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關口,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成為我們謀劃中國經濟下一程的重點內容。
◆“完整的內需體系”不是簡單地討論內需是什么,而是要深刻把握時代背景,從形成內需需要什么樣的基礎、什么樣的條件、有什么樣的機制等維度,系統理解“內需體系”的豐富含義。
◆疫情沖擊之下,一些傳統行業可能會出現新的產能過剩,對此,我們不能再施以強行去產能的手段,而是要通過適度調整政策、創造新的需求來釋放這些產能。畢竟產能過剩總是相對的,受制于特定的技術和制度環境。環境變了,供需條件也自然會發生變化。
◆形勢越困難,越要保持開放、擴大開放,在變局中開新局,以高水平開放反制逆全球化、以改善營商環境反制“撤資論”、以超大市場的吸引力反制“脫鉤論”,加快形成于我有利的國際經濟大循環。
本文原刊于《瞭望》新聞周刊,原標題:《黃奇帆:如何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
1
一要切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
二要采取措施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三要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特別是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
四要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將“加強產權保護”落到實處;
五要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六要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
一是從引進外資為主,轉變為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并重。
二是從擴大出口為主,轉變為鼓勵出口和增加進口并重。
三是從沿海地區開放為主,轉變為沿海沿邊內陸協同開放、整體開放。
四是從《關貿總協定》和WTO框架下的貨物貿易為主,轉變為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共同發展。
五是從融入和適應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為主,轉變為積極參與甚至引領國際投資和貿易規則的制定修訂。
所謂高度,就是要以自貿區(港)為依托,培育與國際市場相通的制造業、服務業等產業實力和能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要素和大宗商品交易配置平臺和國際貿易航運樞紐等。
所謂深度,就是要圍繞建設國際化法制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大幅降低外資在金融、保險、物流、研發設計、教育衛生、數字經濟等領域的準入門檻,建立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制度,建立健全競爭性市場體制。
所謂廣度,就是將改革開放和產業升級的措施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果。
(作者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來源:昆侖策網,轉編自“瞭望”,原刊于《瞭望》新聞周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黃奇帆:疫情沖擊下一些傳統行業不能再強行去產能,而要創造新的需求釋放產能
2020-07-1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