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理論建設 > 閱讀信息
朱繼東:科學理解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
點擊:  作者:朱繼東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  發布時間:2021-01-18 09:50:36

 

1.webp (12).jpg

【摘 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具有開創性、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舉措。這不僅是對我們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而且是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的全方位要求。要真正堅持好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不僅要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而且要科學認識意識形態的階級性這一重要特性,并要旗幟鮮明地敢于亮劍、敢于斗爭,更要深刻認識到最重要的是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一系列有力舉措使之成為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不僅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關系黨和國家意識形態安全、關系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創新,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在意識形態領域探索實踐中總結的成功經驗和形成的重要方針原則,而且充分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規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已經進入一個新的境界,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發展史上、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乃至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這不僅是對我們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而且是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的全方位要求,要真正長期堅持好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需要科學理解、正確把握好一系列重要問題。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對我們黨意識形態工作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指出:“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式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強調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并努力抓好意識形態工作,是從馬克思、恩格斯到列寧、斯大林再到毛澤東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共識,是一代代共產黨人堅持、繼承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優良傳統,也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能夠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保障。2013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蘇聯為什么解體?蘇共為什么垮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否定斯大林,搞歷史虛無主義,思想搞亂了,各級黨組織幾乎沒任何作用了,軍隊都不在黨的領導之下了。最后,蘇聯共產黨偌大一個黨就作鳥獸散了,蘇聯偌大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就分崩離析了。這是前車之鑒啊!”深入剖析蘇共亡黨、蘇聯解體的深層次原因,不難發現,蘇共意識形態大廈的崩塌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蘇共主動放棄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自掘墳墓、自取滅亡!習近平總書記以蘇共亡黨、蘇聯解體的慘痛教訓為前車之鑒,不僅揭示了意識形態斗爭的嚴峻性、復雜性,給全黨敲響了警鐘,更是警醒全黨要高度重視、認真抓好意識形態工作。

2013年8月19日,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以下簡稱“8·19”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改革開放某個時期,由于有些黨員干部片面甚至錯誤地解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對意識形態工作不僅不重視,甚至忽視、漠視,意識形態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被邊緣化、虛無化。美國等帝國主義國家長期堅持對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推行和平演變戰略,而且經常變換方法、手段和持續加大力度、強度,試圖在中國制造“顏色革命”,導致“非意識形態化”“去意識形態化”“意識形態多元化”等多種錯誤論調幾度流行,西方的憲政民主、“普世價值”論、新自由主義、公民社會、“新聞自由”等錯誤思潮時隱時現,從未銷聲匿跡,在思想界、學術界乃至新聞宣傳領域都不乏制造意識形態和文化、學術對立的人物,多方力量配合、通過多種手法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邊緣化、空泛化、虛無化、標簽化、污名化甚至妖魔化。旗幟決定方向,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就是提醒全黨一定要始終堅持正確前進方向、發展道路,絕不能在旗幟、主義、方向、道路等根本性問題上犯顛覆性錯誤。早在2012年12月到廣東考察時,他就強調指出,“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我們當然要高舉改革旗幟,但我們的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要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正確道路、正確立場、正確原則等,就必須高度重視、大力抓好意識形態工作。深入剖析意識形態領域曾經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及其影響,我們更深刻感受到,如果不能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黨和國家事業就很可能會出現嚴重問題甚至蒙受重大損失。而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就是保證黨和國家不在旗幟、主義、方向、道路等根本性問題上犯顛覆性錯誤的關鍵所在,也是重中之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敢直面意識形態領域積累多年的眾多問題,著力解決久治不愈的頑癥,采取科學有力的舉措推動意識形態領域在新時代迎來歷史性轉變。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親自謀劃部署、坐鎮指揮、指導推動、狠抓落實,不僅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文章,而且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并且在文藝、新聞輿論、哲學社會科學、網絡安全、高校思想政治教授等領域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特別是推動出臺了《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黨委(黨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等意識形態黨內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通過眾多科學有力的舉措推動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都越來越重視意識形態工作,激勵著越來越多同志在意識形態斗爭中敢于亮劍、敢于斗爭,重視意識形態建設、抓好意識形態工作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隨著不少領導干部因為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犯錯誤或者工作不力被問責,隨著越來越多黨員干部加入敢于亮劍者的行列中,在新時代迎來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的新的春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黨的理論創新全面推進,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更加鮮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弘揚,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扎實開展……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這是一個重大判斷,它既全面總結了意識形態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也深刻揭示了意識形態領域發生的歷史性巨變。

