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記得在上大學時,有同學說毛澤東搞經濟不如搞軍事。今天看來,毛澤東才是最偉大的經濟學家。說毛澤東是最偉大的經濟學家,有人特別是那些被西方經濟學污染了的人會堅決反對。他們會說,如果毛澤東是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他為什么沒有拿諾貝爾經濟學獎?如果毛澤東是偉大的經濟學家,他怎么不知道博弈論、信息不對稱理論、新制度經濟學、貨幣主義等等??傊?,毛澤東就是不懂經濟學。以那些垃圾經濟學作為標準,他還真不懂經濟學。那些鼓吹比較優勢理論的人,奧巴馬要對中國的產品加征懲罰性關稅,用你們的比較優勢去說服美國政府,如果你們能夠做到,說明這個垃圾理論管用,不然就是忽悠。
毛澤東為什么是最偉大的經濟學家?我們可以分析以下的事件:
一、反用“供需定律”平抑物價。
剛解放時,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物價暴漲。如果用“供求決定價格”,那就只有讓價格繼續上漲。由于解放戰爭剛剛結束,生產還沒有得到恢復,產品的供給短期無法大量增加,需求就不一樣了,由于分配性需求,也就是投機或者賺錢需求的存在,可以短期大規模地增加。這個很好理解,比如大米,要把大米種出來(供給)差不多需要4個月的時間,可是一個一天只要吃3斤米(需求)的有錢人,他的需求一天之內就可以上升到1000公斤,第二天又可以漲到10000公斤。在這種情況下,供給怎么可以滿足需求?那些被西方經濟學污染了的人會說,他有那么多錢嗎?他怎么沒有那么多錢,他可以用米作抵押,借越來越多的錢。比如,我們現在的貨幣供應(M2)是多少?1990年(M2)是多少?增加多少倍?40多倍!
當時的做法就是防止資本家的賺錢需求轉變為老百姓的消費需要,一方面從其他地方把糧食調進上海等大城市,另一方面直接滿足消費需要。當資本家的賺錢需求轉變不成老百姓的消費需要時,他們囤積的糧食就賣不出去。這時的資本家就老實了,也乖乖地和政府合作了。
如果現在用這招來讓老百姓買得起房子,也非常簡單,所以,我說解決房子問題比吃飯還簡單,問題是現在沒有人這么做了。
二、為什么可以搞成“兩彈一星”?
如果那時用西方經濟學,講究經濟效益,講究比較優勢,采用新制度經濟學,到現在我們國家也搞不出“兩彈一星”。為什么?因為經濟學很簡單,一個是生產,一個是分配。那個時候,人力資源都用在科技創新上,用在生產發展上,不像現在都用在財富的分配上。
我們現在的人力資源用在那里?用在分配上!在浪費千千萬萬的人才!大家想想,買賣股票、買賣外匯、買賣期貨、保險、銀行等等,這些分配性機構浪費了中國多少人力資源??!至少有1億,這么多人浪費在分配鏈上,創新科技、搞生產的人就少了,還怎么能夠出成果啊!更為糟糕的是,這些分配行業的負示范作用,還使沒有直接參加分配的人也間接參加進來(光股民就1個多億),浪費的人力就更多了。
西方經濟學告訴我們,經濟要素有資本、勞動兩個(科布-導格拉斯函數),或者再加土地、科技,一共四個。在今天,經濟要素應該是7個,它們是人、環境要素、生產資料、產品、科技及管理、貨幣、制度。節約型的經濟,或者效率型經濟,生產要素5個就夠了,它們是人、環境要素、生產資料、產品、科技及管理,而貨幣、制度都是分配型的。從這個角度分析,當年的經濟結構是最有效率的。
三、為什么當年可以“教育免費、醫療免費、住房免費”?
這是很多人,特別是被西方經濟學污染了的人想不明白的。如果那時也使用貨幣作為普遍的分配手段,那一切絕對不可能。
貨幣分配的過程是分裂一個家庭、組織、國家的過程,如果限制貨幣的使用,就可以限制這種分裂的過程。比如教育,核心是老師和學生,內容是知識及知識載體書本,設備是房子等,中國有的是人,培養培養就可以成老師,所以當時就有“赤腳”老師和“赤腳”醫生,把當時的小學和初中教育解決了。知識擴散的速度是很快的,一個人可以很快培養幾十人,幾十人可以培養上萬人……如此循環,自然教育、醫療問題就解決了。
大家知道什么阻礙知識的傳播嗎?就是所謂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是這個世界上最惡劣的制度之一。聽聽他們的理由,保護發明人的創造、勞動、利益。如果不保護,還有誰去創造、發明???如果按這些人的邏輯,我們全部都成啞巴算了,因為我們使用的文字和符號,都是我們的祖先發明的,我們憑什么免費使用他們的發明,而去收取其他人的知識產權保護費?
通過這些歷史事實,我認為毛澤東是最偉大的經濟學家。
轉自 紅星照耀世界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