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天價的邏輯——一位經濟學家的視角
點擊:  作者: ArtGuide    來源:藝術手冊  發布時間:2016-09-06 10:23:15

 

        去年5月,帕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的一幅畫作《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本)》(Les Femmes dAlger (Version O))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拍出了1.794億美元的“天價”,創下了拍賣史上最昂貴藝術品的新紀錄。

同月,在紐約蘇富比“印象派與現代藝術”拍賣專場上,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的風景畫《阿利斯康林蔭大道》(Lallée desAlyscamps)以6600萬美元成交,成為拍賣史上成交價最高的梵高風景畫作品。這位創記錄的收藏家來自中國大陸。

還是同月,我們國內的嘉德春拍也誕生了一只“最貴的鷹”:潘天壽《鷹石山花圖》以2.7945億元人民幣成交。

除了已故藝術家的作品能創出“天價”以外,當代的“新人新作”也有機會。2013105日,中國當代畫作《最后的晚餐》在香港蘇富比拍賣中以1.8億元港幣的價格售出,刷新了亞洲當代藝術品交易價格紀錄。

這些藝術品的“天價”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它們真的“值”這么多錢嗎?有什么理論可以解釋這些現象?下面我們就來回答這些問題。

1勞動價值論與藝術品“天價”

經常有人用藝術品“天價”之類的現象反駁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這樣的反駁有道理嗎?

在市場經濟中,大家都能觀察到的現象是:商品賣方的主觀愿望總是價格越高越好,買方則希望越低越好。在某一價格水平上,如果賣方的供給量小于買方的需求量,價格將會向有利于賣方的方向變化,即升高。反之,價格就下降,有利于買方。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就是以對這些現象的觀察為基礎建立整個理論框架的。

不過,對事物表象的觀察并不一定能把握事物的本質、發現事物變化的內在規律。例如,我們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時,如果僅憑粗略的觀察,看見鐵球落得快,羽毛落得慢,沉重的飛機卻能飛上天,簡直無規律可循。這時我們就需要在一種排除了對自由落體運動的非本質干擾的理想條件下進行研究,即在真空狀態下進行觀察。在真空中,羽毛與鐵球落得一樣快,飛機也只能趴在地上,絕對飛不起來。只有掌握了真空中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我們才能科學地解釋空氣中的鐵球為何落得比羽毛快,以及飛機何以飛得起來。因此,以飛機升空來證偽自由落體定律是可笑的,今天的物理學家都不會犯這樣錯誤。

要發現市場交易的規律,同樣需要一個理想化的市場。為了排除交易雙方主觀愿望對價格的影響,我們可以設想一個供給者和需求者的數量都是無窮大的市場(學術上稱之為完全競爭市場)。因為市場中的供給量和需求量都是無窮大,所以沒有大小之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通過控制供給量或需求量影響價格,所以雙方只能根據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價值量進行等價交換,即以生產商品所耗費的人類勞動量為基準進行交換。舉例來說,假設一個市場以黃金為貨幣,有無數人生產金幣,也有無數人生產手機,生產一枚金幣和生產一部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都是一個工作日。在這種理想市場中,唯一可能的交換比例就是不偏不倚的一枚金幣換一部手機,也可以說一部手機的價格等于一枚金幣。也只有在這種理想市場中,交易雙方都是價格的被動接受者,商品的價格才完全由商品的價值量決定。簡單地說,就是商品中凝結的人類勞動量的多少決定了商品價格的高低。

這里說的,實際上是馬克思揭示的價值規律,即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按照價值量進行交換。這一規律性的認識,要比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那些流于表面的認識深刻得多。