雖然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呈現出開創性、長遠性、全局性、根本性的轉變,但由于曾經存在的不少意識形態問題是多年積累下來的,有的甚至是多年久治不愈的頑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徹底整治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意識形態領域的一些問題也會出現反復,有些甚至變得更為復雜、尖銳。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一些人對抗疫斗爭進行造謠攻擊、抹黑、詆毀、否定甚至與國外某些勢力相互勾結起來污名化、栽贓中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再加上以美國為代表的帝國主義國家多年來在意識形態領域持續對中國進行滲透破壞并不斷加大力度、強度,在國際上加強對中國進行意識形態圍攻,境內外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使得新形勢下的意識形態工作面臨更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既表明了意識形態斗爭的隱蔽性、復雜性等特點,也提醒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意識形態領域里的斗爭是一場艱巨的持久戰。只有深刻認識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的重要性、緊迫性并長期堅持,才能切實抓好意識形態工作,真正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制度既是文化領域的重要要求,又是經濟、政治、社會、軍事等領域的全方位要求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不只是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要求。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既是文化領域一個非常重要而明確的要求,又是政治、經濟、社會、軍事等領域的全方位要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在黨和國家事業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如果在文化建設中不講意識形態或者被錯誤的意識形態所引導,就會犯顛覆性錯誤。因此,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必須在文化領域體現得更明顯、更突出,必須旗幟鮮明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臺、辦新聞網站,堅持“雙百”方針和“二為”方向相統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創作導向,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真正做到把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切實貫穿到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所有工作、活動都要自覺緊緊圍繞這一根本制度來展開、來推進,任何時候都不能弱化,更不能虛化、淡化甚至污名化這一根本制度。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所警醒的:“我們的教育絕不能培養社會主義破壞者和掘墓人,絕不能培養出一些‘長著中國臉,不是中國心,沒有中國情,缺少中國味’的人!那將是教育的失敗。教育的失敗是一種根本性失敗。我們決不能犯這種歷史性錯誤!”這是對教育工作者的諄諄教誨,也是對意識形態領域所有人的一個明確而重要的要求。我們一定要清醒認識和時刻牢記文化教育事業、文化產業的鮮明意識形態屬性,直面文化建設、教育發展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一步建立健全不僅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而且始終堅持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真正相統一的社會主義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努力培養出真正擁護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并立志為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生、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無論是思想理論建設還是新聞宣傳工作,無論是文化事業發展還是文化產業推進,無論是文化體制改革還是精神文明創建,無論是文藝創作還是教育改革,都必須旗幟鮮明地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確保始終沿著正確方向、道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這是我們黨在新中國成立之后一直堅定不移地堅持的立場。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開幕詞中,毛澤東把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與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相提并論,強調:“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新時代,我們同樣應該把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配套工程”,是我們須臾不可忘記的立國之本。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所有否定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地位的言行,總是同時也否定馬克思主義在黨和國家事業中的指導地位;而所有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的言行,總是同時也否定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地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所強調的:“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也強調:“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這就是要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永遠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在黨和國家事業的各個領域、方方面面都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而絕不是只在某個領域堅持。我們必須牢記,中國改革開放的方向必須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發展和完善,而絕不是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這是一個不可動搖的根本原則。要不走錯路,就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進一步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堅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們還要深刻認識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絕不僅僅體現在政治領域、文化領域,而且體現在黨和國家事業的全領域,這是新時代的全方位要求,是我們取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的必然要求,如果在某個領域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會導致災難性后果。改革開放以來,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不僅沒有停止過,而且曾經非常激烈,有時候斗爭形勢更加隱蔽、復雜、尖銳。如不斷有人提出要意識形態從經濟領域退出去,認為意識形態是影響甚至阻礙經濟發展的絆腳石,經濟領域應該“去意識形態化”,這樣的錯誤認識誤導了很多人的認知、攪亂了不少人的思想。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某些人之所以要意識形態從經濟領域退出去,實際上是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退出經濟領域,從而用新自由主義這種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誤導甚至主導中國的經濟改革、發展,把經濟體制改革變成經濟制度變革,動搖進而瓦解社會主義中國的經濟基礎,從而顛覆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還有人提出要意識形態從法治領域退出去,要意識形態從社會建設領域退出去,更有人呼吁要將意識形態從除了政治領域外的其他一切領域清除出去。這一系列言論有著非常大的誤導性、迷惑性、欺騙性和煽動性,我們要清醒地看到,這些論調的本質就是要黨從這些領域退出,是要在這些領域搞“去意識形態化”,是要否定、取消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進而取消黨的領導,從而用西方的憲政民主等錯誤思潮誤導全面依法治國,用公民社會等錯誤思潮誤導我們的社會建設,要把政治體制改革變成政治制度變革,把中國共產黨變成西方資本主義的選舉黨,把改革變成改向、改制,從而徹底推翻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國家政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旗幟鮮明地指出:“堅決抵制‘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等錯誤政治觀點。”這就是對軍事領域的意識形態錯誤思潮給予堅決回擊,是在軍事領域意識形態斗爭中敢于亮劍的體現,凸顯出在軍事領域也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這一根本制度。因此,我們應時刻牢記《中國共產黨章程》總綱中的明確要求:“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的全過程中,在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征程中,都必須始終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這是每一位共產黨人在新時代應有的政治清醒、政治定力。

