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史料 > 閱讀信息
“我替父親看到了可愛的中國” ——沉痛悼念方志敏烈士女兒方梅同志
點擊:2607  作者:綜合    來源:昆侖策網【綜合】  發(fā)布時間:2024-10-05 09:24:58

 

1.jpg

 

方志敏烈士女兒方梅同志逝世

 

江西省方志敏研究會10月3日發(fā)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江西省高等級航道事務中心退休干部,原江西省航運管理局勞資科經濟師,江西省方志敏研究會名譽會長,方志敏烈士女兒方梅同志,因病不幸于2024年10月3日上午5時在南昌逝世,享年92歲。

 

訃告稱,方梅同志系江西弋陽人,1932年11月出生,1951年8月參加革命工作,196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方梅同志為人謙和熱情、寬人律己,生前十分重視省方志敏研究會的工作并經常親臨研究會給予親切的指導,出版《方志敏全傳》《方志敏和她的親人們》《方志敏的家國情懷》等重要著作,為方志敏精神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為紅色文化的傳承奉獻了一生。

 

據報道,方梅是方志敏烈士唯一的女兒。方梅出生時,父母把她寄養(yǎng)在當地老百姓家中。方志敏有時抽空回村看望女兒,看著患病的女兒痛得嘶啞地叫著,他的眼淚直流。

 

1934年夏,方志敏最后一次與女兒見面。那天傍晚,他抱起2歲的方梅親了又親,轉身即成永別。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贛江邊就義。

 

方志敏犧牲時,方梅才3歲,只能看著爸爸的照片長大。兒時的方梅,記憶中并沒有父親的影子,但她從小就知道,父親是個了不起的人。

 

《可愛的中國》《清貧》《獄中紀實》等,這些極其珍貴的革命歷史檔案,是方志敏同志在獄中,于人生的最后時刻以生命寫就。在獄中的100多天里,在死亡的注視下,方志敏把自己被濃縮的生命,注入筆下,融入這些手稿。

 

方梅21歲那年,母親送給她一本父親寫的《可愛的中國》,她第一次觸摸到父親的文字。“從此,我懂得了‘祖國’的意思——祖國,就是生養(yǎng)了我們、值得像父親那樣的千千萬萬烈士用生命去保護的母親!”

 

“父親憧憬著將來會是一個非常可愛的中國,他自己很清楚,這個中國他看不見,但是為了她的到來無怨無悔。”方梅說,“父親戰(zhàn)斗過的地方,我都去過。我替父親看到了可愛的中國。”

 

【附錄】

 

我替父親看到了“可愛的中國”

——訪方志敏烈士女兒方梅

王健根

 

《可愛的中國》是方志敏烈士用忠誠和鮮血完成的著作之一。在這篇著作中,我們清晰可見他對國家、民族的熱愛之情,清晰地感受到他對未來滿懷期望,對新中國充滿美好憧憬。

 

在方志敏的女兒方梅看來,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蘊藏著父親對自己、對千千萬萬個中國人的期許。可惜,在那個戰(zhàn)亂年代,方志敏最終還是沒有躲過敵人的追捕、殺害。

 

初夏時節(jié),萬物勃發(fā)。89歲高齡的方梅在自家客廳里接受筆者采訪時,欣喜堆滿了臉龐:“我替父親看到了可愛的中國!”

 

2.jpg

【母親繆敏在《可愛的中國》扉頁上給方梅寫下的留言】

 

人們傳頌中的父親

 

方志敏和繆敏共生育5個孩子,四子一女。方志敏為他們分別用“松、柏、竹、梅、蘭”命名,是父親對于子女們未來的期盼。

 

因為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方志敏夫婦倆缺席了幾個孩子的成長。

 

方梅說,我雖然只見過父親一次,但是足夠我懷念一輩子的了。

 