但是,現實中的市場并非理想市場。正如我們常見的物體總是在空氣中而不是在真空中運動一樣,我們不可能在現實中看到供需雙方人數都是無窮大的市場。在常見的市場中,交易雙方的人數、供給量和需求量都是有限的,即都不是完全競爭市場,或者說存在程度不同的壟斷。這時價格與價值會發生偏離,價格也會向有利于某一交易方的方向變動,即向有利于占據壟斷地位的一方變動。所以,現實市場中的商品價格不再由商品的價值量唯一決定(即勞動不再是價格的唯一決定因素),而是由價值量和市場的壟斷程度共同決定。壟斷程度越低,價格越能反映商品生產所耗費的勞動量。壟斷程度越高,價格與勞動的關系就越遠。換個說法,一個市場與完全競爭市場越接近,價格中包含的“實體”成分越多,反之,價格中的“虛擬”成分越多。與飛機在空氣中能夠升空相類似的是,在壟斷市場中,即使不包含任何人類勞動的物品也可以有價格!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簡闡述地租問題時,首先指出“土地不是勞動的產品,從而沒有任何價值。”然后說“那些本身沒有任何價值,即不是勞動產品的東西(如土地),或者至少不能由勞動再生產的東西(如古董,某些名家的藝術品等等)的價格,可以由一些結合在一起的非常偶然的情況來決定。”這里的“非常偶然的情況”,指的就是壟斷。壟斷價格與商品本身有無價值,即是不是勞動產品無關,“只決定于購買者的購買欲的支付能力”。換句話說,壟斷價格沒有任何客觀依據,只取決于買方的主觀意愿和資金實力。因此在貧富分化日益嚴重的今天,某些藝術品的價格被少數富豪炒上天就不奇怪了。

需要注意的是,沒有價值的物品之所以有價格,完全是由壟斷力量支撐起來的,只要壟斷消失,價格馬上就會歸零。這種情況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曾經發生過。美國當年開發西部時,地廣人稀,土地不要錢,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前去拓荒,好萊塢電影《大地雄心》(Far and Away1992)講的就是當時的情形。在那種情形中,我們看到土地的價格真的是“虛擬”的。

所以說,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一種像物理學一樣嚴謹的理論,可以解釋從完全競爭市場到壟斷程度最高的市場中的所有價格現象。現在許多人以為勞動價值論過時了,甚至從一開始就錯了,那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完全、準確地理解這種科學理論。

2生產過剩是藝術品不斷創出“天價”的終極原因

壟斷可分為兩種,即賣方壟斷(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常見的情況),或買方壟斷(勞動市場中常見的現象)。藝術品市場的賣方壟斷比較容易理解,勞動市場的買方壟斷是怎么回事呢?這就要說到生產過剩。生產過剩——社會的生產能力大于消費能力——是市場經濟的常態。不過,這一論斷在目前的經濟學界還遠未達成共識。在林林總總的經濟學流派中,只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正視生產過剩問題,其他流派或者根本意識不到這個問題,或者只把它當成可以通過結構調整解決的所謂“產能過剩”問題,盡管在實踐中“產能過剩”從未被真正解決過。

事實上,由于生產過剩,勞動力的供給量經常大于需求量,才會造成勞動力的價格(工資)不斷下降。所以,為了給勞工提供最起碼的保護,現代市場經濟國家基本上都建立了最低工資制度。學過西方經濟學的學者經常批評最低工資制度,認為工資本應由市場自動調節,政府不應干預。這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有生產過剩這回事,不知道一旦取消了最低工資制度,我們這個世界馬上就會變成血汗工廠林立的悲慘世界。他們更不知道,所有經濟危機的根源,正是他們熟視無睹的生產過剩。

生產過剩也是藝術品不斷創出“天價”的終極原因。因為生產過剩,資本投入到實體經濟領域越來越難以賺到錢,于是不斷流到虛擬經濟領域,如證券市場、房地產市場等,而且也越來越多地進入藝術品市場。隨著資本源源不斷地涌入,藝術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有些藝術品價格也不斷刷新紀錄。不過,資本進入藝術品市場,并不是沖著藝術來的。與在其他市場中的情況一樣,資本的唯一動機就是逐利。某收藏家今天以令人瞠目結舌的“天價”買下一件藝術品,不是因為他認為其中的藝術內涵值這個價,而是因為他相信以后能賣出更高的價。易言之,藝術品已經異化成某種有價證券。