三、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需要科學理解、正確把握的重要問題


意識形態一般是指包括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形式在內的社會的觀念或思想的上層建筑,它起源于以生產勞動為基礎的社會物質生活,是階級意志的思想表達,是對一定社會經濟形態以及由經濟形態所決定的政治制度的反映,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并對經濟基礎也有著很重要的反作用。從法國啟蒙主義學者德斯圖特·德·特拉西創造出“意識形態”這一概念至今,意識形態問題始終是人們關注、爭論的焦點,也是對立階級較量的重點。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作為根本制度,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充分體現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以貫之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是對全黨的一次再強調、再號召。而要真正長期堅持好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需要科學理解、正確把握以下幾個重要問題。

第一,要從理論上講清楚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馬克思主義是知識和信仰的統一、科學性和政治性的統一,科學性是堅持好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的前提和基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9月29日在主持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所強調的:“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科學性、真理性、影響力、傳播面而言,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具有科學性、真理性,本來應該是一個常識,卻總是遭到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攻擊。改革開放以來,不僅西方主流意識形態反復攻擊馬克思主義只是披著“科學”外衣的意識形態,而且國內學術理論界也有一些人認為馬克思主義只是一種意識形態而不是學術,與西方聯手蓄意制造意識形態和學術的割裂,并把馬克思主義歸入意識形態而導致馬克思主義學術話語權被架空,馬克思主義曾不同程度地在學科體系中被邊緣化、在學術話語體系中被拒斥。這就要求我們深刻認識到,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一直把科學性視為其本質屬性,并以此作為其與眾多非馬克思主義學說相區別的重要標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馬克思主義者不僅用“科學世界觀”來指稱馬克思主義哲學,而且用“科學理論”來指稱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還用“科學社會主義”來指稱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就是要凸顯馬克思主義的最重要特性———科學性。這也意味著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為人類指明了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途徑。我們應該旗幟鮮明地講清楚,確立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就是要確立打破知識和信仰二元對立的科學信仰的科學價值,就是要強調馬克思主義作為整體性把握世界的科學思想體系不僅不可替代,而且具有推進具體科學發展的指導意義,就是要努力建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就是要與哲學社會科學的“非意識形態化”傾向進行不懈的斗爭。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無產階級、無產階級政黨的指導思想只能是馬克思主義,而不可能是別的什么主義,正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所具有的科學性、真理性。