1932年的隆冬季節(jié),國民黨反動派調動了近40萬兵力,對蘇區(qū)展開了第四次大規(guī)模軍事“圍剿”。方梅就是出生在這次反“圍剿”的戰(zhàn)火中。當時,敵人已經沖進了村子,繆敏是在轉移途中自己扯斷臍帶,把方梅帶到了人世間。在連綿的戰(zhàn)火之中,他們夫婦倆根本來不及享受為人父母的喜悅,把剛出生的女兒托付給了當地一吳姓村民家中寄養(yǎng),便匆匆地奔赴戰(zhàn)場。

 

待戰(zhàn)事稍作平息,夫婦兩人立刻返回到老鄉(xiāng)家中看望女兒。當時農村的生活條件異常惡劣,新生兒瘦小體弱,繆敏擔心女兒挨不過這個嚴寒的冬天,在一旁的方志敏卻很樂觀地說:“生于嚴冬的梅花,恰恰也是生命力最最頑強的!”

 

于是,方梅就此得名。誰又能想到這是父女之間的第一次見面也是最后一見面。

 

方志敏犧牲后,敵人要斬草除根,四處搜捕方志敏的后人。為了便于藏匿方梅,養(yǎng)父將她改隨自己姓,叫“吳梅姩”。

 

1935年8月6日,36歲的方志敏英勇就義時,方梅年僅3歲,還不識字。記憶中根本沒有父親的影子。

 

隨著年齡的漸漸長大,方梅是通過身邊人的描述,才建立起對父親方志敏的認知。

 

父親的名字在當地村民中口口相傳,簡直就是一個傳奇,鄉(xiāng)親們把他形容成“騎白馬、挎雙槍,威風凜凜,文武雙全,來去無影……”的神兵天將。方梅回憶說:“即使記事以來就未與父親謀過面,但是我一直認定父親是個了不起的大英雄,內心對他既崇拜又敬愛。”

 

方志敏說:“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所不同。”

 

被俘那天,國民黨士兵企圖在他身上撈取“油水”。結果,他們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塊舊懷表和一支鋼筆,沒有一文錢。連他身上的衣服也是補丁連連。國民黨士兵忍不住驚嘆:沒想到戰(zhàn)功赫赫的將領竟然如此清貧!正如方志敏所說:“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zhàn)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在監(jiān)獄中,方志敏堅持用筆在戰(zhàn)斗,他寫下了包括《可愛的中國》《清貧》《詩一首》《獄中紀實》《我從事革命斗爭的略述》等近14萬字的著作。

 

1935年5月2日,方志敏在獄中寫下《可愛的中國》,此時他的生命已經走入了倒計時。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市下沙窩被敵人秘密處決。

 

回首方志敏之前被國民黨逼著寫下的自述書,全文只有一句話,其精神內涵卻厚重無比:“年36歲,我愿意犧牲一切,貢獻于蘇維埃和革命,謹述如上。”

 

1953年4月,毛澤東在視察浙江登莫干山時,對身邊的同志說:“方志敏同志是有勇氣、有志氣而且是很有才華的共產黨員,他死得偉大,我很懷念他。”并稱贊方志敏是“以身殉志,不亦偉乎”的人民英雄。

 

2018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一次高層研討班上,向新進入政治局、中央委員會的同志們深情地說:“方志敏這本書我看了很多遍,每次都深受感染。這是我們共產黨人的信念和期待,我們一代代共產黨人都要為了祖國和人民,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做出自己的努力。”

 

父親留下的遺產

 

為了躲避國民黨的“斬草除根”,方梅和其他兄弟都被寄養(yǎng)在當地村民家中,根本沒有條件進入學堂,方梅錯過了人生中最黃金的讀書時期。一直到了1949年8月,全國解放在即,母親繆敏費盡周折找到了方梅,并將她接到自己身邊,送她到江西省上饒地區(qū)烈士子弟學校讀書。

 