需要注意的是,生產過剩既是藝術品價格飆升的根本原因,也是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經濟危機一爆發,一切都要推倒重來,再加上經常性的市場波動,決定了藝術品投資與其他投資一樣,都是有風險的。據報載,國內有人在2003年買入某種畫,當時價格約為5000/尺,后兩年曾飆2000/尺,2006年后又降到6000/尺。這種“過山車”式的價格走勢,與股市相比一點都不遜色。在20世紀8090年代的日本泡沫經濟時期,腰包鼓鼓的日本人滿世界搶購印象派作品,導致這些作品價格飆升。在日本經濟泡沫破滅之后,這批藝術品又被低價拋售。賣不掉的作品現仍保存于日本各銀行,當年買入價50億美元,現在最樂觀的估計只值14億美元,大概要等到下一波印象派熱潮才能重見天日了。

3藝術品市場的運作訣竅就是壟斷

前面已經說過,藝術品的價格主要取決于賣方壟斷的程度,所以資本進入藝術品市場所要做的,不外是創造、維持和增強賣方壟斷,即控制供給量和擴大需求量。從控制供給量方面來看,要使藝術品賣出高價,首先必須保持藝術品的稀缺性,能做到獨一無二最好。當然,在現實的市場環境中,這種保持稀缺性的努力必然要遭到大量贗品的沖擊。據說目前市面上齊白石的畫,95%都是假的。

此外,有些藝術門類在保持稀缺性方面有天生短板,比如版畫。版畫是以各種不同材料作版面,通過制版、拓印來完成的別具一格的畫種,并可有限地印制出多份具有同樣藝術價值的原作,故亦稱“復數藝術”。一般的做法是印幾十張到幾百張,然后把原版銷毀。由于不是“獨一無二”,故版畫在市場上的價格常常要矮人一頭。

其他畫種其實也能這么辦,只要畫家想這么辦。例如國畫家往往一個樣式重復畫幾十到幾百張,甚至有的畫一輩子。據說某著名畫家有些畫的創作過程,就像工廠的“流水線”一樣,先把十多張宣紙排于墻上,第一步將畫中人物的形狀勾勒出來,然后再“裝配零件”:畫頭部、畫眼睛、畫鼻子……于是同一尺幅、同一形象、同一內容的畫作就這樣源源不斷地批量制作出來。根據我們前面的理論分析,如此量產的作品,在市場上壟斷程度低,價格會向其耗費的勞動量方向下降,而不應按高壟斷程度定價。果然,這樣的消息流傳出來后,某畫家的畫在拍賣市場上接連流拍。

從擴大需求量方面來看,簡單地說,就是炒作,把藝術家名氣炒大,讓越來越多的人想買他的作品。一般人可能對“炒作”印象不佳,以為只有不入流的藝術家才需要炒作。“藝術”市場的實際情況是:經過炒作,豬在樹梢,未經炒作,鷹在豬窩。

齊白石現在是大陸市場上最具市場號召力的近現代書畫大師,擁有最高的知名度和最廣大的收藏群體。他的一幅《花卉禽石》四條屏,1996年在北京瀚海拍賣公司以77萬元成交,而后在2010年北京保利秋拍上,則4032萬元成交,14年漲51倍。但這樣的名氣最初也得靠巧妙的外部運作。

齊白石初到北京時,作品并不為時人所重,以至于多年借居廟宇,靠擺地攤賣畫糊口。后來吳昌碩的高足陳師曾在榮寶齋偶然見到齊白石的作品,立即看出其中功力非凡,于是登門造訪,兩人遂成莫逆。陳師曾建議齊白石在自己的風格中借鑒吸收吳昌碩的藝術特色,齊白石深以為然,此后果然畫風為之一改,史稱“衰年變法”。

1922年,陳師曾攜齊白石和吳昌碩等當時國內一流畫家的作品赴日本參加中日繪畫聯合展覽會。當時吳昌碩的畫在日本已享有盛譽,幾乎家喻戶曉,而齊白石則尚未打開局面,但陳師曾故意把齊白石的畫價標得比吳昌碩還高,讓日本人大為驚訝。盡管人們一致認為齊白石的畫很好,但也都覺得他的名氣不值那么高的價錢。他們打聽到在齊白石的畫在自己國內仍價格低廉,就派人到中國來收購。陳師曾聞訊,馬上急電北京各畫店將齊白石的畫價提高20倍。當日本人趕到北京時,才發現價格與東京相差不多,這個信息反饋回去后,立即掀起了搶購齊白石作品的狂潮。經此一役,齊白石才算是聲名鵲起。這段往事,想必其中不少傳說的成分,但大意應不錯,誠為經典的營銷案例。