第二,要科學認識意識形態的階級性。階級分析方法是我們分析階級社會問題的最重要方法,階級立場是馬克思主義的首要政治立場,階級性則是意識形態的根本特性。無論是在社會主義社會,還是在資本主義社會,意識形態都具有非常鮮明的階級性。以《共產黨宣言》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著作,為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提供了科學世界觀指導。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去世界觀化,是“非意識形態化”“去意識形態化”等錯誤思潮的思想根源,也嚴重沖擊著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習近平強調:“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要在意識形態領域真正堅持好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要始終旗幟鮮明地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旗幟鮮明地堅持階級觀點、階級立場、階級分析方法,重視意識形態的階級性,才能從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這一高度去正確把握、運用馬克思主義,努力開創意識形態工作的新局面。正如毛澤東在1957年所指出的:“我們提倡百家爭鳴,在各個學術部門可以有許多派、許多家,可是就世界觀來說,在現代,基本上只有兩家,就是無產階級一家,資產階級一家,或者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或者是資產階級的世界觀。共產主義世界觀就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它不是任何別的階級的世界觀。”這就提醒、警示我們,在世界觀較量和意識形態斗爭中,根本沒有什么調和的余地,也從來沒有固定不變的中間地帶,妥協、退讓只能換來更大的屈辱、失敗。如果不能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如果不能真正在意識形態領域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沒有真正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僅會成為資產階級世界觀的附庸甚至俘虜,而且會毀掉已經建成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樣的教訓實在太多、太慘痛。

第三,要旗幟鮮明地敢于亮劍、敢于斗爭。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無產階級政黨,黨的性質要求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中國共產黨一直堅持以理想信念立黨、以意識形態立黨,努力在意識形態領域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這不僅是黨能夠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歷經坎坷磨難而更加強大的重要法寶,也是確保黨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保障。毛澤東早在1957年就警示我們:“在我國,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思想,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還會長期存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在意識形態方面的誰勝誰負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我們同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思想還要進行長期的斗爭。”改革開放40多年來,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復雜情況不僅印證了這個警示的高瞻遠矚,而且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是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重要內容。要奪取偉大斗爭的偉大勝利,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意識形態領域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大力弘揚斗爭精神、努力增強斗爭自覺、積極提高斗爭本領,在意識形態斗爭中不僅敢于亮劍、敢于斗爭,而且善于斗爭、敢于勝利。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新時代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尖銳性,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旗幟,勇敢奪取偉大斗爭的更多偉大勝利。在“8·19”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不僅提醒大家要正確認識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和堅持輿論斗爭之間的關系,絕不能放棄輿論斗爭,而且進一步警醒全黨要打好主動仗,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劍,敢于并善于開展輿論斗爭。這就告訴我們,對大是大非問題特別是政治原則問題,必須亮明旗幟、發聲亮劍,絕不能以“不爭論”“讓說話”為理由,把意識形態話語權拱手讓人。2014年10月,針對意識形態工作暴露出來的政治敏感性差、責任感不強、大是大非含糊、斗爭不夠勇敢等問題,習近平作出一系列批示、指示,特別強調“絕不允許與中央唱反調,絕不允許吃共產黨的飯、砸共產黨的鍋”。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他進一步強調指出:“對重大政治原則和大是大非問題,要敢于交鋒、敢于亮劍。對惡意攻擊、造謠生事,要堅決回擊、以正視聽”,“宣傳思想戰線的同志要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以戰斗的姿態、戰士的擔當,積極投身宣傳思想領域斗爭一線”。這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帶頭敢于亮劍、敢于斗爭,爭當戰士而決不當紳士,特別是各級黨委(黨組)主要領導同志要帶好頭,并努力引領越來越多人加入敢于亮劍者的行列中來,凝聚起更強大的力量,在立破并舉中開創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新局面。

