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影響生產力躍升的各種障礙,就是發展和改革的重點任務。
從理論邏輯上說,勞動過程(生產過程)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勞動過程各要素的優化和提升是生產力發展的關鍵因素;從實踐邏輯上說,在勞動過程(生產過程)的進步中,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成為了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新質生產力就是勞動過程或生產過程的現代化,它既符合生產力發展的一般規律,又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一種新的有中國特色的質態,也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從科學技術的角度看,新質生產力表現為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從勞動過程的角度看,新質生產力是勞動過程的現代化,而勞動過程的三個要素,即“有目的的活動或勞動本身,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就是實現躍升的內容。因此,克服影響生產力躍升的各種障礙,就是發展和改革的重點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這一論斷符合生產力發展的一般規律,是對馬克思關于生產力觀點的繼承和創造性發展。因此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加快形成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釋放創新動能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首先,要高度重視勞動者,培養勞動者,保護勞動者。人才是第一資源,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具有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要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一體統籌推進,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發展新質生產力,就必須高度重視新質生產力的主體,即掌握和創造新質生產力的現代勞動者。這就需要全社會進一步形成培養人才、尊重人才、科學使用人才的體制機制,始終把育人、識人、選人、用人放在工作的優先位置,使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擁有持續的人才支撐。同時,發展新質生產力,切記避免“只見科技不見人”的現象,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培養高科技人才和傳統生產人才要并重,不能顧此失彼。
其次,要加快形成新型生產關系,形成新質生產力和新型生產關系的良性互動。當前,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和卡點,主要表現在傳統經濟增長方式下形成的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管理體制等方面。要形成新型生產關系,必須按照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通過深化體制改革,圍繞形成新的分配關系來界定勞動過程(生產過程)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使勞動過程中的相關要素能夠在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下實現要素價值。
最后,要高度重視激發全社會的首創精神,通過各種政策措施,調動一切生產要素的活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絕不是哪一個人、哪一個部門、哪一個地區的事情,而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發展新質生產力,也絕不是某一個企業、某一個研究機構、某一所大學的事情,而是生產過程所有環節的共同任務。因此,要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更好體現知識、技術、人才的市場價值,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
作者:張旭,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政治經濟學研究室主任、教授;文章來源:節選自《正確把握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和實踐途徑》,《前線》雜志2024年第9期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