此時,方梅畢竟17歲了,根本不愿意讀書,三天兩頭就往鄉(xiāng)下跑。她不理解母親為什么對自己如此嚴厲,整天把她關在房間里寫字讀書。直到有一天,母親非常痛心地對她說:“如果沒有把你培養(yǎng)成有文化的革命接班人,就是沒有完成你父親的遺愿,就是對不起你父親!”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方梅。從此,她開始發(fā)奮用功讀書。

 

1953年深秋季節(jié),經過4年時間的學習,方梅開始能閱讀一些簡單的詩文了。一天,母親將一本書鄭重地送到她手中。接過書,她才知道,這竟然是父親方志敏的遺著之一《可愛的中國》。

 

母親在書的扉頁寫道:

 

“梅兒,這本書是你爸爸在獄中用血淚寫出來的遺言,你要反復的精讀,努力的學習,用實際行動來紀念你爸爸未竟的事業(yè)!”

 

母親的心愿就是要女兒盡快了解父親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這是方梅識字習文后獨立閱讀的第一本書。當21歲的方梅翻開這本書第一頁時,心中立刻升騰起一種神圣的感覺:總算不用從其他人的口中了解自己的父親了。方梅說:“我觸摸著書中的文字,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這些話語仿佛是父親在對自己親口述說。盡管還有些不認得的字需要求助別人,但書中一再提及祖國母親、對祖國深深的愛、對美麗母親被殘害剝削的刺骨心痛……都在我的內心深處產生了巨大的震撼,給予我前所未有的啟示。”

 

《可愛的中國》是父親留給方梅最好的精神遺產。

 

從《可愛的中國》起,方梅才開始真正認識父親、了解父親,漸漸懂得父親說過的話,理解他的所作所為。“對我來說,父愛是以回憶方式、以精神力量存在的。我為自己有這樣一位好父親感到無上光榮。雖然我不能像父親那樣的建立豐功偉績,但我可以繼承他的精神和氣節(jié)。”

 

1954年,方梅開始工作。1958年夏,她被調到新成立的瑞金大學工作,負責圖書室的籌建,從購書、分類、上架到外借,包括閱覽室的維護工作等等,都由她負責。雖然成天忙碌,但她很喜歡這份工作,她在圖書館里看了許多書,也接觸到了更多父親的書,這都幫助她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了父親。因為經常看書,每次看完書總覺得有一些心得體會,于是她開始了寫讀后感、寫日記,這大大提高了她的文筆,也增長了更多的社會閱歷。

 

1972年,方梅調到江西省航運管理局工作,這也使她與在南昌工作的母親能夠朝夕相處了。

 

“此時母親蒼老了許多,她雖然在江西省衛(wèi)生廳擔任副廳長之職,但她生活非常樸素,自己渾身是病,卻從來不去醫(yī)院看病、取藥。母親總是說,等什么時候老百姓都能看得起病了,我再去看自己的病。”最終,沒有在自己身上“浪費”一分錢醫(yī)藥費的母親,沒能躲過病魔的無情吞噬。1977年7月,繆敏因腦溢血在南昌病逝。

 

3.jpg

【1949年8月方志敏的母親金香蓮(右2)、岳母胡珍連(左2)、妻子繆敏(右)和女兒方梅合影于南昌】

 

母親去世后,贛東北蘇區(qū)的一些老同志還是經常來家里坐坐。方梅就代替母親熱情招待來客,延續(xù)著與父親革命戰(zhàn)友、家鄉(xiāng)人民的血肉聯系。他們一起回憶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暢談有關父親許多的具體事情……父親的形象在她心目中變得更加完整、豐富起來。

 

“聽過的故事越多,父親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就越清晰,為父親立傳的念頭也越強烈。我希望通過書的形式讓父親的精神得到傳揚,讓他的事跡以這種方式被鐫刻。”方梅如是想。

 

此時,方梅開始有意識地積累閱讀量,竭力查閱與父親相關歷史資料。

 

4.jpg

【方梅講述方志敏的故事】

 

續(xù)寫“可愛的中國”

 

讀懂父親,做父親理想、信念的傳承人。

 