第四,最重要的是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新時代,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迫切需要,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是堅持、鞏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黨領導的偉大社會革命,為沿著正確前進方向、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科學行動指南。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深入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之間的關系,真正弄清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怎樣堅持、繼承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又是如何發展、創新的,而且要清醒認識新時代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既要敢于創新又要善于創新,多措并舉深入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廣大黨員群眾真學、真懂、真信,有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更多人真正入眼、入耳、入腦、入心,并自覺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工作。

第五,要從理論武裝、理論研究、理論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等多方面多措并舉。首先,要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相結合,進一步健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工作體系,努力把完善各級黨委(黨組)的理論學習中心組等各層級學習制度作為重點并使其起到引領作用,努力做到真正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其次,要進一步努力建設和管好、用好網絡學習平臺,積極主動適應網絡時代信息傳播的新特點、新趨勢,讓馬克思主義傳播插上網絡的翅膀,讓更多人對馬克思主義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再次,要深入實施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多措并舉切實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真正全面落實到思想理論建設、教育教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等各方面,特別是進一步加大對重大理論問題、重大現實問題、重大實踐經驗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科學總結力度,不斷加強以思想辨別力、理論創新力、共識凝聚力、話語支配力、實踐推動力等為主要內容的意識形態能力建設,努力建設真正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大力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在高校、中小學都能夠真正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并對貫徹落實不到位者要敢于堅決查處、嚴厲問責。最后,要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打通高校和中小學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并切實抓好,真正建立起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讓更多人愛上思想政治課、堅信馬克思主義,使青少年能夠做到品學兼優地成長進步,培養更多能夠真正擔當起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第六,必須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敢于問責、堅決問責、嚴厲問責。在1957年3月,毛澤東強調:“思想問題現在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問題。各地黨委的第一書記應該親自出馬來抓思想問題,只有重視了和研究了這個問題,才能正確地解決這個問題。”正是在毛澤東的推動下,各級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更加重視并努力抓好意識形態工作,并逐步成為黨的一個重要的優良傳統。在“8·19”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不僅要求宣傳思想部門在意識形態工作中必須“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而且要求“各級黨委要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黨委(黨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等意識形態法規的相繼制定、出臺、發布、實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切實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制度的重大舉措和重要體現,是在黨的意識形態發展史上、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發展史上有著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創新。2020年修訂后的《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科學性、規律性認識,針對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主要風險、挑戰,既直面當前網上網下意識形態斗爭密切交織的現實特征,又深入剖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國際國內意識形態斗爭相互交織的新特點,不僅明確了意識形態工作應當遵循的主要原則,而且作出了具體要求,有力推動著各級黨委(黨組)積極主動履行好主體責任,為進一步在立破并舉、守正創新中切實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制度提供強有力的科學指引、法規保障,推動著新時代的意識形態工作更上新臺階。今后,我們不僅要繼續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壓緊壓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政治責任、領導責任,而且應以大力推動進一步建立健全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檢查考核制度、不斷強化意識形態問責力度等作為重要抓手,積極探索建立黨員干部的意識形態檔案,以實際行動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作為一項根本制度,不僅是對我們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而且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的性質所決定的,是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特別是制度自信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體現,是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在新時代制度創新上的重要成果,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政治創造,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發展史上、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乃至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具有開創性的、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舉措,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我們黨要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在新時代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在立破并舉中開創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始終堅定不移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并采取有力舉措把這個根本制度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都始終堅持好,使之成為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從而為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和道路勝利前進提供先進的理論指導和堅實的制度保障。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毛澤東思想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授權】,原刊于《馬克思主義研究》2020年第10期)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