外,又努力加強與印太盟友、G7集團、東盟等合作……他相信,這都為與中國開展更有效的外交創造了條件。沙利文表示,一項可持續的對華政策就是要同時掌握多種事實,并不斷努力調和它們。美國對與中國關系中的競爭性結構動態有著清醒的認識,同時美方也清楚地意識到,美國和中國在經濟上是相互依存的,在解決跨國問題和降低沖突風險方面也有著共同利益。“美國意識到,幾十年來為塑造或改變中國所做出的努力,無論是明里還是暗里,都沒有取得成功。”沙利文說,“我們預測,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將成為世界舞臺上的一個重要角色。這意味著,即使是競爭,美中也必須找到共存之道。”

演講內容漸入正題,沙利文認為,中美競爭不一定會導致沖突、對抗或新冷戰,美方可以采取措施,一邊促進與盟友伙伴的利益和價值觀,一邊“負責任”地管理競爭。他自夸道,美國在這方面經驗豐富,并且這在過去一年里的美中關系曲折轉暖中得到了集中體現。沙利文詳細回顧了過去一年,他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第三國的三輪會談,并表示每次會談后中美關系都有實質上的改善和進展,雙方也在會談中逐漸能夠做到拋開講話稿,真正進行戰略性對話的水平。就比如剛剛過去的1月底,雙方在曼谷的會晤就落實“舊金山愿景”再邁出一步,深化在禁毒、兩軍交流、人工智能領域上的合作。沙利文還強調,要想控制美中戰略競爭中特有的摩擦,諸如南海、東海,尤其是臺海危機,細致且密集的外交活動至關重要。他稱,前不久落幕的臺灣地區選舉,在臺海地區沒有發生重大兩岸事件,一部分原因在于華盛頓和北京都在努力減少對各自意圖的誤解。在拜登政府本屆任期的最后一年,就推動美中關系發展,沙利文聲稱,美國將會如過去三年一樣,繼續在人權、防止核擴散等問題上采取行動,并且對中俄互動保持警惕并做出必要回應措施;同時與盟友密切合作,關注南海、東海和臺灣海峽的情況。他還申明,即便如此,美國仍致力于與中國保持密切互動,管理分歧,并在利益一致的領域展開合作。沙利文坦言,雖然拜登政府不打算重建早期雙邊關系中現已過時的結構和機制,也絕不“為了對話而對話”,但美國承認,他們確實看到了在一定工作層面磋商的價值,美中如今在禁毒方面的合作便是如此。他還透露,未來美方將繼續推進合作,深化危機溝通機制,減少沖突風險。美國也愿意在氣候、健康安全、全球宏觀經濟穩定、人工智能等帶來風險的領域進行協調。當然這一切都不會順風順水,緊張局勢不可避免,“但沿途總會有驚喜。”在隨后的問答環節中,有一個問題非常有意思。沙利文被問到:雖然美國明確表示其目標并不是遏制或削弱中國經濟,但它是否做到對中國足夠坦誠,承認其為保護本國利益所做的事實際上對中國造成了不利影響。“我們真正試圖著手做的一件事,就是更加直接和透明地說明我們正在采取和將要采取的措施的性質,這就是我們在對外投資或更新半導體出口管制方面的方向。在曼谷,我們有機會討論了中美兩國如何看待經濟和國家安全之間的界限。顯然,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并不完全一致。”沙利文說。
(來源:“觀察者網”,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