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某研究人員在對一所鄉鎮中學調研時,聽到學校領導這樣一番話:“十年前的學生,成績好的身體不好,成績不好的身體倒是很好。現在的學生成績不好,身體也不好了。”這位學校領導還說,一些學生出現了“精神塌陷”的問題。
所謂“精神塌陷”,是指鄉村地區一些青少年精神面貌不佳,學習能力與學習基礎下滑,學習黯淡,身體狀態不佳,不愛學習,不鍛煉身體,缺乏明確的人生理想,對未來發展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過一天算一天,缺少青少年應有的陽光與陽剛。一些學生初中畢業之后就進入社會,但是“既不進學校也不進工廠,而是躺在家里玩手機。”
研究者認為,青少年出現“精神塌陷”問題,與網絡世界吸引、家庭管教失效和學校管理失效相關。
對農村青少年的關注和關心確實非常重要。只是把青少年的所謂“精神塌陷”問題,簡單地歸結為以上三個原因,反而找不到適當的解決方法。網絡世界不僅對農村青少年,就是對城市青少年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城市中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問題深陷其中,也沒有什么更好的解決辦法,而農村的孩子,恐怕就更不容易解決這個問題了。所謂家庭管理失效,也難以解決。因為農村中的孩子,他們中有許多父母都不在孩子身邊,家庭管理幾乎完全是虛空。而學校管理失效的問題,似乎在所有的地方都一樣。學校在這個問題上能發揮的作用當然會有,但也有限。
我記得,過去給學生們上課時,問起來自農村的學生。早期的那些來自農村的學生多少在家里還是要做一點農活的。差不多十幾年后,我再問那些從農村來的孩子們,你們在家里干農活嗎?結果得到的答案是,他們幾乎什么農活都不做。當然,我們的學生在中學時期,學習成績都是不錯的,家長就希望他們將來能考上大學。所以對孩子們身上寄予著這樣的希望,家長們自然不會讓孩子再去干農活了。主要是把學習搞好了就行了。那些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考大學希望不大了。家長們也未必要讓孩子再去干農活?,F在農村的情況與過去大不一樣了。家長們自身的勞動或者工作,對于養一個家庭現在都沒有太大的問題,不像在貧困時代那樣,還要指望孩子們干點農活來幫助維持家里的生計。再加上,那些年,家里都是獨生子女,家庭負擔也沒有那么重,所以所有的孩子幾乎都可能被嬌生慣養,家長們哪里還舍得讓孩子們干農活。
那位學校領導所說的以前的情況,即學習成績好的身體不那么好,而學習成績不太好的身體倒是不錯。這可能是因為學習成績好的,就只顧抓學習了,既不需要干農活,也沒鍛煉身體。而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可能更貪玩一些,整天滿山遍野地跑,這對身體健康自然是有好處的。有的孩子則有可能在家長的督促下,要多干農活,來幫助家里的生計。那么經常參加勞動的他們,其身體自然就要強壯些。
現在那些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估計原因很多,也很復雜。過去在農村還比較窮的時候,農民家庭很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有出息,能上大學。這些家庭的孩子也多為比較懂事,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也愿意承擔這樣的擔子。所以那些孩子讀書很刻苦?,F在農村的孩子即使不上大學,也餓不著肚子,家長和孩子本身都沒有太大的愿望,沒有要從根本上改變命運的需求。這可能是這些孩子們不求上進的原因之一。
過去,農村的中學都有農忙假。一到農忙時,學校就放假。但放假不是讓學生放羊,而是組織學生參加農忙時節的勞動。有的是讓學生回家幫助家里干活。但在更多的時候,由于人民公社還在,所以學校組織學生到附近公社去參加勞動。這對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培養學生對家鄉的感情都是非常必要的。無論學生將來是否考大學,這樣的勞動教育從來都是不能缺少的。
農村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些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態不是太理想。很多農民家庭都會有,花那么多錢去念書,將來卻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這讀了那么多年的書,又有什么用處。這種新的讀書無用論,對于農村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與學習動力是有著極大傷害的。所以,在學校教育中,更要特別針對農村孩子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即便將來不上大學,但國家的工業化建設也需要大量各方面的人才。農村的孩子一樣可以讀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培養自己一兩項職業技能,將來在社會上同樣能夠大有作為。
如果從長遠的角度來考慮,對于農村孩子們的教育,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這要與必須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密切聯系起來。孩子們所謂的“精神塌陷”或者說是“精神萎靡”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于現在的農村人氣嚴重不足。大量農村中青年勞動力流散在外,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婦女。這樣根本就不足以形成更為強大的人氣。這對孩子們在精神方面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如果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起來之后,能吸引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的中青年勞動力返回農村,那么農村的人氣就有了相當的聚集。這對孩子們的成長絕對是一種正能量如果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能夠向農村的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基金,讓孩子們上學讀書可以少花錢,甚至可以不用花自己的錢。這對提高農村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以及家長動員自己孩子繼續讀書的積極性都是有好處的。同時,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也可以在住在村里的孩子們親眼看到,農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自己能不能成為家鄉建設的人才。這需要我們付出怎樣的努力,等等。
武漢大學的那位研究人員針對他所提出地導致農村青少年所謂“精神塌陷”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是針對網絡方面、家庭教育方面和學校教育管理方面的。這些方式都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但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這三個方面的努力與農村集體經濟的建設和發展聯系起來,結合起來,那么就有可能產生一種新的效果,前所未有的效果。當然,這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或者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但這種依賴農村集體經濟與培養青少年相結合的方法,可能產生的效果更為長遠,效果也可能更為鞏固。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