1986年退休后,方梅開始全身心投入了尋訪父親革命足跡的事業(yè)。她跑遍了閩浙皖贛滬蘇等父親戰(zhàn)斗生活過的每一個地方,采訪知情人士1500余人。每到一個地方,人們只要聽說她是方志敏的女兒,都給予了熱情的接待。

 

不論走到哪里,她都隨身一個挎包、一支筆、一個本子,查閱摘錄資料、采訪知情者。有時一個問題沒有弄清,她會連夜跑回去將對方的門敲開、追問……沿著父親的革命足跡,她見證了從漆工暴動、“兩條半槍鬧革命”,再到“弋橫起義”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從創(chuàng)建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組建紅十軍團、率抗日先遣隊北上抗日,再到被捕入獄、留下《可愛的中國》《清貧》等名著。父親為勞苦大眾求解放,展現出的愛國、創(chuàng)造、清貧、奉獻,歷歷在目,躍然紙上。10年間,她寫下了近300萬字的筆記,方梅真正走進了父親的生命,走進了父輩的歷史。

 

從1995年年初開始,方梅便一頭鉆進了寫作之中。

 

她養(yǎng)成了每天凌晨3點鐘起床寫作的習慣。“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沒有嘈雜的聲響干擾,我的腦子最清醒,寫作有靈感。”只讀過4年書的方梅,寫作之路何其艱辛可想而知,她常常是寫了撕、撕了寫。為了準確描述父親戰(zhàn)斗生活的點滴,有時一個段落要反復修改二三十遍……其間,她還患上了嚴重的眩暈癥,躺在床上不能動彈,不得不住進醫(yī)院治療。為了早日康復,她硬撐著走下病榻,一手扶墻一手拄木棍,堅持室外運動鍛煉,跌倒了爬起來再走……嚴重的風濕性關節(jié)炎也時時折磨著她,四肢關節(jié)處出現變形,她便用繃帶緊緊地捆綁著。

 

在寫到最后一章“為了可愛的中國”時,方梅心潮澎湃,含淚記述了父親在監(jiān)獄里的苦難與斗爭。“父親去國民黨軍法處,與其說是囚禁,倒不如說是在戰(zhàn)斗——在獄中7個月時間,他就寫下了氣壯山河的誓言和近14萬字的著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9年10月,歷時15年的磨礪,經過13次易稿,一部包含女兒心血40萬字的傳記文學《方志敏全傳》,在方志敏同志一百周年誕辰前夕,由解放軍出版社正式出版,這是方梅獻給已故父親百年紀念的厚禮,也是為廣大讀者特別是年輕一代奉獻的一份寶貴精神食糧。2006年5月,她又寫下了《方志敏和他的親人們》。

 

方梅告訴筆者,自己正在寫作《方志敏和他的戰(zhàn)友……》。

 

“在我父親所處的時代,愛國就是要救國。他一生忠貞不屈,奉獻了自己的一生,都是為了救國救民。今天我們身處和平年代,愛國就是要建設祖國,把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建設得更加可愛。父親畢生都在為一個可愛的中國而奮斗。”她常到父親的墓前祭奠,“如今,我看到了時代的變化,祖國的日新月異、繁榮昌盛,作為女兒,應該把這一切寫下來,也算告慰九泉下的父親。”

 

5.jpg

【方梅應邀宣講方志敏的信仰與追求】

 

如今,全國各地無論什么地方,只要是宣傳方志敏精神的學習、演講、活動,方梅都會義不容辭地參加、宣講。方梅還擔任著江西省“方志敏研究學會”理事、名譽會長,江西省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顧問,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著、傳承著方志敏烈士的精神,也帶動了周邊許許多多的人學習方志敏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來源:昆侖策網【綜合】訃告消息轉編自“中新網”“政事兒”“新華社”“人民網”“江西省方志敏研究會”等;附錄專訪文轉編自“鐵軍傳媒網”,原載于《民主與法制》周刊)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huán)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xiāng)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