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指出:“現在我們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這是對“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這一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得出的寶貴歷史經驗的新發展,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指明了方向。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建設發展史反復證明:“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始終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不二法寶,必須始終堅持,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棄。
一、自力更生之路使新中國在短短三十年內建立起了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十九世紀中葉以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階級腐敗無能,飽受帝國主義掠奪,社會兩極分化,民不聊生,山河破碎。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在一片廢墟和一窮二白基礎上實現了國家統一和民族獨立;而且,新中國所面臨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極端險惡,西方帝國主義勢力狼狽為奸,對新中國實施集體封鎖。1951年,美國影響下的聯合國通過了對中國實行禁運的提案,美國還與亞洲一些國家及地區締結雙邊、多邊軍事條約,“對中國造成新月型軍事包圍圈” 【1】。黨的八大提出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實現由落后的農業國向先進的工業國轉變。當時除了蘇聯之外,能夠向我們提供全方位援助的大國很少。就是在這種極其不利的國際形勢下,我們高舉“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旗幟開啟了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毛澤東指出:“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破除迷信,獨立自主地干工業、干農業、干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這就是我們的路線。”【2】1960年蘇聯決定撤走全部援華專家,帶走全部圖紙資料,停止供應我國經濟建設急需的重要設備和關鍵零部件,直接導致250余個項目處于停頓和半停頓狀態,給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工業化進程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對此,毛澤東后來說了一段生動而深刻的話:“離開了先生,學生就自己學。有先生有好處,也有壞處。不要先生,自己讀書,自己寫字,自己想問題。這是一條真理。”【3】《論十大關系》的發表標志著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獨立探索中國工業化、現代化之路。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明確提出中國工業化道路這一重要范疇。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核心是正確處理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關系問題。經濟建設以重工業為核心,但是又充分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發展工業必須和發展農業并重,只有這樣,工業才有原材料市場和產品市場,才能為建立強大的重工業積累資金。正是堅持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之路,社會主義生產力獲得了空前的發展,用了不到30年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二三百年的工業化之路,初步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奠定了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也為其后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指出,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是走閉關鎖國、自我封閉的道路,而是強調大國的發展權是討不來、要不來的。
二、自力更生之路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造。
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戰略抉擇,此時也正值歐美日發達國家和亞洲“四小龍”開始將自身不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抓住這一輪產業轉移的機遇,中國就能融入國際經濟大循環,加快工業化現代化進程。經濟開放確實為我國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但不是開放并非沒有原則。對此,鄧小平有著清醒的認識,他指出:“從發達國家取得資金和先進技術不是容易的事情。有那么一些人還是老殖民主義者的頭腦,他們企圖卡住我們窮國的脖子,不愿意我們得到發展。”“必須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爭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艱苦奮斗。”【4】經濟開放的基礎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因為,如果不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就容易喪失方向,走上邪路。冷戰結束之后,兩個平行的世界市場體系被打破,新自由主義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加速擴張。此時,已經沒有哪一個發展中國家能夠脫離跨國資本主導的全球貿易和產業分工體系,關起門來搞發展。我們必須而且只能在與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合作、競爭和博弈中探索社會主義道路。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自由主義思潮狂飆突進,“中心—外圍”的世界體系依然在延續著,身處跨國資本主導的全球化過程,我們之所以沒有陷入對發達國家的“依附式”發展,主要經驗是:一是我們始終堅持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二是我們堅持從實際出發,獨立自主地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三是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排除各種錯誤思潮的干擾。
三、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使引領中國經濟跨越歷史關口,實現高質量發展。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自從特朗普總統上臺以來,美國拉攏盟友遏制中國崛起的意圖越來越明顯,手段越來越多樣化。為達到目的,美國宣揚中國威脅論、禁止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無所不用其極。“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表明自力更生的內涵、條件和要求同過去相比,已經有很大的不同。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國際貿易和跨國投資嚴重收縮,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加速重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調整,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日益增多。邁向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將面臨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需要解決的問題會越來越復雜。在大國博弈激化、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的歷史大背景下,“雙循環”經濟發展戰略是中國走更高水平自力更生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一方面,我們要堅持走更高水平的開放之路。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動力,高水平開放的基礎是強大的國內市場,本質是開放合作。只有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才能吸引全球與創新活動相關的高級生產要素加入到我國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另一方面,開放合作必須建立在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基礎上。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實現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必須加強自主創新。我們絕不能把推動高質量發展、跨越歷史關口的希望押注在國際資本和國際市場上。因為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自主創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才能實現更高質量、更為安全的發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我們要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構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創造有利于新技術快速大規模應用和迭代升級的獨特優勢,迎頭趕上、奮起直追,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 【5】中國因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而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必將因繼續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而順利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 鄧力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百科全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9 年, 第1 頁。轉引自張占斌.中國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的政治經濟學解析[J].中共黨史研究,2007(04):13-24.
【2】《毛澤東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80頁。【3】《毛澤東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38頁。【4】《鄧小平思想年編:1975~1997》,2011:416(作者系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理論骨干人才計劃博士;來源:昆侖策網【原創】)【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