然而更常見的是無聊的炒作。前些年國內官場腐敗風行,生出一種叫“雅賄”的腐敗新形式,即以藝術品為中介進行的賄賂。可是官員一般不懂藝術,鑒賞能力有限。好在他們都深諳官本位文化,只要你說出作者的行政級別,他們就能拈出分量。于是,藝術品市場就針對“雅賄”的特點展開了極具中國特色的炒作:各級美協、畫院的主席或院長,原本只是個非實權官位,“雅賄”流行后卻身價倍增。同一個藝術家,在位與不在位,或者能不能套上一個準行政級別,作品價格天差地別。結果,等到中央厲行反腐,這種中國特色的大泡沫見風就破,套住了一大批畫商。

4藝術異化何時了

藝術有藝術的規律,大眾有大眾的趣味,資本有資本的邏輯。資本進入藝術品市場,雖然不會時時刻刻都與藝術規律和大眾趣味對著干,但它要遵循的,首先是自己的邏輯,即利潤最大化的邏輯。因此,資本與藝術聯姻,在滋養藝術的同時,也在扭曲藝術。

還是以畢加索為例。畢加索的畫已經創出拍賣史的新紀錄,這可以看作是資本對畢加索市場地位的確認。雖然藝術界的專家們也都認為畢加索是個杰出的藝術家,但要說他穩坐藝術成就的頭把交椅,估計就會遇到不同意見。國家畫院研究員朱其的意見也許有一定代表性:“我覺得畢加索不屬于超一流的畫家,只是比二流畫家要好一點。這方面萊熱比畢加索畫得更好,但名聲沒有畢加索大。市場最好的人不一定是一流的。”

2014年賣出全球最高價的10件作品中,有一件屬于賽·托姆布雷(Cy Twombly)在1966年至1971年間創作的《黑板》系列之一,充斥畫面的只是密密麻麻的螺旋線條,居然能在佳士得以6960萬美元成交!對于這樣的“杰作”及其“天價”,一般人只能老老實實承認看不懂。

可見,只要認為作品賣得好就等于成功的藝術家多起來,藝術遲早會異化為資本的附庸。

此外,由于資本的逐利性質,它不可能普惠所有藝術家,而只會選擇少數藝術家予以提攜。所以,正如資本在別的領域的表現一樣,資本流過藝術領域,也必然造成貧富分化和分工格局的非自然變異。詩歌藝術為何在當代衰落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資本不愿意眷顧詩歌。詩人芒克的經歷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芒克曾是當年名噪一時的《今天》詩刊的創辦人之一,但近年來已經很少寫詩了,原來他已成了職業畫家。寫詩不能當飯吃,似乎一直都是“國際慣例”,于是當友人慫恿芒克畫畫時,從未想過自己會畫畫的他硬著頭皮拿起了畫筆。誰知作品一出,還賣得挺好,于是一發不可收拾。現在芒克花幾天工夫完成的畫,一般能賣3萬元,而他一輩子寫本詩集,大概也就值一幅畫的錢。資本就是這樣影響藝術家人生的。

那么,藝術還有沒有可能擺脫資本的異化?應該說,希望還是有的。現在國外越來越多的富二代投身藝術創作,這些富豪藝術家創作的時候自然不用考慮市場是否青睞,因而能回歸到真正自由的創作狀態。但搞藝術除了自由外,還得有天賦,“此事古難全”。在醫療領域,有錢的人不一定有病,有病的人不一定有錢,這種資源錯配現象已經讓世界各國政府頭痛不已,“醫改”成了世界級難題。藝術領域的資源錯配,雖然稱不上世界難題,道理是一樣的。財富與天賦不匹配,過去著名的例子是梵·高,近年來在美國又發現新例:一位替人帶孩子的保姆,名叫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一生酷愛攝影,但跟梵高一樣,生前清貧,死后才被發現是個藝術高手。可見,任何社會只要是資本當道,資源的合理配置就可望不可及。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天價的邏輯——一位經濟學家的視角

    2016-09-06
  • 內容 相關信息

  • 天價的邏輯——一位經濟學家的視角

    2016-09-06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